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2014考研物理化学化试题.doc
6页1.有一绝热的刚性密闭容器内抽成真空,通过阀门和大气隔离,当阀门打开 时,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进入容器,此时容器内气体的温度将: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能确定2.在标准压力Pθ和383.15 K时,水变为同温下的蒸气则该相变过程中,下 列哪个关系式不能成立? (A) ΔG<0 (B) ΔH>0 (C)△Siso 1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某一反应的平衡常数是一个确定不变的常数 (B)凡是反应体系便一定能建立化学平衡 (c)化学平衡时各物质的化学势相等 (D)化学平衡态就是化学反应的限度13.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封闭系统内发生反应N2(g)+3H2(g)=2NHs(g), 达到平衡时N2、H2和NH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1mol和1mol若再 向系统内分别加入1mol的N2或者1mol的H2,则系统平衡点如何移动? (A)正向,正向 (B)逆向,逆向 (c)正向,逆向 (D)逆向,正向14.近独立定域粒子体系和经典极限下的非定域粒子体系的 (A)理论基础和基本假设相同 (B)最概然分布公式相同 (C)某一能量分布类型的微观状态数相同 (D)以粒子配分函数表示的热力学函数的统计表达式相同15.CO和N2的转动摩尔熵的大小关系是: (A) (CO)> (N2) (B) (co)< (N2) (C) (co)= (N2) (D)无法确定16.科尔劳乌施定律适用于: (A)弱电解质 (B) 强电解质 (C)无限稀释溶液 (D) 强电解质的稀溶液17.25℃时, (LiI)、 (H+)、 (LiCl)的值分别为1.17×10-2,3.50×10-2 和1.15×10-2S.m2mol-1。 LiCl中的t+为 0.34,当假设其中的电解质完全 电离时, HI中的t+为: (A)O.1 8; (B)0.82: (C)0.34; (D)O.6618.在300K时,以石墨为阳极,电解O.01mol·kg-1 NaCl溶液,在阳极上首 先析出: (A)C12; (B)O2: (C)C12与O2混合气体; (D)无气体析出 己知: (C12/C1-)=1.36V,η(C12)=0V, (O2/OH-)=O.401V,η(02)=0.8V19.在金属的电化学腐蚀过程中,极化作用使其腐蚀速度 (A)降低(B)增加 (C)不变 (D)无法判断20.单原子分子A与双原子分子B生成非线性过渡态时,根据过渡态理论 计算A时,q≠为 (A) (B) (c) (D) 21.关于反应速率理论中概率因子P的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P与有关 (B)P体现空间位置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P与反应物分子间相对碰撞能有关 (D)P值大多数<1, 但也有>1的22.稀溶液反应属动力学控制反应, 按照原盐效应,反应速 率k与离子强度I的关系为下述哪一种? (A)I增大k变小; (B)I增大k不变; (c)I增大k变大; (D)无法确定关系.23.酶催化作用有很多特征,但其主要的缺点是: (A)对温度反应迟钝 (B)选择性不高 (c)催化活性低 (D)极易受酶杂质影响24.一玻璃罩内封住半径大小不同的水滴,罩内充满水蒸气,过一会儿会观察 到: (A)大水滴变小,小水滴变大 (B)大水滴变大,小水滴变小而消失 (c)无变化 (D)大小水滴皆蒸发消失25.将少量硫酸滴入水中,所产生的结果是 (A) <0,正吸附 (B) 在洁净的毛细管内放少量 纯水,将毛细管水平放置,发现水一直向右方移动,说明 (A)内径不均匀,向右逐渐变粗; (B)内径不均匀,向右逐渐变细; (C)内径均匀,水移动是正常的; (D)不能说明问题27.对于Donnan平衡,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膜两边同一电解质的化学势相同; (B)膜两边带电粒子的总数相同; (c)膜两边同一电解质的浓度相同; (D)膜两边的离子强度相同28.根据DLVO理论,溶胶相对稳定的主要因素是: (A)胶粒表面存在双电层结构; (B)胶粒和分散介质运动时产生ζ电位; (C)布朗运动使胶粒很难聚结. (D)膜两边的离子强度相同29.溶胶的光学性质是其高度分散性和不均匀性的反映,丁铎尔效应是最显著 的表现,在下列光学现象中,它指的是: (A)反射; (B)散射; (c)折射; (D)透射.30.下列各电解质对某溶胶的聚沉值分别为:[KN03]=50,[KAc]=110,[MgS04] =O.81,[A1(N03)3]=O.095 mol·dm-3,该胶粒的带电情况是: (A)带负电; (B)带正电; (c)不带电: (D)不能确定二、计算和证明题(共9题,共90分)1.(10分)已知1.5 mol的C02气体放置在横截面为100.0 cm2的绝热圆筒中, 其初始温度和压力分别为288.15 K和911.925 kPa,系统在等外压151.99 kPa下膨胀直至圆筒活塞向外移动了15 cm。 若C02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 且CVm=28.8 J·K-1.mol-1,试计算上述变化中的Q、W、△U、△T和△S2.(10分)若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m=RT(1+αp/[1+αp]),求其逸度的表示式 (系数α是与气体本身的性质和温度有关的常数)3.(12分)由A—B二组分体系相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标明各区域(1.9)的相态,并指出各三相线上的各个相; (2)图中C、D、E、F点分别对应的温度是什么温度? (3)画出物系点a(在E点与K点之间)降温过程的步冷曲线,并标出坐 标轴4.(8分)利用光谱观察到N2分子在电弧中加热时振动激发态对基态的相对 分子数为: υ(振动量子数) O 1 2 3 Nυ/No(N0为基态分子数)1.000 0.260 O.068 0.018 (1)说明气体处于振动能级分布的平衡态; (2)计算气体的温度,已知N2的振动频率v=6.99×1013S-1 (已知h=6.626×10-34J S,k=1.38×10-23J K-1) 5.(12分)已知在标准压力下和25℃时,纯水的电导率κH20=5.50×10-6S·m-1, 利用该纯水配制AgBr饱和水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κ(溶液)=1.664×10-5 S.m-1 (1)求AgBr(s)在纯水中的溶解度C。 已知: (Ag+)=61.9x10-4S·m2 mol-1, (Br-)=78.1×10-4S•m2•mol-1,假设活度系数皆为1 (2)如果将AgBr(s)加入 O.01 mol/kg的NaCl溶液中,试根据Debye--Huckel极限公式计算说明上述AgBr的溶解度如何变化?已知常数A=0.509 6.(10分)在298K时,有电池:已知,, 算25℃时: (A)电池电动势; (B)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 (c)计算当电池反应进度为1mol时,可逆电池的热效应; (D)计算当电池反应进度为1mol时,电池以2 v电压放电时的热效应解: 7.(12分)在恒容反应器中进行下列反应 300K时k1=0.2 min-1,k-1=0.005 min-1温度增加lOK,正逆反应的速率 常数k1和k-1分别为原来的2和2.8倍求 (1)300K时的平衡常数 (2)正、逆反应的活化能及反应热效应 (3)300K时,反应系统中开始时只有物质A,测得压力PA,0=150 kPa求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系统中A和B的压力?(4)若使系统中PA=10 kPa需经过多长时间? 8.(10分)某表面催化反应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A的吸附:,其中S为表面, (2)B的吸附:,其中 (3)表面反应步骤:A(a)十B(a)→产物, 其中(3)为决速步,A和B在表面上的吸附为快速平衡,且都满足Langmuir 吸附的基本假设, (1)试推导出A和B在表面覆盖率θA和θB的表达式。 (2)写出总反应速率r与KA、KB、PA和PB的关系式3)当PA保持恒定时,画出反应速率随着PB变化趋势的示意图9.(6分)一个半径为r=2 cm的小玻璃杯,里面盛有水银,将一小滴水滴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