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汇编:电解质溶液水解与电离2 含解析.doc
9页最新教学资料·高考化学水解与电离综合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N~14 Cl~35.5 C~12 Na~23 Al~27 K~39 He~4 P~31 Cu~64 Ba~137 Ca~40 Cu~64 Mg~24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实验和结论不正确的是 A.明矾和漂白粉均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B.用丁达尔实验可以将Al(OH)3胶体和NaCl溶液区分 C.向KI溶液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后分层且下层显紫色,则氧化性:Cl2>I2 D.Al(OH)3与稀H2SO4、NaOH溶液均能反应,说明AI(OH)3是两性氢氧化物2.氢氟酸为弱酸250C时将1mol·L-1的HF加水不断稀释,下列表示的量保持不变的是 ①n(H+); ②c(H+)·c(OH—);③c(OH—)+ c(F—);④ ⑤;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⑤3.下列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氯水中:B.氯水中:C.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与醋酸混合: D. 溶液中: 4.室温下,将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起始浓度/(mol·L-1)反应后溶液的pHc(HA)c(KOH)①119②X27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c(H+) B.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OH-)=c(K+)-c(A-)= mol·L—1 C. 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A-)+c(HA)>1mol·L-1 D. 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 =c(H+)5.某酸式盐NaHA的水溶液呈碱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HA的电离方程式:NaHANa++H++A2-B.HA-的水解方程式:HA-+H2OH3O++A2-C.该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c(Na+)>c(HA-)>c(OH-)>c(H+)>c(A2-)D.该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c(Na+)+c(H+)c(OH-)+c(A2-)+c(HA-)6.已知:常温下某浓度稀溶液的pH<7。
则有关该稀溶液中下列粒子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7.已知某温度时CH3 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该温度下向20 mL 1 mol·L-1CH3 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1 mol·L-1 NaOH溶液,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点表示的溶液中c(CH3 COO-)=10-3 mol·L-1B.b点表示的溶液中c(CH3 COO-)>c(Na+)C.c点表示CH3 COOH和NaOH恰好反应完全D.b.d点表示的溶液中均等于8.盐MN溶于水存在如下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MN是强电解质 B.N-结合H+的能力一定比OH强C.该过程使溶液中的c(OH)>c(H+) D.溶液中存在从c(HN)=c(OH)-c(H+)9.某溶液中含有.CH3COO―.S2―四种阴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搅拌后再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溶液中没有减少的阴离子是( ) A. B. CH3COO- C. S2― D.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在空气中小心加热蒸干至质量不再减少为止,能得到较纯净的原溶质的是( )。
①CuSO4 ②FeSO4 ③K2CO3 ④Ca(HCO3)2 ⑤NH4HCO3 ⑥KMnO4 ⑦FeCl3 A.全部都可以 B.仅③ C.仅①④ D.仅①③11.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醋酸稀溶液中,下列各图示意混合溶液有关量或性质的变化趋势,其中错误的是( )12.5 mL Ag+浓度为1 mol·L-1的某溶液,加入等物质的量的某种碱金属盐,待卤化物完全沉淀后,经过滤.干燥,称得质量为013 g,则此沉淀是A.LiF B.LiCl C.AgF D.AgCl13.向的溶液中加入的盐酸生成沉淀已知:,则生成沉淀后的溶液中与pH分别为( )A. B. C. D.14.室温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的容度积(室温)为2.8×10-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的数值为2×10-5B.c点时有生成C.加入蒸馏水可使溶液由d点变成A点D.b点与d点对应的容度积相等二 、填空、15.水体中重金属铅的污染问题备受关注。
水溶液中铅的存在形态主要有Pb2+.Pb(OH)+.Pb(OH)2.Pb(OH)3-.Pb(OH)42-,各形态的浓度分数α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1表示Pb2+,2表示Pb(OH)+,3表示Pb(OH)2,4表示Pb(OH)3-,5表示Pb(OH)42-】 ⑴Pb(NO3)2溶液中, 2(填“>”.“=”.“<”);往该溶液中滴入氯化铵溶液后,增加,可能的原因是 ⑵往Pb(NO3)2溶液中滴稀NaOH溶液,pH=8时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Na+除外)有 ,pH=9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⑶某课题组制备了一种新型脱铅剂,能有效去除水中的痕量铅,实验结果如下表:离子 Pb2+ Ca2+ Fe3+ Mn2+ Cl-处理前浓度/(mg·L-1) 100 29.8 120 087 51.9 处理后浓度/(mg·L-1) 004 22.6 040 053 49.8上表中除Pb2+外,该脱铅剂对其它离子的去除效果最好的是 。
⑷如果该脱铅剂(用EH表示)脱铅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反应为:2EH(s)+Pb2+E2Pb(s)+2H+ 则脱铅的最合适pH范围为 (填代号) A.4~5 B.6~7 C.9~10 D.11~12 16.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在无机物制备和提纯以及科研等领域有广泛应用难溶物在水中溶解达到饱和时,即建立沉淀溶解平衡,平衡常数称为溶度积已知25 ℃时, (1)将浓度均为的溶液与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搅拌后过滤,滤液中= 取滤液与的溶液混合,混合液中= (2)医学上进行消化系统的X射线透视时,常使用作内服造影剂胃酸很强(pH约为1),但服用大量仍然是安全的,不溶于酸的原因是(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解释) 万一误服了少量,应尽快用大量溶液给患者洗胃,如果忽略洗胃过程中溶液浓度的变化,残留在胃液中的浓度仅为 (3)长期使用的锅炉需要定期除水垢,否则会降低燃料的利用率水垢中含有的,可先用 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疏松.易溶于酸的,而后用酸除去转化为的离子方程式为 。
请分析转化为的原理: 17.白云石主要成分可表示为:CaO:32.50%;MgO:258%;Fe2O3:2.18%;SiO2:96%,其他43.78%工业上用白云石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滤渣(1)白云石煅烧是为了使固体更易溶于水,若在实验室中煅烧白云石,需要的仪器除酒精灯、三脚架以外,还需要 (填序号)A.蒸发皿 B.坩埚 C.泥三角 D.石棉网(2)滤渣的成分是 3)加入H2SO4控制pH时,终点pH对产品的影响如图8所示,则由图示可得到的结论及原因是:① pH过高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pH过低会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Fe2O3溶于H2SO4最终使产品混有杂质 B.SiO2溶于H2SO4最终使产品混有杂质 C.酸性过强,形成可溶的Ca(HSO4)2,最终使 产品混有含钙的杂质 (4)已知MgSO4、CaSO4的溶解度如下表:温度(℃)40506070MgSO43933.435.636.9CaSO4210207201193根据上表数据,简要说明使上述流程中的CaSO4析出的操作步骤是 、 。
5)写出沉淀反应中的离子方程式: (6)该生产流程中还可得到的一种副产品是_______________7)已知酸碱指示剂百里酚蓝变色的pH范围如表所示:pH< 8.08.0 ~ 9.6> 9.6颜色黄色绿色蓝色25℃时,向Mg(OH)2的饱和溶液中滴加2滴百里酚蓝指示剂,溶液所呈现的颜色为 (25℃时,Mg(OH)2的溶度积Ksp=5.6×10-12)2016万卷周测卷(水解与电离综合2)答案解析一 、选择题1.A2.D3.D 解析根据氯水中所含粒子的种类可知氯水中也含有氯气分子A设置了一个貌似物料守恒的式子而忽视了氯气分子的存在,故A错;根据Cl2+H2OHClO+H++Cl-,HCl完全电离 而HClO部分电离,可知正确的顺序c(H+)>c(Cl—)>c(ClO—)>c(OH—),B错;C项等物资的量的强碱与弱酸混合生成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c()>c(),再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可以判断c()>c();D项比较简单4.B5.C 6.D 7.C 8.B【解析】本题考查盐类的水解,意在考查考生对水解概念的理解能力。
由“MNM++N-可看出MN是强电解质,A正确从题述反应过程可以看出,反应的结果是N-与水电离出来的H+结合为弱电解质HN,因此溶液中>c(H+),C正确根据质子守恒可知D正确N-结合H+的能力不一定比强,故B错误9.B【解析】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意在考查溶液的酸碱性对离子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影响酸性环境中有强氧化性,可将和氧化,同时自身被还原为NO,因此这三种离子的量均减少与H+结合为CH3COOH,醋酸与N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