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要点及习题.doc
167页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要点及习题中医基础:长脉与短脉长脉与短脉是脉气长短相反之两种脉象,长脉超过本部,即指脉气搏动范围超过本部的状态,前人比喻如循长竿;短脉则形状短缩,不及本部,即指脉气搏动范围短小,不及本部的状态中医基础:迟脉与数脉 迟脉与数脉是脉搏慢快相反的两种脉象,迟脉搏动比正常脉慢,即一息不足四至;数脉搏动则比正常脉快,即一息五至以上,迟主寒而数主热,亦主虚中医基础:浮脉与沉脉浮脉与沉脉是脉位浅深相反的两种脉象,浮脉脉位表浅、轻取即得,主表属阳;沉脉脉位深在,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主里属阴中医基础:洪脉与细脉 洪脉与细脉是脉体大小和气势均相反的两种脉象,洪脉脉体阔大,充实有力,来势盛而去势衰;细脉脉体细小如线状,多软弱无力,但应指明显 滑脉与涩脉是脉的通畅度相反的两种脉象,滑脉往来流利通畅,指下圆滑;涩脉往来艰难滞涩,极不流利,前人形容涩脉,如轻刀刮竹所谓轻刀刮竹即脉过指下不平滑之意中医基础:滑脉与涩脉 滑脉与涩脉是脉的通畅度相反的两种脉象,滑脉往来流利通畅,指下圆滑;涩脉往来艰难滞涩,极不流利,前人形容涩脉,如轻刀刮竹所谓轻刀刮竹即脉过指下不平滑之意中医基础:虚脉与实脉 虚脉与实脉是脉的搏动力量强弱(气势)相反的两种脉象,虚脉三部举按均无力;实脉举按均有力,分主虚实。
中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别络概述 别络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 概念:别络也是从经脉分出的支脉,大多分布于体表别络有十五条,即十二经脉各有一条,加上任脉、督脉的络脉和脾之大络从别络分出的细小络脉称为“孙络”分布于皮肤表面的络脉称为“浮络” 特点:一是十二经的别络从肘、膝关节以下分出后,多循行于身体浅表部位,;二是相表里的经脉之别络相通;三是与内脏无固定的关系 生理功能:①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的联系; ②别络对其他络脉有统率作用,加强了人体前、后、侧面的统一联系; ③渗灌气血以濡养全身中医师中医基础理论:经筋概述 经筋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 概念:经筋是十二经脉结、聚、散、络于筋肉和关节的体系,并受十二经脉气血的濡养和调节 特点: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布散于胸背而终于头身多呈向心性循行 生理功能:多附于骨骼和关节,具有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的功能,并对周身各部分的脏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中医师中医基础理论:经络生理功能和应用 经络的生理功能与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1、沟通联系作用 2、运输渗灌作用 3、感应传导作用4、调节机能平衡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1、 阐释病理变化 2、 指导疾病的诊断 3、 指导临床治疗中医师中医基础理论:皮部的概念和应用 皮部的概念和应用 皮部是十二经脉在体表皮肤部位的反映区。
皮部的生理功能:一是皮部位于人体最浅表的部位,与外界直接接触,对外界的刺激具有调节作用二是依靠布散体表的卫气,发挥其抗御外邪的作用,主要应用于诊断和治疗方面中医基础 脉象的鉴别 对举法 对举法 浮脉与沉脉:是脉位浅深相反的两种脉象,浮脉脉位表浅、轻取即得,主表属阳;沉脉脉位深在,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主里属阴 迟脉与数脉:是脉搏慢快相反的两种脉象,迟脉搏动比正常脉慢,即一息不足四至;数脉搏动则比正常脉快,即一息五至以上,迟主寒而数主热,亦主虚虚脉与实脉:是脉的搏动力量强弱(气势)相反的两种脉象,虚脉三部举按均无力;实脉举按均有力,分主虚实 滑脉与涩脉:是脉的通畅度相反的两种脉象,滑脉往来流利通畅,指下圆滑;涩脉往来艰难滞涩,极不流利,前人形容涩脉,如轻刀刮竹所谓轻刀刮竹即脉过指下不平滑之意洪脉与细脉:是脉体大小和气势均相反的两种脉象,洪脉脉体阔大,充实有力,来势盛而去势衰;细脉脉体细小 如线状,多软弱无力,但应指明显 长脉与短脉:是脉气长短相反之两种脉象,长脉超过本部,即指脉气搏动范围超过本部的状态,前人比喻如循长竿;短脉则形状短缩,不及本部,即指脉气搏动范围短小,不及本部的状态。
紧脉与缓脉:是脉的紧张力相反的两种脉象,紧脉紧张有力,如按转绳;缓脉势缓,一息四至中医基础 脉象的鉴别 类比法 类比法 二十八种病脉中,有些很相似,容易混淆不清,必须加以鉴别历代医家对脉象的鉴别有丰富的经验,如王叔和已指出了一些相类脉象,李时珍则编了较详细的脉歌,徐灵胎更具体说明了脉象鉴别的方法,即用近似脉象相比的 类比法(还有用相反脉象对比的对举法),这是鉴别相似脉的好方法现将一些相似脉鉴别如下:浮脉与虚、芤、散脉:四者相类似,其脉位均表浅,但不同的是浮脉举之泛泛有余,重按稍减而不空,脉形不大不小;虚脉形大无力,重按空虚;芤脉浮大 无力,中间独空,如按葱管;散脉浮散无力,漫无根蒂,稍用力则按不着 沉脉与伏、牢脉:三者脉位均在深部,轻取均不应,不同的是沉脉重取乃得;伏脉较沉脉部位更深,着于筋骨,故重按亦无,须推筋着骨始得,甚则渐时伏而不见;牢脉沉取实大弦长,坚牢不 移迟脉与缓脉:均以息计,迟脉一息不足四至;缓脉稍快于迟,一息四至,脉来有冲和徐缓之象数脉与滑、疾脉:滑脉与数脉有相似之处,滑脉流利,圆滑似数但滑指形与势,数指至数言,一息五至以上《濒湖脉学》指出:“莫将滑数为同类 ,数脉唯看至数间”。
数、疾均以息计,疾脉更快于数,一息七、八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140次以上实脉与洪脉:在脉势上都是充实有力,但洪脉状若波涛汹涌,盛大满指,来盛去衰,浮取明显;而实脉长大坚实,应指有力,举按皆然,来去俱盛,故有“浮沉皆得大而长,应指无虚愊愊强”之说细脉与微、弱、濡脉:四者都是脉形细小且软弱无力但细脉形小而应指明显;微脉则极细极软,按之欲绝,有时至数不清,起落模糊;弱脉沉细而无力,濡脉浮细而无力,即脉位与弱脉相反,轻取可以触知,重按反不明显芤脉与革脉:都有中空之象,但芤脉浮大无力中空,如按葱管,显示了脉管柔软;革脉浮大搏指,弦急中空,如按鼓皮,显示了脉管较硬弦脉与长、紧脉:弦脉与长脉相似,但长脉超过本部,如循长竿,长而不急;弦脉虽长,但脉气紧张,指下如按琴弦《医述》说:“长类于弦而盛于弦,弦脉带急,长脉带缓”弦脉有似紧脉,二者脉气均紧张,但弦脉如按在琴弦上,无绷急之势 ;紧脉如按在拉紧的绳索上,脉势绷急,在脉形上紧脉比弦脉大短脉与动脉:二者在脉形上均有短缩之象,但短脉是形状短缩且涩常兼迟,不满三部;动脉其形如豆,常兼滑数有力,《医术》说:“短类于动而衰于动,动脉形滑而且数,短脉形涩而必迟”。
结、代、促脉:都属于节律失常而有歇止的脉象,这是三者共同之处但结、促脉都是不规则的间歇,歇止时间短;而代脉则是有规则的歇止,且歇止的时间较长,这是结、促脉与代脉不同之处结脉与促脉虽都有不规则的间歇,但结脉是迟而歇止,促脉是数而歇止中医基础 望闻问切 中医平脉辨证法平脉辨证法就是脉症结合的辨证方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最基本的辨证方法这个方法适应范围很广,无论内伤、外感疾病,均可应用……这个方法,开始于《内经》,成热于《伤寒论》,是《伤寒论)辨证的一种主要方法 运用平脉辨证法首先要确定主症,主症可以是一个症状,也可以是两个密切相关的症状,或者是一组症状,二是要确定脉象然后把二者结合起来,经过辨析,再参考一些辅助症状,使辨析更为全面,然后确定为什么证在平脉辨证中,脉诊是否正确是个关键,脉诊有误,辨证必然错误例如;身疼痛而脉浮,有可能是外寒证,如果有感受风寒病史,在主症中还有恶寒发热,则外寒证的辨证结论便可确立如身疼痛而脉沉细迟,这有可能是气血两虚证,如有产后、发汗之后等病史,或有气血不足的其他见症,则气血两虚证便可确立中医基础 怎样理解五行的生克关系接触过易学的人,都懂得一点五行的相关知识,最基本的就是五行的生克关系。
五行分为水、火、木、金、土 五行相生的次序为: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五行相克的次序为: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一般在人们的认识中,认为五行的相生是一种转化的过程,例如水生木,就是水变成了木实际上从物质的层面上说,这是一种误解从哲学的角度讲,应该这样理解:水可以孕生出木来,但是必须具备其它的条件,木才有可能脱颖而出这就是命理上所讲的活木,无水则为死木其实死木方为有用之才从纯粹的命理角度来看,人们都认为五行的相生是一种扶助的关系,所有学命理的人都是这样认为的我通过研究发现,这种观念无助于解读命理学中所含的信息很多人皓首穷经,也无法迈进命理学的殿堂,就很能说明问题了我认为五行相生的概念,实际上就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水生木,会削弱水的力量,这叫“子盗母气”学中医的朋友就比较容易理解这一点 例如坤造:庚戌、乙酉、辛卯、癸巳辛金喜火,时上见巳火,说明这是个很有天赋的人然辛巳运,日支卯木财星去生巳火,财气被泄,事业不如意,赚的钱不够花财星是女命的感情线,财气被泄感情也会不如意 五行相克又该怎么理解呢?我在听人们谈论命理的时候,常听有人讲:某神制掉了某神听到这种论点,我只能是摇头不语。
因为我知道,持这种观念的人,是永远学不会命理的比如说现实中的炼钢,就是利用了火克金的原理那么会不会把钢炼没了、或是把钢变成其它物质了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五行相克的意义,实际上就是一种制约关系制约也可以理解为约束例如沏茶,就必须用茶壶来约束住水,不然就无法完成沏茶的过程一切器皿的应用,都含有五行相克的内涵在现实中,五行相克的意义大于五行相生正是由于五行相克的存在,自然才能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环境遭到了破坏,是因为失去了制约的力量狼吃羊是一种自然规律狼吃羊,实际上是清除体弱多病的羊,既保证了羊群的健康发展,又限制了羊群的数量,间接地保护了草原然而羊是人类的财产,狼吃羊损害了人类的利益,于是人类就出面干涉,消灭了狼群,结果就是羊群的数量无限增加,使草原不堪重负,结果就是逐渐地沙漠化了 癌症是人类公认的绝症之一,目前还没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治愈癌症人类之所以会患癌症,实际上就是体内制约的平衡被打破了而癌症五行相生的能力又特别强,五脏六腑中可以肆意扩散真正想治愈癌症,还是要从五行相克的关系中去寻找办法 一个人若想学习命理,首先要理解五行相克的关系,否则你一生只能徘徊在门外中医基础 中医理论与五行学说阴阳和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哲学理论,概括了古人对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为原始的归纳辨证法。
早在约两千年前,阴阳学说就被引用玫医学领域,成为中国医学的一种理论在我国医学中,无论对人体的组织结构、功能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药物治疗,都运用阴阳五行学说为了完整地理解我国医学的精华,有必要了解阴阳和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 一、基本概念: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行学说为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学说,认为五行是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元素,宇宙间各种物质都可以按照这五种基本物质的属性来归类,五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我国医学便借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内部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用以补充阴阳学说一)五行相生相克:相生,有相互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相克,有相互制约、抑制、克服的意思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脤有〞生我〞(母)和〞我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