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视摄影技术.docx
25页01169《影视摄影技术》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影视摄影技术是摄影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同时,它也是艺术学、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的重要入门课程,是大众传媒尤其是视觉传媒的重要基础课程同时,它也应作为其他各专业学员的艺术素养的基础课,有利于建立和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和感受另外,从更高的层面来说,摄影也是认识世界的方式和表达自我的方法我们认为,无论对于今后以摄影为职业的同学还是把摄影作为一种业余爱好的同学,都应该学习影视摄影技术课程,了解摄影器材的原理、构造与应用,从而拍摄出更令人满意的画面,并为后续的摄影构图等摄影艺术类课程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试目标第一章照相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熟悉照相机的原理和使用是学习摄影技术的第一步本章主要介绍了相机的分类、相机的结构、相机的性能以及相机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技巧,从而为更深层的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照相机的类型(一)按感光材料分类分为传统相机和数码相机,其记录影像的载体分别为胶片和CCD电荷耦合器件)以及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二)按底片尺寸分类1、135照相机这种照相机使用135胶卷(即35m碗的电影胶片),所摄画幅尺寸为24X36mm2、120相机。
这种相机的标准画幅尺寸为6X6cm3、大画幅相机画幅尺寸较大,有4X5英寸、5X7英寸和8X10英寸等规格三)按自动化的程度分类1、 、手动曝光相机这种照相机不具备任何自动化功能,无论是测曝光、变焦、聚焦或输片,均需要依靠手动操作2、 半自动曝光相机这类相机都有测光装置,因其测光操作能与光圈和快门速度连动,所以又称作测光连动照相机3、 自动曝光相机这种相机除了有测光系统之外,还有能按照测光结果自动控制镜头光圈和快门速度的机构,以实现正确曝光自动曝光照相机操作简单、容易使用4、 自动对焦相机这种相机的镜头调焦由集成电路操纵,当按下照相机快门按钮的时候,根据被摄体的距离,电子测距器可把前后移动的镜头控制在相应的位置上,使被摄体成像最清晰四)按相机的取景方式分类1 、同轴取景照相机这种相机取景器的特点是取景和摄影具有同一主光轴,即用摄影镜头兼作取景器,从取景器中所观察到的景物范围与感光片所记录下来的景物范围完全一致,没有视差现象2 、旁轴取景照相机这类相机取景器的特点是取景和摄影不在同一主光轴上,即取景器的主光轴一般在摄影镜头主光轴的左上侧或正上方,二者彼此平行五)按相机的用途分类1 、大型专业机(大画幅相机)2、中型专业机。
以120胶卷为主,如哈苏3、普通照相机即普通的120相机和135相机此外,按相机的用途分类,还有航空照相机、水下照相机等等第二节照相机的结构(一) 机身主体机身是照相机的主体,它把各种部件连接成一个整体机身应该坚固、耐磨、强度大、不易变形二) 后背机身的后面是安放感光片的后背部分按其结构和用途不同,后背有固定后背和活动后背三)快门快门是照相机控制曝光时间的机构四)调焦机构调焦是保证感光片所记录的影像取得清晰效果的关键步骤调焦机构就是用来调节摄影镜头的焦点与感光片之间的距离,好使像平面清晰地落在感光片的表面上无)取景器又称观景器,用于选取景物范围并确定画面构图格局种类很多,但按照取景器与摄影镜头主光轴的关系,可分为同轴取景器和旁轴取景器两大类四)镜头镜头是光学系统成像的重要机构五)测曝光系统测曝光系统是保证相机曝光正确的机构六)输片装置凡是使用卷片的照相机都有卷片机构常见的卷片装置有电动式、发条式和手动式三种第三节照相机的选择与维护(一)照相机的选择性能、价格与使用目的三者统一考虑相机系统的兼容性与扩展性考虑相机的售后服务与维修条件注意相机的适用性与可操控性(二)照相机的维护1、保持光学系统的洁净镜头、测距窗、取景窗和反光镜等光学系统均应经常保持清洁,要防止风沙尘灰的侵袭,防止染上指纹、水点和油污。
2、要防潮、防震、防磁、防高温3、要保持相机电路工作正常,自动照相机在长期存放的时候,应该将电池取出来,以免电池漏液而侵蚀机件4、对操作装置的维护相机在每次使用完毕后,快门和自拍机均应保持释放松弛状态,以防弹簧因上紧过久而疲劳;光圈应调至最大光孔,以增强镜头的抗震性能;调焦机构应该调节在无限远的位置上,将镜头全部缩回,以免伸长的镜头因受挤压而影响调焦的准确性第四节照相机的简单操作操作步骤1、装胶卷2、选择相机的拍摄模式有光圈优先模式,快门优先模式,手动模式,程序自动模式等3、调节相机的参数(1)输入胶卷感光度(2)调节快门速度快门的两大功能:①控制胶片受光时间的长短快门开放的时间越长,胶片受光的时间也就越长②控制被摄体的清晰度和模糊量如果要凝固动体,就需要较高的快门速度;反之,则需要较低的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序歹U:B、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快门速度都是以秒为计算单位的每一挡的快门之间相差一级的曝光量快门每变化一级,曝光时间相差一倍3)调节光圈光圈的两大功能:①控制镜头的光通量②控制景深光圈与景深成反比)光圈系数序列: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每一挡的光圈之间相差一级的曝光量。
光圈每变化一级,通光能力相差一倍4、拍摄(1)调焦①手动调焦有裂像调焦和双影重合调焦两种方式②自动调焦准则一:最近主体优先准则二:半按快门重新构图(2)构图取景(3)拍摄5、倒片三、考核知识点(一)照相机的分类方法(二)照相机的结构(三)照相机的维护(四)照相机的操作方法四、考核要求(一)照相机的分类方法1、识记:摄影界常用的照相机的分类方法尤其要熟记一些称谓和数据等2、应用:根据所拍摄的题材和内容,灵活选择不同类型的相机二)照相机的结构1、识记:照相机的几大部分结构其中快门、调焦机构、测曝光系统和镜头是重点2、理解:快门的原理三)照相机的维护应用:掌握照相机的维护方法四)照相机的操作方法1、识记:(1)相机的拍摄模式;(2)光圈和快门的作用;(3)光圈系数序列和快门速度序列尤其要牢记2、理解:光圈系数和快门速度这对曝光组合参数的换算和灵活应用3、应用:(1)掌握相机的基本操作方法;(2)光圈和快门速度的灵活选择和应用;(3)调焦的方法第二章感光材料一、学习目的和要求虽然数字技术使得当今的摄影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传统的胶片工艺仍然在摄影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认识感光材料的原理、性能以便对其进行更加有效的应用,是学习摄影的必要知识储备。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感光材料的分类感光胶片主要分为黑白胶片和彩色胶片按照感光材料的几何尺寸分类,感光胶片可以分为135胶卷、120胶卷、散页片等规格3、按照感光材料的用途分类,感光胶片又可以分为负片、正片和反转片4、按照感光材料的感光度分类,感光胶片可以分为高速片、中速片和低速片5、按照感光材料的感色特性分类,彩色负片一般可以分为灯光型片和日光型片6、按照感光材料的载体质料分类,可以分为感光胶片和感光纸第二节感光材料的结构我们这里以黑白负片为例,介绍感光材料的结构一、保护层把胶片的感光乳剂层向上,从上向下数第一层即是保护层,由明胶构成,其作用主要是防止划伤,保护乳剂层二、乳剂层其作用是记录摄影中在该层上形成的光学影像,冲洗之后又可产生可见的银影像由感光剂、支持剂、增感剂等组成三、底层乳剂层和片基之间是底层,主要由明胶和一些有机溶剂组成其作用是使乳剂层和片基牢固地结合,以避免冲洗中药膜脱落四、片基和纸基片基和纸基都是乳剂的载体,可使感光材料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五、背面层主要包括防卷曲层、防静电层和防光晕层一、显影它是将已经曝光形成了潜影的感光材料,在显影液中处理获得肉眼可见银影的过程从本质上讲,它就是已曝光的卤化银和显影剂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把银离子还原为黑色的金属银的过程。
在感光片正常曝光的条件下,显影过度会造成反差提高,整体密度加大,颗粒变粗,亮部层次损失的情况;显影不足则出现反差降低,整体密度下降,暗部层次损失,但颗粒度变化不大只有在正常显影情况下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影像的反差、密度适中,层次丰富显影液的成份主要有:显影剂、促进剂、保护剂、抑制剂等二、定影在显影完成后,为了使影像稳定不变,需要经过定影程序,将剩余未曝光的卤化银清除,以免其见光继续发生分解定影液的成份主要有:定影剂、停显剂、保护剂、坚膜剂等三、水洗水洗的过程比较简单,但对于影像的最终结果仍有着较大的影响水洗可以分为前浴、中间水洗和最后水洗三个阶段一、感光特性曲线1、曝光量:指乳剂层表面接受光量的多少,通常用H来表示它决定着乳剂层所形成的潜影的强弱它与光源照度(E)的强弱和照射时间(t)的长短有关曝光量越大,产生的潜影越强,经显影后所形成的银影和染料就越多2、密度:因为人眼对于明暗的感觉呈对数关系变化,所以我们用银影阻光率的对数来表示银影的量,称为密度密度通常用D表示3、感光特性曲线:为了将感光胶片所接受的曝光量和所产生的胶片密度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或表示某一胶片在不同曝光量下所产生不同密度的情况,我们引入了感光特性曲线。
特性曲线定量地描述了曝光与胶片密度的关系,它的横坐标为曝光量的对数值(lgH),纵坐标为胶片的密度(D)图中AB两点之间的部分我们称之为趾部,对应的是负片上透光率较高、密度较小的部分,相对应的是景物的暗部或曝光不足的部分B、C两点之间的部分呈直线状态,我们称之为直线部,它所对应的是负片上透光率中等、密度中等的部分,相对应的是景物亮度处于中间层次或曝光正常的部分C、D两点之间的部分我们称之为肩部,它所对应的是负片上透光率较低、密度较大的部分,相对应的是景物的亮部或曝光过度的部分曲线中DE两点之间的部分我们称之为反转部,这一部分并不是所有的负片都会出现,它所对应的是透光率很低、密度极大的极高亮度物体,但某些胶片经冲洗后会发生随着曝光量的增加,密度反而减小的特殊现象,故称反转部在感光特性曲线的直线部上,曝光量与密度的变化成正比例关系,即意味着直线部所对应的物体亮暗关系可按比例记录下来而对于呈曲线的趾部或肩部,不成比例变化,即意味着趾部或肩部所相对应的景物的亮部或暗部的层次不能按比例的记录下来,会有所压缩损失不同胶片的特性曲线不尽相同,我们可以通过其特性曲线的形状、倾斜的角度等特征来判断该感光材料的技术特性。
二、反差系数反差系数一般用丫来表示,它是在特性曲线的直线部上任意两点所对应的密度差与曝光量对数差之比反差系数也是指特性曲线直线部的斜率斜率较大,则反差系数较大,斜率较小,则反差系数较小对于感光材料来说,反差系数大于1,意味着影像的反差大于景物的反差,即扩大了实际景物亮暗之间的差距;如果反差系数等于1,意味着影像的反差等于景物的反差;如果反差系数小于1,意味着影像的反差小于景物的反差三、感光度它是胶片感光快慢的标志感光度是在规定的曝光、冲洗及测试条件下,感光材料对光辐射能的敏感程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