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程护理干预在CT增强扫描检查中的应用.doc
5页1全程护理干预在 CT 增强扫描检查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接受 CT 增强扫描患者的影响方法:将 210 名初次接受 CT 增强扫描检查的住院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分别于检查前、中、后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患者在检查中心理恐惧感明显减轻,检查过程中配合度提高,扫描结果准确性提高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在做 CT 增强扫描时生理和心理的不适,提高患者配合度及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全程;CT 增强扫描;护理干预;应用 CT 增强扫描是指静脉注射水溶性有机碘对比剂后的扫描,注射对比剂后的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之间的碘浓度产生差别,形成密度差,有利于发现 CT 平扫未显示或显示不清楚的病变同时根据病变的强化特点,有助于病变的诊断,在其应用于临床以来,其安全、可靠、成像速度快,显示较清晰,图像更生动,病变定位更准确,检查价格相对 MRI 较低廉,因而备受青睐,已成为辅助临床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1] 但是,此项检查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检查时有一定的不适感,在检查前患者常因不了解检查过程感到紧张恐惧,加之检查过程中对比剂的注入所带来的不适等原因,影响 CT 增强扫描的顺利进行及结果的准确性。
故要求护士在检查过程中不但要熟练掌握必要的辅助操作技术,而且要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 我院 CT 扫描室于 2010 年 2 月至 2010 年 11 月对 105 例接受2CT 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 年 2 月至 11 月在我院 CT 室初次行 CT 增强扫描检查的住院患者 210 例,男性 124 例、女性 86 例,年龄22—76 岁,平均年龄 48.2 岁按检查先后顺序随机分 2 组,观察组与对比组各 105 例,2 组的性别、年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 ,具可比性使用对比剂为非离子型碘对比剂“碘海醇300” 1.2 方法 210 例行该项检查的患者,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1.2.1 检查前护理干预因患者对 CT 增强扫描检查缺乏认识,害怕仪器放射线辐射对自己的身体造成损害,担心检查中出现的不适,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心理,不利于检查的顺利进行针对患者的这种心理,病房护士应于医嘱开出此检查后提前 1—2 日到 CT室进行预约登记,由 CT 室护士到病房进行检查前访视,与病人进行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既往病史及有无药物过敏史,主动介绍检查程序,对比剂的使用方法及可能出现的反应,根据不同的扫描部位,予以检查前的准备[2] 。
解释做该项检查的目的,意义及重要性,签属 CT 增强扫描的同意书,予以必要的心理护理,取得病人的信任,使病人放松绷紧的思想情绪,解除其对此项检查的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负担,减轻应激反应,以最佳的心理和生理状3态积极配合检查,按预约的时间进行检查 1.2.2 检查过程中护理干预检查当日支持中心工作人员或患者所在科室的医务人员携带病人的病历及抢救盘,陪同患者一起到 CT 扫描室,CT 室护士再次询问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及该检查的禁忌症,与扫描医生进行联系沟通,告知其患者的扫描部位嘱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听从扫描医生的指示配合检查体位先进行定位平扫,再行静脉注射对比剂如带来静脉留置针管者,检查管道是否通畅,如有堵管或穿刺部位肿胀应重新选择静脉进行穿刺,穿刺血管要求粗而直的有弹性的大血管,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减轻患者的痛苦告知患者在注射对比剂时,因药物浓度高,要求注射速度快,患者会出现沿穿刺血管方向的胀痛、恶心、呕吐、发热等反应,嘱其不要慌张,这些是药物的基本正常反应嘱患者听广播指示配合扫描,不要随意变更体位注射用对比剂在室温低于 10℃的条件下,需用 32℃—40℃的温水加温 10-15 分钟方可注射。
在扫描过程中CT 室护士在操作间随时观察病人,扫描间歇期通过对讲器询问病人情况并备好抢救物品,开通绿色急救通道,做好一切抢救准备在整个扫描过程中非扫描部位都予以防辐射保护1.2.3 检查后护理干预告知患者检查已顺利完成,谢谢患者的积极配合交待病人检查时所用对比剂是通过肾脏代谢,嘱其在医生及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多饮水,促进其排泄检查完毕后嘱其不要马上离开,待在候检室观察 30 分钟,如无不适,在支持中心工作人员或所在科室医务人员4的陪同下回病房告知其检查后常见反应,使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如恶心、呕吐等,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回病房后如出现头晕、荨麻疹、皮肤瘙痒、胸闷、气促、面色苍白、声嘶、出冷汗、血压下降等不适,立即通知病房医生、护士,做好对症处理检查当日及以后 1-2 天不要擅自外出 1.3 评估方法实施护理干预后比较二组患者恐惧心理及配合程度来评价,观察干预效果 2 结果 在 210 例检查患者中,观察组 105 例病人中存在心理恐惧者 4人,积极配合检查者 98 人,勉强配合检查者 5 人,不配合 2 人(因年龄大,耳聋) 扫描结果准确率 98%;对照组 105 例患者中,存在心理恐惧者 68 人,积极配合检查者 52 人,勉强配合者 28 人,不配合者 25 人,扫描结果准确率为 76%。
3 讨论 3.1 实施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 CT 增强扫描使用的对比剂有药物过敏的风险存在,因此,它是一种有风险性的检查患者初次做该检查,对未知的检查程序及陌生的环境感到恐惧,加之增强扫描使用的对比剂存在药物过敏的风险,患者对检查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认识上存在误区,易引起心理性及躯体性应激反应的发生[3]表现为焦虑、恐惧情绪及恶心呕吐不适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焦虑、恐惧心理明显低于对照组,检查当日情绪很放松,表现得平静 53.2 实施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对 CT 增强扫描检查的配合程度及扫描结果的明确性 CT 增加扫描时注射对比剂是一种刺激源,可引起人体心胆的应激反应,在注射对比剂时出现的沿血管方向胀痛、冰凉感、恶心、呕吐及发热使患者感到紧张、恐惧不安、不自觉的改变体位,不配合扫描,致使得到的影像不清晰,降低结果的准确性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对检查的配合程度及结果明确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提高了其心理与生理耐受能力,降低机体对应激的高反应性,有利于检查的顺利进行,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 4 小结 CT 增强扫描是一种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非常重要依据的检查,注重病人的认知行为、心理及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全程护理干预,可提高 CT 增强扫描患者对该检查对比剂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心理及生理耐受性,减轻其焦虑恐惧心理,提高患者配合检查的程序及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达到辅助准确诊断疾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云亭、袁聿德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2.第 2 版 81-82 [2]郑春燕、汤文珠、罗金玉手术室专职访视护士的工作流程[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9.54-55 [3]曹毅全程护理干预在电子与血管镜检查术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 ,2009.9.66-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