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写作范文与素材.doc
25页教育写作范文与素材范文目录1《从“一滴水”到“常流水”》2《师爱的智慧》3.《甩开莫名的“威信”,努力贴近学生》4.《走向和谐奋进的前曲——理解学生》5《用宽容之心对待学生 (保护学生的尊严)》6.《如何“因材施教”》7《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8.《营造温情氛围 呵护学生自尊》9《浅议何谓“严中有爱,爱中要严》10《教师的使命》11.《 让学生“学会学习"》12.《创新能力》13.《良好师生关系》14《浅议何谓“严中有爱,爱中要严》15.《让学生“学会学习”》16.《创新能力》17《良好师生关系》18.《教师如何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19.《教师应和学生一起成长》20《德育教育工作之我见》21.《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22.《教态-—写在脸上的师德》教育写作文采提升素材一、排比句1、若让孩子生长在批评之中,孩子便养成尖刻和逆反;若让孩子生长在敌意之中, 孩子便养成攻击和报复;若让孩子生长在恐惧之中, 孩子便养成焦虑和过敏2、成熟是一种素质,一种源于心灵表于行动的素质;成熟是一种能力,一种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成熟是一种态度,一种对任何事物都保持冷静的态度;成熟是一种心境,一种能看淡一切,万事淡如水的心境。
3、责任感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写就的《出师表》,责任感是孔繁森离家别母血洒高原树立的公仆丰碑,责任感是贝多芬挑战人生超越自我谱写的《命运交响曲》.4、幸福,时时刻刻围绕在你身旁如果你从母亲手中接过饭碗,心存温馨,那就是幸福;如果你在灯下读着朋友的来信,品味友情,那就是幸福;如果你独坐一隅,静静听歌,凝神遐思,那就是幸福5、有人说,幸福是星级宾馆里山珍海味间的觥筹交错;有人说,幸福是高档舞台厅里动人旋律中的翩翩起舞;有人说,幸福是端座奥迪、宝马车于人流如潮的大街上招摇过市;也有人说,幸福是待在密室里数着成叠的百元大钞;然而我要说:拥有这些,不一定就是真的拥有了幸福!6、什么是幸福?幸福是果园里果农望着压满枝头果实的满脸喜色,幸福是教室里莘莘学子憧憬未来的动人笑脸,幸福是实验室里科学家又有新发现时的舒展眉头,幸福是领奖台上运动员仰望国旗冉冉升起时的莹莹泪光.幸福是奋斗的结晶,勤劳的丰碑7、感恩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你该独立;感谢打击你的人, 因为他锻炼了你的意志;感激藐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感谢辱骂你的人,因为他提升了你的定力;感谢挖苦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淡定;感谢诋毁你的人, 因为他丰富了你的阅历;感谢苛刻你的人, 因为他燃起了你的斗志;感激中伤你的人,因为他砥砺了你的人格。
二、比喻句1、教育理念:“填牛”与“填鸭” 有人说:经典教育是“填鸭式”的教育 我说,不错,我是在“填",但填的不是“鸭",而是“牛” “填鸭”是鸭子吃不下,硬塞进去,以图增加分量,卖个好价钱 “填牛"则不然,(别嫌这个比喻粗俗,这里没有丝毫不敬):牛有四个胃,容量很大,恰似儿童那有着极大容量的空空的大脑;牛食量很大,每次吃很多,恰似儿童的大脑,有着超强的吸收能力;牛吃草是狼吞虎咽而不是细嚼慢咽的,也不是边吃边消化,却并没有任何胃痛或者消化不良的毛病2、《师爱无声》老师,如果把您比作蚌,那末学生便是蚌里的砂粒;您用爱去舐它,磨它,浸它,洗它……经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颗颗珍珠,光彩熠熠 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您像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这无私的奉献,令人永志不忘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里讲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三、对偶句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2、上联: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肺七嘴八舌九思十霜,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 下联: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而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 四、名言名句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3、 其身正不令也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4、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5、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6、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7、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8、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9、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难寻处处寻 (郭沫若劝勉落榜生) 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悬思)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苦索)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顿悟)——王国维人生三境11、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却是牛奶和血——鲁迅1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13、教师是学生阅读的道德书籍比较实用的教育名句1、孔子: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2、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提出问题和巧妙的引导学生作答3、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4、革命教育家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5、虽然你不能左右天气,但是你可以改变心情;6、虽然你不能延展生命的长度,但是你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7、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8、教育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美国著名哲学家爱默生9.授之以渔,而不授之以鱼10.教是为了不教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1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论语.述而〉〉13.读书使人充实 ,思考使人深邃,交流使人清醒—-美,富兰克林14.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朱舜水集劝学》15.今一切事业,须从科学上解决;而一切学问,须从事实上研究. 黄炎培 16.教育贵于薰习,风气赖于浸染 —-郭秉文17、“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18、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19、教学的最高的、最后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赫尔巴特 20、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21、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蔡元培 22、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 —-王国维23、严是爱,宽是害24、泰戈尔:天空没有为我留下什么,但我毕竟飞过25、俗语:让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底的一粒沙子26、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好的山27、雨果:挫折是强者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28、海明威:人可以被打倒,但是不能够被打败29、桃李不言下自成行30、其身正,不令也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部分教育名家的名言警句² 1.“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礼记》² 2.“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² 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² 4.“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陶行知² 5.“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² 6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陶行知 ² 7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² 8.“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爱因斯坦 ² 9. “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爱因斯坦² 10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爱因斯坦 《从“一滴水"到“常流水”》 以往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要有一杯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它之所以流行,在那个时代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就目前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速度而言,“一滴水”和“一桶水"的关系已经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需要我们以运动的观点去认真的对待! 首先,这滴“水"应该是学生所需要、所渴求的。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说的任何事都是对的,教师就是权威,是整个课堂的主宰者.所谓的“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就如同一个装满知识的容器,对学生说道:“过来!把我有的给你倒上!"于是,今年给这批学生向脑子里倒,明年再给另外一批学生往脑子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常有这样的现象,教师在前面讲的可谓是声情并茂,热火朝天,但一看学生却是无精打采或强颜欢笑,为什么!困为这滴水不是学生所想要的,虽然你给学生倒了好几杯,但却没有学生所想的那一滴 于是,教师越教,学生就越不会学,越不爱学长此以往学生的主体性没有了,独立品格也没有了,拥有的只是教师所给的那几滴水.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的“我要”,而不是教师的“给你” 其次,教师所拥有的不应仅仅是"一桶水",而应是"常流水" 正所谓"学高为师,师正为范".唯有"学高"才能有资格做老师,"学高"指的是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量,能正确的指导学生如何主动探究,从而获取知识,即教师自己先得有"水"当然这"水"不一定非得比学生多,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传播媒体的大量涌现,尤其是网络的普及,知识总量呈几何倍数增长,学生在某一方面所具有的知识也许远远的大于教师所有的知识量,尤其是对于一些新生事物,更是如此.在此种情况下,我们所拥有的那"一桶水"必须不断地更新,否则就将变成一桶死水,那么教师的工作仅仅是在机械的重复. 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肯定的说,今后学生所需要的每一滴水,仅靠教师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是不行的。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唯有通过不同的途径,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接触新的事物,培养新的能力,向他人虚心好问,不断的往自己的“那桶水”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力争使自己的那桶水成为"常流水",才能让学生得到学生所想要的,所渴求的那"一滴水"也许学生想要的并不在我们的“常流水”中,但是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这其中学生到寻找知识的方法,共同寻找,唯有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做到传到授业解惑 诚然,这是一个极为复杂,艰难的过程,但作为一名教师从一滴水做起,让一滴又一滴鲜活的、知识的水珠,汇成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溪,才能托起祖国明天的风帆! 《师爱的智慧》 谈及教师工作,人们普遍认为“师爱”是关键,认为“爱"学生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前提,“爱"要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关于“师爱"的话题很多,经典论述也很多,人们不厌其烦地谈论着“爱”,“爱"成了教师工作中的永恒主题 其实,对于教师而言,爱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教师只有以责任为支点,通过爱的杠杆将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去撬动学生进步的车轮,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才是目的而杠杆的撬动是需要智慧的,师爱的智慧在于如何去爱,如何把握爱. 第一,爱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