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于六盘水乡土地理教材开发与建设的思考.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24635518
  • 上传时间:2022-07-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5.44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于六盘水乡土地理教材开发与建设的思考    代稳+张美竹+秦趣+王金凤乡土地理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六盘水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乡土地理教材的开发与建设,提出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原则,根据此原则,构建六盘水乡土地理教材的提纲、简要内容、摘编体系结构等,以期为六盘水乡土地理教材编写提供科学参考乡土地理教材 开发 建设 六盘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教育观念的转变,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乡土地理”作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必须学习的内容在2003年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更是明确规定要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作为探究性实践活动的剧本乡土地理帮助学生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对乡土地理教材编写资料的收集和文献的查阅,我国学者已进行了大量乡土地理教材开发与建设的研究工作,但各具特色,其教材编写理论不具普遍性笔者将对六盘水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进行深入研究,为编写出一本独具六盘水特色的乡土地理教材提供科学参考一、问题的提出乡土地理是中学地理课程内容的四大组成部分之一。

      在国外,自17世纪中叶,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认为地理课程的设计,要从乡土地理的学习开始18世纪中期,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卢梭就强调学习地理知识时,要深入乡土地理作为近代地理创始人之一的李特尔也主张乡土地理是地理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德国地理学家阿尔夫雷德·赫特纳在《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一文中进一步论述地理课程应该从乡土志开始现阶段,当今世界的地理教育已经把乡土地理同本国地理、世界地理摆在了同样的位置,强调乡土地理教育的重要性在国内,自清末在中小学就正式设立地理课程,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首次提及乡土地理教育我国近代地理学奠基人竺可桢在《地理教学法》一文中阐述了乡土地理在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他指出:“凡教学地理,必须自已知至未知,自儿童日常所惯于见闻之物,而推至于未睹未闻,自个人所受环境之影响,而推广及于社会全体,是故教学地理,开始必自本土地理着手1956年颁布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1978年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等都涉及乡土地理教育的重要地位。

      21世纪,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逐渐进入教育者、研究者的视野,《江苏地理》自1980年南京师大地理系单树模教授等编著至今已出版20多年,2005年沙润、王必亚主编的《江苏地理》已面向中学使用,2003年广州市教育局教育研究室编写了《广州地理》,2004年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对《泉州地理》的编写进行了研究,2004年上海教育局出版社出版了《奉贤区乡土地理》,2007年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了《上海市乡土地理》,2007年湖南省湘西州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著《美丽的湘西我的家》,2009年有《镇宁地理》,2010年有校本课程《彭阳地理》等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已明确规定:“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应纳入地方课程开发的计划中,并切实加以落实但此项规定并没有对编写乡土地理教材作具体要求,以至于开发乡土地理教材时,编写的角度不一,侧重点不同,指导思想、编写原则不尽一致,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调查发现,贵州省乡土地理教材仅有《贵阳地理》、《镇宁地理》《贵阳地理》是1989年中国地图出版社与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合作编著的,但时过境迁,该教材已不具有时代性;《镇宁地理》只涉及到安顺市镇宁县的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旅游、人地关系等。

      作为三线建设的六盘水应该作为六盘水人必须了解的乡土地理知识,通过和六盘水教育局教育研究室的合作,基于六盘水的地形地貌(喀斯特地貌)、气候条件(凉都)、矿产资源(煤)等,专门开发建设六盘水市乡土地理教材是十分必要的二、乡土地理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乡土地理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首先必须遵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指导思想,即“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1]”其次,必须考虑地理课程的学科特点,必须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全面贯彻落实《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地理科学素养,倡导研究性、探究性学习;体现《标准》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树立人地关系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观2.教材编写的原则乡土地理教材的开发与建设必须符合《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满足于地理学科、学生发展的需要,服务于培养学生的三维教育目标和乡土地理特定的教育功能。

      所以,乡土地理教材的开发与建设必须遵循一定的编写原则1)科学性与地理性原则乡土地理教材作为中学地理教材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必须具备严密的科学性开发和建设乡土地理教材,要求内容准确无误,数据精确、可靠,概念规范,活动设计合理,不能把错误的或带有模糊性的知识编写进乡土地理教材;资料收集要充分、翔实,数据要准确,不能以点带面、以偏概全,做到教材配置的系统性和结构的严密性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在坚持科学性的原则时,还必须坚持地理性原则乡土地理传授给学生乡土地理知识,让他们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的家乡,对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培养乡土地理教材的开发与建设要具有鲜明的地理特征,将综合性、地域性、乡土区域内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地理学特征贯穿乡土地理教材编写的整个过程endprint(2)乡土性和区域性原则乡土地理教材是中学地理教材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突出特点是区域性,不仅表现在区域特征方面,而且还表现在内容上所以,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必须突出本地区的区域特色教材的使用要能使学生了解自己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等但乡土地理素材的选择上,也不能照抄、照搬,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能将区域内的所有东西全部编入乡土地理教材中,要把乡土性放在第一位,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乡土味”、“乡土情”和“乡土特色”,使学生们感受到写的就是和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家乡,鲜明地突出本地的地理与社会经济面貌。

      3)趣味性和可读性原则教材的直观性和形象化是国内外初中地理教材编写的一个共同趋向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要坚持趣味性和可读性原则所谓的趣味性原则,就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克服枯燥,通俗易懂,结合民间民谣、谚语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趣味性在知识素材的使用上,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乡土地理知识看得见摸得着、通俗易懂、生动有趣,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乡土地理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所以乡土地理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要多运用直观形象的材料,多采用图片和短对话,创设适宜学生探究的情景、图像和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自己的家乡,帮助学生理解乡土地理知识[2]所谓的可读性原则,就是教材的编写要考虑教材的使用对象,对教材的编写难度和深度要适中,要做到既比较全面地阐述当地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历史沿革、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自然资源、经济、文化、交通、旅游业等的发展状况、特征和存在的问题,解决办法,未来前景等,又不要阐述得过分复杂,与一般统计资料或地方志雷同编写过程中,要去粗取精,有理有据[2]4)历史发展性和时代性原则地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研究内容在不经意间就发生变化,人口、经济、交通、教育、文化等都在不断地变化着,像江苏省乡土地理教材《江苏地理》已出版4次。

      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既要注重历史发展,历史沿革,又要考虑时代赋予区域的发展机遇[3]让学生从家乡的变化中来了解社会的发展及在发展过程中给社会带来的问题,引起思考教材的编写也要注意把握最新的科技信息与材料,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紧密联系起来,使编写的乡土地理教材充满时代的气息5)实践性和实用性原则乡土地理教材是让学生自己把平时对家乡认识的凌乱信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用理性认识去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生产实践在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上,必须考虑理论联系实际,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出发要创造条件、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去,接受大自然和社会的洗礼和熏陶,检阅人们利用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本领和劳动成果,从而培养他们动手、动脑、野外观察、社会考察的能力三、内容的选择依据乡土地理教材编写指导思想和原则,本研究采用综合分析方法,结合特征描述式的展现方法和表述形式,选取最能反映六盘水市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十二五”发展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和重点建设项目及自然环境等,对贵州省六盘水市的乡土地理教材进行初步的编写设计和思考六盘水市乡土地理教材编写大纲及简要内容摘编如右表所示,我们力求使之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标准和活动建议相匹配,以便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达到乡土教材的要求。

      六盘水乡土地理教材《凉都·六盘水》具有科学性与地理性、乡土性和区域性、趣味性和可读性、历史发展性和时代性、实践性和实用性五方面的特点,它不仅可以向学生传播乡土地理知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通过对家乡的了解,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通过对家乡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态、生活、生产等方面的了解,促使学生关心家乡经济建设、发展规划和环境问题;通过创造条件、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接受大自然和社会的洗礼和熏陶,检阅人们利用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本领和劳动成果,从而培养他们动手、动脑、野外观察、社会考察的能力————————Reference[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6-8.[2] 杨军.谈乡土地理教材编写的原则.教学与管理,1999(7).[3] 马晓英,耿绍兴.谈乡土地理教材的基本特性.教育探索,1998(2).[作者:代稳,(1982-),男,贵州盘县人,六盘水师范学院讲师;张美竹(1971-),女,贵州盘县人,六盘水师范学院副教授;秦趣(1978-),男,贵州毕节人,六盘水师范学院副教授;王金凤(1987-),女,贵州湄潭人,六盘水师范学院助教。

      ]【责任编辑 刘永庆】endprint(2)乡土性和区域性原则乡土地理教材是中学地理教材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突出特点是区域性,不仅表现在区域特征方面,而且还表现在内容上所以,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必须突出本地区的区域特色教材的使用要能使学生了解自己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等但乡土地理素材的选择上,也不能照抄、照搬,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能将区域内的所有东西全部编入乡土地理教材中,要把乡土性放在第一位,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乡土味”、“乡土情”和“乡土特色”,使学生们感受到写的就是和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家乡,鲜明地突出本地的地理与社会经济面貌3)趣味性和可读性原则教材的直观性和形象化是国内外初中地理教材编写的一个共同趋向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要坚持趣味性和可读性原则所谓的趣味性原则,就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克服枯燥,通俗易懂,结合民间民谣、谚语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趣味性在知识素材的使用上,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乡土地理知识看得见摸得着、通俗易懂、生动有趣,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乡土地理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