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某高校教学楼计算书毕业设计.doc

53页
  • 卖家[上传人]:Bod****ee
  • 文档编号:47438298
  • 上传时间:2018-07-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5MB
  • / 5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毕毕 业业 设设 计计 论论 文文 (下册)(下册)2018-7-221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 2001 级毕业设计——某高校教学楼计 算 书(下册)设计: 指导教师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毕毕 业业 设设 计计 论论 文文 (下册)(下册)2018-7-2214 4 第第⑨⑨轴横向框架内力组合及配筋计算轴横向框架内力组合及配筋计算.............................864.1 内力组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4.2 截面设计 .....................................................915 5 部分板设计部分板设计......................................................1535.1 七层板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底层板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6 6 1 1 号楼梯设计号楼梯设计....................................................1606.1 梯段板设计 ..................................................1606.2 平台板设计 ..................................................1616.3 平台梁设计 ..................................................1626.4 构造措施 ....................................................1647 7 主楼电算主楼电算........................................................1647.1 PKPM 电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7.2 电算、手算结果比较与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7.3 基础设计荷载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7.4 BIS 隔震设计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8 8 部分基础设计部分基础设计...................................................1648.1 基础隔震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8.2 条形基础设计 ................................................1659 9 全文总结全文总结........................................................1761010 致谢致谢...........................................................1781111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79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毕毕 业业 设设 计计 论论 文文 (下册)(下册)2018-7-22865 第轴横向框架内力组合及配筋计算○7上一章计算了第轴横向框架分别在恒载、活载、风载与地震作用下的内力,○7但是,并不能直接利用这些内力来进行截面设计,因为,结构在实际工作状态下可同时受几种不同的荷载的作用,所以应该将第四章计算的单项内力按照基于概率论的可靠度设计原理加以组合。

      组合前,应将第三章计算得的单项内力加以调整5.1 内力调整以上各章节计算与调幅的内力均是针对计算简图(图 2.2)而言,所求的杆端内力也就是柱中与梁中交点处(如图 4.2 中 C 处)的内力但是,实际结构并不是如计算简图那样无尺寸的框架,各个构件是有尺寸的,所以,用于设计构件的内力应该是梁边或柱端处(如图 4.2 中的Ⅰ-Ⅰ,Ⅱ-Ⅱ,Ⅲ-Ⅲ,Ⅳ-Ⅳ)的内力因此,我们需要将计算简图上的杆端内力调整为实际构件的端内力针对毕业设计而言,不需对每一根柱与每一根梁均进行内力调整与内力组合,在此,我们选取一层、六层与顶层的边柱中柱各一根;一层、四层与顶层梁,进行内力调整和内力组合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毕毕 业业 设设 计计 论论 文文 (下册)(下册)2018-7-2287图 4.2 内力调整截面示意图1) 调整方法采用力、力矩平衡的方法将 C 处的内力调整至梁端、柱端1)梁内力调整a、竖向荷载内力调整(以恒载内力为例)节点 2 详图见图 5.2.1,其左梁受恒载作用下的右端弯矩,剪'83.79MkN m力同时受均布荷载(自重)与梯形分布荷载(板重)作用取半柱'88.4VkN 宽梁段为隔离体,计算简图如下:图 4.3 节点 2 左梁右弯矩内力调整示意 1对该隔离体列出平衡方程如下:'10222ybbFVVac ''1102422322bbbbbMMMcaV  求解出: (5.1)' 42abbcVV(5.2)'22 ' 2248V babb cMM 其中,,;代入得:1.99/akN m15.3/ckN m500bmm,。

      84.32VkN 62.19MkN m 同理可将该节点右梁左内力调整,同理可将活载作用下内力调整b、水平荷载内力调整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毕毕 业业 设设 计计 论论 文文 (下册)(下册)2018-7-2288水平风荷载作用下,剪力图如图 3.31 所示,剪力延梁不变,所以不需调整;弯矩图如图 3.30 所示,延梁呈线性变化,所以可利用线性关系调整计算简图如下:图 4.4 节点 2 左梁右弯矩内力调整示意 2对右侧三角形运用相似三角形定理,可得:/2 59MLb L59592bML其中,,代入,可解出:250bmm3093.8Lmm54.23MkN m同理,可将节点右梁左端内力调整,可将水平地震作用内力调整2)柱内力调整a、竖向荷载内力调整(以恒载为例)恒载作用下柱的剪力图如图 3.22 所示,延柱不变,所以不需调整;弯矩图如图3.20 所示,为线性变化,可利用线性关系调整计算简图如下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毕毕 业业 设设 计计 论论 文文 (下册)(下册)2018-7-2289图 4.5 节点 2 下柱内力调整示意对上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定理,可得:/225.225.225.22MLbbMLLⅣ Ⅳ其中,,代入可得:500bmm2800Lmm。

      22.7MkNⅣ同理可将节点 2 上柱内力调整,同理可将节点 2 受活载内力调整b、水平荷载内力调整因为水平荷载作用下,柱内力形式同竖向荷载作用时相同,所以可采用相同的方法5.2 内力组合1) 内力组合因为在内力组合过程中采用 EXCEL 表格进行,只需要进行公式粘贴,而所需要的数据可以从前面的计算表得到所以,将各层框架梁和 B、C、D、F四根柱的各层内力进行组合根据《高层规范》5.6,本教学楼第榀横向框架内力组合有以下几种组合形式:○7(1)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5.3)GGkQkwwwkSSSS  (2)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5.4)GGEEhEhkwwwkSSSS 以上各个符号意义详见《高层规范》5.6由此,具体可分为以下 14 种内力组合形式:1.351.4 0.7GkQkSSS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毕毕 业业 设设 计计 论论 文文 (下册)(下册)2018-7-22901.01.4 0.7GkQkSSS(左风)1.21.41.4 0.6GkQkwkSSSS(左风)1.01.41.4 0.6GkQkwkSSSS(右风)1.21.41.4 0.6GkQkwkSSSS(右风)1.01.41.4 0.6GkQkwkSSSS(左风)1.21.4 0.71.4GkQkwkSSSS(左风)1.01.4 0.71.4GkQkwkSSSS(右风)1.21.4 0.71.4GkQkwkSSSS(右风)1.01.4 0.71.4GkQkwkSSSS(左震)1.21.3GEEhkSSS(左震)1.01.3GEEhkSSS(右震)1.21.3GEEhkSSS(右震)1.01.3GEEhkSSS内力组合见表见本章附录。

      2) 内力调整本节内力调整针对与地震作用参与的组合,按照“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原则将梁端剪力,柱端弯矩,柱端剪力进行抗震调整调整原则详见《高规》6.2节内力调整结果附于内力组合表中根据《高规》5.2.3, “截面设计时,框架梁跨中截面正弯矩设计值不应小于竖向荷载作用下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设计值” 以下以一层中跨梁为例,验算以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毕毕 业业 设设 计计 论论 文文 (下册)(下册)2018-7-2291上条款一层中跨梁在恒载作用下以简支梁计算,计算简图如图 3.1.4跨中正弯矩为:22111.9 2.79.5 2.77.503812g cMkN m一层中跨梁在活载作用下以简支梁计算,计算简图如图 3.2.4跨中正弯矩为:216.0 2.73.64512q cMkN m所以,竖向荷载作用下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设计值为:>-6.2(组合值)[1.351.2]/26.85gq cccMMMkN mkN m所以,一层中跨梁跨中正弯矩设计值取 6.85kN m同理,验算各个梁的跨中正弯矩,见下表:表 4.11 跨中设计弯矩梁类型简支梁跨中弯矩的 一半(kN·m)组合跨中弯矩 (kN·m)设计用跨中弯矩 (kN·m)边跨120.681125.478125.478一层中跨6.850-6.2006.800边跨120.681119.972120.680四层中跨6.850-4.0976.850边跨116.721131.656131.656七层中跨9.323-9.1499.3235.3 截面设计5.3.1 设计内力1) 梁设计内力的选择梁利用弯矩与剪力进行截面设计,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毕毕 业业 设设 计计 论论 文文 (下册)(下册)2018-7-2292具体来说,利用弯矩设计纵向钢筋,利用剪力设计箍筋。

      所以弯矩与剪力不需取同一组工况的内力分别取最大值为设计内力即可具体设计内力的选择见下文各个杆件截面设计框架梁弯矩设计值BC跨中CB7 8.59 -83.48 100.29 55.01 -9.17 5 34.99 -108.71 100.09 125.71 -61.12 3 59.32 -133.04 10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