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用于各种大学大学部教学大纲汇总.pdf
214页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英文名称:M i c r o-E c o n o m i c s学 时:5 4学 分:3适用对象:统计学专业本科生考核方式:考试;平 时 30%;期 末 70%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政治经济学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微观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二百多年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抽象和概括它所涉及的原理、定律和理论,是对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系统反映和描述,是其它相关专业经济理论精华的浓缩,它集实证理论分析和规范理论分析为一体微观经济学也是现代理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采用个量分析的方法,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运行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英文简介:M i c r o e c o n o m i c s i s a b s t r a c t i o n a n d g e n e r a l i z a t i o n a b o u t t h e l a w o fm a r k e t e c o n o m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 d e v e l o p e d w e s t e r n c a p i t a l i s t c o u n t r i e s i no v e r 2 0 0 y e a r s.I t i n v o l v e s p r i n c i p l e s,l a w s a n d t h e o r i e s,i s a m o d e r nm a r k e t e c o n o m y s y s t e m,r e f l e c t i n g t h e o p e r a t i n g m e c h a n i s m a n d d e s c r i p t i o no f o t h e r r e l a t e d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s a r e t h e e s s e n c e o f e c o n o m i c t h e o r y,w h i c hc o m b i n e s t h e o r e t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a n d e m p i r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o f n o r m a t i v e t h e o r ya s a w h o l e.M i c r o-e c o n o m i c s i s t h e e c o n o m i c s o f t h e m o d e r n t h e o r y o f a ni m p o r t a n t c o m p o n e n t.I t i s a s i n g l e e c o n o m i c u n i t a s t h e r e s e a r c h o b j e c t,u s i n g a v o l u m e a n a l y s i s m e t h o d,b y s t u d y i n g a s i n g l e e c o n o m i c u n i t o fo p e r a t i o n a n d t h e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v a l u e o f t h e d e c i s i o n o f i n d i v i d u a lv a r i a b l e s t o e x p l a i n h o w t h e p r i c e m e c h a n i s m t o s o l v e p r o b l e m s o f s o c i a lr e s o u r c e a l l o c a t i o n.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 一 章 导 论(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2.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3.掌握微观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4.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掌握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1.主要内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经济学产生的原因:资源稀缺与人类需要欲望的矛盾经济学的定义:选择、资源配置、资源利用与经济学的关系3.问 题 与 应 用(能力要求)了解经济学产生的原因及经济学的定义第二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主要内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边际分析,抽象分析,经济模型分析3.问 题 与 应 用(能力要求)了解经济学常用的研究方法第三节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主要内容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微观经济学鸟瞰图;微观经济学中心思想一“看不见的手”原理;微观经济学的体系构成和基本内容3.问 题 与 应 用(能力要求)了解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内容第四节微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1.主要内容微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经济学的萌芽与形成时期: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建立时期: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发展3.问 题 与 应 用(能力要求)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三)课后练习1.怎样把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简述机会成本及其意义3.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区别与联系?4.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5.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6.如何理解微观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第 二 章 需求和供给的一般分析(-)目的与要求1.掌握需求的含义与需求定理;2.掌握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3.掌握供给的含义与供给定理;4.掌握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的区别;5.会分析市场均衡价格和产量的决定和变动;6.会计算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7.了解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二)教学内容第 一 节 需 求 理 论1.主要内容需求理论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需求定理;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理解需求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第 二 节 供 给 理 论1.主要内容供给理论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供给定理;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理解供给与供给量变动的区别第 三 节 价 格 理 论1.主要内容价格理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市场机制的作用;均衡价格的形成;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供求定理;支持价格;限制价格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均衡是如何决定的?需求和供给的变动又是如何影响均衡状态的第四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1.主要内容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弧弹性和点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供给弹性3.问 题 与 应 用(能力要求)理解弹性的含义三)课后练习1.需求的含义和影响需求的因素2.供给的含义和影响供给的因素3.怎样理解均衡价格的形成及其对经济的调节?4.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的关系如何?5.均衡价格理论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何意义?(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第 三 章 效 用 论()目的与要求1.掌握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含义;2.会用图形描述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3.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4.掌握消费者均衡的公式,并会进行推导和证明;5.了解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6.了解消费者预算线的含义;7.会用图形说明如何达到消费者均衡,以及计算消费者均衡;8.会从消费者的均衡条件推导消费者的需求曲线;9.掌握什么是替代和收入效应,并会用图形表示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基数效用理论1.主要内容基数效用理论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效用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及对需求曲线的推导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第二节序数效用理论1.主要内容序数效用理论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消费者偏好;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商品的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和预算线;消费者均衡3.问 题 与 应 用(能力要求)无差异曲线有哪些特征?理解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第三节收入和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1.主要内容收入和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收入变化对预算线的影响;收入一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价格变化对预算线的影响;价格一消费曲线;价格需求曲线3.问 题 与 应 用(能力要求)理解收入一消费曲线与价格一消费曲线的推导过程第四节替代效应收入效应1.主要内容替代效应收入效应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低档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3.问 题 与 应 用(能力要求)当某商品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消费者选择有什么影响?第五节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选择1.主要内容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选择。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与彩票;期望效用与期望值的效用;消费者的风险态度;风险与保险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根据消费者对风险的态度对消费者进行分类三)课后练习1.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它们各采取何种分析方法?2.举例说明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3.简述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4.用序数效用理论说明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为什么斜率为负?5.试说明恩格尔曲线的经济含义6.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理论说明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为什么向下倾斜7.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理论说明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为什么斜率为正8.说明风险回避者、风险爱好者和风险中立者的判断条件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第四章生产理论(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什么是生产函数,具体到了解什么是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和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2.掌握边际收益递减规律;3.掌握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图,以及生产的三个阶段和哪个阶段是要素的合理投产区;4.掌握规模经济的含义与原因;5.掌握等产量线、脊线的含义与特征,以及什么是边际技术替代率及递减规律;6.掌握等成本线的含义;7.会结合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推导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佳投入组合。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生产函数1.主要内容生产函数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生产函数;技术约束和生产集;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其它生产函数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生产集是什么?技术效率又是什么?第 二 节 一种投入要素可变的生产函数1.主要内容一种投入要素可变的生产函数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含义;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生产的三个阶段;生产的合理投入区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企业在生产的三个阶段是怎样选择的?第 三 节 两种投入要素可变的生产函数1.主要内容两种投入要素可变的生产函数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投入要素比例可变条件下的等产量线;要素完全替代和要素比例不变条件下的等产量线;要素替代与边际技术替代率;生产的经济区域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理解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含义,并指出它的变化规律第四节生产要素的最优投入组合1.主要内容生产要素的最优投入组合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等成本线;要素的最优投入组合;生产扩张线;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化与替代弹性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比较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率第五节规模报酬1.主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