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腔考研组织病理学复习知识点:牙髓病.doc
2页口腔考研组织病理学复习知识点:牙髓病 一、组织学特点: (1)四周被硬组织包绕,炎症时疼痛剧烈 (2)通过根尖孔和外周相连,炎症时侧枝循环难以建立 (3)牙髓有增龄性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成分减少,纤维增多,髓腔减小牙髓神经缺乏定位能力,所以疼痛时难以定位变性(degeneration of the pulp)(4)牙髓坏死(necrosis of pulp)(5)牙体吸收(resorption of teeth) 二、牙髓充血 牙髓充血--是髓腔内的血管受到各种刺激后所发生的扩张性充血 牙髓充血分为生理性充血和病理性充血两种其中病理性充血是牙髓炎的早期表现,病理因素去处后,牙髓可恢复正常,所以又叫灶性可逆性牙髓炎 (一)病理变化 肉眼:充血的牙髓呈红色 镜下:血管扩张,血细胞充盈,呈树枝状 (二)临床表现: 表现为牙本质过敏,酸痛,特别是冷刺激后引起疼痛,刺激去除后疼痛消失 三、牙髓炎 (一)病因 1.细菌因素--是引起牙髓炎最常见的因素,且常是混合细菌感染,如链球菌,防线菌,真菌等 2.物理因素 3.化学因素:酚醛刺激 (二)急性牙髓炎:大多由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或牙髓充血转变而来。
1.病理变化 早期具有浆液性炎症的特征,可见血管扩张充血,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组织水肿后期是化脓性的炎症开始仅在受刺激的局部形成炎症,然后遍及整个牙髓 2.临床表现 严重地自发性,阵发性疼痛,可向颌面部放射,夜间疼痛加重冷热刺激使疼痛加剧刺激去除后,疼痛依然存在 (三)慢性牙髓炎 1.分类:(1)慢性闭锁性牙髓炎(2)慢性溃疡性牙髓炎(3)慢性增生性牙髓炎 2.慢性闭锁性牙髓炎 发生在有龋损或磨耗但未穿髓的情况下,表现为慢性炎症过程血管扩张充血,慢性炎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增生,肉芽组织形成 3.慢性溃疡性牙髓炎,即慢性开放性牙髓炎 常发生在有较大的穿髓孔的牙齿穿髓孔表面有食物残渣和炎性出物及脱落的上皮细胞穿髓孔下方有炎性肉芽组织和新生的胶原纤维 4.慢性增生性牙髓炎,又叫牙髓息肉 牙髓息肉分为上皮性息肉和溃疡性息肉两种上皮性息肉呈粉红色,不易出血表面被覆复层鳞状上皮溃疡性息肉呈暗红色,易出血表面为炎性渗出物和坏死组织覆盖,深层为肉芽组织肉芽表面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活跃 息肉的上皮组织的来源:(1)口腔黏膜的上皮脱落后种植到息肉表面2)龋洞附近的牙龈上皮增殖,爬行到息肉表面。
5.残髓炎 残髓炎是慢性牙髓炎的一个特殊类型它是发生在残留根管内的牙髓组织的炎症镜下表现残留牙髓血管扩张充血、组织水肿,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细胞浸润,严重者也可见牙髓脓肿或坏死 四、牙髓变性 (一)成牙本质细胞空泡性变 成牙本质细胞内或外有液体积聚,挤压邻近的成牙本质细胞,使其形状发生变化,状似稻草束 (二)牙髓网状萎缩 胶原纤维构成网架,其间有积存,成纤维细胞减少,神经,血管,成牙本质细胞消失 (三)纤维性变 牙髓内细胞成分减少甚至消失,纤维成分增多,或呈现均质状红染的玻璃样变 (四)牙髓钙化 髓石--是由于某些刺激,致牙髓细胞变性,坏死,成为钙化中心,周围层层沉积钙盐而形成 弥漫性钙化--位于根髓中,有无数个小的钙化点沿着神经和纤维分布 五、牙髓坏死 镜下表现为牙髓细胞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牙髓结构消失,呈现为无结构的红染颗粒 六、牙体吸收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