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
4页《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063111课程名称:材料力学英文名称:Materials Mechanics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课程要求:必修学时/学分:64/4 (讲课学时:64 实验学时:0)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课程性质与任务《材料力学》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其目的是为不同专业开设的结构力学、机械零件、振动分析等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使学生获得继续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的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 掌握零构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计算方法;2. 培养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4.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对掌握工程基础和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提供理论基础,具备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为不同专业开设的结构力学、机械零件、振动分析等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三'课程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材料力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材料力学与其他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极其在工程中的作用;运用专业术语准确阐述工程问题。
支撑毕业要求1.1)2. 能够运用材料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机械结构设计的强度问题,制造及控制等方面的稳定性问题,建立合理的载荷模型,并给出合理的结构稳定条件支撑毕业要求1.2、1.3、2.1)3. 在机械工程项目的设计中,运用强度理论对机构的载荷和结构稳定性进行合理设计,并为机构的寿命和设备的运行控制提供有效的技术参数支撑毕业要求1.3、2.1)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时教学方式对应课程教学目标11 .绪论——材料力学的任务,变形的基本形式1 .了解材料力学的任务,变形的基本形式2讲授1、321.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和实例1.熟悉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和实例2讲授1、331.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横截面的内力1. 掌握轴向拉压内力的符号规定2. 掌握轴力图的画法2讲授2、341. 拉伸压缩的应力2. 拉伸压缩的变形3. 掌握拉伸压缩的应力的计算4. 掌握拉伸压缩的变形的计算2讲授2、351.拉压超静定1.熟悉拉压超静定的概念和计算2讲授1、2、361. 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2. 扭转的概念与实例1. 熟悉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2. 熟悉扭转的概念与实例2讲授1、371. 外力偶矩的计算2. 扭矩和扭矩图1. 掌握外力偶矩的计算2. 掌握扭矩的符号规定和扭矩图的画法2讲授2、381. 圆轴扭转的应力2. 圆轴扭转的变形1. 掌握圆轴扭转的应力计算2. 掌握圆轴扭转的变形计算2讲授2、391. 弯曲的概念与实例2. 受弯构件的简化4. 熟悉弯曲的概念与实例5. 熟悉受弯构件的简化原则2讲授1、3101. 剪力和弯矩、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2. 剪力图和弯矩图1. 掌握剪力和弯矩概念、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2. 掌握剪力图和弯矩图的画法2讲授1、3111.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关系3.掌握利用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关系画男力图和弯矩图2讲授2、3121.弯曲内力习题课4.掌握弯曲内力的画法2讨论2、3131.纯弯曲、纯弯曲时的正应力3. 熟悉纯弯曲的概念4. 掌握纯弯曲时的正应力的计算2讲授1、2、3141. 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2. 弯曲切应力3. 掌握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的计算4. 熟悉弯曲切应力的计算2讲授2、3151. 弯曲理论的基本假设2. 提rWj弯曲强度的措施1. 了解弯曲理论的基本假设2. 熟悉提局弯曲强度的措施2讲授1、3161. 弯曲变形实例2. 挠曲线的微分方程3. 了解弯曲变形工程实例3.挠曲线的微分方程2讲授2、3171. 用积分法求弯曲变形2. 用叠加法求弯曲变形1. 熟悉用积分法求弯曲变形2. 掌握用叠加法求弯曲变形2讲授2、3181.应力状态变分析及强度理论的概述、实例1.熟悉应力状态变分析及强度理论的概述、实例2讲授1、3191. 图解法进行二向应力状态分析2. 解析法进行二向应力状态分1. 熟悉图解法进行二向应力状态分析2. 掌握解析法进行二向应力2讲授2、3析状态分析201.广义胡克定律1.掌握广义胡克定律2讲授2、3211 .强度理论1. 熟悉强度理论2. 掌握四种强度理论及其适用范围2讲授1、2、3221. 组合变形2, 叠加原理1. 熟悉组合变形的概念2. 掌握利用叠加原理计算组合变形2讲授2、3231.拉压组合变形1.掌握拉压组合变形的计算方法2讲授2、3241.弯扭组合变形1.掌握弯扭组合变形的计算方法2讲授2、3251. 压杆稳定概念2. 两端钗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1. 熟悉压杆稳定概念2. 掌握两端饺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的计算2讲授1、2、3261. 欧拉公式2. 经验公式3. 稳定性校核、提高稳定性措施1. 欧拉公式2. 经验公式3. 稳定性校核、提高稳定性措施2讲授1、2、3271.压杆稳定习题课3.掌握压杆稳定习题的计算2讨论2、3281 .能量法概论能量法基本公式杆件应变能的计算能量守恒求变形计算2.功的互等定理位移互等定理1. 熟悉能量法概论能量法基本公式杆件应变能的计算能量守恒求变形计算2. 掌握功的互等定理位移互等定理2讲授1、2、3291. 卡氏定理单位载何法2. 莫尔积分1. 掌握卡氏定理单位载荷法2. 掌握莫尔积分2讲授2、3301.图乘法1.熟悉图乘法2讲授2、3311.莫尔积分习题课1.掌握莫尔积分的计算方法2讲授2、3321.课程总结1.对本学期课程进行总结2讨论1、3五、其他教学环节(课外教学环节、要求、目标)六'教学方法1. 本课程自学内容及学时本课程内外学时比例:1: 2 :平均周学时:42. 课内习题课的安排及学时习题课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重点、难点章节应安排习题课,习题课方式可多样化3.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内容及演进适当安排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4. 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1)逻辑思维能力(包括推理、分析、判断等能力)(2) 抽象简化能力(包括将简单实际问题抽象成为力学模型进行适当的数学描述,应用力学定理求解或作定性分析)3) 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包括用文字和图象)以及数学计算能力七'考核方式最终成绩由过程考核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其中过程考核成绩占比10%,包括学习态度及分析训练情况(出勤率4分,作业2次,每次3分);期末考试成绩占比90%o八、教材及参考书目1. 教材:[1]材料力学,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1月第四版2、 参考教材:[1] I程力学,范钦珊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11月第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