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对武术散打竞赛规则演变过程的思考散打.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87347497
  • 上传时间:2022-05-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9.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对武术散打竞赛规则演变过程的思考散打1刖吕散打,又称散手,古称相搏、白打、手战、相散手等在漫长的冷兵器时代,由于徒手 搏斗技术有其特殊的功能,因而受到各个时期统治者的重视,在民间也被广为传播散打运 动就是在我国古代徒手搏斗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竞赛规则是一血镜子,-其变化既反映了某项运动技术体系的发展变化,乂指引着教练员 和运动员的实践活动因此,了解散打运动竟赛规则的发展变化,不仅能使我们把握散打运 动的发展规律,还能指导训练实践,做到有的放矢2散打运动竞赛规则的发展变化1928年,中央国术馆在南京举办的“第一屈国术国考”,散打比赛采川双败淘汰制, 三局两胜比赛在长方形的场地上进行,对抗不限流派,不以体重分级,临时抽签分组比赛 规则要求不带任何护具,凡用手、肘、脚、膝击中对手任何部位得一点,击中对方眼、喉、 裆者为犯规;犯规三次取消比赛资格,严重者一次即取消比赛资格1933年的“第二届国术国考”,散打规则以点到为止,没有时间限制,凡卅手脚击中对 方任何部位都得一点1929年在浙江省举办的“国术游艺大会”,参加比试者穿着大会统一的短装,扎腰带, 分红、白两色擂台高1.30米、长20米、宽18.60米。

      比试双方在擂台中央画定的粉圈上 相对而立,待裁判长鸣第一声笛后,各上前互行一鞠躬礼,再鸣笛开始比赛另有两名监察 委员会成员各执红、片旗,在台上管理引导比赛,必要时制止犯规动作的使用由于规则漏 洞百出,边打边改规则,最后决赛时,评、监两委员会共议「'拳脚一律解放,踢击各部位 均可1933年,在南京举办“全国运动人会”,散打项目比赛按体重分级,并川打棒球的护胸 和踢足球的护腿为护具,头和裆部是禁区,击中禁区者判犯规将对方击倒胜一局,采用三 局两胜制,比赛没冇时间限制1976年以來,祖国各行各业经过调整、整顿,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态势,文 体界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武术走上了正规,同时出现了 全国的“武术热”由于民间对武术的壮热,许多人在学习武术和对武术的认识上存在很多 偏见和误解为了破除迷信,使武术在人们心目中冇正确的认识并在比赛中得到检验和改进, 从而全面继承和发展武术这一宝贵文化遗产1978年原国家体委运动司武术处成立了武术 対抗项目调研组,在同年的全国武术套路比赛期间听収了部分教练和工作者的意见,尔后乂 通过对个别武术家的访谈,向原国家体委递交了《关于开展武术散打运动的报告》。

      原体委 对报告进行了研究,并提岀了开展武术搏击要“积极、稳妥”的方针,从而为散打运动的开 展奠定了基础1979年9月,在笫四届全国运动会上,原国家体委乂调集浙江省和北京体院的散打代 表队赴石家庄赛区,与河北省体委选拔组成的散打队进行了公开表演在此基础上,初步拟 定了武术散打的竞赛办法1980年10刀,在昆明举行的全国武术表演赛期间,原国家体委 调集了散打试点单位的负责人及有关人员,着手研究和讨论全国散打竞赛规则的工作并拟 定了《全国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征求意见稿)》1982年1月,原国家体委又调集北京、山东、河北、广东等省体委及北京体院、武汉 体院有关人员,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散打竞赛规则研讨会,确定了《全国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初 稿)》并按体重分设9个级別1987年全国武术对抗性项目表演赛中,首次采用了设台比赛的办法1988年10月首屈 国际武术节中举行了国际武术播台邀请赛,《武术散打竞赛规则》首次在国际性比赛中使用1989年原国家体委把散打列为全国正式竞赛项目,同年出版发行了《武术散打竞赛规 则》,并依照规则在江西宜春市举行了第一次散打止式比赛——全国武术散打播台赛1990年原国家体委颁布执行《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和公布实施了《武术散打技术等级 标准》,并实行裁判员、运动员等级制度。

      1991年,国际武术联合会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散打被列为表演项1=1, 这是《武术散打竞赛规则》首次在世界锦标赛上使用在此后每两年一届的武术世界锦标赛 上,散打都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同时制定了《国际武术散打竞赛规则》1993年的第七届全国运动会将武术散打列为全运会正式比赛项II,这次比赛使用了 1990年版《武术散打竞赛规则》1996年重新修订了散打竞赛规则,出版了 1996年版《武术散打竞赛规则》1998年版的《武术散打竞赛规则》,突出了与国际接轨的特点1999年在全国武术锦标赛散打团体赛中,除保留拳套、护齿和护裆外,脱掉其他所冇 护具,从而使散打以一个崭新的形象出现在体育大舞台上2000年开始,散打项冃增设了赛前体能测试,同时对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做了补充1 ) 将每局比赛吋间改为净打2分钟;(2 )规则中得3分钟的条款改为4分,在得4分的条款 中增加第五条“使用腾空腿法击中対方躯「部位,而自己站立者,得4分”的内容:(3) 在禁用方法中增加了禁止采用死拉硬推的方法将对方推拉卜台,只有采用合理有效的拳法、 腿法、摔法,干脆利落地将对方打下擂台者方为有效;(4)取消禁用方法中“不准用拳法 连击对方头部”的限制。

      2003年新规则的出台,鼓励运动员靠进攻技术得分,将会明显提高散打比赛的激烈程 度,这是散打运动发展史中有意义的规则变动冃前,武术散打竞赛、规则、教学、训练,裁判已初步形成较为系统的组织程序和体系, 武术散打运动的发展,必将推动和加快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步伐3新IH规则的区别与分析3. 1新旧规则的主要变化(详见表1)表1 武术散打规则主要变化对照表新规则护 貝 牙套、护裆、拳套得分部位 头部、妪干、人腿、小腿称罐体重 所有级别在lh内称完“全护式”头部、躯干、人腿每个级别在lh内称完取消了“判定高分”的职能仲裁委员会“可以改判裁判组评判结果的职能”取消了“可以改判裁判组评判结果的台上裁判 冇“判定高分”的职能职能” 禁用方法 用腿法攻击倒地方的头部 改为“用任何方法攻击主动倒地方的头部和被动倒地方”;取消“死拉硕推”的下台条款得分标准 1四级评分 作1三级评分,取消了 4分的高分动2用腿法击中头部的得1分3用手击中対方得分部位得1分2用腿法击中头部和妪干得2分3用手法击中对方头部、躯T部位得1分4 “双方互打互踢”不得分4.取消了 “双方互打互踢”这一款技术犯规 这两款罚格比赛中大声叫喊;比赛中场外指导-方受罚达6分时,判对方为胜方取消“比赛中大声叫喊和场外指导”侵人犯规达3次,取消该场比赛资3.1.1 “三级评分”增加比赛激烈程度新规则对得分标准的评分由“四级评分”修改为“三级评分”,取消了 “4分”的高分 值这种修改不仅使判罚更加简洁,更有利于裁判员的操作,同时受监督的力度加人,将人为 因素降到最低。

      而且有利于进攻型选手得分取胜因为实力进攻型选手拳法、腿法杀伤力强 大,竞赛耐力较好,他们对比赛的胜利寄希望于用拳、腿、摔实力去取胜,而不是战术型选 手利用战术“投机取巧”来获得“4分”高分取胜由于运动员体能下降、动作时机掌握不 好等原因,完成动作的质量较低,表现在竞赛场血上比较涣散,观赏度极低在旧规则执行 卜•的比赛中,战术型选手往往利用规则,采用“游斗游走”、“打一枪换一炮”的迂回战术, 靠点数获胜,场而也显得比较沉闷新规则的实施则扭转了这一局而,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对 抗性不仅大大提高,同时对选手的体能也冇较高的要求,以便使选手冇足够的专项耐力和全 面的技术战术,来为观众奉献连续数场的精彩比赛3.1.2腿击中隸干部位得分增加,使腿法应用技术得以提高在I口的散打规则执行下的比赛中,由于其技术(跖 打、摔)有相互制约的关系,即腿 法能克制拳法、接腿摔法能克制腿法、拳法乂能克制摔法等,所以,运动员在比赛小由于忌 于对方摔法的使用,更愿意使用灵活的低鞭腿,只求得分,不求得势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 约了散打中、高鞭腿技术的发展,使比赛不仅缺乏技击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比赛的观 赏价值新的散打规则在得分部位条款上去掉了 “小腿”是得分部位。

      明确规则使丿IJ腿法击 中对方膝关节以上冇效部位方可得分,对于靠灵活的小鞭腿只求得分,不求得势冇很大的制 约作用这就促使散打选手必须改变腿法的运用,尤其是低鞭腿的运用同时,中、高鞭腿, 侧踹腿将被更多使用,这些腿法势大力沉、隐蔽性强、杀伤力大、击中対方后的效果明显且 便于灵活运用,一直是运动员在散打比赛中的重要技法它既可以做防守中的“阻击手”, 又可做进攻时的“开路先锋”,还可在对峙中作为“冷枪冷炮”使用,有时可一腿定“乾坤”, 这就使教练员、运动员训练时重点转移到此腿法中,探索使用技巧,以便更多地发挥其强人 威力正如同样是进球,美国NBA篮球比赛中,为什么运动员会选择扣篮一样鼓励腿法 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并非一味无限制地增加难新技术,而是应遵循实用、难度、特色的原则, 挖掘、继承中华武术的独特技法,从而休现出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例如“散打王中王”柳 海龙成功运用新腿法——劈腿,便是一个成功的例了树立自己的打法风格,创具有中国武 术散打特色“绝招”3.1.3将传统散打技术提纯改造引入现代散打新规则取消了IH规则中第二十二条可用方法“除禁用方法外的武术各流派的攻防招法” 这一用词空洞、不切实际的条款。

      武术散打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经过将近二十 五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冇现代竞技散打与传统武术冇机结介风格的科学体系取消此条例, 也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从而提升武术散打在国际的竞争力3」.4下台的判罚,提高散打比赛的激烈程度新规则规定:“在一局比赛中,一方下台,另一方得2分一方下台两次,判另一方为 该局胜方并明确指出:用死拉硬推方法使对方下台不得分,多次使用述可能被处以警告 推和拉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互相依存,没冇推哪冇拉?因此,使台上裁判员在实际评判中很 难做出准确的判决例如:“八运会”决赛前的训练中,包括武汉体院在内的各个代表队主 要以怎样使对手下台,怎样防下台和一些缠摔搂抱技术动作及体力训练为主要训练内容,根 本就不重视其它技术的训练,片面只追求得分,因为规则是这样定的,教练们也就随着规则 去探索、研究制定训练计划导致散打的技术特点被竞赛规则慢慢改变,成了 “四不像”技 击项目,另外,规则只规定使对方下台就可以得分或取得胜利,而没有确切指出运用什么技 术才不是“死拉硬推”结果在比赛中观众们常常会看到台上运动员“推推扌桑扌桑”的场面, 即使下台了,大多数都是掺带有推、拉等动作的八运会”散打预赛,“五状元”陈超的失 利是个明显的例子。

      还有些运动员怕被对方推卜-台,致使输掉本场比赛实战时心理包袱过 重,缩手缩脚,技术发挥不稳定在比赛中打不了两三下,运动员就抱成一团,暂停次数较 多激战对抗场面较少,整个比赛只是简单的拳、脚、摔的结合,那样只会失去中国武术散 打内容和技法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不是什么中国武术散打了新规 则的颁布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现今武术散打你一拳,我一脚,上去就互抱一团,技术简单的 比赛风格3.1.5新规则对技术的限制进一步放开:倡导多使用组合技术和击打效果明显的技术I口规则由起初的禁止用拳法连续击中对方头部,到后来可以用拳法连击对方头部,到现 在新规则规定:用拳法连续击中対方头部可以累计积分,说明规则对技术动作要求有所提高, 教练员在平时指导和制定训练计划时,对高水平运动员,应以组合技术动作为主,单个动作 为辅,对于低水平运动员,应在巩固单个技术动作的基础上,提高组合动作的训练量根据 运动员的特点,适当加强组合动作的针对性训练新规则在不得分条款中取消I口规则“双方 互打互踢”不得分的条款双方可以连续进攻并且累计积分旧规则“双方互打互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