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语》心得体会1500字(2021年整理).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qing****vip
  • 文档编号:179097686
  • 上传时间:2021-04-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92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语》心得体会1500字  《论语》是我国经典读物,涵蕴了我国的文化经典下面是我整理分享的论语心得1500个字的相关文章,希望能够帮到你  论语心得1500个字篇一  儒家文化是具有鲜明的以“人”为中心的伦理型文化《论语》把人分为圣人、贤人、惠人、善人、君子、士人、众人、野人、小人等,但实际上又可大致可分为圣人、君子、众人、小人四类圣人很难做到,谁也不敢说自己能做得到,大家都是众人,甚至是小人小人不是我们所推崇的,我们所推崇的是君子君子是我们做人的目标,是我们努力要做成的一种人所以在《论语》里提到君子的就有80余处那么,《论语》里崇尚的“君子”是怎样一种人呢?  君子是一种道德高尚的人  君子的美德之一就是要宽容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坦”即平;“荡荡”即宽广的样子;“长”指常;“戚戚”是忧愁、悲伤的样子意思是说:“君子总是心胸宽广,小人常是忧愁悲伤  宽容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能得到百姓拥护,有亲和力的条件孔子说“宽则得众”(当权者宽容就会得到百姓的拥护)所以,商汤说:“如果我本人有罪请不要牵连天下万方;如果天下万方有罪,那罪就由我一人承担  君子的美德之二就是要谦让。

      孔子认为君子有四种道德品行其中之一就是谦逊  君子的美德之三就是讲仁义君子明白的是大义,小人懂得的是私利正因为如此,君子厌恶传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处在下位而诽谤地位在他以上的人,厌恶勇敢却不懂得礼节的人,厌恶固执任性顽固不化的人  君子是一种能力高强的人  《论语为政》记录了孔子的话“君子不器”意思是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只仅仅具有一才一艺就行文质彬彬”是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论语里仁》记录孔子的话:“君子之于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无适:没有专门的规定一定要这样无莫:没有专门的规定不能这样义:宜,适合比:挨着、靠近意思是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固定不变的要怎样做,也没有固定不变的不应该怎样做,而是怎样适合情理,就怎么去做这里所说的情理,实际上表现了作为君子的一种智慧,一种分辨是非的能力  君子是一种勤勉自律的人  君子是使自己修身养性恭敬谦逊君子的自我修养正如《诗经》里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也就是说,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像加工玉石,琢了还得磨  论语心得1500个字篇二  通过晨会我们学习了于丹的《论语》心得,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于丹教授说:“《论语》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办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有时候很朴素《论语》不是板着面孔的一部书,它教给我们的办法有时候透着一些变通,它告诉我们一种做事的原则和把握原则的分寸其实我们今天总在说什么事情是该做的不该做的,什么事情是好是坏,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的判定不简单是好坏之分,只是你是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或者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其实有很多事情应该是有尺度的,孔夫子不是一个提倡一味丧失原则,一味要以一种仁爱之心去宽宥一切的人  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孔老夫子说:过犹不及在孔子看来,事情做得过头了,和没有做到位是一样的效果,那么,在现代生活里,我们该如何把握为人处事的分寸?当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我们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自己亲近的人,我们又该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怎样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于丹教授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做过了头,不是你应该做的事情,你就不要去做,否则得到的不是很好的下场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把握分寸做事,是一个明智的人应该做到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千万不要做不该你做的事情,只要有分寸地把握住自己的过失也就可以了。

        于丹教授告诉大家,要是有人对不起你了,你不要以德抱怨要以直抱怨,要以你的耿直和公正来对待他,不要让他感到你是可欺的,要让他对你刮目相看,觉得你不是随便可欺的人以前我们总认为,即使人家对不起你了,你还是对他好这样长久下去,那个人总觉得你是可欺负的人,于是他便会变本加厉地欺负你,让你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这样长久下去,只能增长了那个人嚣张的气度,反而更加欺负你了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不如意的人和事情,如果我们一味地迁就,一味地原谅、宽容,即使他到你的头上来欺负,你还是忍受,还是对欺负你的人恭敬不已,那么就加深了那个人欺负你的程度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会遇到这样不如意的事情,如果我们有一个为人处世的好方法能有一个教会你做人处世的经验对我们都是一个很好的借鉴.论语就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最好的为人初始的好方法  对别人要保持沉默的关爱孔子说:忠告而善告之,不可责之当人家不喜欢听的时候,要赶快停下来,好朋友不要做过分的事情,好朋友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远离危险,让我们以欢乐对待生活的人.人在不同的一生中,能结交到好朋友是一个人的万幸  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抱怨处世艰难与其怨天忧人,不如恭身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做到,掌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自然就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

        她告诉我们:先修炼好自己,戒之在斗,不要听信他人对你的鼓动,要结交有平常心的朋友,结交到淡淡的平和的朋友,她就是你最好的朋友为人处世是有哲学道理的,只要你能多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遇到什么事情,不要过早地下结论,要多听,多看,多闻,把人家走过的路,间接地警示自己那么你的人生路就会走得很好,也会走得很顺畅如果一个人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一些,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少苛刻别人,君子不抱怨别人,对自己每天都要检点,那样的人,才会做到慎言之.一个人尊从学问的人,才会让自己成为有知识有教养,有能力,有抱负的人,才是最明智的人  论语心得1500个字篇三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

      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9 / 9。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