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课 宝盖头[1].doc
5页第八课 宝盖头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宝盖头偏旁的书写要领2.了解汉字的发展历程,学习带有这个偏旁的一般书写规律3.写好例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恰当教学过程:一、 认识偏旁1、宝盖头是由圆点、左点、横钩组成圆点宜粗重饱满,左点上轻下左斜橫钩中的橫画宜轻细,压住圆点下端,左短右长,左边不与左点相交,钩脚出锋与下画呼应2、学生观察课件图片,熟记宝盖头的结构 在篆书中,宝盖头就是屋顶之形,到楷书中已经简化了,但还有一点像六千多年前半坡村的房子3、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笔画要点板书宝盖头二、通过练习,初步掌握宝盖头偏旁的书写要领1、宝盖头:上点居中,第二笔是竖点,稍向左下倾斜,横钩稍左低右高,转折处稍顿逆锋入笔写圆点,圆点宜粗重饱满,左点露锋起笔,上轻下左斜逆锋入笔写橫钩,橫钩中的橫画宜轻细,向上稍拱而行,压住圆点下端,左短右长,左边不与左点相交,钩脚出锋与下画呼应2、老师示范讲解写法3、 描描写写让学生通过描红、临写,初步掌握这个偏旁的书写方法三、初步掌握带有这个偏旁的字的书写方法要发挥描红的作用,让学生在描写,看老师示范写的过程中不断体验、总结1、指导书写宝盖头的例字宫,字上宽扁,下面吕部两个口字上小下大,整个字上下重心对正。
字中横大致平行,间距相近两个口字上下边竖内斜,左上均不封口,右边竖均较粗重书写时要注意竖要保持一定的倾斜室,室字为上下结构,上宽扁,下窄长,整个字上下重心对正字中橫画大致平行,间距相近,长短不同2、 备用以下三个字,个别指导书写寂,下部小的竖钩应与上的竖上下对正,要注意左右点的呼应又字的短撇稍收敛,捺书写时应适当舒展审,曰应稍偏,上大下小;最后一笔竖居中,与宝盖头的上点上下对正,应写得直挺有力官,上宽下窄,布白均匀,下半部分要居中四、 学生自己练练,师巡视指导汉字的演变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经过隶变,这时候汉字开始化圆为方了,原来圆润的线条消失了,变成了横平竖直的方块字.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不断变化,到了唐朝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正楷.出示楷体宫字. 三、 练习书写 1、 了解的宝盖头和宫字的发展变化,我想这将对你们接下来的学习有莫大的帮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写一写吧! (1) 首先,请你们观察宝盖头,它由哪些笔画组成,这些笔面有什么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并面出宝盖头笔法示意图 (2) 教师范写宝盖头,边写边念要领:逆锋起笔.收;露锋起笔,向左下倾斜, 再收回去;逆锋入笔写横钩,不与左点相连, 横画细长,并慢向右上方拱起而行,顿笔,向下按,收。
2、 再看宫字怎么写.(师范写, 边写边讲解分析) 3、 现在请你们自己练习宫字写两遍,教师巡视指导. 4、 选择三幅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展示,学生评价 5、巩固练习两遍,选择两幅展示,教师赏评 四、拓展欣赏 1、书法是一门艺术,追求变化之美,最忌死板单一,同一个字不同的书法家会写出不同的风格.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书法世界,一起去感受美、欣赏美吧! (出示不同书法家书写的“宫”)第一个字就是我们 今天学习的范本唐朝颜真卿的书法.其他几个字分别是唐朝欧阳询、柳公权以及元朝的赵孟颊写的,这四位书法家并称为“楷书四大家”.怎么赏析书法作品呢?老师在这里给大家一些小小的建议: A、从点画线条来欣赏汉宁B、从汉宁的结构布局、疏密来欣赏.2、请你们选择一两个字进行欣赏,看看它们都有哪些异同? 3、教师相机补充、点拨 颜真卿:颜体特点最明显的是横轻竖重,横画轻细,怪画厚重:整体品得维强浑厚,气势庄严.简称“肌肉男” 欧阳询:欧体字形瘦长,很有风骨,很符合我们现代的审美观以瘦为关;疏密有致,笔力险峻,显得气势奔放.简称“美男子” 柳公权:柳体学习颜真卿笔法,又溶会自己新意,使他的字避免了横细竖粗,而取匀衡瘦硬,有一种斩钉截铁的气势,点画爽利挺秀,于干脆脆,不拖泥带水. 赵孟頫:字体圆润,但不像颜体厚重,反而显得清秀飘逸,端正严谨. 4、不同的书法家写同一个字,风格迥异,独具一格,即使是同一个书法家的字也有差异.展示《颜勤礼碑》中带宝盖头的字欣赏,这些字都是颜真卿写的,都带有宝盖头,但是每-个宝盖头的写法都不一样.请你们仔细观察,说说这些字中宝盖头的形态有什么异同? (宝盖头中两个点变化明显) 5. 请你选择其中一两个字进行临写练习. 6、展示学生作品 7.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汉字的发展历程,知道了颜体字中宝盖头的写法很特别, 还认识到宝盖头在不同字中会有线条形态的丰富变化,在不同书写风格中,同一个偏旁的写法也会有所不同。
只有认真观察,用心体会,我们的书写才会越来越熟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