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经济学第五章地租理论课件.ppt
31页第五章 地租理论 5.1 地租概论 一、地租的概念,3、在经济学中,地租有时泛指物主把其所有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租给他人使用时所获取的报酬1、地租是依靠土地所有权获取的收入,也就是使用他人土地的费用或出租土地所获得的报酬2、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1)制度租金,,,,,,,,,,,P0,P1,P2,A,B,D,D,S,S,2)寻租:寻求直接性非生产利润的活动 以争取计划配置的低价资源而获得“租金”为目的的各种不正当活动,如虚报成本、欺骗上级主管部门、走后门、贿赂、以及各种利益集团的游说活动等3)租值耗散:由于制度安排的不合理导致的社会资源的耗费如排队成本、社会成本,4)政治创租:指政府政客利用行政干预的手段来增加私人企业的利润,即人为创租来诱使私人企业向他们进贡作为得到这种租的条件5)抽租:是指政府官员故意提出某项会使私人企业利益受损的政策作为威胁,迫使私人企业割舍一既得部分利益与政府官员共享二、地租的分类 1、按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可分为私有土地地租和公有土地地租 2、按地租所处的社会制度,可分为前资本主义地租、资本主义地租和社会主义地租 3、按地租的物质形态可分为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
4、从地租产生条件看,地租可分为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垄断地租、准地租 级差地租I:沃度地租,区位地租,宁适地租,,,,,,,,,,,,,,,优等地,中等地,劣等地,成本线,,,,,,,R0,R,R1,C0,C1,C2,P0,P1,P2,图7.1 沃度级差地租,,,,,,,价格或成本,P0,C,0,距离,生产成本,运输成本,总成本Tc,生产成本,,地租R,t0,图7.2 区位级差地租,,,,,,,,,,,1,2,3,4,5,6,,7,,8,边际成本,边际收入,,地租R,图7.3 级差地租II,,,,,,,,,,,,,,P1,P0,A,A,0,C0,,C1,甲地,乙地,绝对地租,,边际土地,,超边际土地,西方经济学认为,边际土地是指生产所得收入仅够支付生产费用和开垦投资利息的土地,边际土地收支相抵后,无余额支付地租,它是个相对概念,随土壤的肥力,距离市场的远近、农产品价格及生产费用而变化P1,P0,A,A,0,C0,,C2,甲地,丙地,垄断地租,,,,,,A,乙地,C1,,1,,P2,,M,5、从土地是一种经济剩余的观点,可分为契约地租和经济地租 经济地租是指土地总收益扣除总成本后的剩余部分,即纯收入。
6、按土地利用方式,可分为农业用地地租、矿山地租、建筑地段地租、旅游地租、渔场地租、森林地租、草场地租、水力地租、工业地租、城市地租等三、研究地租时应注意的问题 1、土地所有权与地租的性质 社会制度性质决定土地所有权性质土地所有权性质决定地租性质 2、货币资本利息与地租 货币资本利息是为使用货币资本而支付的代价 3、土地资本利息与地租 土地资本是固定在土地上的资本,4、租金和地租 租金除包括真正的地租外,还可能包括一些非单纯使用土地而支付的若干附加费用 5、一般剩余劳动和地租 地租的实体是剩余劳动,但剩余劳动并不就是地租剩余价值一般都分解为利润、利息和地租三大部分一、古典经济学早期的地租理论 1、威廉.配弟 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 赋税与捐赠论 1)地租是土地上生产农作物所得的剩余收入 2)由于土壤肥沃、耕作技术高低的差异及产地距离 市区的远近不同,地租和土地价格因而不同 3)土地价格可由地租资本化算出,,2、杜尔哥 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1766 农业中存在天然的生产生产力产出投入 纯产品地租土地私有权,5.2 西方古典地租理论,3、亚当.斯密 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最优秀代表人物 之一。
国富论1776 将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分为三个阶级: 工人阶级 资本家阶级 地主阶级 工资 利润地租 1)地租是土地私有制发生后出现的范畴 2)地租是因使用土地而支付给地主阶级的代价 3)地租的来源是工人的无偿劳动 4)地租是一种垄断价格 5)地租是农产品价格昂贵的原因,4、安德森 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 一个实践地租农场主 对谷物本质的研究 1)产品的价格决定地租,而不是地租决定产 品的价格 2)土地因肥沃程度不同而产生差额地租,二、李嘉图的差额地租学说 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把古典政治经济学推到了高峰 李嘉图在地租理论上的主要功绩,在于他有意识地运用了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的原理,创立了差额地租学说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 地租存在的两个条件:土地的有限性和土地在肥沃程度和位置上具有特殊便利 差额地租量取决于不同等级土地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 地租的存在是由于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 增长须耕种越来越劣的土地的结果 在同一块地上追加同量劳动和资本 劳动生产率不同,,三、屠能的地租理论德国农业经济学家 孤立国1826 研究土地地理位置与地租的关系,,,2,3,4,区位地租分布圈层,1,5.3 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 1、关于地租的本质属性及地租与土地所有权相互关系的原理 1)一切地租都是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的产物 2)一切形态的地租都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 实现 3)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出租他的土地每年获得的超额收入,这是各种不同地租形式的共同性,2、关于超额利润转化为级差地租的原理,成本,,,,生产成本,平均利润,超额利润,,地租,3、关于级差超额利润是“虚假的社会价值”的原理 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级差超额利润“虚假的社会价值”,4、关于级差地租的形成条件和产生源泉的原理 条件:土地质量的优劣和生产率的差异 原因:土地经营权的垄断 源泉:剩余劳动剩余价值,5、关于级差地租不同形态计量的原理 (1)级差地租 I 中的地租量的形成及变化的分析,级差地租 I 中的形成及地租量 (价格单位:元),(2)级差地租 II 中的地租量的形成及变化的分析,级差地租 II 中的形成及地租量 (价格单位:元),例题: 1、已知一劣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是每千克0.8元,追加投资100元带来的产量增量为300千克,假设平均利润率为25,则追加投资产生的级差地租是: A. 180元 B. 115元 C. 100元 D. 125元,2、已知一劣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是每千克0.5元,追加投资100元带来的产量增量为400千克,假设追加投资产生的级差地租II是80元,则平均利润率为: A. 10 B. 20 C. 40 D. 50,6、关于绝对地租的形成及其计量的原理,农业中绝对地租的形成及地租量,7、关于非农业用地的地租原理 建筑地段和矿山地段的地租,8、对土地公有制社会地租问题的科学预见,,位置,,垄断价格,,矿藏丰度、深浅、 开采难易程度、距离市场远近、投资生产率,,垄断价格,5.4 我国的社会主义地租 一、社会主义地租的形成条件、性质与特点 1、社会主义土地所有权的经济实现是地租。
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依然是所有制的一种形式形式,是独占、垄断的形式所以社会主义的土地所有权不仅要求在法律上保证,还要在经济上以地租形式实现经济上不能实现,就等于否定了所有权2、产生地租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仍然存在 土地肥沃程度差异、位置差异、连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差异、不同单位土地使用中的经营垄断、农业的有机构成大大低于工业3、发展商品经济必然产生地租 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使用价值 产品生产价格的构成成本平均利润超额利润,二、社会主义地租的基本形式及其分配 (一)社会主义级差地租,3、社会主义地租的表现形式 1)土地使用费(税) 2)租金 3)提留、承包费、租赁费、土地转包费 4)土地使用权价格,1、农村集体土地的级差地租及其分配,2、城市国有土地的级差地租及其分配,(二)社会主义绝对地租,三、社会主义城市地租 (一)城市地租的特点 1、国有性 2、区位性5、垄断性 3、建筑性6、扩散性 4、商业性7、积聚性,(二)城市地租的来源 1、级差地租位置、追加投资 2、绝对地租城市边缘或最差土地上提供的 3、垄断地租高资金利润率 垄断价格,四、社会主义地租的经济意义,1、有利于国家运用税收和租费等经济杠杆增进财政收入和对土地的合理分配与使用,2、有利于国家制定土地有偿使用政策,保护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所有制,3、可以为土地评价、计价和确定价格税收和房租等提供依据,4、有利于协调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5、有利于促进企业生产者之间和地区之间在发展商品经济中开展竞争和协作,6、有利于国家、集体规定土地使用费,加强对土地的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