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整版)苏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pdf
8页分数的意义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产生及意义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对分数深入学习和探究,认识单位“1”,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较完整建立分数的概念教材首先揭示了概念产生的现实背景, 在建构分数意义时, 教材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举例说明 的含义,然后运用适当的图片、图示从两方面来说明, 可以是一个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也可以是一些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接着逐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体会分数意义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及相对与具体关系; ·初步理解分数的产生、发展及意义,分数单位的认识; ·通过自主学习,领悟一定的自学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四、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整体(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会用分数正确地表示图中阴影部分 难点:理解一个整体(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 五、课堂准备:橡皮泥(至少 4 块)、五包茶叶(盒子)、小三角形5 个(老师学生,不一定都用)、12 根小棒(学生),8 只铅笔(文具盒),准备三张画 1/5 的有椭圆圈和份数的纸(学生),米尺,电脑、物投。
六、教法与学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分数意义,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习,通过直观观察思考,让学生充分感知,再通过分析讨论,比较归纳突破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是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七、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孩子们,今天老师将会和大家在这里一起渡过 40 分钟的时间,大家欢迎吗? 真欢迎还是假欢迎?……如果真欢迎, 那么老师建议大家同桌之间相互笑一笑! 大家都笑了,但是有一个人没笑,他说我不笑,我憋着! (出示图片) 大家想笑就笑、 等一会儿想举手就举手、 想说就说、 下课后想唱就唱!可不要像他这样,憋着,多难受,再笑笑好不好? 意图:在笑声中消除紧张,让学生多一份自然,多一份自信,更多一份情趣 (4)看得出来,我们学校的孩子们个个都聪明伶俐,积极好学,是这样吗?现在我们来做一个非常简单的反应游戏! 知道的同学就站起来快速抢答,不用举手 1 加 1 是几呢? 师:老师这还有另外一个答案,看好!1 块橡皮泥再加上一块橡皮泥还是 1 块橡皮泥。
不只 1 加 1 是 1,2 加 3,4 加 5,7 加 8 都可能是1,你们信吗? 那为什么 1 加 1 是 1 了呢? 师:就是说从不同的角度看 1,看到的结果不一样计算的角度,另一种思维的角度) 我们再来看,这是两包冲剂,这是三包冲剂,把两包冲剂和三包冲剂往盒里一放就成了( )了! 在我们现场还能不能找到更多是 1 的? 这()位同学可不可 0 以是(),一个() 10 个同学能不能是 1? 整个阶梯教室的人能不能为 1? 所有的同学能不能是 1?都可以看作() 这说明:只要是同一类的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意图:整体概念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此引入让学生在思维上产生认知冲突,并产生强烈地好奇心、求知欲,印象深刻,不知不觉中将整体概念融汇进自我知识体系中 既然能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就能平均分,我们全班共有 55 位同学如果把()位同学平均分成 10 份时,每份数会是整数吗? 这种情况下,我们常用分数来表示 板书:分数课前谈话结束) 意图:引入分数自然,巧妙,并诠释出为什么会有分数,分数的产生等 复习: 1.关于分数,我们已经知道些什么? 意图:复习旧知,为今天的学习作铺垫 新授 1.孩子们,你们说了这么多,老师也想说说自己知道的?(显示分数发展的历史) 这些符号大家认识吗? 接下来大家肯定认识(出示 1/4),读出来! 这是分数的发展历史……。
意图:激发求知欲,体现师生平等,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意识进行分数的历史教育 2.孩子们,现在还想学习分数的哪些知识呢? 师:关于分数的知识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着重学习“分数的意义”(板书)你看,现在我们这里,还有一位非常棒的老师,就是课本,咱们看看好吗?大家拿出笔把你认为的重点、难点做个记号,等一会儿我们再一起交流一下 意图:培养提问的能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转化学生学会为会学的观念,积极主动、有效地去解决问题 4.通过看书,你获得了哪些知识?(最多三分钟) 老师巡视、指导 汇报整体观念时,进一步强化 师:什么是整体知道吗?把()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还可以把()看作…… 强调:这就是分数的产生,这就是分数的意义等, 5.大家学得不错,那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呢? 如果没有提问:很多同学的眼神里充满很多疑惑,可能没归纳出问题来,大家不用急,只要我们能带着这些疑惑去学习,只要善于思考,善于总结,面临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有没有信心? 如果提问很多:大家能发现问题这是好事,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只要善于思考,善于总结,面临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有没有信心? 意图:带着疑惑、带着问题去求知,去倾听,去思考,去辩论(针对性)集中注意力,善于发现问题才能善于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好象今天学习的知识都是他们自己发现一样, 弱化老师在本堂课中的地位与形象,不让孩子有被老师牵着走的感觉。
6.首先我们猜一猜,看屏幕,阴影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来表示? 想到就说,不用举手,准备 为什么? 肯定学生的答案并出示 1/3:把()平均分成(),表示这样的()的数 板书: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 3 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 出示 3/8:把()平均分成(),表示这样的()的数 意图: 虽是简单的猜一猜, 但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想像能力和数感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深化平均分的概念, 也进一步复习以前分数的具体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新知铺势 7.好的,再来一道 露出的部分是整体的 1/4,这个整体是什么样子的呢?先不说,你能自己摆出来吗?让我们一看就知道这是整体的 1/4 怎样摆好呢? 谁愿意上来摆给大家看一看? 需要几个三角形呢? 想看看老师这里的是什么样子的吗?(出示) 可以看作是一个(), 露出的是 1/4,那么刚才遮住的部分就是整体的 3/4 板书:3/4 表示:把()平均分成()份,这样的()分的数 意图:建构分子、分母各自的含义,并通过动作操作让自己的猜想得到验证从把一个长方形、圆过渡到一些图形,突破看成一个整体的并非是一个物体, 可以把很多同类物体看作是一个整体, 对于学生的思维实现了从单个物体到一些物体的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