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电动车管理制度(3篇).docx
8页学校电动车管理制度(3篇)学校电动车管理制度(精选3篇) 学校电动车管理制度 篇1 为了加强对学生自行车的管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自行车停放有良好的秩序,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以下的管理规定: 1、骑行车者在校门内外下车线处下车,推行进出校门;进出校门后,车速不得超过5KM/h、不得带人 2、不允许无证驾驶摩托车,不骑行改装车辆进出学校 3、各系电动车停放位置: (1)机电系学生车辆停放在北区北围墙边指定车位上; (2)财会系、信息系、经贸系学生车辆停放在东区食堂楼底车库内以及思学楼与乐学楼之间的指定车位上; (3)艺术系、人文系、外语系学生车辆停放在西区食堂楼底车库内 4、车辆停放时,必须排列整齐,朝向一致,车尾端竖向与地面划线对齐 5、不得将车辆停放在车库以外的其他地方,如发现乱停车现象,学校统一上锁;经班主任教育后才能放行 6、除上学、放学时间,其他时间一律不得在校园骑行车辆 7、除上学、放学进入车库外,其他时间不得进入车库或在停车处逗留玩耍要爱护自已和他人的自行车,如故意破坏他人自行车,一经发现查实后,除照价赔偿外将予以纪律处分。
8、骑车上学、回家路上要注意安全,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和学校安全守则骑车时不互相追逐,不争先恐后,不带人,不双手离把,不撑伞骑车,不与机动车争道 9、有违反规定在校内骑车、不按规定停放车辆或停放不整齐,不按规定要求骑车的,扣除相应德育学分多次违反规定屡教不改的,将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学校电动车管理制度 篇2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相关的重要文件精神,加强我校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好我校全体学生、教职工生命平安和身体健康,在结合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重要原那么,坚决完成好全校0感染、0输入的总体目标,多措并举全面做好我校的疫情防控工作,特制定疫情期间校园封闭管理制度,请务必抓好落实 第一条疫情期间全校实行封闭式管理,为确保校园进出监管成效,校园进出通道只保存正大门作为唯一出入通道,其他通道全部关闭,全面开放各通道时间具体以本校通知为准 第二条外地返回教室,需到本地医院完成健康体检工作,并自行在家隔离14天后,身体状况无异常方可返校 第三条本校入学学生原那么不允许离开校园,教职工凭工作证出入校园,进入校园需佩戴口罩且体温检测无异常〔额温检测超37.2℃视为异常〕前方可允许进入学校,未佩戴口罩和体温异常者坚决不许进入本校,强行闯关者那么严格按照安保工作条例处理,并上报学校教务处。
第四条非本校工作人员或因公办事的车辆一律不允许进入校园,工作人员凭相关有效证件进入校园,因公办事车辆需经保卫科联系学校教务处确认,在进入校园前车内所有人员均须核实是否有重点疫情地区旅居史、是否接触过重点疫区人员,无到访史和接触史人员需佩戴好口罩,体温检测无异常后,出示有效证件履行登记手续,方可放行通过,所有车辆必须按规划的喷淋消毒路线行驶通过,不符合进出条件的那么严格不允许入内 第五条疫情期间谢绝外来参观,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入校,所有需入校办理业务的来访人员均须要进行身份核实,扫健康码查询出行情况近14天内是否有重点疫情地区旅居史,并核实是否接触过重点疫区人员,无到访史和接触史人员体温监测无异常者,经学校领导同意后,出示有效证件履行登记手续后,有接待人员陪同进入学校指定的专用接待室 第六条疫情期间原那么不允许家长前来探视,特殊情况除外,所有前来为学生送生活用品的家长,均不予进入校园或联系学生到校门口自取,家长所携带的生活用品需经保卫科消毒处理后再转交学生,且不能携带食品以及其他物品等 第七条所有在校学生和教职工严格按照学校就餐管理制度在校就餐,严禁外出就餐或携带入内就餐,严禁外卖订餐,疫情期间严禁所有外卖送餐到学校或进入校园。
第八条疫情期间学校不举办大型集会活动,酌情取消室内培训或娱乐活动第九条严格按照本校防疫消毒工作方案实施消毒工作,确保教学楼、食堂、宿舍、礼堂、图书馆、体育场、公共卫生间、小卖部、医务室等场地的消毒工作,保障学生及全体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和教学稳定 第十条加强每日上课学生的监管,重点关注缺勤、生病等异常 学校电动车管理制度 篇3 一、商品陈列的基本原则: 1、显而易见的原则 (1)商品的正面向顾客,价格清楚; (2)每一种商品不能被遮挡; (3)货架下层商品倾斜 2、要让顾客伸手可取 (1)商品与商品之间留一小指头空隙; (2)商品与层板间留一定距离; (3)前挡是否会影响顾客取货; (4)是否便于顾客放回 3、丰满、层次感的陈列原则 4、适应购买习惯,便于顾客寻找 5、先进先出原则 6、关联性陈列原则 7、前置原则 8、相对稳定原则 9、可比性原则 10、安全原则 二、商品陈列的日常检查 1、商品正面是否面向顾客 2、价格标识是否齐备 3、商品有无被挡住 4、检查商品的拿取,放回是否便利 5、检查货架上面是否有空位,如有空位,即要补货 6、是否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7、卖相 8、检查关联性的商品陈列 9、检查海报,促销标识 三、商品陈列的基本方法: (一)基本陈列法:把同类商品集中在一个区域 要求: (1)同类商品; (2)周转快的商品。
以下以高度为165厘米的货架为例,将商品陈列段合为4个段: 1、上段 上段即货架的最高层,高度在120~165厘米间,该段位通常陈列一些推荐商品或有意培养的商品,该商品经过一定时间后可移至下一层,即黄金陈列段 2、黄金陈列段 高度一般在85~120厘米间,是人们眼睛最易看到,手最易拿取商品的陈列位置,此位置一般用来陈列高利润商品、自有品牌商品、独家代理或经销的商品 3、中段 其高度约为50~85厘米,一般用来陈列一些低利润商品或为了保证商品的齐全性及顾客的需要而不得不卖的商品,也可陈列原来放在上段或黄金段上的已进入商品衰退期的商品 4、下段 货架的最下层为下段,高度一般在离地约10~50厘米间,通常陈列一些体积较大,重量较重,易碎,毛利较低,但周转相对较快的商品,也可陈列一些消费者认定品牌的商品或消费弹性低的商品 (二)特殊陈列法 1、堆头陈列法 要求: (1)应季性,畅销性,特价,卖相好,陈列量大; (2)要放醒目的地方 2、大筐陈列法 商品次要,平价,卖相要求随意性,次要位置或特买场 3、n架陈列 (三)其他陈列法 (1)悬挂或陈列法; (2)定位陈列法,如:档口,服装等; (3)比较陈列法; (4)岛式陈列法:在商场进口处配置一些特殊陈列展台,应注意:经予一定空间,控制陈列商品高度; (5)突出陈列法:在陈列商品前面将部分有代表性的商品突出放置,如:模特,t型架等。
四、基本操作 1、排列:将商品整齐规则的并排在一起称为排列,重点是排列整齐不杂乱或松散; 2、置放:将商品散开放置在陈列的容器中,注意上层商品需平整; 3、堆积:将商品由下往上按顺序堆积,重点是要创造立体感,要保持一定高度; 4、交叠:将商品交错的组合堆积为交叠,适用于形状不一或大小不一的商品; 5、装饰:在一些商品中放一些其他商品起点缀作用,目的是提高商品的可视率 五、基本规范 正面朝外勿倒置,能竖不躺上下齐,左小右大低到高,标价商品对准齐 六、破损控制 1、员工在搬运摆放商品时应注意商品特性,轻拿轻放避免人为破损 2、在仓储和领取商品时检查商品完好,交接记录明确 3、处理破损商品需征得管理人员批准 4、严格执行操作流程(验收、陈列、温度、湿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