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D卷.doc
12页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图中,1933年美国的失业率达到最高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南方和北方发生战争B.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C.美国人民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D.美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大危机2 . 下列选项不属于世界古代史上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 )A.亚历山大帝国B.古巴比伦王国C.拜占庭帝国D.阿拉伯帝国3 . 能够通过下图所示著作查到的史实有①秦始皇统一全国②赤壁之战③大运河的开通④黄帝、炎帝的传说A.①②③B.①④C.①②④D.②③4 . 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者之间的共同点( )①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②都是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 ③都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④都是对以前生产关系的改革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5 . 王老师从网上搜集来克星顿枪声、华盛顿、萨拉托加大捷等资料做课件。
由此,我们可以判断王老师的课件内容应属A.美国独立战争B.日本明治维新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俄国农奴制改革6 . 解放战争进行一年后,战争形势发生了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变化,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已由开始时的430万减少到373万,其中正规军由200万减少到150万由此可见,“战争形势变化”指的是A.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迅猛减少B.解放军军队数量超过国民党军队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国民党军队由战略进攻转入收缩防御7 . 公元7世纪时,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进行改革,这次改革仿效的是( )A.罗马元首制度B.中国明清制度C.希腊民主制度D.中国隋唐制度8 . 2013年5月20日,李克强总理在出访印度时,发表了题为《跨越喜马拉雅山的握手》的署名文章,指出:中印两国天造地设,注定终将走在一起中印两国“注重终将走在一起”是因为双方曾经共同提出、并一直奉行着(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多边外交活动的原则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求同存异”的方针9 . 《权利法案》与《人权宣言》、《独立宣言》相比,其显著特点是( )A.宣告独立,脱离殖民统治B.限制君主的权力C.强调人人生来自由、平等D.保护人们的私有财产10 . 列宁认为,资本主义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掌握了大量先进技术与经济管理经验,而初掌政权的共产党人在这方面则极为缺乏,因此号召共产党人要向商人、向资本家“学习”。
下列能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A.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B.优先发展重工业C.走农业集体化道路D.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11 . 下列地名是北京在历史上的不同称呼,请按时间先后排出顺序①大都②燕京③涿郡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12 . 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它发明于A.商朝B.秦朝C.西汉D.东汉13 . “冷战”(Cold War)是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北约”和“华约”的建立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14 . 世界三大宗教的形成和传播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佛教的创始人是A.乔达摩·悉达多B.耶稣C.穆罕默德D.玄奘15 . 史学家布克哈特在评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时说“有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神学纱幕首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该评论是基于下列哪些作品得出的( )①《神曲》②《蒙娜丽莎》③《最后的晚餐》④《罗密欧与朱丽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6 . 西周时期,周天子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诸侯,受封者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定期到周王室朝觐、纳贡和服役。
这体现了西周实行( )A.分封制B.禅让制C.世袭制D.郡县制17 .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所以推动中国农业的大发展,主要是因为( )A.它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政策B.它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的性质C.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D.它是在邓小平主持下制定的政策18 . 下列哪个事件发生于1995年,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A.东南亚金融危机B.世界贸易组织成立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D.第九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领导人会议19 . 清朝社会内部矛盾不断加剧,主要表现在( )①贪腐之风蔓延 ②西方殖民入侵 ③贫富分化严重 ④民众生活困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0 . 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A.陆军B.海军C.空军D.第二炮兵21 . “灯闪着,风吹着,蟋蝉叫着,我坐在床头看书月亮出来了,风息了,我站在院中唱歌这是末代皇帝薄仪(1906~1967)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和文言文相比,这种平易通俗的文风受益于A.戊戌变法B.护法运动C.新文化运动D.一二·九运动22 .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优先发展重工业,中国始终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王崇伦的贡献是( )A.改进8种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5倍至10倍,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B.主持原子弹研制,参加氢弹研制,被誉为“两弹元勋”C.带领兰考人民向干旱、风沙、盐碱“三害”宣战,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D.以“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打了大庆油田第一口井,被誉为“铁人”23 . 科技进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更改变着生产方式工厂的发展史便是一部科技进步史下列生产现象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的是A.工厂的选址受风力和水力的限制B.工厂靠近煤炭产地而建C.工厂的机器生产离不开汽油、柴油D.工厂中的网络技术人员发挥着重要作用24 . 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台阿里巴巴以排名第23位居2017年度全球500强品牌榜单上该网站名称出自哪个国家(地区)的民间故事集?( )A.古代希腊B.古代巴比伦C.古代印度D.古代阿拉伯二、综合题25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匙:材料一 他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三分之二的收款物上交国家他又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如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官役使70多万,征伐南方调发了50万士卒,修筑长城征派了40万人——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教材(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根据材料一可以看出“他”的统治有何特点?材料二 (汉高祖)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人救版七年级《中国历史》教材文帝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连续12年免除全部田税——废除肉刑,重视“以德化民”.——据《资治通鉴)(2)材料二中的“汉高祖”是谁?材料二反映了汉朝初年实行的哪一政策?(3)这一政策的长期实施促成了哪一盛世景象的出现?材料三 《后汉书·刑法志》记载,在光式和明帝时期,人民免去了“兵革之祸”,而有“乐生之念”光武以后的若干年内,“五谷登衍”,“蚕麦善收”,“吏称其官,民安其业”,出现了“天下安平"的景象.(4)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个朝代出现的什么现象?26 .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铸就了许多伟大的精神。
红船精神)材料一:(1)依据材料一,你认为中国共产党建党最初的“梦想”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哪次会议?(井冈山精神)材料二:当时党的特委和军委的政策是:坚决地和敌人作斗争,创造罗霄山脉中段政权,反对逃跑主义;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军队党帮助地方党的发展,正规军队帮助地方武装的发展……——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2)据材料二,请归纳我党斗争的主要策略请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失败后,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长征精神)材料三:品读毛泽东的《长征》(3)请依据诗歌指出遵义会议后红军在长征中的壮举依据诗歌意境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长征精神抗战精神)材料四:抗战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从面对外来侵略,国难当头之际,全体中华儿女一致抗日中体会到;从掩埋了牺牲战友,擦干脸上的泪水勇往直前的战斗中体会到;从面对日寇的疯狂杀戮、血战到底的气势中体会到4)依据材料四,分析概括抗战精神5)“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一脉相承,不断发展,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那么,你认为这些精神有哪些共同内涵?27 . 西方“步入近代”的社会巨变: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是器物(技术)方面的变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14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地中海沿岸的手工工场、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扩张孕育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基本要素,使世界朝着一体化方向迈出了关键一步这是一个被称为“人的发现”和“地理大发现”的时代材料二 从17世纪上半叶到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取代了封建势力,获得了政治统治权这些国家先后开始或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初步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格局当谈到18世纪80年代末的英国和法国时,恩格斯指出:“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材料三 1838—1870年英国铁路里程变化情况:1838—500英里;1850年—6600英里;1870年—15500英里1)据材料一,说明“人的发现”和“地理大发现”有何共同影响?(2)据材料二,“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分别是指什么?(3)以英国为例,简要说明“地理大发现”、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三者之间的关系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铁路里程变化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何影响?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二、综合题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