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四章 核结构..ppt

47页
  • 卖家[上传人]:慢***
  • 文档编号:233963929
  • 上传时间:2022-01-0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18MB
  • / 4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四章 核结构原子核物理学第四章 核结构 陈忠制 什么叫模型?模型就是奥地利的火车时刻表奥地利的火车经常晚点,乘客问列车员:“你们干吗还要时刻表?!”列车员回答:“有了时刻表才知道火车的晚点呀!” 韦斯科夫原子核物理学第四章 核结构 陈忠制引言 核模型问题:原子核内各组分的运动规律如何?在原子内,相互作用力是库仑力,电子是运动的主要承担者,电子与核之间的想到作用对运动的影响是决定性的,相对来说问题容易解决核内核子数较多,不可能象两体问题那样求解;核子数不是很多,不能用统计方法;核子间没有一个中心,无法用有效的近似方法到目前为止,无法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来解决核内的核子运动问题自1932年以来,人们提出各种核的结构模型,对核子的运动作近似的唯象的描述,但某个模型往往只能反映某一方面的特性原子核物理学第四章 核结构 陈忠制 费米气体模型:视核子为类似气体分子的费米子,则核可视为费米气体. 由于质子与中子有电荷的差异,它们的核势阱不相同. 壳模型:自然界存在着一系列幻数核,在势阱中加入了自旋-轨道耦合项 集体模型:壳模型的基础上,认为核可以形变,并产生转动和振动等集体运动原子核物理学第四章 核结构 陈忠制4_1 费米气体模型(最早的独立粒子模型)视核子为类似气体分子的费米子,则核可视为费米气体. 由于质子与中子有电荷的差异,它们的核势阱不相同. 中子和质子的核方阱中子费米能级库仑势垒质子图中B为实验测得的结合能, 费米能级为基态时核子最高能级的位置). 质子阱的底比中子阱高出Ec,质子阱的上面多出一个库仑势垒.外来质子要穿过这个势垒需要较高的能量,或靠“隧道效应”穿过. 势阱内有一定 的分立能级(图未 画出).每个能级 上可有两个核子, 自旋方向一上一下.原子核物理学第四章 核结构 陈忠制 此前知道,质量为m的粒子在宽度为d的势阱中的能量为: 将上式推广到三维,则边长为d的正方体势阱的能量为:与一维相比较,其简并度提高了. 三维势阱只有一个基态:(1,1,1);但第一激发态(能量相同)却有三个:(2,1,1)、(1,2,1)、(1,1,2).随着能量的增大,简并度也随之增高.原子核物理学第四章 核结构 陈忠制4_2 核的壳层模型引言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惰性气体的出现意味着某特定壳层的闭合.Z2,10,18,36,54时元素最稳定.这些数(幻数)在原子的壳层结构中得到圆满的解释.1930年后,有关原子核的实验事实不断显示,自然界存在着一系列幻数核,即当质子数Z或中子数N等于下列数之一时,原子核特别稳定:2,8,20,28,50,82,126. 人们猜想核是否也表现为壳层结构,但困难重重,主要有以下原因: 1)缺乏物理基础.原子内有一个相对固定中心即原子核,电子在以核为中心的势场中独立运动.由此出发,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并考虑到泡利原理后即得到壳层结构.但这一物理思想在核内却缺少根据.原子核物理学第四章 核结构 陈忠制但实验事实不断地支持幻数的存在,使得人们重新考虑核的壳层结构. 正在上负在下,次序正好与原子的情况相反.分裂的大小随l的增大而增大.2)有人曾假定核子在某些势阱中运动,并求解薛定谔方程,但却得不到与实验相符的幻数. 3)当时核的液滴模型已获得成功(解释了核结合能与核子数成正比的实验事实。

      玻尔于1936年用于成功计算核反应截面,于1939年用于解释核裂变).1949年,迈耶尔和简森用壳层模型成功地解释了幻数.在势阱中加入了自旋-轨道耦合项,这是算出50、82、126这三个幻数的关键.正是自旋-轨道耦合项引起了能级的分裂.原来以l表征的能级都一分为二(l0除外): 原子核物理学第四章 核结构 陈忠制 一、实验依据 1、核素丰度D 在自然界中,4He, 16O, 40Ca, 60Ni, 88Sr, 90Zr, 120Ba, 140Ce, 208Pb的含量明显比其附近核素的含量多;它们的质子数或中子数或二者都是幻数D 在稳定核素中, 中子数N=20,28,50,82的中子素最多原子核物理学第四章 核结构 陈忠制D质子数Z=20,28,50,82的稳定同位素的数目比紧邻的元素多D2、结合能的变化D 中子结合能为幻数时极小D 基于液滴模型的总结合能 在中子数或质子数为幻数 时,与实验值偏离最大原子核物理学第四章 核结构 陈忠制二、原子中的电子的壳层模型 1、原子核看作点电荷,电子围绕核作各自独立的圆周运动 2、有心场 3、运动状态标志:n,l,ml,ms n 主量子数 n=1,2,3,l 轨道量子数 l =0,1,2,n-1 (对一定的n)ml轨道磁量子数 ml=l,l-1,l-2,-l(对一定的l )ms自旋磁量子数ms=1/2(对一定的ml ) 4、说明: 1)对库伦场,若不考虑电子自旋与轨道运动相互作用,则电子能量状态由n和l决定。

      2)对给定n,l,由于ml可取2l1个值,因此l一定的能级是2l1简并的原子核物理学第四章 核结构 陈忠制 3)由泡利不相容原理知道,对自旋s=1/2的粒子,在同一状态中不能同时容纳2个同类粒子 电子s=1/2,满足泡利原理,因此,在能量相同的同一个l能级上,总共可以容纳2(2 l 1)个电子 l =0,1,2,3,4,5,6,7, 能级符号 s,p,d,f, g,h, i, j, s能级,最多容纳电子数N=2(2*0+1)=2; p能级,N=2(2*1+1)=2*3=6; d 能级,N=2(2*2+1)=2*5=10; f 能级,N=2(2*3+1)=2*7=14; g 能级,N=2(2*4+1)=2*9=18; h 能级,N=2(2*5+1)=2*11=22; i 能级,N=2(2*6+1)=2*13=26; j 能级,N=2(2*7+1)=2*15=30;原子核物理学第四章 核结构 陈忠制 4)能量最低能级是1s(n=1,l=0),然后是2s,2p,3s,3p, 问:有没有1p能级? 把电子按从低能级到高能级的次序逐个填充,从而形成壳层结构一些接近的能级组成一个壳层,各壳层间有较宽的能量差。

      原子核物理学第四章 核结构 陈忠制三、核的壳模型 1、基本思想 1)可以把每个核子看作是在一个平均场中运动,这个平均场是所有核子对一个核子作用场的总和,对于接近球形的原子核,可以认为这个平均场是一个有心场 2)泡利原理不但限制了每一能级所能容纳核子的数目,也限制了原子核中核子与核子碰撞的概率如果原子核处于基态,其低能态填满了核子;如两个核子碰撞使核子状态改变,那么这两个核子只有去占据未被核子所占有的状态,(而这些低能态都被占了,要想占据是很难的,或者说占据的几率趋于0),这种碰撞的概率是很小的,因此可以看作是每个核子在核中独立运动,壳模型也叫独立粒子模型原子核物理学第四章 核结构 陈忠制 2、单粒子能级 1)直角势阱 2)谐振子势阱:V(r )=-V0+1/2m2r2 由量子力学,可以得到核子在谐振子势阱中运动时的能量原子核物理学第四章 核结构 陈忠制 3)核子在谐振子势阱中运动时,能级能量决定于no,no又决定于和l同一no可以有若干和l的值 no=0,=1,l=0 1s能级态 no=1,=1,l=1 1p能级态 no=2,=2,l=0 2s能级态 or =1,l=2 1d能级态 no=3,=2,l=1 2p能级态 or =1,l=3 1f能级态原子核物理学第四章 核结构 陈忠制 4)由泡利原理,同一l的状态最多容纳2(2l+1)个同类核子,从而得出谐振子势阱中同类核子填满相应能级时的总数。

      3、自旋轨道耦合 核子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存在且很强 j=l1/2 新能级应以(,l,j )表征 j在空间可有2j1个不同取向,所有新能级各自可以容纳2j1个核子 注意: j=l1/2能级低于j=l1/2能级 中子和质子各有一套能级原子核物理学第四章 核结构 陈忠制 核子的自由运动 任何一个核子在其它核子形成的平均势场中运动,由于泡利不相容原理,相邻的能级均已经被占满,核子一般不能进行能导致改变状态的碰撞,所以,核子在核内相当自由地运动,始终保持在一个特定的能态上原子核物理学第四章 核结构 陈忠制D “剩余”相互作用:除了自旋-轨道耦合以外,还应考虑核子间存在的“剩余”相互作用,即除了平均场以外的部分D 对关联:实验表明:两个同类核子间可以存在重要的相互作用,即对关联类似于超导理论的Cooper对对关联只对除了磁量子数相反,而其它状态完全相同的核子起作用D 组态混合:类似于原子结构中的电子组态混合D 变形核修正:取变形单粒子势四、壳层模型的改进原子核物理学第四章 核结构 陈忠制五、壳层模型的应用 1、核基态的自旋和宇称D 1)当质子和中子都填满最低一些能级时,核能量最低,即基态;当有些核子处于较高能级而其下面能级未填满时,核能量较高,激发态。

      D 2)核的角动量,是核内所有核子的角动量(包括自旋和轨道角动量)的矢量和;核的宇称是核内所有核子的宇称的乘积D 3)双幻数核D 角动量j的能级上都充满了2j+1个核子,矢量和为零,则每一能级的角动量均为零,核的总角动量也为零,即双幻核的自旋为零D 填满每个能级的核子数2*j+1(j=l+1/2,j=l-1/2)总是偶数,不论每个核子的宇称是正还是负,同一能级中所有核子的宇称之乘积总是正,即每个壳层具有正宇称所以双幻核的宇称为正原子核物理学第四章 核结构 陈忠制五、壳层模型的应用D 4)偶偶核D 由于对力作用,成对两个核子的j方向相反,因而同一能级的所有核子角动量矢量之和为零,则质子壳层和中子壳层都具有等于零的角动量,所以偶偶核的基态自旋一定为0D 偶偶核每一能级的核子数为偶,因此宇称为正原子核物理学第四章 核结构 陈忠制五、壳层模型的应用D 5)奇A核D 由壳模型,闭壳层内的核子对角动量的贡献为0,所以闭壳层外有一个核子(或层内有一个空穴)的原子核的基态自旋和宇称就取决于这个核子(或空穴)D 核自旋应与最后一个奇核子的角动量j相同D 核宇称应由那个奇核子的轨道量子数l决定,当l为偶数时宇称为正,l为奇数时宇称为负。

      D 单粒子模型原子核物理学第四章 核结构 陈忠制D 例如:27Al由13个质子和14个中子组成,其自旋、宇称应由第13个质子的状态来决定no=2(v-1)+lD 1、自旋判定:D no=0,v=1,l=0(1s),能级的同类核子数2(2l+1)=2;N=2D no=1,v=1,l=1(1p),能级的同类核子数2(2l+1)=6;N=2+6=8D no=2,v=1,l=2(1d),能级的同类核子数2(2l+1)=10;D v=2,l=0(2s),能级的同类核子数 2(2l+1)=2; N= 8+12=20D 因为138,所以第13个质子状态是1d能级,D 又j=l+1/2能级低于j=l-1/2能级,每个j能级可以容纳2j+1个核子,D 所以对j=l+1/2能级,可以容纳2*2+1=5个核子,8513,因此第13个质子在j=5/2能级,即自旋为5/2D 2、宇称判定:核宇称应由那个奇核子的轨道量子数l决定,当l为偶数时宇称为正,l为奇数时宇称为负D 因为l=2,为偶数,所以宇称为正原子核物理学第四章 核结构 陈忠制原子核物理学第四章 核结构 陈忠制原子核物理学第四章 核结构 陈忠制 2、对核的基态磁矩的预告D偶偶核的基态自旋为零,所以磁矩为0。

      D奇A核,磁矩由最后一个核子的角动量决定(单粒子模型),即I = j因为:原子核物理学第四章 核结构 陈忠制原子核物理学第四章 核结构 陈忠制 对于奇质子的奇A核,gl=1, gs =5.58 对于奇中子的奇A核,gl=1, gs =-3.82原子核物理学第四章 核结构 陈忠制奇Z核的磁矩随自旋的变化Schmidt线Schmidt线原子核物理学第四章 核结构 陈忠制奇N核的磁矩随自旋的变化Schmidt线Schmidt线原子核物理学第四章 核结构 陈忠制 壳层理论的单粒子模型不能正确预言奇A核的基态磁矩,但给出了与实验一致的趋势 在已知奇A核的自旋时,通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