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业公司管理}物业统计第4章综合指标法.pptx
77页物业统计,授课人:,:,经过统计整理,将大量反映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汇总,就可以得到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统计指标,这就是综合指标 统计上常用综合指标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方法叫综合指标法 利用综合指标法可以分析研究现象的总量、相对水平、平均水平和变异情况,因此,综合指标法是统计分析的最基本的方法第4章 综合指标法,,综合指标,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变异指标,平均指标,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平均差、标准差、方差,,4.1 总量指标 4.1.1总量指标的概念和特点 1总量指标的概念 总量指标也称统计绝对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总水平和工作总量它是最基本的统计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2.总量指标的特点: 1.调查对象是有限总体(只有有限总体才能计算总量指标) 2.是统计整理阶段的直接成果,它的数值是随统计范围大小而增加或减少的例如: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数,国内生产总值、粮食总产量、进出口总额、房屋建筑施工面积等;一个物业公司的经营收入、物业管理与服务服务费等 3.总量指标是统计中最常用的基本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是总量指标的派生指标。
4.1.2总量指标的种类 1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总体单位总量表明总体单位数的多少,它是总体单位数的总和,简称单位总量如:物业统计中物业企业个数、掌管房屋套数等总体标志总量是反映总体单位某项数量标志标志值的总和,简称标志总量如物业统计中物业建筑总面积、物业管理与服务人员工资总额等在一个统计总体中,只存在一个单位总量,但却可以有许多个标志总量例如某市2008年物业企业统计资料如表4-1所示 表4-1 某市2008年物业企业统计资料,,总体单位总量,,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研究目的不同而变化在一种研究目的下是单位总量,有可能在另一个研究目的下就是标志总量 如研究某地区物业企业经营情况时,该地区全部物业构成一个总体,每一个物业企业为一个总体单位,全部物业企业数构成了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反映了总体规模大小而物业企业职工人数、掌管房屋面积、租金总额、实现利税等,则构成了标志总量指标形成一套统计指标体系,用以分析该地区物业企业的经营状况但当我们研究的目的变成考察该地区物业企业整个职工状况时,总体为物业企业全部职工,总体单位为每一个职工,则物业企业职工总人数构成单位总量指标,每一名职工的劳动消耗和劳动报酬又构成了劳动总工时、工资总额等标志总量指标,用以对工人的现状做出系统、全面的分析评价。
例如,要了解某物业物业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可表示为: 平均工资=工资总额职工总人数 此时,职工总人数是总体单位总量,工资总数是总体标志总量如要了解某地区物业管理与服务企业的平均职工人数时,可表示为: 平均人数=职工人数物业管理与服务企业数 此时,职工总人数是总体标志总量,物业管理与服务企业数就是总体单位总量总体单位总量,总体单位总量,2总量指标反映的时间状态不同,可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反映现象总体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指标,其指标数值随着时间长短而变化如:某种产品的产量、商品销售额、国内生产总值、商品房销量等 时点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在某一时刻(瞬间)的数量状况的总量指标如:年末人口数、期初物资库存量等1)时期指标的特点: 时期指标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时期指标由于反映的是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过程的总量因此它要将在这段时期内发生的数量逐一登记,进行汇总例如:某市在一年内新诞生物业企业数是该市一年内每天物业管理与服务行业主管部门新批准的累计数字 时期指标的数值具有可加性因为这种现象是连续不断发生的,相加的结果是反映现象在较长时期发生的总量如:把某工厂某年12个月的产量相加,得到的数值就是该年该厂所生产的产品总量。
时期指标的数值的大小与它所反映时间长短有关通常情况下,时期越长,指标数值越大;时期越短,指标数值越小 (2)时点指标的特点: 时点指标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由于时点指标反映的是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状态的总量,因此只在某一时点进行统计如:某企业的月末库存量,居民的年末储蓄存款余额等 时点指标的数值除了同类现象同一时点的数值可以相加外,一般相加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如:某企业年末职工人数不能将该企业112个月的月末职工人数相加 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它所反映的时间长短无关4.1.3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有实物单位、货币单位和劳动量单位 1实物单位 实物指标 实物单位是根据事物的自然属性和特点而采用的自然、物理计量单位 (1)自然单位 (2)度量衡量单位 (3)专用单位 (4)标准实物单位 (5)复合单位 2.货币单位 价值指标 以货币单位计算的总量指标又称货币指标和价值指标货币单位体现现象和过程的社会属性,又称价值量指标如:社会总产值、基建投资额、商品销售额、物业管理与服务费、设备维修等 3.劳动量单位 劳动量指标 劳动量单位是劳动力资源的劳动时间利用的计量单位,如工时、工日等。
借助劳动单位计算的劳动总消耗量指标来确定劳动规模,并作为评价劳动时间利用程度和计算劳动生产率的依据,又称劳动量指标有时企业生产总成果也用劳动单位来表示,如机械工业部门的定额工时产量4.1.4 计算和运用总量指标应遵守的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正确理解总量指标的含义种类及其计算范围例如需要计算某年某物业企业的收费总额、计算物业企业维修产值、所服务和管理房屋的总建筑面积等,必须明确这些指标的含义、范围等才能正确计算这些总量指标统计研究工作主要是通过对统计指标的计算和分析进行的,在进行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各种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和使用条件,避免计算错误或不恰当地使用指标 2种类不同的实物总量指标的数值不能加总如果使用价值不同的产品产量相加,一般来说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例如,物业管理与服务企业在统计设备维修数量时,不能将空调的维修数量与水暖的维修数量加在一起这样没有实际的意义由于在计算实物总量时,经济现象表现的实物形态各种各样,在计算单位上一定要同类,只有同类现象才能相加汇总,计算其实物指标如:钢材和水泥,砂石和木料等是不能进行相加汇总的 3需要加总的指标并可以加总的指标需要统一计量单位例如有些企业在国外设立分公司,计算公司总的利润时就要涉及到币种的统一等。
在计算实物指标总量时,不同实物单位代表不同类现象,如不统一,就容易造成统计上的差错或混乱所以,重要的总量指标的实物单位,应按照全国统一规定的指标目录中的单位计量4.2 相对指标 总量指标只能反映现象的总规模、总水平,不能反映现象间的对比关系、现象的内部结构、现象的计划完成情况,也不能反映现象的动态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计算相对指标 4.2.1相对指标的概念、作用及表现形式 1相对指标的概念 相对指标是将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对比得到的反映现象数量关系的指标,也称相对数例如:人口的性别比例,人口密度,劳动生产率等它是把两个具体的数值抽象化,用以说明两个相互联系的现象之间所固有的数量对比关系和数量联系程度,是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 2相对指标的作用 首先,相对指标可使人们清楚地认识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社会经济现象之间总是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要分析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单从某一项指标是很难对现象做出客观的正确的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甲、乙两企业均未完成计划,甲企业实际与计划任务差80万元,乙企业与计划任务差90万元好像是乙企业生产计划完成的差,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两企业对比的基数不同,应用相对数进行比较,计算结果可看出,乙企业完成计划98.49%比甲企业97.36%要好一些。
表4-2 甲、乙两企业生产计划完成情况统计表 (万元),其次,相对指标可以使不能直接对比的现象找到可以对比的基础,以使统计分析更为有效例如:甲、乙两企业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如下表4-2所示3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 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有两种,即有名数和无名数 有名数,主要用于强度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示,它把计算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和分母指标数值的计算单位同时使用,如:平均每人的住房建筑面积用/人表示,某物业企业职工平均月工资情况用元/人表示等; 无名数,是一种抽象化的计算单位,多以倍数、成数、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 (1)倍数 它是将对比的基数(分母)抽象化为1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一般适用于当分子比分母数值大的很多是使用,即当用百分数表示太大(一般是超过200%)时,可用倍数来表示例如沈阳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055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增幅为近15年来最高水平,比2002年增长1.1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27亿元,比上年增长30%,比2002年增长4.8倍 (2)成数 它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例如:今年小麦总产量比去年增产一成,即增产了2/10,又如某种设备还有五成新等,都是用成数表示某种相对程度的。
(3)百分数 它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它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形式,用符号“%”表示如计划完成百分比例如沈阳2008年1月份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5.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6%4.2.2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方法 相对指标根据研究目的和任务不同,对比的基础不同,可以分为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几种 一、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是以社会经济现象在某时期内的实际数值与计划任务数值对比的结果,一般用百分数表示其基本计算公式为:,超额(或者没有完成)数=实际完成数的绝对值-计划任务数的绝对值 前面公式计算出来的是相对数,表示计划的完成程度而后面公式分子与分母相减的差额则表明计划执行的绝对数,经常用来考核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 【例4-1】某市某年计划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00万m2,实际完成1600万m2,则计划完成程度为:,超额完成16001500=100万m2 计算结果表明,该市超额%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超额的施工建筑面积为100万m2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多用来检查企业计划的执行情况。
由于企业计划指标的下达,即有可能是总量指标,也有可能是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所以在具体检查时,要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1计划任务数以绝对数形式表达 (1)短期计划完成情况检查 有两种不同算术法表示其计划完成的不同方面其一是计划数与实际数是同期的,则用实际完成数与计划任务数比较其二是计划其中一段实际累计数与全期计划数对比,用以说明计划执行的进度如何,为下阶段工作安排作准备它的计算公式是:,,,【例4-2】某企业年初计划产值1500万元,实际第一季度完成600万元,第二季度完成550万元,第三季度完成400万元,则前三个季度的计划完成情况为:,超额完成的绝对数1550150050万元 该数据表明:该企业完成计划103,超额完成指标50万元,计划执行情况比较好 (2)长期计划完成情况检查 长期计划完成情况检查也有两种方法:即累计法和水平法累计法,凡是计划指标是按计划期内各年的总规定任务时,或者说,是按计划全期(如5年)提出累计完成量任务时,就要求按累计法计算如:基本建设投资额、新增生产投资额、新增生产能力、造林面积指标等 水平法,制定长期计划时,有些计划指标是以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来下达的按水平法检查计划执行情况,计算提早完成计划的时间,是根据计划内连续一年时间(无论是否在一个日历年度,只要连续12个月即可)内的实际完成水平和计划规定最后一年的应达到水平相比较来确定的。
如计划规定某产品2007年年产值应达到260万元的水平,实际从2007年1月到2007年10。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