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doc

18页
  • 卖家[上传人]:金诺****简谱
  • 文档编号:287564733
  • 上传时间:2022-05-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0.50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篇一:短文两篇练习_夸父逐日 文学常识积累 《夸父逐日》选自《》,体裁: 《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我们在七年级上册学过他的一篇寓言《》,就选自这里答案:《山海经·海外北经》;神话故事;《淮南子》;《塞翁失马》 四、字词句积累 (一)、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 昔者()颛顼()水潦()饮于河、wèi() 北饮大zé()天柱折() 答案:xīzhuānxūlǎo渭泽zhé (二)、重点字词解释 1、与日逐走()2、夸父逐日() 3、北饮大泽()4、共工怒触不周山() 5、昔者()6、地维绝() 7、故水潦尘埃归() 答案:1、竞跑,赛跑;2、追赶太阳;3、大湖;4、碰、撞;5、从前;6、断;7、积水 (三)、重点句子翻译 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2、未至,道渴而死 3、天柱折,地维绝 4、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5、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答案:1、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2、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 3、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 4、天向西北方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移动 5、大地的东南角陷塌了,所以江河泥沙朝东南角流去 (四)、词类活用 北饮大泽: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五)、古今异义词 1、夸父与日逐走 2、饮于河、渭 答案: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河:古义:专指黄河;泛指各种河流 (六)、一词多义 1、足:河、渭不足()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绝:地维绝()夜久语声绝() 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与朱元思书》 3、故:故日月星辰移焉() 过故人庄()《过故人庄》 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桓候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 答案:1、够;值得;2、断;消失;极;绝妙;3、所以;旧、原来;原因;特意 (七)、成语积累 夸父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八)、文言句式 A、省略句式:1、“弃其杖,化为邓林”等于“(夸父)弃其杖,化为邓林”译为: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2、“怒而触不周之山”等于“(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

      译为:(共工)发怒撞不周之山 B、状语后置句式:“饮于河、渭”等于“于河、渭饮”译为: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五、内容及写法理解 1、夸父形象:勇敢追求、死而后已两篇文章均表现古代人民探索、征服自然的愿望和意志 2、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篇二:七下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山海经 短文两篇 姓名分数 一、重点字词注音 逐.zhú淮.huái昔.xī颛.zhuān顼.xū天柱折.zh?水潦.lǎo尘埃āi二、重点字词注解 1、解释加点字词 昔者..昔者,从前故.日月星辰移焉..故,所以移,移动焉,兼词,相当于“于之”欲得.饮得,能够故水潦尘埃归....焉潦,积水尘埃,尘土,指泥沙归,流向,归向河、渭不足.足,足够入日..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地不满..东南不满,塌陷饮于.河、渭于,到河,黄河渭,渭水化为邓林..邓林,桃林夸父与日逐走..走,跑逐走,竞跑,赛跑弃.其杖.弃,遗弃杖,手杖未至.,道.渴而死至,到道,半路北.饮大泽..北,向北大泽,大湖怒而触.不周之.山触,碰,撞之,音助天倾西北...倾,倾斜西北,向西北天柱折,地维绝..维,绳子。

      绝,断2、一词多义 A、逐夸父逐日追赶夸父与日逐走竞赛B、为化为邓林成为共工与颛顼争为帝做,当C、而道渴而死表顺接怒而触不周之山表修饰 三、重点语句翻译 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译: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2、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3、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译: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做部落首领,愤怒地撞击不周山,支撑着天的柱子折断了,拴系着地的大绳子也断了 4、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译:结果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这里移动;地向东南方向下塌,所以江河流水和泥沙都向这里汇集 四、文学常识 1、《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体裁)之一,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 2、《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朝代)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3、共工,炎帝的后裔;颛顼,黄帝的后裔。

      五、理解全文 【一】《夸父逐日》 1、《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这篇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2、“夸父与日逐走”一句点出夸父是一个善于奔跑的巨人,表现了他敢于挑战、勇敢追求的精神反映出古代人民渴求了解大自然、征服大自然的美好愿望 3、指出夸父不服输性格特征的句子是“入日” 4、“饮于河、渭”一句采用夸张的手法极言了夸父的非凡气概 5、“河、渭不足”一句采用夸张的手法突出夸父气吞山河的神奇非凡的形象6、“道渴而死”一句说明夸父有毅力、宁死不言弃、坚持不懈的性格 7、“弃其杖,化为邓林”一句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像力,丰富了神话的内涵,丰满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8、人们常以“夸父逐日”或“夸父追日”“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有时也用“夸父逐日”从消极方面来比喻不自量力,但《夸父逐日》在本质上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二】《共工怒触不周山》 1、《共工怒触不周山》一文讲述了共工与颛顼相争为帝的故事,共工怒触不周山,造成天翻地覆的变化,它曲折地反映了原始部落间的激烈斗争和自然界的巨变,侧面表现出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探索、征服自然地强烈愿望。

      2、“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一句交代了双方主角的出场,战争的目的与过程,属略写同时也点明共工不甘于压迫,敢于挑战的精神品质 3、“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采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点明共工输后不顺心的心理状态及动作,以其神勇的动作、宏伟的气势暗示了争斗的激烈程度其中一个“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 4、“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交代了触山的后果,以浪漫主义色彩对共工英雄形象的伟力神化与讴歌,体现了先民对揭示宇宙奥秘的强烈欲望与求索精神 5、有人认为,“夸父逐日”,最后却“道渴而死”,他并没有为人类做出什么伟大贡献,他的举动是盲目的,牺牲也是毫无意义的,对此你怎么看? 答:古人对世界的了解很不充分,如果没有夸父的这种探索精神,这种了解未知世界的强烈愿望,人类永远也不会进步夸父虽然倒下了,但他的精神将激励后人继续前进从这个意义上讲,他的行为是非常有意义的五、拓展延伸 1、根据语境,勾选出恰当的成语 制作的故事不老——愚公移山,夸父逐日,(守株待兔精卫填海);执著的人物不朽——闻鸡起舞的祖逖,(卧薪尝胆悬梁刺股)的勾践,面壁思过的达摩。

      执著的是(坚持不懈直言不讳),是(艰苦卓绝锲而不舍),是一支永无休止符的进行曲 2、阅读下文,答题 幽王击鼓 周宅丰、镐①,近戎②人幽王与诸侯约:为高葆③于王路④,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⑤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 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⑥ 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皆数至而无寇 至其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⑦ 之下,为天下笑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周宅丰、镐hào:西周的都城在丰、镐一带(今陕西长安县内)宅,居住,这里指处于②戎,西戎,西方的少数民族③葆,同“堡”,碉堡④王路,官道⑤即:如果⑥褒姒bāosì:周幽王的宠妃,后立为皇后⑦骊lí山:今陕西临潼东 ⑴解释下列加点词 为.高葆于.王路为,修建于,在置.鼓其.上置,摆放其,代高葆因数..击鼓因,因此数,多次远近相闻.闻,听到戎寇尝.至尝,曾经褒姒大说.说,同“悦”,高兴诸侯之兵皆数至而.无寇而,表转折⑵下列“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诸侯之兵皆至B、喜之C、幽王欲褒姒之笑也D、幽王之身E、乃死于骊山之下⑶翻译“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笑”句。

      译:幽王自己死在骊山之下,被天下人耻笑⑷文章活化了一个昏君形象,请按照要求摘录原文 A、荒淫:“幽王欲褒姒之笑也”B、昏庸:“因数击鼓”C、下场:“乃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笑”⑸这个故事给人以启示,请具体说说 A、给平常人的启示:要讲诚信B、给为官者的启示:要取信于民C、给执法者的启示:不可滥权 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①之山,其上多柘木②;有鸟焉:其状如乌③,文④首,白喙⑤,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⑥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⑦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选自《山海经〃北山经》) 【注释】①发鸠jiū,山名②柘zha木,枯树,桑树一类③乌:乌鸦④文,花纹⑤喙huì:鸟嘴⑥詨xiào,呼叫⑦堙yīn:填 ⑴解释下列加点词 又北.二百里北,向北其鸣.自詨鸣,叫声故为精卫故,因此为,变成赤.足赤,红色游.于东海游,游泳是.炎帝之少女..是,代这鸟少女,小女儿有鸟焉.焉,兼词,相当于“于此”溺而.. 不返溺,淹死而,表顺接⑵指出下列“之”“其”字用法或意义不同的一项 A、曰发鸠之山B、是炎帝之少女C、常衔西山之木石()A、其上多柘木B、其状如乌C、其鸣自詨()⑶翻译。

      A、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译: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B、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译: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C、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译: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⑷精卫是一只什么样的鸟(用文中语句回答) 原文:其状如鸟,文首,白喙,赤足⑸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故事的大意 答:本文写了一个少女溺水变鸟,决心填海的故事⑹本故事和“夸父逐日”一样,具有浓重的悲剧色彩,但两个故事中的人物的共同精神是什么?答:生命虽息,奋斗不止⑺精卫在传说中,有很多别名,请你说说这些别名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A、誓鸟:表现其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B、冤禽:表现其死的十分冤枉,令人同情C、志鸟:说明其志向宏伟,意志坚强 六、文言积累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