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勘察野外编录应该注意.doc
10页野外编录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 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薄层粉土 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十八、粉土: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九、粘土夹粉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核径为3cm夹薄层壮中密粉砂,具水平层理,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二十、粘土:灰黄,褐黄色,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二十一、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含白色高龄土条带用钙质结核,(核径为0.3~2cm),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二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浅灰色,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30cm厚薄层粉土,湿,中密~密实 二十三、碎石土:浅黄色,灰黄色,中密~密实,碎石含量50%~70%棱角形,次棱角形,一般直径20~40mm最大粒径120mm 成份以灰岩为主,少量为砂岩,由老黄土、新黄土,中粗砂,砾石充填。
二十四、中风化灰岩:灰~深灰色,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石结构致密坚硬,裂隙发育大部分闭合,由方解石充填,岩芯多呈短柱状,长柱,少量呈碎石块状,碎粒状,土状,长度20~40cm局部溶蚀现像严重,岩芯表面呈峰窝状,溶径5~20mm,最大50mm. 二十五、全风化粘土岩:褐灰色,黄褐色,棕红色结构构造完全破坏岩芯呈土状,含风化碎屑,碎块,手捏易碎,遇水易分解 二十六、强风化粘土岩:褐灰色,黄褐色棕红色,结构构造大部分破坏,岩芯呈碎块状,节理裂隙较发育 二十七、页岩:灰黄色,薄层状,手捏易散,遇水易崩解 野外记录要点 a) 粉质粘土:一般描述颜色,状态,湿度,夹含物土质结构特征(均质程度或夹层,互层夹薄层)状态:流塑 、软塑、可塑、硬塑、坚硬 湿度:稍湿、很湿、饱和、干燥夹含物:铁锰质斑状黑色结核及浅绿色高岭土成份局部地区夹碎石,砂石颗粒(粒径较小,并夹腐植物) b) 粉土:描述颜色,状态(稠度)湿度,夹含物,土层结构切面光泽,韧性摇振反应状态同粉质粘土不可搓条,湿度同粉质粘土夹含物:腐蚀物摇振反应:取少量粉土搓成小球在手掌中摇晃,如有水溢出表示摇振反应较高,无水则低 c) 残积土:颜色,状态,夹含物。
状态:软塑、可塑、硬塑 夹含物一般为夹铁锰质结核,及少量钙质及砂质物 d) 砾石层:颜色可有可无,密度,粒径,砾石的主要矿物,磨园度,级配,硬度 密度——N63.5<5松散 、N63.5在5~10为稍密、N63.5在10~25为中密、N63.5>20为密实 e) 粉砂:颜色,密度,湿度,夹含物密度0 岩石的力学表观特征:(锤击,手捏,手折)锤击声脆(硅质岩,钙质砂岩,)较难击碎锤击声不清脆(砂质泥岩,泥灰岩)较易击碎浸水后指可划痕锤击声哑,有凹痕(泥岩,页岩)易击碎手可折断锤击声哑:有较深的凹痕(半成岩或全风化岩),手可捏碎,浸水后捏成团 h) 碎石土: 应描述颗粒级配,颗粒形状,颗粒排列,母岩成分,风化程度,填充物的性质和填充程度.密实度等 i) 砂土: 应描述 颜色,矿物组成, 颗粒级配, 颗粒级配,粘粒含量.湿度,密度等 k)粘性土: 应描述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振反应,干强度,韧性,土层结构等. 地质柱状图如何画 地质柱状图分两种: 一、钻孔地质柱状图; 1.野外工作: 根据钻探岩芯编录,记录各地层、构造特征,矿化特征测量各岩性段的岩芯长度,分层 铁路工程地质钻孔的岩心鉴定和描述 一. 土类岩心的鉴定和描述 (一)黏性土、粉土岩心的鉴定和描述 1.土的名称:黏性土类的黏土(塑性指数Ip<17)、粉质黏土(塑性指数10<Ip≤17)和粉土(塑性指数Ip≤10,且粒径∮>0.075mm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50%的土)等; 2.土的颜色:一般为复色,次色在前,主色在后; 3.黏性土的塑性状态、粉土的潮湿状态,成层性,质地强度: 黏性土的塑性状态分为坚硬(液性指数IL≤0),硬塑(液性指数0<IL≤0.5),软塑(液性指数0.5<IL≤1),流塑 (液性指数IL>1); 粉土的潮湿程度分为稍湿(天然含水率w<20%),潮湿(天然含水率20%≤w≤30%),饱和(w<30%);粉土的密实程度按孔隙比(e)分为密实(e<0.75),中密(0.75≤e≤0.9),稍密(e>0.9), 4.夹杂物:成分,含量百分比,粒径,形状等;无夹杂物则描述土质均一或质纯; 5.其它:如搓条,滑腻感,斑纹,干裂,虫孔,嗅味等。 (二)砂类土岩心的鉴定和描述 1.土的名称:砾砂(∮>2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25~50%),粗砂(∮>0.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50%),中砂(∮>0.2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50%),细砂(∮>0.07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85%),粉砂(∮>0.07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50%); 2.土的颜色:一般为复色,次色在前,主色在后; 3.潮湿程度:根据砂类土的饱和度Sr划分,稍湿(Sr≤50%),潮湿(50%<Sr≤80%),饱和(Sr>80%); 4.密实程度:砂类土密实程度按标准贯入锤击数N或相对密度Dr划分,密实(N>30),中密(15<N≤30),稍密(10<N≤15),松散(N≤10); 5.颗粒成分及其含量百分比; 6.颗粒大小,形状及级配情况(均匀性); 7.夹杂物及其百分比:如砾石、黏性土、腐植物等; (三)碎石类(碎、块、卵、漂石;圆砾、角砾)土岩心的鉴定和描述 1.土的名称:卵石土,碎块石,漂石土,块石土,圆砾土,角砾土等; 2.土的颜色:一般为复色,次色在前,主色在后; 3.潮湿程度:根据砂类土的饱和度Sr划分,稍湿(Sr≤50%),潮湿(50%<Sr≤80%),饱和(Sr>80%); 4.密实程度:密实,中密,稍密,松散 5.颗粒成分及其含量:石质与土质名称,各占含量百分比; 6.颗粒形状及大小:指碎石类土中石质块体的磨圆度(分浑圆,圆棱,次尖棱,尖棱状)及块径尺寸等; 7.颗粒级配及分布情况:指颗粒有无排列和分布规律,颗粒的均匀性,分选性,分布呈层状或透镜状、尖灭状等; 8.颗粒的风化程度:全风化(W4),强风化(W3),弱风化(W2),微风化(W1)等; 9.夹杂物及其含量:如黏粒,砂,树皮草根,腐木,结核等及其含量; 对成韵律沉积的土层,当薄层与厚层厚度之比为1/10~1/3时,宜定名为“夹层”,厚层的土名写在前面,如黏土夹粉砂层;当厚度之比大于1/3时,宜定名为“互层”,如黏土与粉砂互层;当厚度之比小于1/10,且有规律多次出现时,宜定名为“夹薄层”,如黏土夹薄层粉砂。 由坡积、洪积、冰水沉积形成的颗粒级配不连续,粗细颗粒混杂的土,应判定为“混合土”土的名称为在主要土名前冠以主要含有物的名称当主要含有物(碎石类土,砂类土,粉土,黏性土等)的质量占总质量的5%~25%时,应定名为“微含”,如微含黏土角砾土,微含碎石黏土等;当主要含有物的含量大于或等于25%时,应定名为“含”,如含黏土角砾土,含碎石黏土等 土的颗粒分组: 漂石(浑圆、圆棱)或块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 大d>800 中400<d≤800 小200<d≤400; 卵石(浑圆、圆棱)或碎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 大60<d≤200 中40<d≤60 小20<d≤40; 圆砾(浑圆、圆棱)或角砾(尖棱、次尖棱)粒径(mm) 大10<d≤20 中5<d≤10 小2<d≤5; 砂粒 粒径(mm) 粗0.5<d≤2 中0.25<d≤0.5 细0.075<d≤0.25 粉粒 粒径(mm)0.005<d≤0.075 黏粒 粒径(mm)d<0.005 (四)软土 软土的判定: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天然含水率大于或等于液限,压缩系数大于或等于0.5MPa-1,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30kPa的黏性土,应判定为软土。 软土一般含有机质,具有压缩性高,强度低灵敏度高和排水固结缓慢的特点软土的结构扰动后,强度有很大降低 软土按物理力学性质的分类,其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为小于800kPa,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2~4击;分类为:软黏性土(天然孔隙比e≥1.0,有机质含量Wu<3%);淤泥质土和淤泥(有机质含量均为3≤Wu<10,淤泥质土天然孔隙比1.0≤e≤1.5;淤泥e>1.5);泥炭质土(有机质含量10≤Wu≤60,e>3);泥炭(Wu>60,e>10)等五类 另:根据《高速铁路暂规》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值为800~1200 kPa时,定名为松软土,厚度大于2m时,须单独划分出来 二.岩层岩心的的鉴定和描述 各类岩石的岩心按如下项目和顺序进行描述 1.岩石名称:判定是什么岩石; 2.颜色:一般描述岩石新鲜面颜色及风化后的颜色,可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