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古钱币复习资料.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71564826
  • 上传时间:2024-08-1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49.56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 1 四铢:南朝宋的四铢,铸于文帝元嘉七年,币面有“四铢”二字;武帝孝建元年续铸四铢,背面加“孝建”二字,俗称“孝建四铢” 2 大德通宝:元成宗铁穆耳,大德年间铸行 3 五铢:汉武帝元狩五年开始铸造,重量适中,钱文“五铢,至唐武德四年废止五铢钱流通七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铸造数量最多,流通时间最久的钱币 4 天圣元宝:北宋仁宗赵祯,天圣元年铸,对钱,有楷书,篆书二体 5 宋元通宝:宋开国钱钱文仿八分书,形制仿唐开元有铜、铁两种,背有星、月纹等,铁钱十当铜钱一 6 圣宋元宝:北宋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元年所铸,小平银质钱 7 剪轮钱:东汉末年的劣质钱,即外轮被剪去或者磨去 8 绍兴元宝:南宋高宗赵构绍兴年间铸,有铜、铁质之分在铜质行用钱中,“绍兴元宝”有小平、折二、折三,其钱文旋读,书体篆 9 宣德通宝:明朝宣宗宣德八年铸造,版式为小平钱 10 綖环钱:东汉中晚期劣质币,即剪去内圈的五铢钱 11 太货六铢: 南朝陈宣帝太建十一年所铸的铜质六铢钱,面文“太货六铢”,玉箸篆体,面、背内外廓精整挺拔,制作精良 12 太和五铢:北魏孝文帝元宏,太和十九年铸造。

      形制类五铢钱太和五铢”四字呈方折篆体,直读,光背因许民间自铸,故铜质混杂,大小不一 13 至正之宝:元朝顺帝,至正年间铸造均为大钱钱体厚重,制作精良有折十,二十,三十,五十等几型面文“至正之宝”为楷书,直读 14 永安五铢:北魏孝庄帝元子攸,永安二年铸造,直读 15 钱牌:“诏信纳宝”钱,绍兴年间铸 16 天启通宝:明朝熹宗皇帝朱由校执政期间铸造的,元至正年间徐寿辉起义,改年号为天启时也铸造了天启通宝元天启钱光背,明代有的背后有字,且两种钱的字体也略有差别 17 铜板(交钞) :海陵王贞元二年发行“交钞”,大钞分五贯、四贯、三贯、二贯、一贯;小钞分七百、五百、三百、二百、一百五等,七年一界,流通黄河以南1965 年西安出土贞佑三年拾贯文交钞铜版,长 210 毫米,宽 110 毫米 18 永通万国:北周静帝宇文阐,大象元年始铸面文“永通万国”,玉箸篆,当时以一枚兑换折一钱五万枚 19 三孔布:战国赵货币 20 环钱:战国秦国和魏国货币,货币圆形中有圆孔是方孔钱的前身 21 大泉五十:王莽朝小泉直一:王莽朝,字体悬针篆,相当一枚五铢钱 22 契刀五百:王莽朝,以一当五铢钱五百一刀平五千:王莽朝,其中一刀二字铸金 23 应运元宝:此钱为北宋淳化年间农民起义领袖王小波、李顺为首在青城起义,得成都,所占大蜀国,应运元年铸于成都。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 24 龙凤通宝:龙凤通宝是元末农民起义军韩林儿的铸钱,此钱分小平、折二、折三等,铜赤如金,钱体浑朴,文字遒美龙凤通宝”四字楷书,直读,光背无文 26 太平通宝:北宋太宗赵匡义,太平兴国年间铸,为宋代第一种年号钱清末上海小刀会起义军铸造有“太平通宝”背有日,月纹象征反清复明之意形制为小平钱 27(蒙文钱) :至元二十二年(1285) ,铸至元通宝,大小型,蒙汉两文 28 大中通宝:是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前称吴王时铸于应天府的钱币此钱为小平大型钱,背穿上有一“济”字 29 永乐通宝: 明成祖朱棣铸造的年号钱 邻国日本、 越南等也曾大批仿铸使用永乐通宝钱, 现在所见永乐通宝钱背“治”、“木”等字的皆为日本所铸 31 万历年造:“万历年造”背文记值银钱,背二钱、五钱、八钱、九钱 32 大明通宝:南明鲁王朱以海被奉为监国于浙江绍兴时所铸大明通宝材质有红铜、黄铜两种,铸造不精,只见小平钱,背铸“户”、“工”、“帅”等字,也见光背平钱,有的背“帅”在穿上,也有穿右“帅”字 33(满文钱) :努尔哈赤-“天命通宝”满、汉文钱。

      皇太极铸满文“天聪汗之钱”,太宗天聪元年仿明天启大钱所铸背面铸有满文“十”和“一两” 34 康熙通宝:康熙通宝铸于清圣祖康熙年间钱面文字“康熙通宝”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背面文字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仿"顺治四式"的满文钱钱背满文"宝泉"、"宝源"左读,是户、工两部所造另外一类是仿"顺治五式"满汉文钱 35 宝藏(乾、嘉、道)乾隆宝藏为清乾隆年间西藏拉萨设立宝藏局铸银币 36 咸丰元宝:清,咸丰年造 37 裕民通宝:裕民通宝为清初三藩中的福建耿精忠所铸钱币版式有小平,折二,折五,有小平光背,折二背“一分”,折五背“一钱”或“浙一钱” 38 光绪通宝:清德宗载淳,光绪年间铸钱文楷书或楷兼隶,楷兼宋三体背文满、回文记局、记年、记吉语,记批次等多种形式光绪钱是中国造币史上首次引进西洋机制造币方法铸造的第一批中国样式(外圆孔方)的行用钱另有北洋造光绪通宝机制铜币,背北洋零用一文 39 大康通宝:辽国道宗皇帝大康年间铸造钱文粗疏,制作不精, 40 大安元宝:辽国道宗耶律洪基大安年间铸造大安元宝”四字楷,隶兼备,一般“大安”二字为楷书,“元宝”二字存隶笔面文旋读,光背无文,时见错范 41(西夏文钱) :毅宗福盛承道年间(1053-1056)铸福盛宝钱,西夏文。

      42 天盛元宝:西夏仁宗李仁孝,天盛年间所铸汉文平钱铜钱多、铁钱少 43 乾祐元宝:西夏仁宗乾祐年间铸,铜钱少,铁钱多,钱文有行书、楷书,楷书有长元、短元等版别 44 皇建元宝:西夏襄宗皇帝李安全,皇建年间铸造皇建元宝铜色纯赤,制作精湛面文“皇建元宝”四字楷书,旋读,书体端庄秀丽边廓峻深,光背无文 45 大定通宝:大金国金世宗大定十八年铸造钱文仿瘦金体书版式有小平,折二两种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 46 泰和重宝:大金国金章宗完颜璟泰和四年铸钱文篆书,直读,有当十大、小两式 47 阜昌元宝:金代伪齐政权刘豫阜昌年间铸造为平钱,面文旋渎,有真、篆二体,是为对钱 48 景和: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永光元年所铸 49 五行大布:北周武帝宇文邕,建德三年铸,以一当十,与布泉、五铢并行面文“五行大布”玉箸篆 50 直百五铢:直百五铢,三国时期蜀汉钱币 51 大夏真兴:十六国时期大夏赫连勃勃于真兴元年铸钱文真书而见隶韵,“大”字从“太”面文隶文,“大夏”为国号,“真兴”为年号, 52 五十四印郢爰:楚国金币 53 京销铤银:宋代金银的形制各种各样,最常见的是“铤”,宋以后称为“锭”,大的银锭重五十两,以下依次有重二十五两的、重十二两半的,小的银锭没有一定的等级规定。

      54 大明通行宝钞:洪武八年发行的纸币,面额自一百文至一贯,共六种 55 至元通宝:元顺帝至元年间铸造的元世祖忽必烈也曾铸造过,但只有汉、蒙两体小平至折三共六品而元顺帝所铸造的至元通宝版式繁杂,变化无常,除光背外,有背“玉”、背星月、背异文及供养钱等 56 乾道元宝:宋孝宗铸乾道元宝此乾道元宝金质小钱,楷书、钱文环读 57 淳熙元宝:南宋孝宗淳熙元年至十六年铸;币质:铜、铁;特征:分小平、折二、折三,钱文有真、篆、隶三体元宝自淳熙七年起,背文添加纪年,铁钱纪监名兼纪年 钱币特点: 1 先秦:先秦金属货币以铜贝、蚁鼻钱、布币、刀币、圜钱为主要货币其中铜贝为商代货币;蚁鼻钱为仿铜贝的货币,主要在楚国流通;布币,是由铲形钱演化而来的金属货币,在周、郑、卫、晋地区流行,形制分为布首、肩、裆、足布币发展有粗糙到精致,由大到小,由重到轻;刀币,流行春秋战国燕赵和齐国地区,形制分为刀首、身、柄、环;圜钱,流行于三晋两周布币区,齐燕和秦形制为圆形圆孔和圆形方孔其中三晋圜钱为圆币圆孔,齐燕圜钱为圆币方孔多有周郭,秦圜钱为圆形圆孔和圆形方孔,面文记重纪年,及地名 2 秦汉:时间从秦、西汉、新、东汉.为多民族统一的封建国家,古代货币制度渐趋完善和成熟,基本形成了以汉文字为构图,以内方外圆为形态的钱币文化特色。

      主要货币有:1.半两钱,流行时间从战国中后期至武帝元狩五年秦半两形体显得厚重,或厚而小,或宽大而薄,文字高起;汉半两较为轻薄,穿孔较大,文字较散逸汉文帝四铢半两字迹严整,没有外郭;武帝四铢半两有郭方孔圆形半两钱,体现了提高效率的观念,方孔与圆形具有美学价值的观念,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体现阴阳五行的观念,体现实用、实惠的观念2.两汉五铢;流行时间从汉武帝元狩五年开始3.新莽钱币:居摄二年,铸大泉五十、契刀五百、一刀平一千;始建国元年,铸小泉值一;始建国二年,实行‘宝货制’-六货二十八品;天凤元年,行‘货泉’和货布’二钱 3 三国两晋:时间:魏、蜀、吴、西晋、东晋时代背景:历时三百多年,国家大分裂,社会大动荡时期商品货币经济严重分裂,重实物而轻货币流通货币的人文内涵进一步显现,出现国号、吉语、年号等钱主要货币有:1.曹魏五铢,明帝太和元年铸钱体轻薄,广穿,外郭不作整修,钱文‘压金压五’,20-24 毫米,重约 2 克2.蜀汉五铢:直百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 五铢、顺读,篆书,钱径 28-24 毫米,重 9-3.2 克,背多符号。

      3.孙吴钱币:嘉禾五年 ‘大泉五百’,29 毫米,12-8 克赤乌元年,铸‘大泉当千’,38-25 毫米,14.5-3.5 克4.东晋‘沈郎钱’,钱径 19 毫米,重约 1.2 克,是一种五铢小钱5.前凉张轨铸‘凉造新泉’分大、小样,2.2-1.8cm,2-1.5 克6.后赵‘丰货’7.成汉‘汉兴’钱,最早铸行年号钱 8.大夏‘大夏真兴’钱,国号年号钱此时 钱文读法变化:对读,也称顺读、直读,按照先上下、后左右顺序读,最早莽钱大泉五十、小泉直一,明清为定制旋读,俗称环读,按先上右,后下左顺序读,顺时针读,较早为孙吴大泉当千,其中宋钱较多横读,常见先右后左读,如半两、五铢三国两晋钱币特点:少,铸量少,存世少;杂,钱轻重大小悬殊,面文多种多样;非小即大,小钱多轻薄质劣,大钱面值甚高 4 南北朝:时间:南朝历宋、齐、梁、陈:北朝历北魏、东、西魏和北周、北齐主要钱币有:1 刘宋钱币,元嘉七年,开始铸行“四铢”;2.萧齐五铢,齐武帝永明八年,铸‘千余万’;3.萧梁钱币,天监元年(502) ,仿铸五铢;4、陈朝钱币,文帝天嘉三年,改铸天嘉五铢,宣帝太建十一年,改铸太货六铢;5.北魏钱币,孝文帝太和十九年铸‘太和五铢’ ;孝庄帝永安二年,铸‘永安五铢’ ;6.西魏文帝大统六年,铸新钱, “西魏五铢” ;7.北齐钱币,天保四年,铸“常平五铢” ;8、北周钱币,武帝保定元年,鼓铸‘布泉’,建德元年,铸“五行大布” ,静帝大象元年,铸“永通万国” 。

      南北朝钱币特点;钱体 先小后大;钱质量先劣后优;存世北多南少;钱文多样. 5 隋唐:时间隋、唐、五代十国主要货币:1.隋五铢;2.唐代钱币,武德四年,欧阳询制词并书‘开元通宝’为文,在洛、并、幽、益、诸州设监铸钱3.五代钱币,后梁“开平通宝” ,后唐“天成元宝” ,后晋“天福元宝” ,后汉“汉通元宝” ,后周“周通元宝”4.十国钱币,楚‘乾封泉宝’ 、 ‘乾元重宝’ 、 ‘天策府宝’ ;闽“永隆通宝” 、 “天德重宝” 、开元钱;前蜀“永平” 、 ‘通正’ 、 ‘天汉’ 、 ‘光天’ 、 ‘乾德’ 、 ‘咸康’ ;南汉‘乾亨’通宝、重宝;后蜀‘通宝大蜀’ 、 ‘广政通宝;南唐‘大齐通宝’ 、 ‘保大元宝’ 、 ‘永通泉货’ 、 ‘开通元宝’ 、 ‘唐国通宝’ 、 ‘大唐通宝’ ;燕‘永安一十’ 、 ‘永安一百’ 、 ‘永安五百’ 、 ‘永安一千’ ;铁货布、五铢、顺天元宝;应天元宝、乾圣元宝、应圣元宝隋唐五代十国钱币特点:前期单一,后期混乱,前期质好,后期低劣 6 宋辽金夏:时间:宋、辽、金、西夏时代背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南北对峙封建经济向前发展,工商业活动相当发达对外贸易活动不断扩大。

      两宋钱币特点:钱文结构多样,宝文多样,钱文书法多样,钱文旋读、对读互见,体分大小,比价不一,材质多样,区域性明显三、辽代钱币:太宗阿保机铸‘天赞通宝’,耶律德光天显年间铸“天显通宝”,世宗天禄年间铸天禄通宝,穆宗应历年间铸应历通宝,景宗保宁年间铸保宁通宝,圣宗统和年间铸统和元宝,兴宗重熙年间铸重熙通宝;道宗,铸清宁通宝、元宝,咸雍通宝,大康元宝、通宝,大安元宝,寿昌元宝;天祚帝,铸乾统元宝,天庆元宝,大辽天庆四、西夏钱币:毅宗福盛承道年间铸福盛宝钱,西夏文惠宗大安年间铸大安宝钱,西夏文崇宗贞观年间铸贞观宝钱,西夏文仁宗乾佑年间铸乾佑宝钱,西夏文桓宗天庆年间铸天庆宝钱,西夏文西夏铸造汉文钱有:崇宗元德年间铸元德通宝和元德重宝折二钱仁宗天盛年间铸天盛元宝桓宗天庆年间铸天庆元宝襄宗皇建年间铸小平钱皇建元宝神宗光定年间铸光定元宝五、金代钱币,熙宗皇统年间传世皇统元宝小平钱,旋读海陵王正隆年间铸正隆元宝小平钱,旋读完颜雍改元大定,铸大定通宝小平钱,对读,仿瘦金体章宗泰和四年铸泰和通宝和重宝,卫绍王崇庆年间铸崇庆通宝、元宝,至宁元年铸至宁元宝折五大钱,宣宗贞佑年间,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 铸贞佑通宝、元宝。

      刘豫伪齐铸币,阜昌年间,铸阜昌元宝小平,阜昌通宝折二,阜昌重宝折三钱 7 元明清:时间元、明、清时代背景:元朝以行钞为主,铜钱为辅政策明代先是宝钞制,后为银钱兼用的货币流通制度元代钱币特点:元朝铸钱无论从数量、形制还是制作工艺上都不及两宋,数量上少,形制也不统一,大小、折当、宝文、钱文结构不定,比较随便,除至正之宝权钞钱、至正通宝中有几种背文记值外,其余钱背文无记值在制作工艺上除顺帝至元钱铜钱制做较精良,钱文较精美外,其它各钱制作一般,这大概是以行钞为主、铜钱次之所造成的明代钱币:洪武元年,铸洪武通宝成祖-永乐六年铸永乐通宝,小平较多,分大字、小字、宽缘等仁宗-洪熙年,著录有洪熙通宝,小平,存疑宣宗-宣德八年至十年,铸宣德通宝小平,光背英宗正统、代宗景泰、英宗天顺、宪宗成化、武宗正德未见年号钱孝宗-弘治十六至十八年,铸弘治通宝,光背,折十罕见世宗-嘉靖六年至四十五年,铸嘉靖通宝小平钱,嘉靖二十三年铸折二至折十大钱各三万文嘉靖六年铸的加重钱币,每枚重一钱三分(标准钱每枚重一钱) ,成色百分之九十铜此钱名目繁多,有所谓金背、火漆、旋边等等,这是因铸造加工工艺的不同产生的外观差异穆宗-隆庆四年,铸隆庆通宝小平,光背,每枚重一钱三。

      神宗-万历四年至四十八年,铸万历通宝,有小平和折二,小平版式较多亦有金背、火漆和旋边之分,前二种是南京、北京所铸,后一种为各省局所铸光宗-有泰昌通宝,小平,补铸万历银钱,银钱,面文“万历通宝”,直读,光背万历年造”背文记值银钱,背二钱、五钱、八钱、九钱万历通宝”背“矿银”钱熹宗-天启年间,铸天启通宝,分小平、折二、折十等,背文有记重、记局记地,记事钱三种明末铸钱渐多且复杂,天启通宝小钱有数十种其中有钱背纪铸钱局名的,有纪地名的,有纪重量的另有当十钱,钱背亦有上述几种文字思宗-崇祯元年至十七年,铸崇祯通宝,分小平、折二、折五、折十四等背文分两类背铸星月标记钱和背铸文字钱南明政权铸币:福王铸弘光通宝,鲁王铸大明通宝,唐王铸隆武通宝,永明王铸永历通宝清代钱币:努尔哈赤,“天命通宝”满、汉文钱皇太极铸满文“天聪汗之钱”,仿明天启大钱所铸背面铸有满文“十”和“一两” 顺治:顺治通宝(顺治五式)1 仿明式钱,分小平、折二、折十,多光背.2 背汉文记局钱.3 背一厘权银钱,背文穿左添铸“一厘”二字,孔穿右边为局名,共十七局,少延、西、前、襄等局4 背满文记局钱,有宝泉(十四年) 、宝源局(十七年)两种。

      5 背满汉文记局钱,十七年,复开地方钱局,背文左右分置满汉文钱局名各一字.康熙:铸康熙通宝,1 背满文记局钱,分宝泉、宝源 2 背满汉文记局钱,20 种 3 康熙五十二年,宝福局铸背穿上“巳”字后每年一铸,缺卯、辰二字,罕见4 罗汉钱,指宝泉局铸背满文钱,正面熙字少竖雍正:铸雍正通宝,有背满文一种乾隆:有背满文钱一种青钱”,加锡钱新疆红铜“普尔钱”,重二钱,一当十,无孔乾隆宝藏银钱,分半钱、一钱、一钱半三等嘉庆:铸嘉庆通宝,背满文钱道光;铸道光通宝咸丰,铸咸丰通宝,咸丰三年,铸大钱,背当五十以下称重宝,当百以上称元宝同治:铸同治通宝和重宝折十千,传世有“祺祥通宝”光绪:铸光绪通宝(机铸币)和重宝折十钱,折五为宝苏局铸宣统:铸宣统通宝,仅宝泉局铸,分大小样三藩钱:利用通宝,昭武通宝,洪化通宝裕民通宝,分光背平钱,背一分和一钱折银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