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准扶贫资料》.doc
13页精品文章《精准扶贫资料》篇一:精准扶贫乡、村、户软件资料清单精准扶贫乡、村、户软件资料清单一、乡级(一)乡镇扶贫工作站牌子更换为“双联扶贫工作站”(有县上下发的设立双联扶贫工作站文件)二)工作站有办公场所,有相应的办公设备(包括桌椅、电脑、档案柜、打印机等),有工作人员监督台三)需上墙图表1、全县特困片区示意图;2、全乡贫困村分布图;3、全乡贫困村脱贫规划图;4、乡镇扶贫攻坚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图;5、双联扶贫工作站职责(见附件);6、全乡贫困人口分布柱状图四)档案资料1、202x年度建档立卡相关资料(建档立卡工作流程图、贫困村申请、乡级公示公告影像资料、贫困村登记表、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扶措施、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文件);2、202x年度建档立卡相关资料(202x年全乡测算的减贫人口名单、脱贫措施、贫困村及非贫困村的贫困发生率);3、202x年全乡计划减贫人口花名册;4、本乡镇涉及特困片区村数、特困片区人口数、片区贫困发生率;5、全乡脱贫规划(包括年度脱贫村、脱贫人口、年末人均纯收入等)以上档案资料归类整理五)需掌握的情况1、202x年、202x年全乡村数、户数、人数、贫困村数、贫困户数、贫困人口数、人均纯收入,贫困发生率;2、202x年度建档立卡工作开展情况;3、202x年全乡计划减贫人数及贫困发生率预测数,全乡人均纯收入预测;4、精准扶贫有关政策(参考“精准扶贫20问”等相关资料,见附件)。
二、村级(一)需上墙图表1、扶贫工作组织机构图(包括双联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人员、村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主要工作任务(见附件);2、村级精准脱贫规划(202x年至脱贫年度);3、贫困户精准扶贫一览表(包括家庭构成、贫困成因、帮扶措施、已实施和将要实施的帮扶项目、帮扶责任人、脱贫时限等);4、村级扶贫互助资金组织机构、管理制度;(二)档案资料1、202x年度建档立卡相关资料(建档立卡流程图、贫困户申请、贫困户登记表、贫困村登记表、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扶措施、贫困村结对帮扶名单(注明帮扶措施)、民主评议贫困户会议记录、贫困户初选名单、村级公示影像资料、贫困户确认报告);2、202x年度建档立卡相关资料(202x年贫困户项目受益花名册、202x年贫困户人口增减表、202x年测算减贫人口花名册);3、202x年计划减贫人口花名册;4、村级互助资金管理章程、运行台账;5、贫困户接受培训情况(劳务技能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花名册、影像资料);6、低保户、五保户花名册以上档案资料归类整理三)需掌握的情况1、202x年、202x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户数、贫困人口数、贫困发生率、建档立卡流程、人均纯收入,202x年测算减贫人口数、减贫措施;五保户户数、人数,低保户户数、人数,五保、低保标准;2、202x年预脱贫户数、人数;3、202x年本村已实施及202x年将要实施的项目情况,全村经济社会变化情况,双联帮扶情况,驻村帮扶工作队工作开展情况,参加“两后生”培训和“一村一名大学生”人员信息,劳务输出情况,种养业发展情况,公共服务保障情况等;5、精准扶贫有关政策(参考“精准扶贫20问”等相关资料)。
三、户级(一)需上墙图表《贫困户登记表》二)精准扶贫相关资料1、扶贫手册;2、精准扶贫宣传资料袋(参考康县精准扶贫资料袋和西和县“精准扶贫20问”等资料)三)需掌握的情况1、人口、劳力、耕地、林地、202x年总收入及构成,惠农资金类别及金额,支出情况,202x年人均纯收入;2、帮扶干部姓名、帮扶内容及帮扶情况,3、建档立卡相关程序、参与情况等;4、享受扶贫项目情况(如村组道路建设、危房改造、安全饮水、产业扶持、培训等)附件1:双联扶贫工作站工作职责一、负责编制本乡镇扶贫开发中长期规划、全面小康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二、负责本乡镇扶贫开发项目和双联帮扶项目的论证、评估、申报实施和组织管理工作三、负责协调落实“八个全覆盖”和“五件实事”;四、负责本乡镇扶贫对象的调查、摸底工作,承担贫困户建档立卡和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工作五、负责本乡镇扶贫科技宣传、科技示范推广、培训及扶贫信息收集、报送工作六、负责本乡镇扶贫贴息贷款扶持到户管理工作,指导参与村级扶贫互助资金的运行和管理,协助相关部门进行监督七、负责本乡镇移民搬迁对象的调查摸底、审查、上报以及组织实施八、负责各级双联单位的衔接和联络工作,协调解决双联单位干部工作开展中的实际困难。
九、负责本乡镇双联行动和扶贫开发情况的统计上报工作十、负责协助做好对各级双联单位的考核评价工作篇二:精准扶贫工作手册威宁自治县精准扶贫对象识别操作手册202*年二月《威宁自治县精准扶贫对象识别操作手册》为全面客观地掌握贫困对象的经济状况,精准确定扶贫对象,有针对性的实施“六个到村到户”精准扶贫措施,将贫困对象识别程序、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测算方式方法拟定成册,以便开展工作和广大群众了解第一部分贫困对象的识别程序1、在识别工作启动之前,乡镇精准扶贫工作干部先指导群众严格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测算方式方法(本手册第二部分)预测自家的人均纯收入,测算过程中要严格保证测算的客观真实2、农户测算结果按照202x年不变价计算,人均纯收入高于2300元的为非贫困对象,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农户可向户籍所在地村委会提出申请,同时填写《贵州省农村贫困农户申请书》3、农户自测工作结束后,由县委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协调,乡镇人民政府牵头,成立入户调查小组进村入户对自愿申请的对象家庭开展经济状况调查和劳动能力认定4、依据调查结果,以村为单位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对申请农户逐户审核评议,如果本村申请农户数超过指标的,通过人均纯收入由低向高来确认贫困对象(人均纯收入相同的可并列),由与会全体人员签字认可后,在村公所和本村人员聚集地进行为期五天的一榜公示。
5、一榜公示期满后,乡镇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要牵头组织乡镇干部,对村级民主评定出的对象进行回访、核查,根据回访结果,乡镇人民政府对村级上报名单集体研究同意汇总后,进行为期三天的二榜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以正式文件报县扶贫办审批备案6、县扶贫办对乡镇上报名单进行审核确认后,将下达批复文件,并在网上进行三榜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及时开展建档立卡工作第二部分农民人均纯收入计算方法及构成农民人均纯收入,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按照人口平均后所得的收入通俗地讲就是毛收入减去相应生产成本后除以人口数一、农民人均纯收入计算方法1、计算公式:公式一(常用):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税金和上交承包费用-调查补贴-赠送亲友支出)/农村居民家庭常住人口公式二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现金纯收入+农民人均实物纯收入2、公式指标解释: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农村居民家庭的总收入指调查期内农村住户和住户成员从各种来源渠道得到的收入总和特别注意,总收入是未扣除生产费用的收入就威宁县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收入本年粮食产量(除去卖掉的部分)折算成农业收入,加上出售农产品得到的收入。
2)牧业收入出售牧业产品得到的收入3)工资性收入主要包括打工收入,行政、企事业单位工资4)第二产业收入主要包括建筑业收入5)第三产业收入主要包括做生意所得收入6)转移性收入:主要包括:a.救济金、救灾款、抚恤金;b、政府各项补贴家庭经营费用支出:即从事生产经营和非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农业上:种子、肥料、农药、农业上雇佣帮工费用、运输费用、农业上用电费、农业上用柴油或汽油费用、农业器械购买或维修费用、地膜等根据多年统计数据分析,农业生产费用平均占农业总收入的40%牧业上:购买种畜、周转畜费用、饲料、兽药、幼畜、幼禽、种蛋、雇工费用等根据多年统计数据分析,牧业生产费用占牧业总收入的70%建筑业:主要包括从事建筑业所需工具、器械费用等做生意:主要包括购入产品成本、雇工费用、运输费用、租借场地费用等税金和上交承包费用:税费主要指工资性收入中的个人所得税,做生意所缴纳的工商管理等税费承包费主要指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上交的土地承包费农民人均现金纯收入:组成结构和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一样,计算的是统计周期类的所有家庭成员得到的全部现金收入,未将统计周期类得到的实物(包括粮食产量(不包括卖出获得现金的部分)、从单位或雇主得到的实物、从政府部门或组织得到的实物等)计算在内。
农民人均实物纯收入:主要是将统计周期类(一般为全年)的家庭的粮食产量(扣除卖成现金的部分),从单位和雇主处得到的实物,从政府和组织得到的实物等按照一定的价格公式折算成收入篇三:精准扶贫政策资料包市、县、乡干部50问“一口清”1、什么是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2、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背景是什么答:十九大结束不久,xx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工作时指出:“帮助困难乡亲脱贫致富要有针对性,要一家一户摸情况,做到心中有数”202x年11月3日,xx在湘西调研扶贫工作时,明确提出扶贫工作“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抓住重点,不断提高精准性、有效性和持续性”,“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202x年9月中旬和10月上旬,总理两次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扶贫工作时,都对精准扶贫和建档立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202x年4月,汪洋副总理在甘肃省调研考察扶贫工作,提出推进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必须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202x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2x]25号),明确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和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的工作要求。
3、什么是“六个精准”1)对象精准全市202x年537个贫困村、47.85万贫困人口为基本对象,并按照“三对面、三签字、两评议、两公示、一公告”的程序进行贫困户识别,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有档、市有信息平台三对面”即:入户调查面对面、收入测算面对面、群众评议面对面;“三签字”即:入户调查表上调查员与调查户同时签字认可、收入测算表上调查员与调查户同时签字认可、评出的贫困户本村组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户签字认可;“两评议”即:村民小组全体群众评议、行政村村民代表会评议;“两公示”即:村委会公示、乡镇政府审核公示;“一公告”即县区扶贫办在县政府外网公告2)目标精准按照贫困村“七有”(有主导产业、有专业合作社、有培训室和卫生室、有敬老院和幼儿园、有综合性村民活动场所、有金融网点覆盖、有综合商业服务、有良好村容村貌)、贫困户“八有”(有安全住房、有安全饮水、有基本农田、有增收产业、至少一人有技能资质证书、有基本社会保障、家有余粮、手有余钱)的目标要求,把年度减贫计划细化到具体的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分年度确定减贫目标建立起以建档立卡为基础,脱贫到户到人的核算体系,使减贫效果落到人头户头,改变过去那种根据抽样调查推算减贫人口的做法。
3)内容精准根据贫困地区路、水、电、房以及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需要列出“需求清单”;对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按照因病、因灾、因学、因婚、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等精准分类致贫原因,提供给行业部门列入年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