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进制造技术总结(50张)课件.ppt
51页二零一四年十一月1第1章 绪论第2章 现代产品开发设计技术第3章 现代工艺规划技术第4章 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第5章 生产规划制定第6章 柔性制造和智能制造系统第7章 高速加工技术第8章 非传统加工技术1.1 1.1 制造业发展现状制造业发展现状1.1.1 制造和制造业1.1.2 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及目标1.2 1.2 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与特点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与特点1.2.1 先进制造技术的定义1.2.2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1.3 1.3 先进制造技术的体系与分类先进制造技术的体系与分类1.3.1 先进制造技术的体系结构1.3.2 先进制造技术的分类1.4 1.4 先进制造技术的目标是获得竞争优势先进制造技术的目标是获得竞争优势第第1 1章章 绪论绪论制造:把原材料变换成所希望的有用产品的过程,包括市场分析、规划设计、加工装配、营销服务和回收处理制造系统三要素:硬件、软件、人员制造业: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第第1 1章章 绪论绪论l先进制造技术定义是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能源和现代系统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应用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中,以实现高效(Time)、优质(Quality)、低耗(Cost)、及时(Service)、清洁(Environment),提高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l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系统性、集成性、动态发展性、前瞻性第第1 1章章 绪论绪论l先进制造技术的体系包括设计、制造技术的主技术群;支撑技术群;制造技术环境先进制造技术的分类*按技术等级分类基础技术、新型单元技术、集成技术*按学科分类现代设计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管理技术2.1 2.1 产品设计概述产品设计概述2.2 2.2 数字化造型技术数字化造型技术2.3 2.3 仿真分析技术仿真分析技术系统化设计理论系统化设计理论公理化设计理论公理化设计理论通用化设计理论通用化设计理论TRIZTRIZ理论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优化设计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可靠性设计有限元设计有限元设计工业艺术造型设计工业艺术造型设计反求工程设计反求工程设计模块化设计模块化设计相似设计相似设计健壮设计健壮设计三次设计三次设计思维方式和基本规律设计具体指南和依据设计是指为了完成某项工作而制定的计划和意图设计是指为了完成某项工作而制定的计划和意图手段设计工具和技术数字化设计:用数学方法在计算机中表达物体的形状、属性及其相互关系和模拟特定状态数字化设计的核心内容:产品造型形体在计算机内部的表示以一定结构的数据来描述和表示三维物体的几何信息和拓扑信息。
几何形状:用数学方法在计算机中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拓扑信息:表达几何实体中顶点、边、面的连接关系三维造型:线框造型:用一系列空间直线、圆弧和点描述模型的轮廓,在计算机中生成三维映像的方法数据存储量小,计算量少,但图形含意不确切,不能反映体积、面积、惯性矩等几何特征曲面造型:用曲线和曲面来拟合和逼近物体表面的方法实体造型:以几何造型为基础的实体造型方法构造实体几何法(CSG)、边界表示法(B-rep)特征造型:包含精度、材料、热处理、装配、性能分析等制造信息的造型方法工程特征定义:狭义工程特征:三维模型具有实体体素的拓扑关系的特征广义工程特征:三维模型具有几何、拓扑、精度、材料、热处理装配、性能分析等信息的特征参数造型:用尺寸约束、拓扑约束、工程(应力、性能)约束等定义和修改几何模型的方法基于特征、全尺寸约束、全数据相关仿真分析技术通称为计算机辅助工程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是用计算机辅助求解复杂工程和产品结构强度、刚度、屈曲稳定性、动力响应、热传导、三维多体接触、弹塑性等力学性能的分析计算以及结构性能的优化设计等问题的一种近似数值分析方法CAE系统的核心思想是结构的离散化,即将实际结构离散为有限数目的规则单元组合体,实际结构的物理性能可以通过对离散体进行分析,得出满足工程精度的近似结果来替代对实际结构的分析,这样可以解决很多实际工程需要解决而理论分析又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
有限元分析是利用数学近似的方法对真实物理系统(几何和载荷工况)进行模拟它利用简单而又相互作用的单元元素,用有限数量的未知量去逼近无限未知量的真实系统有限元分析计算步骤*物体离散化*单元特性分析和计算*单元组集*求解方程*有限元应用用于工程中的复杂问题求解,如设计中的静态分析、动态分析、热特性分析等通用程序:NASTARN,ANSYS,ASKA,SAP3.1 3.1 计算机技术在工艺设计中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在工艺设计中的应用3.2 3.2 修订式修订式CAPPCAPP系统系统3.3 3.3 生成式生成式CAPPCAPP系统系统3.4 3.4 专家系统专家系统CAPPCAPP3.5 CAPP3.5 CAPP技术的发展趋势技术的发展趋势工艺规划定义也叫生产工艺流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利用生产工具将各种原材料、半成品通过一定的设备、按照一定的顺序连续进行加工,最终使之成为成品的方法与过程工艺规划的原则技术先进和经济上的合理CAPP CAPP借助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支撑环境,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逻辑判断和推理等的功能来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各类CAPP的特点对比CAPPCAPP类型类型原理原理适用条件适用条件修订式按零件形状相似特征划分零件族,由工艺属性制定标准工艺规程零件族数较少,族内零件项数较多,零件种类和批量相对稳定。
生成式将的推理和决策方法转换成决策模型、算法及程序代码,自动生成零件的工艺规程系统自动化程度较高,智能化程度较高专家系统模拟人类专家解决问题的推理方式和思维过程,对现实中的问题作出判断和决策智能化程度高,解决复杂而专门的问题,没有确定的算法4.1 4.1 计算机辅助制造的基本概念计算机辅助制造的基本概念4.2 4.2 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编制4.3 4.3 计算机辅助质量控制计算机辅助质量控制4.4 4.4 加工过程监控加工过程监控计算机辅助制造(CAM,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是指在机械制造业中,利用电子数字计算机通过各种数值控制机床和设备,自动完成离散产品的加工、装配、检测和包装等制造过程国际计算机辅助制造组织关于计算机辅助制造有一个广义的定义:“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计算机与企业的物质资源或人力资源的联接界面,把计算机技术有效地应用于企业的管理、控制和加工操作计算机辅助制造的核心是计算机数值控制(简称数控)数控的特征是由程序指令来控制机床改变程序指令就可改变加工过程,数控的这种加工灵活性称之为“柔性”4.2.2 4.2.2 数控机床程序编制的内容和步骤数控机床程序编制的内容和步骤三、数控机床程序编制的内容和步骤数控加工程序编制含盖“分析零件图样”到“程序检验”的全过程。
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是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计算机辅助质量控制(Computer Aided Quality,CAQ)是在传感技术、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及其软件,实现在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数据的获取、处理、分析,并对加工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保证产品加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计算机辅助质量控制应贯穿于产品形成的全过程,即包括营销和市场调查、过程策划与开发、产品设计与采购、生产或服务提供、验证、安装和贮存、销售和分发、安装和投入运行、技术支持和服务、用后处置等各个环节或阶段的质量控制加工过程监控为确保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对直接或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安装和服务过程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生产过程的分析,诊断和监控5.1 5.1 概述概述5.2 5.2 生产计划的制订生产计划的制订5.3 5.3 物料需求计划物料需求计划5.4 5.4 企业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计划5.5 5.5 高级计划排程系统高级计划排程系统*5.15.1生产计划制定概述生产计划制定概述*生产计划定义:*生产计划是关于企业生产运作系统总体方面的计划,是企业在计划期应达到的产品品种、质量、产量和产值等生产任务的计划和对产品生产进度的安排。
生产计划是指导企业计划期生产活动的纲领性方案纲领性方案生产计划按决策层面分为三大类:总生产计划战略层计划:企业高层领导负责,确定总目标,提供所需资源主生产计划管理层计划:主管生产部门负责,提出生产指标和产品任务计划生产作业计划作业层计划:车间班组负责,配置设备和人力1.编制生产计划的准备2.确定各项计划指标3.生产能力的核算与平衡4.确定产品的生产进度5.组织和检查生产计划的实施*5.3 5.3 物料需求计划物料需求计划物料需求MRP计划: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决策相关物料的数量和订货时间以满足主生产计划的计划闭环MRP计划:在MRP基础上,结合采购计划、车间作业计划、生产能力计划而形成的计划制造资源MRP计划把生产、库存、采购、销售、财务、成本等子系统都联系起来,逐渐成为一个覆盖企业全部生产资源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计划企企业业资资源源计计划划(Enterprise Enterprise Resource Resource PlanningPlanning,ERPERP)将企业的财务、采购、生产、销售、库存和其它业务功能整合到一个信息管理平台上,从而实现信息数据标准化,系统运行集成化、业务流程合理化、绩效监控动态化、管理改善持续化,预测在今后信息时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即将发生变革。
高级计划系统(APS,Advanced Planning and Scheduling)被誉为供应链优化引擎,用于协调物流、开发瓶颈资源和保证交货日期APS是企业信息中枢ERP系统的补充APS内容:包括需求和供应计划、运输计划、生产计划和排程、分销计划等各种模块APS的目标:追求生产计划优化和能力的平衡探讨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前提下,获得制造时间和成本最优化能帮助制造企业高效地控制生产计划6.1 6.1 柔性制造系统概述柔性制造系统概述6.2 6.2 柔性制造系统中的加工系统柔性制造系统中的加工系统6.3 6.3 柔性制造系统中的物流系统柔性制造系统中的物流系统6.4 6.4 柔性制造系统中的控制与管理系统柔性制造系统中的控制与管理系统6.5 6.5 柔性制造系统实例柔性制造系统实例6.6 6.6 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6.1.2 FMS6.1.2 FMS的定义和组成的定义和组成柔性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FMS 定义:在成组技术的基础上,以多台(种)数控机床或数组柔性制造单元为核心,通过自动化物流系统将其联接,统一由主控计算机和相关软件进行控制和管理,组成多品种变批量和混流方式生产的自动化制造系统。
6.1.2 FMS6.1.2 FMS的定义和组成的定义和组成FMS 组成:6.2.1 FMS 6.2.1 FMS 对机床的要求与配置对机床的要求与配置FMS 对机床的要求:(l)工序集中(2)高柔性和高生产率(3)控制功能强、可扩展性好(4)具有通讯接口6.2.2 6.2.2 机床辅具与自动上下料装置机床辅具与自动上下料装置机床夹具 组合夹具:利用标准化夹具零部件快速拼装所需夹具;柔性夹具:一部夹具能为多个加工对象服务托盘(Pallet)承载工件和夹具完成加工任务,是各加工单元间的硬件接口自动上下料装置 托盘交换器:联接加工系统和物料运储系统桥梁;工业机器人:具有较大的柔性度6.3.1 6.3.1 工件流支持系统工件流支持系统1.1.系统的构成系统的构成2.2.运输系统的基本回路运输系统的基本回路3.3.自动导向小车自动导向小车AGVAGV4.4.自动化仓库自动化仓库6.3.2 6.3.2 刀具流支持系统刀具流支持系统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