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世纪辽金文学宏观研究述论.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424079278
  • 上传时间:2023-04-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8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世纪辽金文学宏观研究述论 【内容提要】 20世纪前80年间的辽金文学研究,对辽金文学开展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理论问题以及对其地位、影响的评价,虽偶有提及,但大多失之疏简、浅薄,对一些问题的理解、把握也并非完全准确、允当直到后20年,学人们才开始自觉地从宏观角度探索和总结辽金文学的规律,力图使这一领域的研究升华到更高的层次有关著述致力于整合、再现辽金文学的总体风貌,对辽金文学的流变脉络作高屋建瓴式的描述,以期探求辽金文学的独特性质、审美价值和历史地位论文关键词】 辽金文学/宏观研究/20世纪辽、金两朝大致与五代、两宋相始终,其文学有300 多年的开展历史,堪称当时的中国北方文学但辽金文学研究长期倍受冷落近代以来,人们才开始尝试从宏观角度去探索、把握其文学开展的整体风貌、根本规律和主要特征,总结、概括其开展历程中的重大现象和问题以往人们考察、描述辽金文学研究的历史,一般较偏重于从具体课题的解决着眼本文着重探讨、论述20世纪辽金文学宏观研究方面的成果,以期提供有关学术进展线索,或许对新世纪的研究工作有些裨益辽金文学与两宋文学并行开展,共同构成10—13世纪初叶中华民族文学的两大主干因此,探讨和界定其性质,显得尤为重要,人们对此的认识也不断深化。

      20—40年代的学者们在这一问题上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看法大多数人认为辽金文化是汉族文化在契丹、女真人统治地区的延伸和继续,辽金文化的开展是不断汉化的过程,在这种环境中产生和开展起来的辽金文学当然也是汉族文学特别是唐宋文学在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吴梅?辽金元文学史?认为辽文化的成熟是“逐渐舍弃其旧俗,而服从我中夏之文教〞的结果程光裕?契丹人之汉文学?〔注:海疆校刊,1943,〔2〕.〕说辽人“深受汉族高度文化之刺激,对汉族文化尤具仰慕之情,故景、圣之间,尊崇儒术,饶具雅致之文学亦为其响往耶律、萧二姓沐于汉化的气氛中,故亦不乏爱好文学之士〞,汉文学“移植〞于“寂寞沙漠之区〞,产生了辽文学魏洪桢?契丹之文学?〔注:贵善,1940,〔11〕.〕指出契丹兴起时正值唐末, 元稹和白居易的作品流入塞北,辽人得其浸润,乃雅好词翰,文学得以普遍开展对金代文学的认识亦如此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认为“金人的文化是承袭了辽与宋的〞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也认为“金代文学不脱北宋之窠臼〞钱基博?中国文学史?说金朝“文学那么宋之余波所沾溉尔,故以附于宋之末〞,该书把金代文学编列为?南宋?章的最后一节,也流露出视金代文学为南宋附庸的意识。

      当时也有人强调金代文学的独特性,比方许文玉?金源的文囿?〔注:小说月刊,17.〕就说金朝是“新开辟的国家,那时候是中国北方完全沦陷在异族的统治之下,自然会有一种新民族的文学产生〞作者标举此说,旨在打破“尊华鄙夷〞的偏见吴梅?辽金元文学史?也说金代文学“华实并茂,风骨遒上,绝胜江南之柔弱〞,从与南宋文学风格的比较中寻求金代文学的特质但许、吴之说在其后数十年间得到的呼声十分微弱对辽金文学性质产生不同理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思想观念上的差异大局部早期研治辽金文学的人具有很浓的以汉族为中心的思想倾向,但也有人思想较开放,破除了华夷之辨其次是着眼点的不同一些人立足于传统文学形式——诗、文去考察这一时期的文坛全貌,而另一些人那么以当时新兴的民间通俗文学为出发点去探索辽金文学现象,如许文玉所谓“新民族的文学〞,主要指北曲、金院本和诸宫调再次,是由于历史条件和研究资料方面的局囿,限制了研究者们的视野,使他们各执一端,无视了中华民族文化、文学多元发生、开展并逐渐趋于一元这样一个特殊的进程,以及辽金时期各民族文化、文学相互交汇融合的特点50年代以后这两种观点仍同时并存章荑荪?辽金元诗选?序言特别强调辽、金、元文学与宋代文学的共性,说辽金诗在风格上“应该看作是宋诗的一体〞。

      80年代初期,仍有人持相同或相近的观点夏承焘、张璋?金元明清词选?前言称“金代文化,实际上是汉族文化的一种延伸和继续,只是由于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差异,而染上一种特殊的色彩〞范宁?金代的诗歌创作?〔注:文学遗产,1982.〔4〕. 〕一文认为金代文学作品的思想和风格是赵宋王朝文学的延续,“只是在特殊的情况下略有变化而已〞随着研究视野的进一步拓宽和文学观念的不断更新,学人们开始有意识地摆脱传统的狭窄的治学格局和单向思维的限制,对辽金文学性质的认识更前进了一步辽代文学今存作品主要是诗、文蒋祖怡、张涤云?全辽诗话?前言和张晶?辽金诗史?都强调指出辽诗产生的根底是北方民族的民歌〔北歌传统〕,唐宋文学为其提供了丰富、充实的养分张著进一步指出“辽诗带着一种北方民族特有的生命力与朴野,为诗歌开展注入了新鲜的生机〞对金代文学,张啸虎?论金代文化结构及其宫廷文学?〔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7,〔2〕.〕指出金代文化是“北方文化与中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也可以说是汉族文化在新的条件下在兄弟民族中的渗透与延伸〞;顾易生等?宋金元文学批评史?说金代文学“虽上承北宋,然不受北宋的局限;与南宋相比,更有其独特的开展道路〞。

      周惠泉?金代文学学发凡?一书指出:“植根于各民族文化接合部特殊人文地理环境之上的金代文学,在汉文化与北方民族文化的双向交流、优势互补中,那么以质实贞刚的审美风范彪炳于世,为中国文学北雄南秀、异轨同奔的历史走向增加了驱动力,促进了中华文化从多元开展为一元的进程〞周氏在为?宋代文学史?撰写的金代文学局部又指出:“伴随着民族融合的进程,中原地区汉民族的农业文化与北方游猎民族的草原山林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形成了金代文学新的特色、新的气象〞周惠泉超越和深化了前人的观点,对金代文学的性质作出了明确的界定他在近年来研治辽金文学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较完整的辽金文学观,要言之,即中华民族文学史是多元发生、开展并逐渐趋于一元的进程,辽金文学是在北方民族文化与汉文化双向交流、优势互补中开展起来的,是民族融合的结晶,是一种与两宋文学的审美品格迥然不同的新型文学,有其独特的性质他以“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学观分析具体的学术问题,对辽金文学获得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周惠泉?元明时期金代文学研究论略?〔注:晋阳学刊,1992,〔1〕.〕一文进一步阐述了辽金文学的性质及其对中华民族文学的影响:“辽、金两代的契丹、女真族以及继之统一中国的元代的蒙古族同属阿尔泰语系民族,又都崛起于我国北方的草原山林地区。

      相同的人文地理环境和相近的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他们粗暴剽悍、质朴豪爽的民族气质和民族性格,同时也给他们的文学作品带来一种雄健磊落、慷慨悲壮的风格正是由于北方民族文化包括歌诗音乐的南渐,才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多元一体、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华文化形成兼收并蓄多民族文化之长的完整体系〞他的观点得到了学界的认可在辽、金与两宋对峙时期,中华文化也“二水中分〞,南北分流辽金文学与两宋文学既有共性,同时又极其强烈地显示出自己的个性无视任何一点都是片面的随着对辽金文学性质的探讨的日益深化,学界也不断探寻、总结其特点20世纪前叶,吴梅、顾敦@①等人从不同的侧面进行过研究顾敦@①?辽文学?〔注:之江学报,1934,〔3〕.〕一文提出了对辽代文学的四点印象,即作品多出于契丹贵族之手、文学多由于女子的提倡和奉献、今存作品稀少、浮屠文学特多这四点印象其实就是顾氏概括出来的四个特点第二点说法欠准确但第四点可谓切中肯綮,抓住了本质性的东西辽代盛行佛教,佛教对其文学有很大的影响20世纪后期的学人们对辽金文学特征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别廷峰?辽代契丹族文学概说?〔注:民族文学研究,1997,〔4〕.〕一文,集前人观点之大成,对辽代契丹族文学的特征作了总结性的概括。

      他认为其主要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受汉族文学影响十分突出,后妃中有不少才华横溢的诗人,从帝王到贵族文人都喜欢把自己的作品结集出版,民歌的风格质朴、清新、辛辣和口语化辽代文学是没有得到充分开展的文学,论者历来都认为辽朝文事不如金源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历史上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辽朝享国未久,二是契丹人习尚武功而不善文事,三是辽朝书禁太严,限制了文学的流通、传播前二说显然不能成立第三说是北宋人沈括?梦溪笔谈?记载的清人厉鹗?辽史拾遗?序和缪荃孙?辽文存?叙均附和此说,但都指出金灭辽时未及时收聚文献,也是重要原因之一20世纪30年代陈衍在?辽诗纪事?叙中提出异议,指出史籍所载辽人著述不少,“今诸作皆不传,虽由其国严禁文字出境,亦所作未致佳妙,虽出境亦未必流传〞那么辽代文学开展水平不及金源的原因是什么呢?他说是因为“辽地据朔漠,风气大远于中原,又全国贵仕不出耶律、萧二族〞,而中土人士没有在文坛发挥作用90年代,黄震云?论辽代诗?〔注:文学评论,1994,〔1〕.〕总结其原因为:统治者对汉文化的抵抗;辽代诗人作品位移为唐、宋人作品;辽代地域广阔,城市不兴旺,文人不能安心课其诗业,即使有作品问世,也难以保存;文化落后。

      对于金代文学的特征,詹杭伦在?金代文学思想史?中指出:中国文化开展到北宋以后分流,诚如清人翁方纲所说:“程学盛于南,苏学盛于北〞因此金代文学呈与南宋不同的形态金代文坛的所有思潮几乎都与“苏学〞有关最高统治者和金代文学每一开展阶段主文盟者对文学风气有很重要的影响金代文学“以借才异代始,以流落异代终;以追求中州文派始,以总结中州文派终;以保持华实相扶、骨力遒上为其特色,也不免生硬粗率、苦少蕴藉的弊病〞1998年8 月第四次元好问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胡传志提交的论文?金源文学特征论?突破了风格论的局限,从民族、政治、地域等生成金源文学特征的因素出发,将金代文学置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论文认为金代文学的特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金源文学向北拓展了中国文学的地域范围二、少数民族文人的崛起为文学注入了新鲜血液三、金末大量豪杰式文人振起末代文学,表达出中国文学开展的多样性四、南北政权对立赋予金朝文学诸多个性而后,胡氏在?“苏学盛于北〞的历史考察?〔注:文学遗产,1998,〔5〕.〕中专门探索了金源文学特性的生成原因关于辽金文学的分期,是学界经常讨论的课题顾敦鍒?辽文学?把辽代文学的开展分为三期,即胚胎期、生长期和全盛期。

      胚胎期包括太祖、太宗两朝,此时契丹贵族开始濡染汉文化,已出现民间歌谣,耶律倍是最重要的作家生长期包括从世宗到兴宗五朝,这是辽代文学发育并绽出花苞的时期极盛期包括道宗和天祚帝二朝,萧观音是此时的文坛翘楚一直到90年代的?宋代文学史?仍坚持这一对辽代文学开展阶段的划分关于金代文学的分期,有假设干种观点许文玉、吴梅、郑振铎、游国恩、周惠泉等人分初、中、后三个时期,金太祖至海陵王四朝为初期,是“借才异代〞的时期,世宗、章宗二朝为中期,或称“大定明昌时期〞,贞祐南渡以后为后期,周惠泉在为?宋代文学史?撰写的金代文学局部对每一时期的文坛风貌和特点作了概括:前期作家主要来自辽、宋,沿着北宋作家开辟的路子开展,创作的思想内容以表现去国怀乡的感情为主,但尚未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中期文学创作以吟咏闲适生活为主,在技巧和风格上大都取法苏轼,也有人受江西诗派的影响后期作家多抒写战乱之苦、亡国之痛,有人开始对江西诗派进行反思、批评,文坛出现了宗尚不同的派别,元好问为这一时期增添了异彩詹杭伦?金代文学思想史?和?金代文学史?从文学思潮的角度把金代文学的开展分为5期,即:准备时期〔1114—1160〕、 开展时期〔1161—1189〕、兴盛与转折时期〔1190—1208〕、金末文学复兴时期〔1209—1233〕、金亡后金代文学的总结时期〔1234—1271〕。

      詹氏把金代文化背景、士人心态与文学创作、文学思想结合起来研究,分别剖析、论述了每一阶段的内涵和特征,并在此根底上对一些规律性问题作了理论总结他指出:活泼在金初文坛的主要是由宋入金的作家他们表现出两种创作倾向,即抒发去国怀乡的悲凉情感和崇尚高情远韵的隐逸情怀,后一种倾向贯穿金代始终,此外还有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