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洲鳗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doc
4页美洲鳗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美洲鳗养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放养前白苗池 的增氧设备检查不到位如果白仔苗入池1〜2天发生机油渗 漏,油污就会粘在白仔苗鲤丝上,造成白仔苗大量死亡2. 苗种大小不一,黑色苗与白色苗混杂3. 投放白仔苗时,包装袋内温度与白苗池内水的温差超过 了 5Co当包装袋内温度与白苗池内水温相差5笆以上时,如 果处理不好,就易造成死苗、弱苗4. 红虫的暂养与消毒不干净白仔鳗吃了不干净的红虫, 会引发肠炎病这种病一般来势凶猛,一旦发病,1天内鳗苗 就会大量死亡5. 在白仔鳗饵料转换过程中投饵过量鳗鱼吃得太饱,也 易发生肠炎病这种情况一旦发生,不但要过10天左右才能 恢复正常投饵,而且后期鳗鱼大小不均匀,造成“三类苗”(即鳗精、落脚苗、鳗尾,主要是指一些生长缓慢或个体瘦刀 而难以长大的鳗鱼,一般体重只有几克)数量增多6. 投喂的饵料由红虫向鳗料转换的时间太晚这也是造成“三类苗"数量增多的一个原因7. 筛选分养过程中人工或机械损伤,使鳗鱼发生病害二、对策1. 白苗池放养前准备要充分新的白苗池用清水浸泡30〜40天,旧池用浓度为200毫克/升的生石灰或浓度为20 毫克/升的漂白粉浸泡10天。
在投苗前7天用浓度为20毫克/ 升的高镒酸钾浸泡3天,然后清洗干净备用投苗前1天,再 次检查白苗池设施、防逃情况调整增氧机的位置,使白苗池 中污物集中在排污口上开增氧机4小时,检查增氧机是否漏 油提苗前3小时,白苗池进水深35厘米,加入不含碘的养 殖用盐,将池水盐度调成7%开增氧机使盐充分溶解,然后 调整增氧机叶片进水尺寸,使池水有微小波动,但不形成旋转 水流2. 选择优质的鳗苗,放养时控制温差优质的鳗苗是苗种 成活率高和饵料转化率高的保障,要求选择大小均匀、颜色透 明、活动力强的鳗苗南美洲鳗苗较好养,放养时保证合理的 温差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即鳗苗包装袋内温度与白苗池水温差 不能超5Co放苗前半小时在白苗池内泼洒浓度为20毫克/升 的葡萄糖+浓度为2毫克/升的维生素C溶液,以提高鳗苗的抗 应激能力3. 红虫要消毒干净投苗后一个月内,饵料尽量用养殖的 红虫购进红虫后用清洁流动水暂养48小时以上,每两小时 耙翻1次,红虫要用20目的纱绢网框爬活3次以上,方可投 喂每次爬活间隔时间不宜低于两小时,在爬活前半小时耙翻 1次冬天水温低,在爬活时可加一些井水,这样红虫就容易 上纱绢网框了夏季水温高,超过28笆红虫就容易死亡,所 以要隔1小时耙翻1次。
爬活3次的红虫用10%的盐水+浓度为1毫克/升的聚维酮碘溶液消毒,虫与消毒水的比例为1 : lo 在容器中用空气泵充氧,消毒1小时,每15分钟人工翻动1 次,并观察红虫的活力与颜色,防止因缺氧或药物浓度过高导 致红虫死亡消毒后的红虫用清水冲洗干净,沥干后称重投喂4. 诱食驯化和饵料转换是关键在水温25笆时可以开始 投喂红虫,每天投喂2次(早上5: 00和下午6: 00)第1 天投喂鳗苗体重10%的红虫,用绞肉机绞3遍;第2天投喂鳗 苗体重20%的红虫,绞2遍;第3天投鳗苗体重20%〜25%的红 虫,绞1遍;第4天直接将消毒好的红虫全池均匀泼洒,并观 察鳗苗吃食情况15天后开始缩小泼虫范围,第1天泼2/3 的池面积,第二天泼1/3的池面积,第3天泼饵料台及其上下 的两个池角落,将鳗苗引到饵料台上吃红虫,投喂红虫的饵料 台放在池底部美洲鳗的转料宜早进行,一般经过1个半月的饲养,鳗鱼规格在800〜1000尾/公斤时,即可转换成配合饵 料转料后要观察鳗鱼吃饱游动情况,如果鳗鱼在水中游动时 肚子鼓鼓的,说明吃得太饱,就易发生肠炎病,下次投喂时应 减少饲料量在转料时,为了弱苗的成长,吃完黑仔料后可补 喂适量的红虫。
5. 排污和筛选分养过程动作要快、要轻投苗30天内, 红虫喂得少,池水较干净,应禁带刷子进池调整增氧机位置, 使池中污物集中在排污箱附近排污拔管每两小时进行1次, 每次30秒左右1个月后,投饵量增大,池中污物增多,可 用排污刷紧贴池底清洗排污板这样可避免损伤鳗苗,预防烂 尾病转料后,需进行全池清扫,但须轻缓进行,尽量不要伤 到鳗苗选别放鳗时要停开增氧机,让鳗苗随水流出放鳗口到 吊水池箱,避免人工及机械损伤鳗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