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盆腔CT诊断43818PPT课件.ppt
145页女性盆腔CT断层图像(一) - 解剖图片. .女性盆腔CT断层影像(二) - 解剖图片. .女性盆腔CT断层影像(三) - 解剖图片. .男性盆腔CT断层影像(一)-CT - 解剖图片. .男性盆腔CT断层影像(二)- CT - 解剖图片. . . . . . . . . . . . . .膀膀 胱胱 疾疾 病病. .女性,女性,67岁糖尿病多年,岁糖尿病多年,B超膀胱占位超膀胱占位 . .CT征象 膀胱右侧壁及后壁局限性增厚,内壁膀胱右侧壁及后壁局限性增厚,内壁表面光滑;膀胱外壁光滑,子宫直肠陷凹以表面光滑;膀胱外壁光滑,子宫直肠陷凹以及子宫膀胱陷凹清晰,盆腔内末见肿大的淋及子宫膀胱陷凹清晰,盆腔内末见肿大的淋巴洁巴洁(图图621A、B、C、D)CTCT诊断诊断 膀胱癌?膀胱癌? 膀胱炎?膀胱炎?. .膀胱炎CT表现膀胱壁增厚,厚度均匀膀胱壁增厚,厚度均匀增强扫描膀胱内侧壁呈环状强化,环状强化为膀增强扫描膀胱内侧壁呈环状强化,环状强化为膀胱黏膜的充血所致胱黏膜的充血所致局限性膀胱炎:膀胱壁局限性增厚,内壁光滑局限性膀胱炎:膀胱壁局限性增厚,内壁光滑局限性膀胱炎易误诊为膀胱癌,但膀胱癌增厚的膀局限性膀胱炎易误诊为膀胱癌,但膀胱癌增厚的膀胱壁表面常不光滑且僵硬。
胱壁表面常不光滑且僵硬血吸虫膀胱炎可形成多发性充盈缺损和钙化,结血吸虫膀胱炎可形成多发性充盈缺损和钙化,结核性膀胱炎亦可见钙化核性膀胱炎亦可见钙化 . 评评 述述 膀胱炎多见于女性,主要是细菌感膀胱炎多见于女性,主要是细菌感染,膀胱化疗药物的冲洗以及放射治疗的应用,染,膀胱化疗药物的冲洗以及放射治疗的应用,化学性、放射性膀胱炎逐渐增多,偶可见慢性膀化学性、放射性膀胱炎逐渐增多,偶可见慢性膀胱炎膀胱壁厚度视膀胱的充盈程度而异,充盈胱炎膀胱壁厚度视膀胱的充盈程度而异,充盈良好的膀胱厚度正常在良好的膀胱厚度正常在13mm13mm,如果大于,如果大于5.0mm5.0mm应应考虑为异常考虑为异常最后诊断 膀胱炎 .男性,男性,5858岁,血尿半年岁,血尿半年 .膀胱移行细胞癌CT表现:表现:结节型为膀胱腔内乳头状肿块,有蒂和膀胱壁结节型为膀胱腔内乳头状肿块,有蒂和膀胱壁相连膀胱充满造影剂后显示更清楚膀胱充满造影剂后显示更清楚浸润型为膀胱壁不均匀性增厚,表面不规则,浸润型为膀胱壁不均匀性增厚,表面不规则,局部膀胱壁僵直,表现为双边征局部膀胱壁僵直,表现为双边征膀胱癌累及精囊腺、前列腺、阴道、盆壁膀胱癌累及精囊腺、前列腺、阴道、盆壁盆腔内可出现肿大的淋巴结。
盆腔内可出现肿大的淋巴结 . .评评 述述 膀胱癌常好发于50-70岁男性移行细胞癌约90为多灶性,可与输尿管癌、肾盏癌同时发生,多呈有蒂的乳头状结构;鳞癌占1.5-11,恶性程度高,呈浸,润性生长,不形成乳头状;腺癌仅为1-2,常单发,是最常见的向腔外生长的膀胱癌 . 评评 述述 膀胱癌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是膀胱镜膀膀胱癌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是膀胱镜膀胱癌临床分期的准确率仅为胱癌临床分期的准确率仅为6565尽管早期膀胱尽管早期膀胱癌癌CTCT分期准确率低,但当肿瘤穿透膀胱全层向盆分期准确率低,但当肿瘤穿透膀胱全层向盆腔内扩散时,腔内扩散时,CTCT分期要优于其他检查方法肿瘤分期要优于其他检查方法肿瘤和尿液的天然对比不仅能了解肿瘤突出腔内情况,和尿液的天然对比不仅能了解肿瘤突出腔内情况,而且可以明确有无周围组织和邻近器官的侵犯以而且可以明确有无周围组织和邻近器官的侵犯以及侵犯范围,同时可观察到盆腔内淋巴结及侵犯范围,同时可观察到盆腔内淋巴结 .评 述 膀胱三角消失是膀胱癌侵犯精囊腺的重要征膀胱三角消失是膀胱癌侵犯精囊腺的重要征象,肿瘤侵犯前列腺表现为前列腺不规则增大,并象,肿瘤侵犯前列腺表现为前列腺不规则增大,并与肿块相连;累及阴道旁或子宫旁组织,使子宫旁与肿块相连;累及阴道旁或子宫旁组织,使子宫旁间质增厚或形成软组织肿块。
膀胱癌的转移途径以间质增厚或形成软组织肿块膀胱癌的转移途径以淋巴结转移最为常见盆腔内淋巴结大于淋巴结转移最为常见盆腔内淋巴结大于1 15cm5cm应应怀疑有淋巴转移,但有怀疑有淋巴转移,但有20204040假阴性,主要是假阴性,主要是不能判断正常大小淋巴结是否己被肿瘤侵犯不能判断正常大小淋巴结是否己被肿瘤侵犯 .膀胱癌侵犯右侧精囊. .老年男性,血尿,老年男性,血尿,B B超提示超提示膀胱占位膀胱占位. .取俯卧位扫描,膀胱内取俯卧位扫描,膀胱内病灶位于膀胱前壁,考病灶位于膀胱前壁,考虑膀胱内血凝块虑膀胱内血凝块. .膀胱憩室多为后天性,病因:下尿路梗阻,如多为后天性,病因:下尿路梗阻,如BPHBPH、尿道狭窄等尿道狭窄等先天性膀胱憩室多单发,好发于输尿管入口先天性膀胱憩室多单发,好发于输尿管入口附近,有附近,有“ “二次排尿二次排尿” ”现象现象后天性膀胱憩室常多发,表现为排尿困难,后天性膀胱憩室常多发,表现为排尿困难,常伴感染、结石常伴感染、结石. . . .前前 列列 腺腺 疾疾 病病.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多发生于老年人,可压迫尿道,前列腺增生多发生于老年人,可压迫尿道,早期即可引起排尿困难。
正常前列腺随年龄增长早期即可引起排尿困难正常前列腺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逐渐增大,3030岁前超过岁前超过3.0cm3.0cm,6060岁后超过岁后超过5.0cm5.0cm、CTCT矢状位显示前列腺上界超过耻骨联合上方矢状位显示前列腺上界超过耻骨联合上方2.0-2.0-3.0cm3.0cm,才能确诊前列腺增大增大的前列腺压,才能确诊前列腺增大增大的前列腺压迫并突入膀胱,表现为膀胱内密度均匀或不均匀迫并突入膀胱,表现为膀胱内密度均匀或不均匀肿块 .CT 平扫前列腺体积增大正常前列腺的上缘低于耻骨联合水平,如耻骨联合上方2cm或更高层面仍可见前列腺,或(和)前列腺横径超过5cm,即可诊断前列腺增生增大的前列腺密度均匀,形态规则,包膜完整,周围脂肪间隙清晰,强化扫描呈均质同步强化前列腺结节状增生表现为增大的前列腺内见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灶,结节与正常的前列腺组织密度相似强化扫描示结节与正常组织强化一致 . .69岁,前列腺横径约55mm. .良性前列腺增生. . .鉴别诊断: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密度不均,包膜不完整,易累及精囊腺,并有淋巴结转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特异性抗体阶性者有助于二者的鉴别,最后确诊需行组织活检。
前列腺增大可同时合并有前列腺癌,二者鉴别困难 . .CT 前列腺不规则增大,其内密度不均,可见有大小不等、边缘不甚清晰的略低密度灶强化后扫描局部呈不均质强化,内可见不规则低密度坏死区中晚期患者,CT能够显示肿瘤的被膜外侵犯表现为正常前列腺形态消失,包膜连续性中断,病灶向周围组织突入,致周围脂肪间隙消失肿瘤侵犯精囊腺,造成精囊不对称、精囊角消失和精囊腺增大膀胱受累时,膀胱底壁增厚,以致出现突向膀胱内的分叶状肿块肿瘤侵犯肛提肌时,使其增厚 .由于前列腺静脉与脊椎静脉系统相连接,因此常发生骨转移,以骨盆、腰椎、股骨和肋骨多见,表现为成骨型、溶骨型或混合型,以成骨型多见盆腔及前列腺周围的正常淋巴结的直径一般在0.7cm以下,如发现该区域内淋巴结直径大于1.0cm,应高度怀疑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 .前列腺癌侵犯膀胱及周围组织. .女性盆腔疾病. .子宫颈癌病理绝大部分的子宫颈癌为鳞状细胞癌,约占90%,其次为腺癌,约占10%左右其他类型如小细胞未分化癌、腺鳞癌、透明细胞癌、乳头状腺癌、腺样囊腺癌等均较少见 .大体病理分为三型:大体病理分为三型:(1 1)内生型:肿瘤向深部浸润生长,主要向子宫)内生型:肿瘤向深部浸润生长,主要向子宫颈管壁内浸润,使子宫颈一侧肿大,子宫颈管腔颈管壁内浸润,使子宫颈一侧肿大,子宫颈管腔因癌肿生长而狭窄。
因癌肿生长而狭窄2 2)外生型:肿瘤呈结节状、菜花状突起,高低)外生型:肿瘤呈结节状、菜花状突起,高低不平3 3)溃疡型:肿瘤向深部浸润,坏死脱落甚至形)溃疡型:肿瘤向深部浸润,坏死脱落甚至形成空洞,有时子宫颈及穹隆组织可溃烂而完全消成空洞,有时子宫颈及穹隆组织可溃烂而完全消失子宫颈癌. .子宫颈癌播散途径(1)局部浸润(2)淋巴转移(3)血行转移子宫颈癌. .临床表现早期为阴道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白色、淡黄色、血性或脓血性,继发感染有恶臭晚期下腹痛、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水肿,尿频尿急,里急后重,肾盂积水、肾功能受损子宫颈癌. .CT表现1、肿瘤局限于子宫颈(1)子宫颈增大,直径超过3.5cm,边缘光整,轮廓对称或不对称增强扫描肿瘤密度低于正常子宫颈组织,其中可有更低密度区提示为瘤内的坏死或溃疡注意有半数B B期肿瘤呈等密度,仅能有子宫颈增大作出诊断子宫颈癌. .(2)子宫颈旁未见明显的异常软组织条状影或肿物,不要将正常的子宫主韧带、骶子宫韧带误认为肿瘤外侵3)输尿管末端周围脂肪间隙清晰4)子宫颈管阻塞可引起子宫腔积液子宫颈癌. .2 2、子宫颈旁肿瘤浸润、子宫颈旁肿瘤浸润(1 1)肿瘤已超越子宫颈间质环,子宫颈外侧边缘)肿瘤已超越子宫颈间质环,子宫颈外侧边缘不规则或模糊。
不规则或模糊2 2)子宫颈旁软组织内明显的不规则增粗条索影)子宫颈旁软组织内明显的不规则增粗条索影或软组织肿物,但与盆壁间应有厚度至少为或软组织肿物,但与盆壁间应有厚度至少为34mm34mm的脂肪间隙相隔的脂肪间隙相隔3 3)输尿管末端周围脂肪间隙不清晰,尚应警惕)输尿管末端周围脂肪间隙不清晰,尚应警惕输尿管末端梗阻受侵引起肾盂积水的可能输尿管末端梗阻受侵引起肾盂积水的可能子宫颈癌. .3、盆壁受侵肿瘤向外浸润可侵及闭孔内肌,向外后方可侵犯梨状肌CT表现为肿瘤与肌肉之间有粗条索状影相连,肿瘤与肌肉之间的脂肪间隙少于3mm,也可表现为肿瘤直接与盆壁肌肉融合子宫颈癌. .4、直肠或膀胱受侵(1)直肠或膀胱壁呈锯齿状增厚或肿瘤结节向直肠或膀胱腔内突出为肯定的侵犯征象2)直肠或膀胱周围脂肪间隙消失为可能受侵征象,如果还出现该脏器壁不对称增厚,则可诊断为肯定受侵子宫颈癌. .(3)子宫颈肿瘤只是贴邻膀胱或直肠,不能确定该脏器粘膜是否受侵,只能根据临床表现进一步膀胱镜或结肠镜检查4)膀胱尖部或底部病变往往不能显示子宫颈癌. .5、淋巴结转移盆腔淋巴结大于1.5cm,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大于1cm提示淋巴结转移。
如果肿大淋巴结边缘不锐利,中央有更低密度区是更可靠的诊断转移淋巴结的证据子宫颈癌. . . .子宫颈癌. .宫颈癌. .宫颈癌. .宫颈癌. .宫颈癌. .宫颈癌. .宫颈癌. .宫颈癌. .宫颈癌. .宫颈癌. .宫颈癌. .宫颈癌. .宫颈癌. .宫颈癌坏死. .宫颈癌坏死. .宫颈癌浸润. .宫颈癌浸润. .宫颈癌浸润. .宫颈癌浸润. .宫颈癌膀胱瘘.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 .宫颈癌腹主动脉淋巴结转移. .宫颈癌腹主动脉淋巴结转移. .宫颈癌复发. .宫颈癌复发. .宫颈癌复发侵袭左侧盆腔壁. .子宫内膜癌病因病因是指原发于子宫内膜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又称子是指原发于子宫内膜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又称子宫体癌高龄妇女的疾病,多发生于绝经后发病危险因高龄妇女的疾病,多发生于绝经后发病危险因素有肥胖、未孕、晚绝经、糖尿病、多囊卵巢综素有肥胖、未孕、晚绝经、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肿瘤(主要是产生雌激素的颗粒细胞合征,卵巢肿瘤(主要是产生雌激素的颗粒细胞瘤和卵泡膜瘤)以及外源性雌激素等瘤和卵泡膜瘤)以及外源性雌激素等可同时或不同时发生乳腺癌、卵巢癌或大肠癌可同时或不同时发生乳腺癌、卵巢癌或大肠癌。
.子宫内膜癌病理大体病理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以弥漫型居多弥漫型肿瘤累及大部分或全部子宫内膜,呈多发息肉状或绒毛状填充于子宫腔内局限型是局灶的斑块、息肉或结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