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遗记忆工程计划方案.docx
4页非遗记忆工程计划方案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国际化的推进和文化多样性的重视,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NMCH)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质,其传承和保护面临着很多挑战针对这种情况,国家文化部提出了非遗记忆工程计划,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对非遗进行深入挖掘、分析和展示,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遗产,加强非遗的社会传播和文化创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的非遗文化计划目标本计划旨在通过建立非遗记忆数据库,实现以下目标:1. 非遗材料搜集:通过实地调研、文献研究、口述采访等方式,搜集非遗相关的照片、视频、音频、文字等资料,录入数据库2. 非遗分类整理:针对搜集到的非遗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标注,便于查询和使用3. 非遗数字化处理:将非遗相关的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包括扫描、录音、录视频等,保留非遗传统文化的基本形态4. 非遗数字展示:通过网站、APP、数字展览馆等形式,对数字化处理后的非遗资料进行展示和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非遗文化项目实施非遗记忆工程计划的实施分为以下步骤:第一步:搜集资料1.1 实地调研:通过走访非遗文化基地、非遗传承人、传统工艺大师等,了解和收集非遗相关的文化和资料。
1.2 文献研究:对已有的非遗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1.3 口述采访:对非遗传承人、传统工艺大师等进行口述采访,记录非遗传统技艺的历史和技术传承第二步:分类整理和数字化处理2.1 分类整理:通过对采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标注,建立非遗记忆数据库2.2 数字化处理:对非遗相关的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包括扫描、录音、录视频等,保留非遗传统文化的基本形态第三步:数字展示3.1 建设网站:建立一个非遗数字展示平台,包括网站、APP、数字展览馆等形式3.2 展示形式:通过照片、视频、音频、文字等形式,对非遗文化进行展示和推广项目成果通过实施非遗记忆工程计划,可以取得以下成果:1. 非遗记忆数据库的建立,为后续非遗保护和传承提供重要的资料基础2. 对非遗相关的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保留了非遗传统文化的基本形态3. 通过网站、APP、数字展览馆等形式,对非遗文化进行展示和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非遗文化4. 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团队组建根据上述方案,需要组建一个非遗记忆工程计划团队,成员包括:1. 项目经理:负责项目规划和组织实施2. 项目助理:协助项目经理组织实施,负责项目进度管理和报告撰写等工作。
3. 资料搜集人员:负责采集非遗相关的照片、视频、音频、文字等资料4. 资料整理人员:对采集到的非遗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标注5. 数字化处理人员:对非遗相关的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包括扫描、录音、录视频等6. 网站、APP、数字展览馆建设人员:负责非遗数字展示平台的建设和维护实施时间非遗记忆工程计划的实施时间为两年,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年:搜集非遗相关资料和建设非遗记忆数据库• 第二年:进行数字化处理和数字展示平台的建设预算估算非遗记忆工程计划的预算大致为150万元,主要包括以下费用:1. 团队人员费用:60万元2. 采购设备费用:20万元3. 网站、APP、数字展览馆建设费用:40万元4. 其他费用:30万元风险管理非遗记忆工程计划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风险,主要包括:1. 资料搜集不足:可能会面临资料不足的情况,导致非遗数字化处理出现困难2. 技术难度:数字化处理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可能会面临技术难度比较大的情况3. 平台建设不当:非遗数字展示平台的建设可能存在瑕疵,导致无法顺利进行数字化展示为减少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大资料搜集力度,采用多种途径搜集非遗相关资料2. 加强团队成员技术培训,提升数字化处理技术水平。
3. 针对非遗数字展示平台进行充分测试和调试,确保平台能够正常运行总结非遗记忆工程计划是非常有意义的项目,通过数字化手段,为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重要的支持,同时也为非遗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团队协作,确保工作高效、完美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