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于地质实习报告合集七篇》.docx

19页
  • 卖家[上传人]:爱****虎
  • 文档编号:242256328
  • 上传时间:2022-01-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6.22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于地质实习报告合集七篇 地质实习报告 篇1   柳江盆地实习区地质概况  一、交通及自然、经济概况  柳江盆地为我们在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的主要区域它位于秦皇岛市北,其中心距秦皇岛市28公里,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管辖区内有纵惯南北的的公路及地方窄轨铁路与秦皇岛市区相通交通极为方便  该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其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高山所包围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自西北流向南出盆地后在山海关和南侧入渤海盆地内丘陵一般海拔200——300米,最高的山老君顶,海拔493.7米  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毫米其中70%集中于七、八月份所以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  本区基本上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工业以开采煤及耐火黏土为主  二、地层  柳江盆地为一向斜构造地层分区属于华北——东北南部区的燕山分区的山海关小区区域地层特征属典型的华北地台型前青白口纪的变质岩广泛分布于盆地的外围晚元古界、古生界则分布于斜的两翼中生界地层与燕辽一带极为相似,但本区仅见有侏罗系出露与向斜的核部  (一)地层层序  新生界  第四系 河床、河漫滩、阶地等松散沉积物  中生界  侏罗系、中侏罗系 兰旗组  下侏罗统 北票组  古生界  二迭系 上二迭统 石千峰组  上石盒子组  下二迭统 下石盒子组  山西组  石炭系 上石炭统 太原组  中石炭统 本溪组  奥陶系 下奥陶统 亮甲山组  治里组  寒武系 上寒武统 凤山组  长山组  崮山组  中寒武统 张夏组  徐庄组  下寒武统 毛庄组  馒头组  昌平组  上元古界  青白口系 景儿峪组  龙山组  太古界  绥中花岗岩  三、岩浆岩  柳江盆地的岩浆岩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两大类。

        (一)喷出岩:  该区的喷出岩分布广,厚度大,超过850米喷出活动主要可分两期:较早一期在侏罗世,岩性为安山岩,分布于向斜的核部;较晚一期在晚侏罗世,岩性为酸性喷出岩,仅局部分布于向斜的北端和东南边缘  (二)侵入岩:  1.燕山花岗岩:呈岩基产生主要分布于盆地的整个西部边缘和东南外援西部岩基称为“温泉堡花岗岩体”直接与向斜两翼呈侵入接触关系,岩体中心相为灰白色中一粗粒碱性花岗岩边缘相为肉红色中一细粒斑状花岗岩东南岩基中心相岩性与西部岩基相同,边缘相为斑状细粒石英正长岩本区所见燕山花岗岩,皆为这两大岩基的边缘相这两大岩基侵入于侏罗系及其以前的所有地层,同位素年令测定为一亿年形成时代相当于晚白垩世  2.东翼浅成侵入岩:主要有牛鼻子山正长一二长斑岩岩体及张崖子西南山正长斑岩——闪长珍岩岩体等这些小岩体产状为岩株形成时代的侏罗纪——白垩纪  其次,本区各种岩性如辉缘岩、闪长珍岩、煌板岩花岗斑岩等的侵入岩脉岩床为数众多,均受构造裂隙控制大致呈北东——南西走向,北西——南东走向及南北走向  四、构造:  (一)柳江向斜构造盆地:  柳江盆地所在地区是一个由古老变质岩系所组成(并有广泛出露)的蓟县~山海关隆起区的边缘部分发育起来的向斜盆地。

      晚元古代青白口纪地壳下沉,接受沉积因此它是晚元古代清白口纪古生代,中生代地层所组成的向斜构造盆地  柳江向斜盆地基本上为——南北向延伸的不对称甚至局部倒转的向斜,西翼的产状陡峻,西翼南部秋子谷——山羊寨一带产状发生倒转,而东翼产状平缓稳定该不对称的向斜轴部紧靠西翼因此出露的地层宽度东翼是西翼的五倍或更多  柳江向斜的基底为太古代古老的混合岩混合花岗岩等变质岩出露于向斜盆地的北部,东部及南部边缘在古老变质岩系之上有一不整合面(吕梁运动造成的)其上为晚元古代青白口纪岩系及以后各代地层在向斜的西部及东南外缘为中生代燕山晚期花岗岩侵入,构成了险要得山地  柳江向斜分成三个构造分区:  1.柳江向斜东翼区:  东翼占据面积很大,约为整个向斜面积的2/3强  东翼区的构造特征是岩层产状平缓稳定(产状向西倾角在10度~30度之间)次生厚度变化小对煤及耐火粘土的开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东翼小岩株岩床和岩墙为数很多多处侵入相对柔软的煤层以致使煤层受变质和扰乱,是开采的一个不利因素断层多为北西和北东向以正断层为主,多是小断层  2.柳江向斜西翼区:  由于西部花岗岩侵入造成挤压,所以西翼地层出露较窄,次生厚度变化大。

        西翼取的主要构造特征是:岩层近南北走向,岩层产状变化急剧,倾向东,倾角可达70度,甚至直立,倒转另一个主要特征是有几条南北走向高度角的逆断层,自西向东上推,延伸很远  由于受到强烈的挤压,岩层厚度变薄,甚至缺失,加上断层发育因此,该区少有开采价值的沉积矿床  3.柳江向斜核部为燕山期,喷发的中性安山岩所占据往往构成山地,如老君顶,海拔493.7米,形成了地形例置现象  (二)断裂构造:本区断层较发育,类型较多,主要为正断层与逆断层,分布于向斜各处主要断层有:  1.鸡冠山——汤河地堑:  位于鸡冠山——上平山之间的汤河河谷中,由几条近南北向的正断层组合而成断层面倾角大,河谷东侧断层面向西倾,西侧断层西向东倾,汤河河谷就是沿地堑构造中心部位发育的  2.伍庄——傍水崖断裂带:  该断裂带发育在柳江向西斜的西翼,西起伍庄,东至傍水崖有平行的数条断层出现,形成迭瓦式构造断层面多向西倾斜少数向东倾斜倾角70o——80o断层面呈舒缓波状,见有挤压构造透镜镜体,构造角砾岩和片理化带,牵引褶皱断层和糜棱岩化等现象也较明显  3.苏庄——伍庄——山羊寨逆断层  该断层发育在柳江向斜的西翼,走向ne20度,大致平行于向斜轴,是一条走向断层,沿走向延伸近10公里。

      断层东侧为下盘,其亮甲山组豹皮灰岩,,断层两侧为上盘,其张夏组后层状灰岩断带宽1米左右,中间有细晶闪长岩脉侵入断带中有构造角砾,岩发育和片理化现象,旁侧牵引,褶皱也较明显  4.牌坊砬子逆断层:  该断层观察点位于伍庄东北500米牌坊子之废弃旧矿坑处,断层北北东向延伸,长达3公里断层发育于二迭系地层中,断层东侧为上盘,西侧为下盘上盘为下二迭统,顶部b层耐火粘土和上二迭统含砾粗砂岩,具有明显的牵引褶皱下盘为下二迭统粉砂质页岩沿断层面观察,见有构造透镜体及片理化现象上盘岩层两组节理发育  5.石门寨126.6高地北采坑正断层:  该断层出露在柳江向斜的东翼,位于石门寨东南126.6高地北废采坑处断层走向ne15度,断层在平面上呈锯齿状延伸,在剖面上向东倾,倾角61o整个断裂宽带15米,其中有正长斑岩岩脉侵入宽约3.5米断裂带中有断层角砾岩,角砾大小不等,以东岩为主后期被二氧化硅所胶结形成硅化带实出地表面呈锯齿状近南北向延伸断层延伸有1.5公里  断层东侧为亮甲山组的薄层泥质条带灰岩夹薄层竹叶状灰岩,西侧为寒武系张夏组的厚层状灰岩  6.石门寨126.6高地南采坑逆断层  断层发育在亮甲山组灰岩中,断裂面在剖面上呈舒缓波状。

      断层面在剖面上见有大片擦痕、阶步,断层面附近有构造透镜体和断层泥发育断层的上盘(北西盘)产生次一级的牵引褶皱该断层延伸不远,断距不大  (二)构造发育史:  柳江盆地于晚元古代发生海进在长期风化侵蚀的古老变质岩系上开始接受沉积直至古生代,沉积了厚度较大的地层与华北广大地区一样,在这段时期内曾有过长短不等的上升侵蚀期如在清白口纪和下寒武世之,中奥陶世和中石碳世之间都曾发生过沉积间断上述时期柳江盆地古地理环境随有过海、陆地明显变迁但地壳运动主要表现为平稳的升降运动所以该时期的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都是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自中生代初期起,经历的构造变动性质与古生代不同这个时期的构造变动使晚元古代、古生代地层强烈、褶皱、断裂  二迭纪末,本区发生强烈构造运动形成了柳江向斜的雏形导致侏罗系以角度不整合覆盖在古生界之上这次构造变动之后,本区产生地形上的差异,北高南低,导致二迭系地层愈向北受侵蚀愈强,甚至局部无有蚀余侏罗系直接超覆于石炭系或奥陶系之上  在下侏罗统下部岩层沉积后,又有一次构造变动使下侏罗统下部岩层发生变形,改变了盆地沉积中心所以下侏罗统上部岩层明显地区域性起超覆于下部岩层之上在西翼则超出下部岩层的沉积范围。

      而角度不整合于古生界之上由此推知,此时的柳江向斜以具不对称 地质实习报告 篇2   实地实习是很有必要的,但短暂的几天的实习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们只能到此为止,我们希望学校学院能够尽量提供更多的锻炼平台,真正意义上达到更好的学习目的!  一、实习目的  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了解地质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和掌握地表形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重点掌握实习区域的地层、岩石、矿产,地质构造(褶皱和断裂)和古生物的主要类型、分布及其演化规律,及野外地质调查基本方法等,并综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性,  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每位大学生首先最主要的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然而光从理论上认识只能让大学生纸上谈兵,因而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同时,这也是给我们一个找出自身知识的不足与缺陷的实践机会。

        二、实习地区概况  主要实习地点是古武当山,京娘湖,莲花洞  三、实习内容  (一)5月9号实习前准备  在课堂上我们已经学习了地质地貌学这门课程,对地质地貌的一些基本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马上就要去野外实习了,我们都很兴奋,都在为实习做准备首先我们上网查了实习地的概况(地理位置,地质地貌)大概了解到:约在距今19亿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显著的地壳运动,叫“吕梁运动”,使中元古界与下元古界呈角度不整和接触,吕梁运动以后,相对稳定地层的范围不断扩大,地形高低起伏,比较复杂有些地层在久经腐蚀以后,开始下沉,形成地质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海浸,无脊椎动物和菌藻类植物开始出现,一直到距今大约8亿年的寒武纪时代,京娘湖地区还一直沉浸在一片汪洋大海中  到距今大约两亿五千万年的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称为“燕山运动”由于地壳断层,大部分海水向东消退,京娘湖地区仍处于大海的边沿,汹涌的海涛冲刷岩石,形成千姿百态的沟壑深谷,到了距今大约6500万年的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叫“喜马拉雅”运动,西部地壳相对隆起,东部地壳相对下沉,海水向东消退,整个太行山脉的雄姿也由于海水的消退展现出来,这里形成了北台、太行、唐县三层夷平面,培养了京娘湖、古武当山、七步沟、武西岳的石英砂岩峡谷峰林景区。

      古武当山岩石主要为砂岩,大部分属于三大岩石中的沉积岩,还有少量的变质岩  (二)5月10号古武当山实习  上午坐车到达古武当山,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沿山路向上爬,观察当地的地质组成,地质构造  老师给我们介绍到古武当山地区的岩石主要为砂岩,大部分属于三大岩石中的沉积岩,还有少量的变质岩砂岩是由石英颗粒(沙子)形成,结构稳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红色,主要含硅、钙、黏土和氧化铁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决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变质岩是指受到地球内部力量(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等)改造而成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