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师大学科研工作量化考评办法.doc
6页重庆师范大学科研工作量化考评办法(试 行)第一条 指导思想 为强化科研意识,加强科研管理,充分调动与发挥广大教职工的科研积极性与创造性,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发挥才干的制度环境,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将学校建成有特色的高水平的师范大学;同时为科研工作的考核、年度评优、职称的晋升、职务及特殊岗位的聘任等建立并提供量化规范的考核评价机制与依据,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科研工作量化计分对象和范围 1、量化对象:我校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在职教职工2、科研业绩量化计分的范围:(1)科研项目:科研项目是指在考核周期内,纳入学校科研管理和财务管理的计划内项目、横向委托项目和校立项目其中,横向委托项目需以学校名义对外签订合同,并且项目经费必须进入学校财务管理量化分包括各级各类项目的申报、立项和结题2)科研成果:科研成果是指在考核周期内,我校在职教职工在科学研究中,取得并冠名“重庆师范大学(或重庆师范学院)”的学术性研究成果,包括学术著作、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专利、成果转化、获奖成果、创作作品等,成果认定参见《重庆师范大学科研成果认定办法》[重师发(2003)72号]。
3)科技开发:当年的成果转让、技术服务、成果推广、科研成果产业化、商品化等第三条 科研工作量要求1、各类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平均每年应完成的基本科研工作量参见表12、专职科研人员和教学科研人员以外的其他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其年平均基本科研工作量标准参照教学科研人员的年平均基本科研工作量标准第四条 科研工作量化计分标准1.科研工作量计分标准参见表2执行2、在表2中,标注“*”的分值为质量分对于横向委托项目,理科单项达到3万元及以上、文科单项达到1万元及以上的项目视为质量分3、凡是未纳入表2计分范畴的研究成果,若需列入计分范围,原则上由成果完成者本人向科研处提交书面申请,说明理由,再由科研处提交到学校学术委员会或校长办公会讨论决定表1 各类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年平均基本科研工作量类 别职 称每年应完成的基本科研工作量(分)专职科研人员正高职称150副高职称100中级职称50初级职称30教学科研人员正高职称70副高职称40中级职称25初级职称15第五条 科研工作量化计分方法1、科研项目和成果若有多人参与,严格按照项目申报书,或项目评审报告,或最终成果的排名顺序,参照表3进行分摊计分第九名以后原则上不考虑记分。
2、论文经其他高一级刊物全文转载的,可按高一级刊物计算分值,但不重复计算论文经其他高一级刊物部分转载或发表评论文章的,可按原刊物计量分值的1.5倍计算3、列入计分的著作,以公开出版为准,内部出版的著作原则上不列入计算范围两人及其以上合作的著作,按本人实际承担的实际字数折算;主编、副主编及未注明本人承担部分的,根据排名顺序,按表3“排名及得分分配比例表”分摊其分值4、同一成果多次获奖的情况按最高奖进行计分,不重复计算5、个人画册的计分标准参照著作的计分标准一幅画的计分相当于1万字的计分6、科研项目工作量按申报年限平均分配到每个年度作为申报单位之一主持的各级各类项目的子课题,按原项目级别降低一档计分,或按横向委托项目的经费计分各级各类指导性项目,按原项目级别减半计分表2. 科研工作量化计分标准类别成 果 级 别分 值著作著 作A级著作:10分/万字 (注:甲类出版社出版的专著、教育部21世纪规划教材、核心(精品)教材、理论译著(译学术著作、文学名著))B级著作:8分/万字 (注:甲类出版社出版的一般教材、一般译著、个人画册,乙类出版社出版的教育部规划教材、教育部招标教材)C级著作:6分/万字 (注:乙类出版社出版的专著、理论译著(译学术著作、文学名著)、个人画册)D级著作:4分/万字 (注:乙类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一般译著、汇编画册)E级著作:3分/万字 (注:出版社公开出版的科普著作)论文《SCIENCE》、《NATURE》1000分/篇 *A类学科级刊物文章200分/篇 *B类学科级刊物文章130分/篇 *C类学科级刊物文章60分/篇* (增刊30分/篇)核心期刊30分/篇* (增刊15分/篇)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分/篇 一般刊物15分/篇 研究报告咨询报告(A、B、C、D 级) 400分/篇* 200分/篇 * 100分/篇 * 30分/篇 *研究报告(含设计项目类)15分/项(鉴定) 科 研 项 目国家级重大1500分/项* 重点1000分/项* 一般500分/项 *教育部和科技部重大450分/项* 重点300分/项* 一般150分/项 *省部级重大200分/项* 重点150分/项* 一般100分/项 *市教委重大130分/项* 重点100分/项* 一般70分/项 *学校项目:重点、 一般30分/项 20分/项横向科研项目10分/万元(理工科),20分/万元(文科)项目申报国家级(含招标项目)教育部和科技部(含招标项目)省部级(含市教委)重点(含招标项目)30分/项20分/项10分/项 注:申报项目未获得批准,但项目通过了相应主管部门组织的通讯评审,或入围参加答辩。
专利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130分/项 60分/项 30分/项成果转化技术成果转让10分/万元(到帐经费)试销产品创利5分/万元(到帐经费)政府获奖成果类 别理工科文 科教学成果奖国家最高科学奖国家级一等奖国家级二等奖国家级三等奖10000分/*3000分/项*1500分/项*1000分/项 *2000分/项 *1000分/项 *700分/项 *1000分/项 *500分/项 *300分/项 *省部级一等奖省部级二等奖省部级三等奖800分/项 *500分/项 *300分/项 *500分/项 *300分/项 *200分/项 *250分/项 *150分/项 *100分/项 *创作作品国家级一、二、三等奖作品200分/项 *、 150分/项 *、 70分/项 *国家一级学会一、二、三等奖作品70分/项 *、 50分/项 *、 30分/项 *重庆市教委、宣传部、文联、作协、科协一、二、三等奖作品30分/项 *、 20分/项 *、 10分/项 *入选的美术作品(有入选证或展出证)国家级30分/幅 * 省部级15分/幅 *在专业期刊上发表的创作作品学科刊物30分/项* 核心刊物15分/项* 一般刊物5分/项发表或出版的小说、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2分/万字省部级以上报刊发表的诗词科普等文章10分/项电视台播放的音像作品中央台30分/部 * 省台15分/部* 其他5分/部学术活动参加学术活动国际会议5分/项 国家级会议3分/项 省级会议1分/项表3. 排名及得分分配比例表:参与人数排 序 及 分 配 比 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1100%270%30%360%30%10%460%20%10%10%555%20%10%10%5%650%20%10%10%5%5%750%15%10%10%5%5%5%850%15%10%5%5%5%5%5%950%15%10%5%5%5%5%3%2%第六条 科研工作量减免1、指导研究生或本、专科学生完成的科研成果,指导教师(含通讯作者)可以享有该成果科研工作量的50%。
2、获得国家最高科学奖、一等奖,以及在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文章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视其科研工作量终生合格3、申报了教学科研岗津贴或其他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津贴的管理干部,应当完成相应的教学或科研科研工作量4、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的教师可减免相应岗位科研量化计分的二分之一;获得市级“教学名师”称号的教师可减免相应岗位科研量化计分的三分之一;获得校级“教学名师”称号的教师可减免相应岗位科研量化计分的四分之一第七条 科研工作考核1、科研工作量化考核,由科研处执行学校的统一部署,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实行滚动考核每年年底进行一次计分、考核2、科研量化考核以我校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相应岗位的基本科研工作量为依据,作为考核评定的合格线3、年度科研工作量分值,采用三年为周期的科研业绩得分累加,并以三年平均的方式计算年度科研工作量4、对于超出本年度基本科研工作量的剩余科研工作量,可带到下一年度,并纳入科研基本工作量进行计算5、首次考核以2001年、2002年和2003年为一个考核周期,首次考核质量分将不纳入计算之列6、除首次考核外,各级各类岗位相应的基本科研工作量计算,将严格按照科研工作量化标准执行,质量分也将纳入考核计分范畴。
第八条 科研工作量考评程序1、考评组织:学校成立考评领导小组,人员由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构成考评领导小组下设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科研工作量考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科研处院系(或直属部门)设立考评小组,人员由院系党政主持人和教职工代表构成2、考评申报:对我校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科研工作量化考评,须由本人向所在院系(或直属部门)考评小组按时提交内容填报详尽、真实的《重庆师范大学专业技术人员科研工作量化考评表》和相关的原件材料或证明3、考评审核:院系(或直属部门)考评小组审查和复核专业技术人员的考评表与原件材料的一致性确保考评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4、考评量化:院系(或直属部门)考评小组,根据本办法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的相关规定和办法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科研工作量进行量化计分5、考评审定:院系(或直属部门)考评小组将本单位、本部门的考评量化结果(电子版)和原件材料清单(电子版)提交到学校科研工作量考评办公室经办公室校核后,提交到学校考评领导小组最终审定第九条 附则1、考评内容的真实性由院系(或直属部门)考评小组负责2、对本办法所涉及的考评,个人和单位均不得弄虚作假凡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本人及其所在院系或部门当年的年度科研考评均视为不合格。
3、本办法自二○○四年一月起施行本办法由科研处负责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