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变压器差动保护CT二次接线.doc

41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414761209
  • 上传时间:2023-12-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9.50KB
  • / 4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变压器差动保护CT二次接线杨振国提纲:分析变压器差动保护CT二次接线越级跳闸的因素,指浮现场接线常浮现的错误,简介如何分析电路及对的接线的措施核心词:变压器 差动保护 CT二次接线新安装的变压器投入运营后,往往在低压侧主母线浮现短路时,或输电线路故障时引起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的越级跳闸事故究其因素,大多是差动保护CT二次回路接线错误变压器的纵联差动保护是按比较其各侧电流的大小和相位而构成的一种保护正常运营及外部短路时,流入差动继电器的电流应等于零但事实上由于变压器的励磁漏流,接线方式和电流互感器的误差等因素的影响,继电器中有不平衡电流流过;而在保护范畴内短路时,差动回路电流应为各侧电流的算术和,从而使差动保护动作,切除故障根据差动保护的特点,为了达到上述规定,在设计和保护定值计算中对差动的回路中产生不平衡电流的五个因素进行补偿其中之一便是对其接线组别的补偿若变压器的接线组别为Y/d-11(以35/10KV双绕组变压器为例)这样,变压器高下压侧电流之间就存在着30Ο的相位差,若不采用补偿措施,将会在差动回路中产生不平衡电流为此,我们一般采用将变压器高压侧CT二次绕组接成Δ型,将低压侧CT二次绕组接成Y型来进行相应补偿。

      这样,在现场接线中,便存在CT 二次绕组Δ型自身如何接线及与Y型接线相相应的极性问题这个问题稍不注意便会浮现接线错误如何做到对的接线呢?先来分析一下几种也许的接线方式: 图1是工程上常用的一种接 iA i/A 方式图中iA、iB、iC分别为变 X ο οa 压器高压CT二次绕组三相电流, iB i/B 差 ia、ib、ib分别为变压器低压侧CT Y ο οb 二次绕组三相电流 iC i/C 动 下面对图1进行相量分析 Z ο οc 现假定变压器高下压侧电流 继 均从其两侧CT的极性端子L1流 ia i/a 入,L2流出。

      X/ ο ο a/ 电 iA i/A ib i/b Y/ ο ο b/ 器 ic i/c i/B Z/ ο ο c/ iC iB i/C (a) (b) ia(i/a) i/c 图1 ib(i/b) i/b ic(i/C) i/a (c) (d) 图2在正常运营状况下,先画出iA、iB、iC相量与如图2(a)。

      根据图1可得: i/A=iA-iB i/B=iB-iC i/C=iC-iA作出i/A、i/B、i/C相量如图2(b)从图2(a)、图2(b)可看出i/A、i/B、i/C分别比iA、iB、iC超前30Ο又当变压器组别为Y/d—11时,变压器低压侧电流相位将超前高压侧电流相位30Ο这样可作出ia、ib、ic相量如图2(c)从图1中可知ia=i/a、ib=i/b、ic=i/c故图2(c)同样也合用于i/a,i/b、i/c 比较图2(b)与图2(c)可知,i/A与ia,i/B与i/b,i/C与i/c均为同相显然不能满足它们应当反相的规定如果变压器高压侧CT的一次电流从L1流入,L2流出,而低压侧CT一次电流从L2流入L1流出那么图1中ia(i/a)、ib(i/b)、ic(i/c)将与图2(c)中的相应相量反相,如图2(d)此时i/a与i/A、i/b与i/B、i/c与i/C分别反相,这样便满足了差动保护的规定当变压器高压侧CT一次电流从L2流入,L1流出,而低压侧CT一次电流从L1流入L2流出时,依上述分析,也可得出同样的结论。

      由此可分析出图1在上述条件下,当变压器内、外部短路时,均满足差动保护规定在实际工程中,变压器高压侧CT一次电流基本为L1流入L2流出,而变压器低压侧总屏隔板上所装CT上端为L1,下端为L2这样,变压器低压侧电流通道为:主变低压侧 母线桥 CT下端L2 CT上端L1 开关 主母线即低压侧CT一次电流为L2流入,L1流出,与前面分析的条件相似因此,采用图1的接线方式能适应此种状况若变压器差动保护采用低压侧总屏内或母线桥上的其他CT,且一次电流又从该CT的L1流入,L2流出,高压侧CT的一次电流均为L1流入L2流出,则可采用如下两个措施,使CT二次接线满足规定,事实上就是在图1的基本上,将任一组CT二次绕组电流反相措施一:将变压器高压侧CT二次接线保持不变,而将低压CT的二次绕组a/、b/、c/连接成中心点,再分别从X/、Y/、Z/处引低压差动臂,即将图1中a/与X/、b/与Y/、c/与Z/互换这样也相称于将图1中的i/a、i/b、i/c分别反相180Ο,使之与图2(d)相似,以满足规定措施二:保持变压器低压侧CT二次接线不变,将变压器高压侧CT二次接线在图1基本上使a与X、b与Y、c与Z互换,也就是将iA、iB、iC的方向在图1基本上反相,并从X、Y、Z处分别引出高压侧三个差动臂。

      如图3所示: iA i/A 下面通过相量分析来阐明其 a ο οX 对的性 iB i/B 差 iA b ο οY i/C iC i/C 动 i/B c ο οZ ia i/a 继 iC iB i/A X/ ο οa/ 图3 (a) (b) ib i/b 电 Y/ ο οb/ ia(i/a) ic i/C 器 图4 ib(i/b) Z/ ο οc/ ic(i/c) (c) 在正常运营时,作出iA、iB、iC相量如图4(a)。

      从图3得: i/A=iB-iA i/B=iC-iB i/C=iA-iC作出i/A、i/B、i/C相量如图4(b)从图4(a)、图4(b)可以看出:i/A比iA、i/B比iB、i/C比iC分别滞后150Ο根据变压器Y/d-11接线组别的特点,作出ia(i/a)、ib(i/b)、ic(i/c)相量如图4(c)比较图4(b)与图4(c)可知:i/A与i/a、i/B与i/b、i/C与i/c正好反相,满足规定因此可分析出在此中接线下,变压器内、外部短路时均可满足规定根据以上分析,同样可得出:当变压器高下压侧CT一次电流各从L2流入,L1流出时图3接线满足规定因此,我们可得出下述结论:当变压器高下压侧CT一次电流流向相对其各自极性端子L1、L2为相似时(即两侧各从L1流入L2流出),则可采用图3接线方式或上述所说措施一当变压器高下压侧CT一次电流流向相对其各自极性端子L1、L2为相反时(即一侧电流为L1流入L2流出,而另侧电流为L2流入L1流出),则可采用图1的接线措施下面再分析一下一种常用的错误接线如图5此种接线的特点:变压器 高压侧CT二次接线绕组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