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冲突管理作业.doc
9页冲突管理第 1 页 共 9 页期刊内容简介:期刊内容简介:南海本田工会变身南海本田工会变身在刚完成不久的一次工资集体协商中,广东南海本田汽车零部广东南海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件制造有限公司(下称南海本田下称南海本田)劳资双方经过协商达成共识,一线工人工资普涨 611 元这是自一年前停工事件之后,南海本田工人工资的第三次上涨停工之前,南海本田一线职工每月收入为 1524 元,加上夏季奖金和年终奖后,全年月平均收入为 1852 元2010 年 5 月 17 日开始,工人以加薪为诉求,集体停工停工持续 19 天,最终,资方同意将工人工资在原基础上提高 35%,停工结束在南海本田停工事件中,原本应发挥作用的工会并未代表职工向资方争取权益这招致工人们的不满,“我们每个月都交 5 元钱工会费,但工会对我们来说只是个摆设”,工人因而同时提出了重组工会的要求2010 年底,南海本田工会重组,并成功主导了此后的两次工资集体协商目前,南海本田一线职工的固定月收入增至 2471 元,加上奖金,全年月平均收入为 3345 元。
一年之中,工人的全年月收入增长了1493 元,增幅达到 80.6%重组重组冲突管理第 2 页 共 9 页南海本田工会成立于 2008 年 6 月,由工会主席吴和及六位委员组成,当时未设副主席一职,也没有车间分会和工会小组工会委员候选人由上级工会——狮山镇工会和企业方酝酿产生,再交由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等额选举,当选的七名委员再以得票高低选出工会主席当吴和成为工会主席时,他还兼任公司管理科副科长一职重组发生于停工事件结束五个月后,2010 年 12 月初,先由工人以班为单位直接选出 63 名工会小组长,再以车间为单位直接选出七个车间分会,每个分会包括一名分会主席和两名委员在此基础上,12 月 11 日,本田召开年度工会会员代表大会,130 名会员代表增选出 6 名工会委员至此,南海本田工会委员增加到 13 人此后,经 13 名委员推选,产生两位工会副主席(工会主席一职沿袭),选举之前,临时增加了一个现场演讲环节,王超群票数第一,得以当选今年 26 岁的王超群,2009 年从西安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毕业后,进入南海本田工作王超群兴趣广泛,喜欢在网上看新闻评论,善与工友交流,逐渐成为工人中的“意见领袖”,在车间分会和企业工会的选举中,她均以高票当选。
王超群认为,重组后的工会变化明显,一是工人对工会的认可程度提高以前工会的福利色彩比较重,大家以为就是发发日用品的现在他们知道,工会还能为他们维护权益刚进来的员工会问,什么时候可以加入工会冲突管理第 3 页 共 9 页在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的职工宿舍中,一位卢姓工人说,现在经常能听到工会的一些消息,工会要向企业提什么意见,都会跟工人商量王超群是我们这边的代表工会重组后,南海本田还同意为工会设立三名专职工会干事,而此前的七位工会委员中没有一位是专职干事谈判谈判重组之后的工会未及磨合,就面临重任王超群当选工会副主席数天后,南海本田即公布 2010 年末奖金发放方案根据该方案,工人可获得“两个月的基本工资 职能工资”的年终奖金新工会随即就此与资方展开第一次协商新工会指定 13 名工会委员和 4 个车间分会主席为协商代表,在听取和收集工人意见之后,向企业提出“四个半月基本工资”的年终奖金发放方案由于工会方案与资方方案差距较大,立即遭到后者拒绝但在省总工会巡视员孔祥鸿的斡旋下,双方达成一致,以公司当年实现利润和劳动生产率为主要依据,决定年终奖金的发放额度最终方案为:(基本工资 职能工资)×3.5 个月 (134 元×2),此外,方案还明确,奖金应在 2011 年 1 月 20 日前发放。
这是新工会的第一次“主动出击”,王超群说,谈判让工人们看到工会的力量,感到工会是可以信任的,同时也锻炼了工会代表的谈判技巧冲突管理第 4 页 共 9 页接下来的第二次谈判就没那么轻松了今年 2 月 15 日,资方向工会提出涨薪 431 元作为年度工资调整方案工会立即召集班长、工会干部、职工代表等讨论,向资方提出增加工资 880 元的方案,这是资方提出涨幅的 2 倍3 月 1 日,工资集体协商会议举行资方首先让步,将涨薪幅度由 431 元提高到 531 元工会方当即答复“不接受”,并在与职工代表闭门讨论之后,提出上涨 731 元的新方案王超群还提出,如果企业不接受方案,将会产生负面影响,包括,职工士气受挫,公司产品质量会受到不利影响;从公司长期发展来看,不利于留住熟练工;职工会对工会非常失望,不利于工会开展活动等资方代表再次让步:总体工资上调至 561 元,并称此为“最后方案”,如果工会再不赞成,之前所有协商均将无效,并提交政府进行仲裁但是,广东省总工会巡视员孔祥鸿当即就对资方“最后方案”说法表示反对,在其协调下,资方又同意将奖金增加 50 元,即涨薪额度变为 611 元这一数字事实上已超过了工会 600 元的协商底线,遂被接受。
这次谈判历时半个月,经过三轮六次的讨价还价最终达成一致冲突管理第 5 页 共 9 页选自选自-----《《财经财经》》2011 年第年第 17 期期关于关于“南海本田工会南海本田工会变变身身”若干若干问题问题看法及感想看法及感想--------以以““南海罢工案南海罢工案””为例为例1 摘要:摘要:企业工会作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基层组织,是工会的重要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是企业工会会员和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 但是反观当代工会整体发展情况,不难发现:在世界范围内看来,除了超大型企业外,一般企业都得益于强大的行业工会或地方工会的支撑,与资方抗衡;而在中国,无论资方还是劳方,组织性均比不上发达国家相对而言,资方仍通过经济手段与地方政府形成较紧密联系,乃至结为利益同盟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工会——即使足够独立,在谈判时仍然处于弱势南海本田工会”的成功变身将会迎来怎样一个新的工会模式的制度创新,会是偶然事件,还是能够开启中国企业工会集体协商的模式变革先河呢?2 关键词:关键词:南海本田、工会、谈判、工资冲突管理第 6 页 共 9 页3 背景资料背景资料(““南海罢工案南海罢工案””的引入的引入):在刚完成不久的一次工资集体协商中,广东南海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下称南海本田)劳资双方经过协商达成共识,一线工人工资普涨 611 元。
这是自一年前停工事件之后,南海本田工人工资的第三次上涨停工之前,南海本田一线职工每月收入为 1524 元,加上夏季奖金和年终奖后,全年月平均收入为 1852 元2010 年 5 月 17 日开始,工人以加薪为诉求,集体停工停工持续 19 天,最终,资方同意将工人工资在原基础上提高 35%,停工结束在南海本田停工事件中,原本应发挥作用的工会并未代表职工向资方争取权益这招致工人们的不满,“我们每个月都交 5 元钱工会费,但工会对我们来说只是个摆设”,工人因而同时提出了重组工会的要求2010 年底,南海本田工会重组,并成功主导了此后的两次工资集体协商4““南海罢工案南海罢工案””案例案例‘‘问题问题’’分析:分析:(1)根据《工会法》、《劳动法》和《中国工会章程》由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四届执行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 2006 年 12 月 11日通过的《企业工会工作条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南海工会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首先,工会主席是由上级工会和企业方酝酿产生,完全没有经过企业工人的选举;其次,工会的代表性和独立性问题冲突管理第 7 页 共 9 页没有得到解决,工会主席既代表工人组织,又作为企业管理层任职代表企业,这其中必然会引发不公平企业管理冲突,他究竟是代表谁的利益呢?(2)南海本田罢工事件中,原本应该发挥作用的工会并未代表职工向资方争取权益,由此可以看出,在潜意识或者说在隐形的企业管理中,工会只是一个摆设,它并不能发挥作用,也不可能让其发挥作用;(3)工人普遍缺乏对工会的全面认识,对于维护自身合法权利方面,缺少对于专门知识的了解和运用掌握,导致其不敢与企业“正面交锋”;(4)工人缺乏有力的领导核心,在实际与企业的谈判中处于劣势,他们受到来自各方面的阻力,是企业里的弱势群体。
5““南海罢工案南海罢工案””案件案件‘‘成功成功’’分析:分析:(1)在停工事件中,工人没有采取非理行为,为他们跟企业涡旋留下回旋空间;同时在多次工资协商过程中出现决裂时都能够冷静对待问题,并提出一系列有利于双方和解的措施,这是非常具有建设性的做法;(2)工会提出重组,经过工人民主选举并由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增选确认这样经过重组后的工会组织,独立性得到了重大保证,同时也使工人对工会的认可程度提高,从而也提高了工人对于企业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有利于调动工人的工作积极性,也有利于组织的稳定发展;冲突管理第 8 页 共 9 页(3)上级工会在整个工会变身中也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6““南海罢工案南海罢工案””案件反思:案件反思:(1)培育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良性发展的宏观环境应加强舆论引导,引起全社会对企业职工的重视,从而影响企业对于工会的合理有效建设;(2)构建合理的工会机制,规范法律设备体系;(3)规范集体谈判的机制,明确诸如停工、罢工等事件的界限,以此来约束企业和工人,使他们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于这一条例,到现在仍处于空白阶段;(4)企业应该加强加强精神团队建设首先,明确团队目标,实现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的统一,这其中包括明确的团队目标和企业和个人的共同愿景(建立在个人愿景之上) ;其次,强化团队领导者行为修炼,企业领导者需要重视自我价值提升来扩展影响力;再者,培养民主氛围,工会作为工人权益性组织,应让其民主推选,这是其权利,同时也是企业尊重工人,赢得员工赞赏和认可的可选之举;最后,企业需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7 总结:总结:此次“南海本田工会罢工”事件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由南海本田公司内部管理发生冲突而造成的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是本质,但是完全忽视企业职工利益并表现的异乎明显,这样就必然产生企业员工“群集而攻之”的不良冲突事件南海本田事件最终因得益于来自各方面的努力(上级工会、工人与组织多次谈判等)而最终落冲突管理第 9 页 共 9 页下帷幕,员工的得到了合法的保障,企业也由此得到了正常的运转在这一场“角逐大战”中,究竟是谁得益又是谁损益了呢?我想这无从判断,而最好的解释莫过于是双方都在损失,也都得到了一定的益处员工罢工受到了经济损失以最终赢得权益而收尾,企业因罢工而使整个组织处于停滞状态,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因此,可以得出,组织是一个连环系统,无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对于起来说都将承受很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责任压力有效避免冲突、解决冲突是企业必须要做的“指南”8 说明:说明:本文中,我对一些案例的看法和认识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总结,在过程中借鉴和引用了相关的期刊、文献,对于一些专业问题还存在一定问题,在此,表达我深深地歉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