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危险品货物课件.ppt
10页第四类危险品货物类危险品货物定义l易燃固体,易自燃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涉及除划分为爆炸品以外在运输条件下易燃或可能引起或导致起火的物质类危险品货物第第4.1类类 易燃固体易燃固体l第4.1类的定义及分类 本类物质是在运输所经受条件下,易于燃烧或易于通过摩擦可能起火的固体;易于发生强烈热反应的自反应物质(固体或液体);如没有充分稀释的情况下有可能爆炸的退敏爆炸品 该类包括:易燃固体(Flammable Solids) 、 自 反 应 物 质 ( Self-reactive Substances) 和 固 体 退 敏 爆 炸 品(desensitized explosives)类危险品货物 第第4.2类类 易自燃物质易自燃物质l易自燃物质的定义及类别 本类物质在运输中遇到的正常条件下易于自发升温或易于遇空气升温,然后易于起火的液体或固体物质 该类包括引火性物质(Pyrophoric Substances)和自热物质(Self-heating substances) 类危险品货物 第第4.3类类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l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的定义及类别 本类物质与水反应易自发地成为易燃或放出达到危险数量的易燃气体的液体或固体物质。
该类物质无论是固体还是液体,与水作用易于自燃或放出危险数量的易燃气体,放出的气体与空气混合将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很容易被普通的火源点燃l如: 2Na+2H2O=2NaOH+H2↑+热量类危险品货物(三)第(三)第4类的危险特性类的危险特性l燃烧性¡易燃固体的燃点都很低,在遇空气(或氧化剂)、遇火、受热、摩擦或与酸类接触等都能引起剧烈的燃烧甚至爆炸¡易自燃物质的自燃点较低,并易于被氧化分解,尤其是受潮、受热后放出热量,这些热量又加剧氧化反应,产生热量越来越多很容易达到自燃点引起自燃¡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化学特性极其活泼,遇水(湿)、酸、氧化剂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易燃性气体,并产生一定的热量,当产生的热量达到其自燃点时或遇到明火立即引起燃烧甚至爆炸类危险品货物第第4类的危险特性类的危险特性l爆炸性¡本类物质的爆炸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易燃固体中有许多物质都是粉末状的,飞散到空气中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粉尘爆炸¡所谓粉尘爆炸是指易燃或可燃性固体粉末均匀地分散在空气中,当它达到一定的浓度 范围时,遇明火引起燃烧而产生爆炸它是粉尘粒子燃烧的急剧传播,在瞬间完成整个燃烧 过程的现象,可燃性粉尘爆炸是属于化学爆炸的一种。
¡②有些物质与氧化剂混合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③因物质燃烧产生大量气体,使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④固体退敏爆炸品,当其浸湿液体低于规定含量或处于干燥状态时即为爆炸性物质,具有强烈的爆炸性¡⑤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如放出的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即引起混合气体的爆炸¡⑥遇湿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如与包装内残留的空气中的水汽反应生成气体,此气体如不能及时排泄,压力增大会发生爆炸类危险品货物第第4类的危险特性类的危险特性l毒毒性和腐蚀性¡本类中的一些物质本身有毒,如黄磷;还有一些物质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或腐蚀性气体,特别是硝基和氨基化合物,燃烧时能产生毒性较大的氮氧化物,硫磺和含硫化合物燃烧时产生腐蚀性的硫氧化物;还有一些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有较强的吸水性,和水反应后生成强碱或有毒气体,使人的皮肤干裂,腐蚀,引起中毒类危险品货物几种第几种第4类物质类物质l赤磷, 第4.1类, UN 1338, GB 41001, 包装类Ⅲ, 积载类Al硫磺, 第4.1类, UN 1350, GB 41501, 包装类Ⅲ, 积载类Al苯磺酰肼(发泡剂BSH), 第4.1类, UN 3226, GB 41036,包装类Ⅱ, 积载类D。
l三硝基甲苯(TNT)(含水≥30%), 第4.1类, UN 1356, GB 41018, 包装类Ⅰ, 积载类El黄磷, 第4.2类, 副危险性 6.1、严重海洋污染物, UN 1381, GB 42001, 包装类Ⅰ, 积载类El鱼粉(未稳定的), 第4.2类, UN 1374,2216, GB 42526, 包装类Ⅱ, 积载类B类危险品货物几种第几种第4类物质类物质l种籽饼(含油在10%以上或油和水分含量合计超过20%), 第4.2类, UN 1386, GB 42525, 包装类Ⅲ, 积载类El硼氢化铝(液体),第4.2类, 副危险性 4.3, UN 2870, GB 420155, 包装类Ⅰ, 积载类Dl金属钠, 第4.3类, UN 1428, GB 43002, 包装类Ⅰ, 积载类Dl碳化钙, 第4.3类, UN 1402, GB 43025, 包装类Ⅱ, 积载类Bl铝粉(未涂层的),第4.3类, UN 1396, GB 43013, 包装类Ⅱ, 积载类Al甲基二氯硅烷(液体), 第4.3类, 副危险性 3、8, UN 1242, GB 43050, 包装类Ⅰ, 积载类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