
中国古典园林史总结中国古典园林史总结精选八篇.docx
18页中国古典园林史总结中国古典园林史总结精选八篇 篇一 :中国古典园林史总结中国古典园林史一、二、 生成期三、 转折期四、 全盛期五、六、七、 终结期八、 基础知识绪论:园林的定义园林的四要素园林的造景风格园林的功能世界古典园林四个阶段的特征世界园林的三大体系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分类(园林基址、园林隶属)中国古典园林的分期中国园林特点 答案绪论 生成期 转折期 全盛期 成熟期一 成熟期二 终结期 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生成期:先秦两汉(公元前11世纪——公元220年)思想: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神仙思想造园著作:无造园种类:皇家园林(主流) 特征小结:重点园林介绍:商周:沙丘苑台、灵池,灵囿,灵台春秋战国:章华台、姑苏台秦:上林苑、阿房宫、兰池宫、宜春宫、梁山宫、骊山宫、林光宫西汉:上林苑、未央宫、建章宫、甘泉宫、兔园绪论 生成期 转折期 全盛期 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 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 思想:造园著作:杨衒《洛阳伽蓝记》【成书于公元547年】、郦道元《水经注》 造园种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特征小结:重点园林介绍:皇家园林:邺城: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华林园、仙都苑洛阳:芳林园建康:华林园、芳乐苑(南齐)、乐游园私家园林:北方城市:寿里丘、张伦宅园、金谷园(庄园别墅)、潘岳庄园、陶潜的庄园南方私园:玄圃、谢家庄园绪论 生成期 转折期 全盛期 成熟期一 成熟期二 终结期 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原理全盛期:隋唐(公元589——960年)思想:科举制>隐士回归,地主小农,儒学回归正统,艺术层面上升造园著作:造园种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特征小结:重点园林介绍:皇家园林:大内御园:大兴城(隋未完成)、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北则大内三苑(禁苑)行宫离宫:…… …… 篇二 :中国古典园林史考试总结1. 园林:以山石,水体,建筑,植物为题材,遵循美学原理与科学规律,建造的可供人们游憩和玩赏的地域。
2. 园林四要素:山水、地形、植物、建筑掇山,理水,植物造景,建筑经营3. 囿:人们对一定的地域用篱笆或墙加以范围,让天然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也可在其中空池筑台供帝王贵族狩猎游乐4. 写意山水园:受山水诗山水画的影响,诗人画家直接参与造园的活动,使园林融入诗情画意,造出山水园,隋唐时达到最盛5. “一池三山”:太液池 蓬莱,瀛洲,方丈 一池三山,其为创作池山的一种传统模式6. 《园冶》:是明末造园家计成通过园林的创作把实践中丰富的经验结合传统进行总结,并提高到理论的一本专著,是我国第一本专论园林艺术和创作的著作这是一部全面论述江南地区私家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及各种局部细部的综合性著作7. 《天工开物》:《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天工开物》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张涟以画意叠山,将山的形象寓于山麓的意象之中的写意表现手法,被称为“巧艺直夺天工”。
8. 中国四大名园:颐和园 留园 拙政园 避暑山庄江南四大名园:南京的瞻园 苏州的留园 拙政园 无锡的寄畅园苏州四大名园:拙政园 留园 狮子林(元) 沧浪亭(宋 内山外水)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 黄鹤楼 滕王阁 蓬莱阁中国四大石窟:莫高窟(敦煌) 云冈石窟(大同) 龙门石窟(洛阳) 麦积山石窟(天水)9. 北京“三山五园”:1】玉泉山 静明园 2】香山 静宜园 3】畅春园 4】圆明…… …… 篇三 :中国古典园林史考试总结1. 园林:以山石,水体,建筑,植物为题材,遵循美学原理与科学规律,建造的可供人们游憩和玩赏的地域2. 园林四要素:山水、地形、植物、建筑掇山,理水,植物造景,建筑经营3. 囿:人们对一定的地域用篱笆或墙加以范围,让天然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也可在其中空池筑台供帝王贵族狩猎游乐4. 写意山水园:受山水诗山水画的影响,诗人画家直接参与造园的活动,使园林融入诗情画意,造出山水园,隋唐时达到最盛5. “一池三山”:太液池 蓬莱,瀛洲,方丈 一池三山,其为创作池山的一种传统模式6. 《园冶》:是明末造园家计成通过园林的创作把实践中丰富的经验结合传统进行总结,并提高到理论的一本专著,是我国第一本专论园林艺术和创作的著作。
这是一部全面论述江南地区私家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及各种局部细部的综合性著作7. 《天工开物》:《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天工开物》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张涟以画意叠山,将山的形象寓于山麓的意象之中的写意表现手法,被称为“巧艺直夺天工”8. 中国四大名园:颐和园 留园 拙政园 避暑山庄江南四大名园:南京的瞻园 苏州的留园 拙政园 无锡的寄畅园苏州四大名园:拙政园 留园 狮子林(元) 沧浪亭(宋 内山外水)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 黄鹤楼 滕王阁 蓬莱阁中国四大石窟:莫高窟(敦煌) 云冈石窟(大同) 龙门石窟(洛阳) 麦积山石窟(天水)9. 北京“三山五园”:1】玉泉山 静明园 2】香山 静宜园 3】畅春园 4】圆明…… …… 篇四 :中国古典园林史总结st101222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大纲2009-5-18第一章 绪论一、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1.四阶段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园林的特点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1、 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2、 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3、 造园四要素4、 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园林发展的第二阶段三、中国古典园林史的分期1. 发展分期,历史朝代,发展特点四、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 四个特点及其具体表现第二章 园林的生成期——殷、周、秦、汉一、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1. 古典园林的原始雏型的三个源头:囿、台、园。
2. 促成生成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向着风景式的方向上发展的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因素二、生成期园林发展的特点(见小结)1. 园林形式或类型2. 园林功能3. 审美意识三、典型代表1.殷周时期:楚国的章华台——“高台榭”的典型吴国的姑苏台——山地园林两个都是利用大自然山水环境的优势2.西汉时期上林苑——山水;植物、动物;苑(园林);宫(宫殿建筑群);台(地势较高的建筑物);观;生产基地,它是一个范围及其辽阔的天然山水环境,是一个多功能的皇家园林第三章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一、转折期园林发展的特点1. 总体特征(规模、审美意识、创作手法……)12. 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的发展特点、典型代表第四章 园林的全盛期——隋、唐一、皇家园林1. 西苑——历史上仅次于西汉上林苑的一座皇家园林,是一座人工山水园,沿袭汉以来的“一池三山”的宫苑模式,在设计规划方面的成就具有里程碑意义,他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到来2. 皇家园林大体上形成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的类别二、私家园林1. 唐代的私家园林更为兴盛,催生出一种特殊的风格——士流园林,白居易的庐山草堂便是著名…… …… 篇五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园林:为了补偿人们与打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造的“第二自然”。
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有,又称苑、宫苑、苑囿、御苑等按建社位臵又可分为大内御苑、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 私家园林:属于贵族、官僚、文人、富商所私有的园子亦称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等囿:中国古代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类型 寿山艮岳: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是岳的建园工作由宋徽宗亲自参与,是北宋皇家园林的杰作,在中国园林史是占有极高的地位,是继西汉太液池之后又一个里程碑建章宫:建于武帝太初元年,是上林苑内十二主要宫之一,它其他园林一区是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从此以后,“一池三山”遂成为历来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一直沿袭清代张南垣/张涟:明,毕生从事叠山选园,他的文化素养较高,因而他的叠山作品亦最为时人所推崇计成:字无杏,江苏人,生于明万年间十年,中年曾漫游北方及西湖,返回江南后定居镇江,他后半生专门规划设计园林,成了著名的专业造园家,并于造园实践之余,总结其丰富经验,写成了中国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原辽宁理论著作《园冶》. 《园冶》作者是计成,成书于1631年,刊行于1634年是一部全面论述江南地区私家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各种局部、细部处理的综合性著作.全书分三卷,第一卷包括"公选论"一篇,"园说"四篇,第二卷专论栏杆,第三卷分论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
《一家言》/《闲情偶寄》:作者是明李渔,他是一位兼善了绘画、词曲、小说、戏剧、造园的多才多艺的文人,先在江南、北京为人规划设计园林多处《一家言》共有九卷,其中八卷讲述词曲、戏剧、器玩,第四卷“居室部”是建筑和造园的理论,分为房舍、窗栏、墙壁;、联匾、山石五节《长物志》:作者文需亨,使明代著名文人画家文征明的曾孙,共…… …… 篇六 :中国古典园林史中外园林史绪论一、人类造园活动总论世界园林体系1、东方园林体系——中国、日本(佛教)2、西欧园林体系——意大利、法国、英国(基督教)3、西亚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波斯、西班牙、印度(伊斯兰教)第一章、中国古典园林史概述中国古典园林发展阶段一、生成期——先秦至两汉园林产生与成长的幼年期,以地主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大帝国初步形成,相应的,皇家的宫苑、园林规模宏大,气魄宏伟,为这个时期园林建设的主流二、转折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小农经济受到豪族庄园经济的冲击,北方的少数民族南下入侵,帝国处于分裂状态意识形态上突破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呈现为百家争鸣、思想活跃的局面相应的,民间的私家园林异军突起,而佛教和道教的流行,也使得寺观园林开始兴盛园林艺术兼容儒、道、玄等诸家美学思想而向更高水平跃进,奠定了中国风景是园林大发展的基础。
三、成熟期——隋唐时期帝国复归统一,豪族势力和庄园经济受到抑制已不占主要地位,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更加健全、完善意识形态方面,儒、道互补共尊而以儒家为正统唐王朝的建立开创了帝国历史上一个意气风发、勇于开拓、充满活力的全盛时代,中国传统文化显示了其闳放的风度和旺盛的生命力园林的发展也相应的进入了成熟或者说全盛的时期作为一个园林体系,它的独特风格已经基本形成四、鼎盛前期——两宋至清初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已经发育成型,农村的地主小农经济稳步成长,城市的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市民文化的勃兴为传统的封建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封建文化的发展已失去了汉唐的闳放风度,而转化为在日益缩小的精致世界里实现着从总体到细节的自我完善相应的,园林的发展也由成熟期而升华为富于创造和进取精神的鼎盛时期五、鼎盛后期——清中叶至清末清乾隆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