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语文宋词赏析03响彻千古的劲歌_读辛弃疾学案无答案 学案.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金**
  • 文档编号:205429589
  • 上传时间:2021-10-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8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响彻千古的劲歌——读辛弃疾一、作者简介1. 辛弃疾, 词人,字幼安,号 ,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二、《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析1.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秋这一年春天,辛弃疾由滁州知府改调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得以再返建康(今南京)这时他已经三十五岁了,南归已逾十年,壮志依然难酬,胸中充满郁愤之气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辛弃疾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2. 诗句赏析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楚地的天空辽远空阔,千里弥漫着清爽的秋气,浩荡的江水流向天边,秋色无边无际遥望远处起伏的山岭,有的如玉簪般峭立,有的如螺髻般回旋,向我呈献出无限的愁苦和怨恨。

      在落日斜照的赏心亭上,在孤雁的哀鸣声中,流落江南的游子站在楼上瞭望我仔细把吴钩宝刀看过,把亭上的栏杆拍遍,但没有人能领会我登高望远的心情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不要说鲈鱼如何鲜美,可以切碎煮熟品尝,如今秋风已起,张季鹰回到故乡没有?求田问舍的许汜,恐怕会羞于见到雄才大略的刘备可惜年华如水流去,我为这风雨飘摇中的祖国而忧愁,光阴虚度,连树木都这样老大了请什么人唤得那穿红着绿的温情女子,来揩拭英雄留下的眼泪?3.理清结构上片:写景抒情,通过写清秋、远山、孤雁、夕阳等表达自己飘零江南的愁恨,抑郁和孤独之情下片:直接言志,表达自己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愿望不能实现的无奈 与遗憾体现了稼轩词擅长用典、“ ”的特色4.主旨这首词作者通过写登建康赏心亭的所见所感,抒发作者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和功业未成的苦闷心情,表现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批判,表达深沉的爱国之情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1.写作背景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六岁了,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

      这期间,1203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2.诗句赏析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借鉴历史,伐金必须作好准备,委婉劝韩侂胄不能草率行事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者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思考: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以廉颇自况,虽64岁仍想为国效力:可当政者不接受他的建议,又有小人挑拨,他感到悲愤,担心像廉颇一样被弃置不用抒写了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

      壮志未酬的苦闷,而这正是全诗的主旨3. 理清结构上阙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下阙用刘义隆、佛狸、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4.词人写这孙权、刘裕两们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明确: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恢复中原的伟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5.主旨这首词通过怀古,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用人才的愤懑四、典故吴钩 春秋吴人善铸钩,故称吴钩,后也泛指利剑季鹰 晋朝吴地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在秋季西风起时,想到家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回乡于是,后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称为莼鲈之思求田问舍 购买田地和房舍《三国志陈登传》记载:许汜向刘备诉说自己去拜访陈登时,陈登不理睬他,自己上大床躺下,让许汜睡下床刘备说:“当今天下大乱,你没有救世之意,只知道求田问舍,言无可采如果是我,我就睡在百尺楼上,而让你睡在地上”这里是指那些只知谋求私利而不关心国家安危的人树犹如此 语出《世说新语》。

      晋朝的桓温北伐,途中见到自己早年栽种的柳树已经粗过十围,便叹息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此处借以抒发自己不能为抗击敌人,收复失地而效力,徒然虚度光阴的感慨五、回忆整理你的收获,你的课堂感受,你的思考与疑惑……(欢迎发布到互帮互学或作文天地栏目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