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新课标生物1-2-5.doc
17页新课标版·生物 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课后限时练(五)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1.(2012·孝感统考)根据下图分析神经细胞,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此图不可表示突触小泡膜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⑤等载体有关C.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则突触间隙面向图示膜的A面D.若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单分子层铺展在空气—水的界面上,则④与水面接触解析 静息电位的形成与K+的外流有关,K+外流与膜上的⑤等载体有关;A面含有糖蛋白,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因此突触间隙面向图示膜的A面;③为亲水的头部,④为疏水的尾部,因此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单分子层铺展在空气—水的界面上,③与水面接触答案 D2.(2011·山东临沂模拟)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是( )A.效应T细胞识别靶细胞B.高等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连接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D.同种生物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解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只涉及一个细胞答案 C3.(2012·江苏镇江一调)作为系统的边界,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有多种功能如图的模型主要表明了细胞膜的何种功能(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D.促进物质的运输解析 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是信息分子,激素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因此,内分泌细胞与靶细胞通过激素传递信息。
答案 C4.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环状结构B.②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蛋白质的场所C.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蛋白质、D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穿过核膜进出细胞核D.核孔对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性解析 图中结构具有膜,应该是真核细胞的细胞核①为DNA和蛋白质结合生成的丝状染色质;②为核仁,与核糖体、rRNA的合成有关;核膜也具有选择性,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不能自由进出核膜答案 D5.有关“细胞膜——系统的边界”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生物体内的细胞之间,细胞膜上糖蛋白均完全相同,以便于细胞识别B.细胞对大分子物质的吸收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而对K+的吸收则与流动性无关C.抗体与病毒囊膜上的抗原物质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功能D.温度、pH等条件可改变细胞膜的流动速度,影响其信息功能的发挥解析 同一生物体内的细胞由于分化程度不同,造成膜蛋白质出现差异细胞膜对物质吸收都是以流动性为基础的病毒囊膜不是细胞膜细胞膜活性受多种条件影响,例如低温麻醉可影响神经细胞之间的递质联系答案 D6.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
它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下列各种生理功能的完成,与其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②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润滑作用③主动运输④红细胞膜上的血型决定⑤卵细胞膜表面对同物种精子的识别⑥人体免疫细胞识别外来侵入物⑦对O2的运输⑧使细胞与周围环境分开A.③⑤⑥⑦⑧ B.①②④⑤⑥C.①③⑤⑦⑧ D.①②⑤⑥⑧解析 细胞膜外表面上的糖被,主要与细胞膜的保护、润滑、识别以及免疫的信息传递等有关而主动运输与载体有关,载体蛋白质是不与多糖结合的蛋白质;O2的运输是血红蛋白完成的;使细胞与周围环境分开,是整个细胞膜完成的功能,不是只有糖被就能完成的功能答案 B7.观察如图所示的模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3为核仁,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仁较大B.图中2为核孔,通过该结构不仅可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还可实现信息交流C.图中4为核膜,它是一种双层生物膜,可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D.图中1为染色质,该结构与原核细胞中拟核的化学本质相同,均为DNA分子解析 A项正确,图中3是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仁较大;B项正确,图中2是核孔,可控制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同时在核质之间进行信息交流;C项正确,图中4是核膜,为双层膜;D项错误,图中1是染色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而原核细胞中拟核只有环状DNA分子,无蛋白质。
答案 D8.美、英研究人员相继宣布,“去除排斥基因”的猪已经降生人们可以利用这种猪大量“生产”适用于移植手术的器官在此之前如果把猪器官移植给人体,人体的免疫系统能识别猪细胞上的X物质,从而发生强烈的排异反应,X物质所处的位置和化学成分分别是( )A.细胞膜 类脂B.细胞膜 糖与蛋白质的复合物C.细胞核 脱氧核糖核酸D.细胞质 蛋白质解析 此题综合考查对蛋白质的识别功能、细胞膜的结构、移植免疫的原理的理解免疫识别依赖于细胞膜外侧的糖被,即糖蛋白答案 B9.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于正常机体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A.具有信息转换功能的受体蛋白B.具有运输功能的载体蛋白C.具有识别功能的糖蛋白D.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解析 兴奋在突触间传递时,突触后膜(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膜)上的受体蛋白具有信息转换作用,能将化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载体蛋白存在于细胞膜上,具有运输作用;糖蛋白存在于细胞膜上,具有识别作用;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指的就是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只有在异常条件下(过敏反应),才吸附在某些细胞膜上答案 D10.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B.严格地说,只有在细胞分裂时才出现染色体C.蓝藻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也能形成染色体D.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状态解析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都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只是在细胞分裂时期呈染色体状态;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内的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染色质),也不可能进行有丝分裂。
答案 C11.如图甲为细胞中某一结构的模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3的成分及其各级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所示结构为________的亚显微结构图甲中1所示的结构由________层磷脂分子构成2)图甲中2所示结构是________,代谢旺盛的细胞该结构数目多3)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周期性变化的结构是________(用数字表示)4)图乙中①控制②的合成,①是________分子,鉴定②的试剂为________5)图乙中④转化成③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遗传物质呈④状态时,不能发生DNA分子转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图乙中①在动物细胞中除了在④上外,还分布在________中解析 (1)图甲表示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亚显微结构,1表示核膜,为双层膜结构,故由4层磷脂分子组成2)图甲中2表示核孔,代谢旺盛的细胞核孔数目多3)在有丝分裂前期,核膜消失,核仁解体;在末期,又重新形成新的核膜和核仁4)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①是双螺旋结构的DNA,②是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
5)由染色体解螺旋变成染色质,这一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的末期6)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在动物细胞的线粒体中也含有DNA答案 (1)细胞核 4(2)核孔(3)1、4(4)DNA 双缩脲试剂(5)末 在染色体状态时,染色体高度螺旋化,DNA分子结构稳定,不能解旋,故不能转录出RNA(6)线粒体12.甲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乙图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请结合两图回答问题1)甲图中4由________层磷脂分子组成,主要成分还有________等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这些功能和结构与________(填数字)有关3)核孔是细胞核内与细胞质之间大分子物质的通道,在细胞内具有重要的功能细胞生长、代谢旺盛但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其核孔数目________4)从乙图可知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其________部决定,________(填“消耗”或“不消耗”)能量解析 (1)图中4表示核膜,由内外两层生物膜构成,故有4层磷脂分子;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2)图中3表示染色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1结构表示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3)核孔是细胞核内与细胞质之间大分子物质的通道,细胞生长、代谢旺盛但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核质之间物质物质交换频繁,其核孔数目较多4)由乙图分析可知,放射性头部不能进入细胞核,放射性尾部能进入细胞核,说明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尾部决定答案 (1)四 蛋白质(2)3(3)较多(4)尾 消耗13.细胞通讯的方式很多,比如信息传递、细胞识别等这些细胞间的通讯方式,对于多细胞生物体调节生命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如图①、②所示细胞通讯方式为人体内常见的两种不同类型细胞通讯的实例,请回答:(1)图①过程表示的是胰岛素分子对机体的作用过程图中的激素从合成到分泌所经过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胰岛素分子主要通过________运输途径到达所作用的靶细胞,主要的靶细胞有________(不得少于两种)靶细胞膜上受体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若肝细胞接受这一激素刺激,所发生的生理反应是__________2)如果图②所示的靶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那么从神经调节方式的组成结构来看,[1]应该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受[2]所释放物质的主要是该靶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物质3)细胞完成信号应答之后,要进行信号解除,终止细胞应答已知[2]所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该靶细胞发生兴奋分泌唾液,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理论上推测,神经细胞之间“信号传导”机理的阐明,为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无疑带来了广阔的前景例如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胰岛B细胞产生的激素是胰岛素,胰岛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分泌蛋白从合成到分泌所经过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激素从腺体细胞分泌到细胞外,进入血液并随之流动分布到全身各处激素之所以能够选择性地作用于它的靶细胞,是因为在它的靶细胞表面存在着能够与该激素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糖蛋白;胰岛素在肝细胞中的作用主要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把血糖降下来。
2)人体唾液腺细胞为效应器的一部分,与之对应的是传出神经3)如果神经递质不被及时分解将不断作用于下一个神经细胞,导致下一个神经细胞持续兴奋并分泌唾液答案 (1)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血液循环 肝细胞、脂肪细胞、骨骼肌细胞 糖蛋白 葡萄糖合成肝糖原(2)传出神经 糖蛋白(3)靶细胞持续性兴奋并分泌唾液(4)计算机的应用14.(探究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