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预防肺癌患者化疗后胃肠道反应观察.doc
6页1中药预防肺癌患者化疗后胃肠道反应观察【摘要】 [目的] 观察中药在化疗过程中减轻胃肠道反应的作用[方法] 将 60 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 例采用中药加用常规止吐剂(欧贝) ,对照组不用中药,观察两组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结果采用 χ2 检验 [结果] 观察组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症状比对照组轻,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改善 [结论] 中药加用常规止吐剂(欧贝)可以减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胃肠道反应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癌 非小细胞肺 中药 药物疗法 生活质量 毒副反应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浙江省中医院肿瘤科住院病人,经病理证实可接受化疗的 60 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男性 38 例,女性 22 例,年龄 46 岁~78岁,所有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分布、病情等情况基本相似,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排除标准2①有消化道梗阻者;②颅内高压所致呕吐者;③化疗前即有呕吐者;④肝肾功能不全者;⑤心理异常者1.3 给药方法两组都采用 GP 方案化疗,健择(吉西他滨)1 250mg/m2,静滴,d1,8;顺铂 90mg/m2,静滴(配合水化)分 3d 给予,即d1~3。
同时化疗第 1d 开始均采用中枢抑制剂(欧贝 8mg,bid,静注) ,观察组加用中药四君子汤加味:党参 15g,炒白术 15g,淮山药 20g,猪苓 15g,茯苓 15g,米仁 30g,炙甘草 6g,姜竹茹15g,姜半夏 15g,炒二芽 15g,鸡内金 12g,便秘者可加用瓜蒌仁 30g,生军后下 10g,莱菔子 12g;腹泻者加用马齿苋 30g,炒地榆 15g;口腔溃疡加用水牛角片 20g,紫珠草 15g,每日 1 剂,浓煎 200ml 分 2 次服1.4 疗效标准及观察指标按 WHO 化疗药物毒性反应分级标准[1] ,将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分为 0~Ⅳ度 0 度:无恶心呕吐;无腹泻;无便秘;口腔正常Ⅰ度:恶心,不影响进食及正常生活;腹泻短暂,<2d;轻度便秘;口腔疼痛、红斑Ⅱ度:短暂呕吐,影响进食和生活;腹泻3能耐受,>2d;中度便秘;口腔红斑溃疡,可进一般饮食Ⅲ度:呕吐需治疗,明显影响进食及正常生活;腹泻不能耐受,需治疗;重度便秘,腹胀;口腔溃疡,只进流质Ⅳ度:频发呕吐,难以控制,不能进食;血性腹泻;肠麻痹;口腔不能进食生活质量判断采用治疗前后 KPS 评分[2]生活质量提高:治疗后较治疗前 KPS 评分提高>10 分;生活质量降低:治疗后较治疗前 KPS 评分下降>10 分;生活质量稳定:治疗后较治疗前 KPS 评分变化<10 分。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 χ2 检验2 结 果观察组胃肠道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症状比对照组轻,且便秘发生率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 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生活质量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观察组 21 例,对照组 28 例,有显著差异(P<0.05) ;生活质量稳定观察组 9 例,对照组 2 例43 讨 论大部分化疗药物为细胞毒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伤了人体的正常细胞、组织和器官其中胃肠道反应是不可避免的抗癌药物除了直接刺激胃肠道外,也作用于呕吐中枢临床上常用一种新型、高效、高选择性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 5-HT3 受体阻断剂(如欧贝)抑制抗癌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此类药物特异性强,通过高选择性阻断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催吐化学感受区和胃肠道上端传入迷走神经上的 5-HT3 受体来控制呕吐的发生但有减缓胃肠道蠕动、导致便秘等副作用中医学认为: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肿瘤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正虚邪实,机体阴阳、气血失调导致气滞血淤、邪毒留滞而发病而化疗药物祛邪抗癌,毒性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更加削弱了患者的正气,使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故扶正抗癌是中医治疗肿瘤的基本思路作者以四君子汤为主方,方中党参甘平入脾肺为君,健脾益气、益胃生津;白术、淮山药、米仁健脾燥湿,助运化; 猪苓、茯苓健脾渗湿和胃;姜半夏、姜竹茹和中理气,降逆止呕; 炒二芽、鸡内金健脾消食;炙甘草益气和中 ,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使得脾健气升,胃和逆降。
余瓜蒌仁、生军、莱菔子泻下通便,消食化滞;马齿苋、炒地榆有收敛的作用;水牛角片、紫珠草清热解毒现代5研究表明:四君子汤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方中人参、白术可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茯苓可以激活体内免疫系统释放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细胞因子,增强 NK 细胞和 LAK 细胞的功能,甘草的有效成分甘草甜素可增强干扰素的产生[3];姜半夏有中枢镇吐作用[4] 综上所述,中药加用常规止吐剂(欧贝)是一种有效减轻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方法,在治疗局部症状的同时注重整体气机的调节,实现标本兼治,明显优于单纯止吐,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 潘宏铭, 徐农. 肿瘤内科诊治策略[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428-429.[2] 孙燕, 周际昌. 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 53-54. [3] 马丽雅. 四君子汤加减在抗肿瘤中的作用 [J]. 浙江中医学院报, 2004, 28(2):44.[4] 李广勋, 丛众, 王道华. 中药药理毒理与临床[M]. 天津: 天津科技出版社, 1992. 287-37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