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幼儿常见疾病与防治.ppt

84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84661966
  • 上传时间:2024-08-3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8.64MB
  • / 8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四章第四章  幼儿疾病幼儿疾病及其防治及其防治主讲:傲蕾 第四章第四章  幼儿疾幼儿疾病及其防治病及其防治【【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熟悉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懂得初熟悉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懂得初步的护理和预防知识;理解和掌握传染病的特征、发生和流行的步的护理和预防知识;理解和掌握传染病的特征、发生和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措施;了解常见的意外事故;掌握常见事故的预防和环节及预防措施;了解常见的意外事故;掌握常见事故的预防和急救方法;培养学生应对幼儿常见疾病的能力急救方法;培养学生应对幼儿常见疾病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护理和预防;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护理和预防;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环节及预防;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方法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环节及预防;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方法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学时数教学时数】】         1010课时  第一节第一节 幼儿园传染病的防治幼儿园传染病的防治与管理与管理一、一、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的概念二、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三、三、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四、四、传染病的分类传染病的分类五、五、幼儿园传染病的预防幼儿园传染病的预防六、六、幼儿园传染病的管理幼儿园传染病的管理七、七、幼儿常见传染病幼儿常见传染病 疾病疾病非传染性传染性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 一、传染一、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病的基本特征1..病病原体原体::在人体外环境中,有一些能侵袭人体的微生物,称在人体外环境中,有一些能侵袭人体的微生物,称为病原体。

      为病原体       传染病传染病的的病原体病原体包包括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衣原体、括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衣原体、立克次体等)和寄生虫(包括原虫、蠕虫)两大类立克次体等)和寄生虫(包括原虫、蠕虫)两大类2..传传染病与流行性:染病与流行性:是是指生物性的病原体进入人体,破坏机体指生物性的病原体进入人体,破坏机体的平衡,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的平衡,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有强有弱,传染期有长有短.传染病有强有弱,传染期有长有短.呼吸道传染通过:空气呼吸道传染通过:空气  飞沫等传播.飞沫等传播.胃肠道传染:水胃肠道传染:水 食物 手 苍蝇食物 手 苍蝇        二、传染病的基本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特征 1 1.具有特异性病原体.具有特异性病原体 2 2.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传染性传染性: :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由人或者动物经由一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由人或者动物经由一定的传播途径,直接或者间接地传染给他人定的传播途径,直接或者间接地传染给他人 流行性流行性: :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蔓延。

      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蔓延 流行性按传染病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流行性按传染病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 ((1 1)散发)散发 ((2 2)流行)流行 ((3 3)大流行)大流行 ((4 4)暴发)暴发 3 3.具有地方性和季节性.具有地方性和季节性4 4.具有不同程度的免疫性.具有不同程度的免疫性5 5.病程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病程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每一种传染病从发每一种传染病从发生、发展以至恢复,大致要经历以下几个时期:生、发展以至恢复,大致要经历以下几个时期:((1 1)潜)潜伏期伏期((2 2)前)前驱期驱期((3 3)症状明)症状明显期显期((4 4)恢)恢复期复期 三、传染病的流行传染病的流行过程过程1.传染源: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染病患者传染病患者病原体携带者病原体携带者受感染动物受感染动物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主要传播途径有: (1)(1)空气传播空气传播(2)(2)饮食传播饮食传播 (4)(4)接触传播接触传播(3)(3)虫媒传播虫媒传播 ((5 5)水源传播)水源传播 ((6 6)医源性传播)医源性传播  ((8 8)母婴传播)母婴传播 ((7 7)土壤传播)土壤传播  3 3.易感.易感人群: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流行性感冒流行的流行过程示意图流行性感冒流行的流行过程示意图流感患者流感患者(携带流感病毒)(携带流感病毒)讲话、咳嗽、空气传播途径讲话、咳嗽、空气传播途径病原体病原体飞沫悬飞沫悬浮于空浮于空气中气中散播散播健康人健康人传染源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易感人群病原体病原体 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治疗,无发热及淋巴结肿大;皮肤、咽喉及精神状态、睡眠及大小便等切断传播途径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用具、餐具的消毒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合理营养;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传传染染病病的的预预防防 预防接种自动免疫:传染病后获得的免疫人工免疫: 菌苗、疫苗、类毒素被动免疫:母体经胎盘、      乳汁传递给婴儿的抗体      特异性免疫 1 1.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白喉、百日咳、猩红热、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风疹、水痘等 发生季节:发生季节:冬、春 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呼吸道黏膜和肺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饮水和食物传播2 2.消化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 痢疾、病毒性肝炎、伤寒和副伤寒、霍乱、脊髓灰质炎、蛔虫病、蛲虫病、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感染性腹泻病等。

      发生季节:发生季节:夏、秋 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饮水和食物传播 3 3.血液传染病.血液传染病 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丝虫病、出血热、艾滋病等 发生季节:发生季节:一年四季       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血液和淋巴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吸血的节肢动物传播4 4.体表传染病.体表传染病 狂犬病、炭疽、破伤风、血吸虫病、沙眼、疥疮、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癣等 发生季节:发生季节:一年四季 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皮肤和体表黏膜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        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是指:肺结核、血吸虫病、是指: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

      并予以公布 几种病原体几种病原体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水水 痘痘 麻麻 疹疹 五、幼儿园传染病的预防五、幼儿园传染病的预防(一)控制传染源(一)控制传染源 1 1.入园的体检.入园的体检 2 2.加强晨、午、晚检查和全日观察.加强晨、午、晚检查和全日观察 3 3.病后检查.病后检查 4 4.做好检疫隔离工作.做好检疫隔离工作 5 5.及时报告疫情.及时报告疫情二)切断传播途径(二)切断传播途径 1 1.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2 2.幼儿园应制定和执行清洁卫生制度.幼儿园应制定和执行清洁卫生制度 3 3.做好经常性的卫生消毒工作.做好经常性的卫生消毒工作三)提高幼儿对疾病的抵抗力(三)提高幼儿对疾病的抵抗力 六、传染病的管理六、传染病的管理(一)(一)及时报告疫情及时报告疫情(二)迅速隔离病人控制传染源(二)迅速隔离病人控制传染源(三)对接触者应进行检疫(三)对接触者应进行检疫(四)接触班级彻底消毒(四)接触班级彻底消毒(五)采用多种消毒方法做好消毒工作(五)采用多种消毒方法做好消毒工作 1 1.物理消毒法.物理消毒法((1 1)机械消毒法)机械消毒法((2 2)日晒法)日晒法((3 3)煮沸法)煮沸法((4 4)高压蒸气灭菌法)高压蒸气灭菌法((5 5)紫外线灯消毒法)紫外线灯消毒法((6 6)焚烧)焚烧 2 2.化学消毒法.化学消毒法((1 1)煤酚皂溶液(来苏儿))煤酚皂溶液(来苏儿)((2 2)酒精)酒精((3 3)碘酒)碘酒((4 4)漂白粉)漂白粉((5 5)石灰)石灰((6 6)过氧乙酸)过氧乙酸((7 7)新洁尔灭)新洁尔灭((8 8)氯胺(氯亚明))氯胺(氯亚明) 七、幼儿常七、幼儿常见见病毒性病毒性传传染病染病( (一一) )流行性流行性感冒感冒    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

      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 2 2.症状.症状 潜伏期半天2天左右起病急,高烧、寒战、头痛、咽痛、乏力,眼结合膜充血多以畏寒、发热急性起病,伴有头痛,腰部和四肢酸痛,眼球结膜及咽部充血,喷嚏等,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以肺炎症状为主者,发病1—2日后即出现咳嗽、气促等症状婴幼儿常并发中耳炎 3.预防(1)隔离消毒(2)流感流行期间,少带幼儿到公共场所3)注意室内清洁和通风4)平时注重体格锻炼,加强营养5)注意外界环境的变化4.护理(1)高烧时卧床休息病儿居室要有阳光,空气新鲜饮食应易消化,有营养、多饮水2)可选用板蓝根、紫草、按叶、贯众、鹅不食草,金银花、黄连、连翘等药物3)患儿高烧应适当降温婴幼儿多采用物理降温法4)护理者戴口罩,护理患儿后洗手 (四)(四)麻疹麻疹   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患过一次麻疹后,可获得终身免疫.1 1..病因:病因:病毒存在患儿的血液眼和鼻分泌物及大 小便中未患过麻疹及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幼儿均易受感染.2 2..症状:症状:发热 咳嗽 流泪和流鼻涕等感冒症状7~10天痊愈 3.预防.预防    ((1)要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2)将患儿隔离至出疹后5天,如有并发症,延长至10天 (3)接触麻疹病儿者,5天内可进行被动免疫,如注射父亲或母亲的全血或血清 (4)麻疹流行期间,幼儿园应加强晨检,将有上呼吸道感染和发热的易感儿及时隔离,此期间不带幼儿到公共场所 (5)对接触者进行检疫,同时对病人停留过的房间,开窗通风3小时 4 4.护理.护理((1 1)室内环境应保持安静、清洁,室温不高不低,)室内环境应保持安静、清洁,室温不高不低,以以20℃20℃为宜2 2)护理麻疹病儿有三忌:)护理麻疹病儿有三忌: 一忌盲目忌口;一忌盲目忌口; 二忌服大量退烧药;二忌服大量退烧药; 三忌接触病人;三忌接触病人;((3 3)注意眼部卫生注意眼部卫生4 4)注意发现并发症注意发现并发症5 5)护理病儿的人,进入病儿所在居室要戴口罩护理病儿的人,进入病儿所在居室要戴口罩 (二)水痘(二)水痘1..病因:病因: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患过一次水痘水痘后,可获得终身免疫.冬春两季多发,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衣物 用具) 2..症状症状::多见于1-10岁的儿童,潜伏期2-3周。

      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约经2-3天水疱干涸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疤痕 3.预防(1)水痘患儿应与家庭隔离,病情较重或有并发症者须住院隔离,直至皮疹全部干燥结痂为止2)接触病儿者,应隔离观察三周,无病象才能回幼儿园病人停留过的房间,开窗通风3小时4.护理(1)发病期间应卧床休息,给予充足的水分和易消化的饮食室内保持空气清新,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喝开水2)衣服被褥要清洁,衣服要宽大,柔软,经常更换勤换内衣和床单3)保持手、皮肤及口腔的清洁修剪指甲,必要时包裹双手,防止抓破皮疹引起感染水痘感染,日后会落下疤痕可用炉甘石洗剂等止痒4)疱疹破裂者,局部可涂2%龙胆紫5)需隔离到全部皮疹结痂为止 急性非典型性肺炎:群不具有免简称SARS,以发热、干咳、胸闷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出现快速进展的呼吸系统衰竭,是一种新的呼吸道传染病,极强的传染性 .  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及密切接触传播,是一种新出现的病毒,人疫力,普遍易感症状:症状: 肺炎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

      症状比较典型,如发烧、胸痛、咳嗽、咳痰等,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增高,抗菌素治疗有效非典型肺炎非典型肺炎::本身不是新发现的疾病,它多由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病原引起,症状、肺部体征、验血结果没有典型肺炎感染那么明显,一些病毒性肺炎抗菌素无效 预防: 公共场所自然通风,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对地面、墙壁、电梯等表面定期消毒 , 对经常使用或触摸的物品、食饮具定期消毒 病人用过的餐(饮)具、污染的衣物若不能集中在消毒站消毒时 禽流感:   全名鸟禽类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动物传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是家禽传染给人.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 症状:症状:  人感染后的症状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 打喷嚏和大量流泪,头部和脸部水肿,神经紊乱和腹泻,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   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统或神经系统的异常 预防:预防: 远离家禽的分泌物,尽量避免触摸活的鸡鸭等家禽及鸟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提高免疫能力.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吃禽肉,鸡蛋煮熟透。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一)传染源:患者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自潜伏期末至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以发病第一周卡他期传染性最强 (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三)易感者:人群普遍易感,但幼儿发病率最高母体无足够的保护性抗体传给胎儿,故6个月以下婴幼儿发病较多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罕见 狂犬病: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所有温血动物包括人类,都可能被感染它多由染病的动物咬人而得一般认为口边出白色泡沫的疯狗咬到传染,其实猫,白鼬,浣熊,臭鼬,狐狸或蝙蝠也可能患病并传染 症状症状 ::主要表现为如低热、头痛、乏力、烦躁、恐惧不安等,最典型的症状为恐水:饮水、闻流水声甚至谈到饮水都可诱发严重的咽肌痉挛,因此常渴极而不敢饮,饮后亦无法下咽微风、音响、触摸等亦可引起咽肌痉挛痉挛严重者可伴呼吸肌痉挛而发生呼吸困难,甚至全身抽搐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亦亢进,表现为大汗、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唾液分泌增加因不能饮水且多汗故常有脱水体温常升高至38~40℃神志大多清晰,偶可出现精神失常、谵妄、幻听等,但咬人者少见 预防预防 :控制动物间的传播,不要放任它们自由行动对被狂犬咬伤的幼儿,应及早接种狂犬病疫苗. 细菌性传染病百日咳: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病程可长达2~3月,故名百日咳 百日咳杆菌:侵入呼吸道后,附着在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纤毛上繁殖并产生内毒素,引起纤毛运动障碍和纤毛细胞的破坏支气管粘膜广泛炎症,粘液分泌物增多,纤毛损伤:积聚的分泌物不断地刺激呼吸道神经末梢,刺激传入至大脑皮层,反射地引起痉挛性咳嗽在大脑皮层咳嗽中枢形成了兴奋灶 症状:症状:    由于剧咳,可致呕吐、大小便失禁、面红耳赤、口唇发绀、张口伸舌剧咳可致上腔静脉回流受阻,出现颜面、眼睑浮肿,重者鼻粘膜、眼结膜出血, 第二节第二节 幼儿常见非传染病幼儿常见非传染病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软骨病特点是新形成的类骨质钙化障碍,发生在生长发育已完成的成年人为软骨病,发生在儿童则为佝偻病 病发原因:病发原因:1.日光照射不足维生素D可由皮肤经日照产生,如日照不足, 2.维生素D摄入不足动物性食品是天然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 3.钙含量过低或钙磷比例不当食物中钙含量不足以及钙、磷比例不当均可影响钙、磷的吸收 4.需要量增多早产儿因生长速度快和体内储钙不足而易患佝偻病;婴儿生长发育快对维生素D和钙的需要量增多,故易引起佝偻病。

      5.疾病和药物影响肝、肾疾病及胃肠道疾病影响维生素D、钙、磷的吸收和利用 症状:表现为婴幼儿烦躁爱哭,睡眠不安,发育迟缓,坐立与行走都比健康儿童开始的晚.脊柱后凸,骨盆前凸,形如“鸡胸”会站或会走的儿童可出现下肢弯曲,成“O”“X”下肢畸形.护理与预防:多让幼儿在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多吃新鲜蔬菜,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 一、发烧一、发烧 健康儿童的体温是健康儿童的体温是3636C C——3737C C,如果腋探超过,如果腋探超过37.537.5C C就是发烧了就是发烧了二、惊厥(抽筋、抽风)二、惊厥(抽筋、抽风) 1 1.病因.病因 ((1 1)伴有发烧的抽风)伴有发烧的抽风 ((2 2)不伴有发烧的抽风)不伴有发烧的抽风 ① ①因缺钙抽风因缺钙抽风 ② ②癫痫癫痫 2.2.处理处理 ((l l)若因高烧抽风,应采取物理降温措施若因高烧抽风,应采取物理降温措施 ((2 2)抽风时成人应加强护理抽风时成人应加强护理 三、贫血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的红细胞数目和血红蛋白浓度都比正常值显著减少,或两者之一有显著减少。

      一)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又名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是因体内缺铁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所致,为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 1.原因 (1)先天储铁不足 (2)铁摄入量不足 (3)生长发育过快 (4)疾病的影响 2.症状 (1)皮肤、粘膜显得苍白或苍黄 (2)呼吸、脉搏加快,活动后更为明显 (3)食欲不振,恶心腹胀,少数有异食癖 (4)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动 (5)肝脾、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 3.预防(1)提高母乳喂养,3个月后的婴儿应及时添加辅食,并纠正偏食习惯2)及时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如钩虫病等)3)注意补充维生素C,以便提高饮食中铁的吸收率4)不要让幼儿饮用浓茶,因浓茶对铁的吸收不利5)注意孕母的营养,多吃含铁丰富的饮食6)早产儿、双胞胎可补充铁剂 腹泻(一)急性腹泻的7大原因 1.细菌感染 :人们在食用了被大肠杆菌、细菌污染的食品,或饮用了被细菌污染的饮料后就可能发生肠炎或菌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呕吐、里急后重、发热等症状 2.病毒感染 3.食物中毒 :是由于进食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摄食未煮熟的扁豆等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变质食品、污染水源是主要传染源,不洁手、餐具和带菌苍蝇.4.饮食贪凉 夏天,很多人喜欢吃冷食,喝凉啤酒,结果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5.消化不良 夏天饮食无规律、进食过多、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者由于胃动力不足导致食物在胃内滞留,引起腹胀、腹泻、恶心、呕吐、返酸、烧心、嗳气(打嗝)等症状 6.着凉腹泻 夏季炎热,人们喜欢呆在空调房内或开着空调睡觉,腹部很容易受凉,致使肠蠕动增加而导致腹泻 7.旅游者腹泻 因为出行者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而去到完全陌生的地方,全身及敏感的消化系统都会发生相应的反应和变化 五、肥胖症五、肥胖症 因过量的脂肪储存使体重超过正常20%以上的营养过剩性疾病称为肥胖症超过标准体重20%—30%者为轻度肥胖症;超过30%—50%者为中度肥胖症;超过50%以上者为高度肥胖症 1.病因 (1)多食 (2)少动 (3)遗传 (4)心理因素 (5)内分泌疾病 2.危害 (1)使人行动笨拙 (2)体型不美观 (3)影响健康 (4)会带来心理问题 肥胖原因(1)遗传与环境因素 (2)物质代谢与内分泌功能的改变   (3)能量的摄入过多,消耗减少   (4)脂肪细胞数目的增多与肥大   (5)神经精神因素   (6)生活及饮食习惯评定标准:肥胖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 ((二)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二)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此种贫血与缺乏维生素B12、叶酸有关。

      1.病因 (1)维生素B12、叶酸摄入量不足 (2)疾病的影响 2.症状 (1)一般表现:面色苍黄、易疲倦,头发稀疏,肝、脾、淋巴结可轻度肿大 (2)神经精神症状 患儿表现呆滞、嗜睡,对外界反应差,很少哭、笑智力和动作发育缓慢,或有倒退现象,即原来已会的动作,病后却不会了 多数患儿可有肢体、头部、口唇无意识的颤抖 哭时泪少、无汗 3.预防 (1)合理喂养 (2)纠正偏食 (3)及时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四、扁桃体炎 1.病因 2.症状 3.预防 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防止病原体侵入为主 (l)组织幼儿多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加强体育锻炼 (2)教师及父母应根据气候变化和活动情况及时为幼儿穿、脱衣服,出汗应及时揩干 (3)淋雨后可服生姜汤 3 3.预防 (1)掌握乳儿哺乳量 (2)掌握幼儿的活动量 (3)减少遗传的影响4.矫治 (1)加强膳食管理 (2)解除精神负担 (3)增强运动量 (4)因内分泌疾病等所致的肥胖症,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六、龋齿六、龋齿 龋齿是因牙齿经常受到口腔内酸的侵袭,使牙釉质受到腐蚀而变软变色,逐渐发展为实质缺损而形成龋洞 1.病因 (l)口腔中细菌的破坏作用 (2)牙面齿缝中的食物残渣 (3)牙齿结构上的缺陷 2.症状 (1)乳牙的牙釉质、牙本质较薄,龋洞易达到牙本质深层,遇冷、热、酸、甜等刺激,则有酸痛不适感 (2)龋洞深入牙髓,可致牙髓炎,脓液积聚在髓腔内,压迫神经末梢,可引起剧烈牙痛 3 3. 预防与治疗 (1)注意口腔卫生 (2)多晒太阳,注意营养 (3)氟化防龋 (4)定期口腔检查 七、肺炎1.病因2.症状 一般有发烧、咳嗽、气喘等症状重者面色青灰,呼吸困难,精神极差,甚至会抽风、昏迷3.护理(1)居室环境:房间内要保持空气新鲜;开窗通风时要关门,避免对流风;保持室内适当的湿度;要有充足的日照2)一般护理:穿衣盖被均不宜太厚,一般可平卧,但需经常变换体位,以减少肺部淤血3)饮食:喂奶时,将病儿抱起来,坐着喂奶,并控制奶汁的流出;勤喂水4)一般,肺炎经2—4周可好转,如果出现面色发灰、喘憋加重、烦躁不安、口唇发紫等现象,应立即送医院就诊。

      八、感冒 1.病因 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常见病气候突变,小儿受凉、受热,空气污浊,过于疲倦等,都可使抵抗力下降,易患感冒 2.症状 多数症状较轻,可有低烧、鼻堵、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症状3岁以下小儿可因高烧而抽风,俗称“抽火风”一般患感冒经三四天可痊愈若高烧不退,咳嗽加重,并有喘气憋气,常因合并肺炎所致 3.护理 病初及时服中药治疗,可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对症下药室内空气清新、湿润、室温适中,可以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龋齿 qǔ chǐ 龋齿 : 牙体被蛀蚀,逐渐毁坏而成龋洞为主要表现的牙病发病开始在牙冠,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未经治疗的龋洞是不会自行愈合的,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牙齿丧失 龋齿: 多因素疾病,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细菌、饮食、牙和唾液 弱视 正常成人标准是1.0,儿童视力用眼镜矫正不能达到0.8以上 最重要的为斜视性弱视,半数以上的弱视与斜视有关,从症状上来看,斜视为眼位异常,弱视是视力异常 弱视 :视功能发育迟缓、紊乱,常伴有斜视、高度屈光不正。

      戴镜视力也无法矫正到正常的眼病 近视 :眼调节肌肉睫状肌过度紧张或遗传等原因造成眼轴变长引起的看远不清楚,看近清楚的眼病,戴镜后矫正视力多可恢复正常 1.斜视性弱视 2.屈光参差性弱视 3.形觉剥夺性弱视 (发生在高度近视、近视及散光而未戴矫正眼镜的儿童或成年人 )4.先天性弱视 (在婴儿期,由于上睑下垂,角膜混浊,先天性白内障或因眼睑手术后遮盖时间太长等原因,使光刺激不能进入眼球 ) 中耳炎 中耳炎 :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 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真是之分特异性炎症太少少见如结核性中耳炎 病因:1.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致病菌乘虚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2.擤鼻涕方法不正确也可导致中耳炎 .3.游泳时应避免将水咽入口中,以免水通过鼻咽部而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症状:症状:1、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自听增强 2、耳痛:急性者可有隐隐耳痛,常为患者的第一症状,可为持续性,亦可为抽痛.3、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 预防预防 :1.教孩子正确的擤鼻涕方法 2.让孩子远离病源2.让孩子远离病源 (中耳炎大多由感冒或其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 )3.警惕发病迹象 痱子痱子痱子:痱子:因汗出不畅,灼热瘙痒.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痱子是由汗孔阻塞引起的由于夏季气温高、湿度大,身体出汗过多,不易蒸发,汗液浸渍表皮角质层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  平时注意皮肤清洁,勤洗澡,保持皮肤干燥,清洗后扑撒痱子粉可预防痱子发生。

      幼儿常见的寄生虫病及其预防蛔虫病蛔虫病 :感染蛔虫引起的寄生虫病是人体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之一 肠穿孔、腹膜炎、阑尾炎及肝脓肿等,均可导致胎儿生长发育、流产、早产及死胎等预防:预防: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及瓜果,不饮生水,防止食入蛔虫卵,减少感染机会 蛔虫卵蛔虫卵 蛲虫病蛲虫病 :感染蛲虫引起的寄生虫病 以引起肛门、会阴部瘙痒为特点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 雌虫于夜间爬行肛门,在周围皮肤上产卵,引起奇痒,小儿用手指搔痒而沾染虫卵在进食或吮吸时吞入虫孵虫孵在胃及十二指肠开始孵化成蚴虫,最后在小肠下段及大肠内发育为成虫若虫孵在肛门口孵化,幼虫可爬进肛门,侵入大肠,引起逆行感染, 防治方法、措施如下: ①勤晾晒被褥:对儿童使用过的被褥要勤晾晒,使虫卵死亡 ②勤换内衣裤:对儿童的内衣裤要每天更换,并把脏的衣裤,用开水烫洗,杀死虫卵 ③清洁肛门:要每天清洗肛门,使虫卵难以附着于肛门的皮肤上进行继续孵化 ④勤洗手,勤剪指甲:要养成勤洗手、勤剪指甲的习惯,不给虫卵以任何机会进入人体 ⑤集体治疗:特别是在幼儿园等,过集体生活的儿童一个得病,要全体治疗,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蛲虫的寿命较短,一般在肠道内只能生存1~2月 第三节第三节 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和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急救一、一、擦伤擦伤二、二、出血出血三、三、骨折骨折四、四、脱臼脱臼五、五、烧(烫)伤的急救烧(烫)伤的急救六、六、咬伤、螫伤的处理咬伤、螫伤的处理七、七、异物入体的急救异物入体的急救八、八、中毒的急救中毒的急救九、九、触电的急救触电的急救十、十、溺水的急救溺水的急救 一、擦伤一、擦伤       擦伤是由于身体一部分受到磨损引起的组织表层的损伤其处理方式如下: 1 1.消毒.消毒:先用肥皂将自己手洗净消毒,取干净棉花沾温开水或过氧化氢液洗净伤口污物 2 2.涂红药水或碘酒.涂红药水或碘酒(注意:两者不可同时涂用,以免发生化学反应)如表皮剥落者,可贴以硼酸软膏硼酸软膏或青霉素软膏青霉素软膏,用绷带包扎 二、出血二、出血(一)出血的种类(一)出血的种类 1 1.皮下出血.皮下出血 2 2.外出血.外出血 ((1 1)毛细血管出血)毛细血管出血 ((2 2)静脉出血)静脉出血 ((3 3)动泳出血)动泳出血 3 3.内出血.内出血:是指深部组织深部组织或内脏内脏损伤所引起的出血。

      二)止血的方法(二)止血的方法 1 1.一般止血法.一般止血法: 2 2.指压止血法.指压止血法:即用拇指压住伤口的上端(近心端)压闭血管,以阻断血流,达到暂时止血的目的 ((1 1)面部出血)面部出血:压迫两侧下颌角(构成口腔上部和下部的骨头和肌肉组织,叫做颌) ((2 2)颞部出血)颞部出血:压迫耳前,下颌关节上方,压闭颞动脉(颞:头部两侧靠近耳朵上方的部位) ((3 3)前臂出血:)前臂出血:压迫肘窝处的肱动脉(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也泛指胳膊) ((4 4)手掌、手背出血:)手掌、手背出血:压迫手腕部动脉跳动处 ((5 5)手指出血:)手指出血:将手指屈入掌内,形成握拳状 ((6 6)大腿出血:)大腿出血:屈起大腿,压迫大腿根动脉跳动处,重压方能止血 ((7 7)脚出血:)脚出血:压迫足背动脉跳动处 ((8 8)鼻出血:)鼻出血:患者取半坐位,头部微向后仰,以拇指、食指由左右两方压迫鼻部、额部和鼻根部冷敷,或用消毒棉花塞住鼻孔 3 3.加压包扎法.加压包扎法::可用纱布等作为软垫放在伤口上,紧紧绷扎止血。

      4 4.止血带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大出血的急救三)预防(三)预防 1 1.教育幼儿不要带尖的、带刺的东西做玩具.教育幼儿不要带尖的、带刺的东西做玩具 2 2.户外活应注意安全,以防跌伤出血.户外活应注意安全,以防跌伤出血 3 3.定期做好大型玩具的修缮工作.定期做好大型玩具的修缮工作 三、骨折三、骨折(一)骨折的症状(一)骨折的症状 ((1 1)疼痛)疼痛 ((2 2)功能障碍)功能障碍 ((3 3)出现畸形)出现畸形 青枝骨折青枝骨折:由于小儿子骨头最外层的骨膜较厚,可以发生“折而不断”的现象就像鲜嫩的柳枝,被折后,外皮还连着,小儿的这种骨折称为“青枝骨折”二)现场处理(二)现场处理 骨折的急救原则是限制伤肢再活动限制伤肢再活动,避免断骨再刺伤周围组织,减轻疼痛,这种处理叫“固定固定”急救的重点应是及时止痛、止血、防止休克,不要盲目地搬动患儿, 固定伤肢的方法是:先在受伤肢体上垫一层棉花或布类,再用薄木板把断骨的上下两个关节固定,露出手背或脚趾,以便观察肢体血液循环情况。

      四、脱臼四、脱臼 脱臼是关节间的韧带或关节,受暴力断裂,拉伤而使骨和骨臼完全或部分脱离的一种创伤伤者感到剧痛,关节外部变形,发生溢血,出现红肿发紫,并伴机能障碍、不能动作幼儿常可发生脱臼 急救时不要随意纠正已脱臼的关节,可在伤部作冷敷,扎好固定绷带,保证骨折固定不动,将伤者送医院要预防骨折和脱臼事故的发生,应注意注意: 1 1.幼儿园的门不要装弹簧,以免夹伤孩子的手和脚.幼儿园的门不要装弹簧,以免夹伤孩子的手和脚 2 2.教师对幼儿要.教师对幼儿要““放手不放眼放手不放眼””,防止跌伤防止跌伤 3 3.成人不可用提物的方式突然提起小孩的手臂,不能用.成人不可用提物的方式突然提起小孩的手臂,不能用粗暴的动作为小孩脱衣服粗暴的动作为小孩脱衣服 五、烧(烫)伤的急救五、烧(烫)伤的急救(一)烧(烫)伤的程度区别(一)烧(烫)伤的程度区别 1 1.一度烫(烧)伤.一度烫(烧)伤::局部皮肤发红、疼痛,数天后可自愈,不留疤痕 2 2.二度烫(烧)伤.二度烫(烧)伤::属真皮烧伤,有水泡,明显水肿,剧痛 3 3.三度烫(烧)伤.三度烫(烧)伤::全层皮肤坏死,甚至波及皮下组织肌肉和骨骼。

      易感染,愈合极慢,且留下严重疤痕 (二)急救(二)急救 轻度的烧烫伤可在皮肤处涂以甘油、凡士林、万花油甘油、凡士林、万花油等,如有水泡可用消毒注射器将水抽出,然后洒上消炎粉,再用凡士林纱布包裹若烫伤严重,面积较大,应起快把烫湿的衣服脱掉,不要涂药,用干净被单将伤者包裹起来,尽量少碰,立即送医院治疗三)预防(三)预防 1 1.教育幼儿不玩火,炉子周围应有围栏.教育幼儿不玩火,炉子周围应有围栏 2 2.开水、热饭、热汤应放在一定地方,以免幼儿打翻.开水、热饭、热汤应放在一定地方,以免幼儿打翻 3 3.手提开水时,要提防幼儿从一旁突然冲过来;给孩子洗澡.手提开水时,要提防幼儿从一旁突然冲过来;给孩子洗澡时,要先倒凉水,后倒热水时,要先倒凉水,后倒热水 六、咬伤、螫伤的处理六、咬伤、螫伤的处理(一)蚊子、臭虫等咬伤(一)蚊子、臭虫等咬伤 用洒精涂患处,重者可用氨水、虫咬药水或清凉油擦二)蛇咬伤(二)蛇咬伤 1 1.阻止蛇毒扩散.阻止蛇毒扩散 2 2.去除蛇毒.去除蛇毒 3 3.服解毒药:.服解毒药:立即口服五片南通蛇药(季德胜蛇药)(三)疯狗咬伤(三)疯狗咬伤 1 1.症状:.症状: “恐水”为最突出的症状,饮水、见到水或仅听到流水的声音都可引起全身抽搐,故狂犬病又叫“恐水病”。

      2 2.处理.处理 ((1 1)立即送医院处理伤口立即送医院处理伤口 ((2 2)将咬人的狗捕获,观察,若怀疑为疯狗,被咬的人应注)将咬人的狗捕获,观察,若怀疑为疯狗,被咬的人应注射狂犬疫苗射狂犬疫苗四)黄蜂蛰伤(四)黄蜂蛰伤(五)蜜蜂蛰伤(五)蜜蜂蛰伤(六)蝎子蛰伤(六)蝎子蛰伤(七)蜈蚣咬伤(七)蜈蚣咬伤 七、异物入体的急救七、异物入体的急救(一)异物入鼻(一)异物入鼻(二)异物入咽(二)异物入咽(三)异物入气管、支气管(三)异物入气管、支气管(四)异物入食道(四)异物入食道       1 1.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2 2.教育幼儿不要将别针、硬币、纽扣等物塞进鼻孔、耳朵.教育幼儿不要将别针、硬币、纽扣等物塞进鼻孔、耳朵或放在嘴里玩或放在嘴里玩 3 3.不要给较小幼儿吃花生米、瓜子、豆子等,以免发生意.不要给较小幼儿吃花生米、瓜子、豆子等,以免发生意外五)异物入眼(五)异物入眼(六)外耳道异物(六)外耳道异物 1 1..昆虫入耳昆虫入耳 2 2.植物性异物.植物性异物 3 3.非生物类异物.非生物类异物 八、中毒的急救八、中毒的急救(一)煤气中毒(一)煤气中毒1 1.症状.症状 ((1 1)中毒轻者,感到头痛、头晕、耳鸣、眼花、恶心、)中毒轻者,感到头痛、头晕、耳鸣、眼花、恶心、全身无力。

      全身无力 ((2 2)中毒重者,呼吸困难,最后不省人事如不及时)中毒重者,呼吸困难,最后不省人事如不及时抢救,可出现呼吸、心跳停止抢救,可出现呼吸、心跳停止2 2.急救.急救 ((1 1)立即打开门窗,尽快将病人移至通风好的房间内)立即打开门窗,尽快将病人移至通风好的房间内或户外,呼吸到新鲜空气或户外,呼吸到新鲜空气 ((2 2)注意保暖给病人盖好被子,防止受凉注意保暖给病人盖好被子,防止受凉 ((3 3)呼吸、心跳已停止,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挤压和口)呼吸、心跳已停止,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挤压和口对口吹气,护送入医院对口吹气,护送入医院 (二)误服毒物(二)误服毒物 发现孩子误吃了有毒的东西,或乱吃了药片、药水等,发现孩子误吃了有毒的东西,或乱吃了药片、药水等,要立即催吐、洗胃,以尽量减少有毒物质的吸收要立即催吐、洗胃,以尽量减少有毒物质的吸收 1 1.洗胃的方法:.洗胃的方法: 2 2.兼有保护胃粘膜作用的洗胃剂:.兼有保护胃粘膜作用的洗胃剂:现场急救可用清水洗现场急救可用清水洗胃以外,当遇到一些腐蚀性较强的毒物,为保护食道、胃的胃以外,当遇到一些腐蚀性较强的毒物,为保护食道、胃的粘膜,可使用面糊、蛋清、豆浆、牛奶等,既可达到冼胃的粘膜,可使用面糊、蛋清、豆浆、牛奶等,既可达到冼胃的目的,又能保护胃粘膜。

      目的,又能保护胃粘膜 3 3.若吃进毒物已过.若吃进毒物已过4 4个小时,毒物进入肠道,洗胃就没个小时,毒物进入肠道,洗胃就没有用了或病儿已昏迷,应速送医院处理或病儿已昏迷,应速送医院处理 4 4.在急救的同时,要收集病儿吃剩的东西、呕吐物,以.在急救的同时,要收集病儿吃剩的东西、呕吐物,以及小孩口袋内的残留的有毒物质,以供医生检验毒物的性质,及小孩口袋内的残留的有毒物质,以供医生检验毒物的性质,为进一步解毒、治疗提供依据为进一步解毒、治疗提供依据 九、触电的急救九、触电的急救 1 1.触电对人体的伤害.触电对人体的伤害 ((1 1)局部症状:)局部症状:轻者感到发麻,重者可出现烧伤轻者感到发麻,重者可出现烧伤 ((2 2)全身症状:)全身症状:重者因电流通过心脏时,引起心室颤动,重者因电流通过心脏时,引起心室颤动,致使心脏停搏,呼吸骤然停止致使心脏停搏,呼吸骤然停止 2 2.急救.急救 ((1 1)切断电源)切断电源 ((2 2)现场急救)现场急救十、溺水的急救十、溺水的急救 1 1.抓紧水上救护.抓紧水上救护 2 2.救上岸后.救上岸后 ((1 1)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内的淤泥杂草。

      松解内衣、裤带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内的淤泥杂草松解内衣、裤带 ((2 2)控水 ((3 3)迅速复苏迅速复苏 【【本章复习要点本章复习要点】】 1 1.概念:传染病;传染源;病原体;病原携带者;.概念:传染病;传染源;病原体;病原携带者;传播途径;易感者;人工自动免疫、自然被动免疫、传播途径;易感者;人工自动免疫、自然被动免疫、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 2 2.传染病是哪些基本特征?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传染病是哪些基本特征?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什么?个基本环节是什么? 3 3.幼儿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分别有什么症状?.幼儿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分别有什么症状?如何进行有效的防治工作?如何进行有效的防治工作? 4 4.幼儿常见的非传染病有哪些?如何防治?.幼儿常见的非传染病有哪些?如何防治? 5 5.如何常见的意外事故有哪些?如何进行现场急.如何常见的意外事故有哪些?如何进行现场急救?救?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