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浇的混凝土的重力式挡土墙施工方法.pdf
6页 现浇重力式挡土墙施工工艺 一、施工工艺 〔一〕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热层施工→根底钢筋制作与安装→支立根底模板→浇筑根底混凝土→墙体钢筋与预埋件制作与安装→支立墙体模板→浇筑墙体混凝土→养生与拆模. 〔二〕操作工艺 1.测量放线 根据施工图纸与坐标点测放出挡土墙中心线、根底平面位置线和纵断高程线,做好平面、高程控制点. 2.垫层施工 <1>垫层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振捣密实、抹压平整. <2>垫层底面不在同一高程时,施工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展. <3>垫层施工完成后,应复核设计高程并按设计图纸和挡墙中线桩弹出墙体轴线、根底尺寸线和钢筋控制线. 3.根底钢筋制作与安装 <1>应按有关规定进展钢筋复验、见证取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钢筋应按品种规格、批号、分类存放,不得混存.有严重锈蚀、麻坑、劈裂、夹砂、夹层、油污等钢筋不得使用. <3>钢筋绑扎前应将垫层清理干净,并用粉笔在垫层上划好主筋、 分布筋间距.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预留孔等应与时配合安装. <4>绑扎钢筋时一般用顺扣或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织绑扎. <5>在钢筋与模板之间垫好垫块,间距不大于1.5m,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垫块一般采用水泥砂浆制成,垫块厚度应与保护层厚度一样,垫块内预埋火烧丝,或用塑料卡来保证保护层厚度. <7>钢筋连接方法宜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 <8>在绑扎双层钢筋网片时,应设置足够强度的撑脚,以保证钢筋网片的定位准确.稳定结实,在浇筑混凝土时不得松动变形. <9>钢筋焊接成型时,焊前不得有水锈、油渍;焊缝处不得咬肉、裂纹、夹渣,焊药皮应去除干净. 4.支立根底模板 <1>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灌筑混凝土的冲击力、混凝土的侧压力. <2>模板应保证挡土墙设计形状、尺寸与位置准确,并便于拆卸,模板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错台. <3>模板脱模剂应涂刷均匀,不得污染钢筋. <4>轴线、模板线放线完毕,应办理好预检手续. <5>模板安装后,应检查预留洞口与预埋件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展下道工序. <6>模板支撑时,模板下口先做水平支撑,再加斜撑固定. 5.浇筑根底混凝土 <1>混凝土浇筑前,钢筋应隐检验收合格.模板安装结实,缝隙平整、 严密,杂物应清理干净,积水排除,并办理预检手续. <2>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设计强度要求. <3>混凝土浇筑时自由落差一般不大于2m,当大于 2m 时,应用导管或溜槽输送. <4>现浇重力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应根据挡土墙的具体形式、 尺寸确定浇筑方案.当根底与墙体分期浇筑时应符合如下规定: . 1>根底混凝土强度达到 2.5MPa 以上时方可支搭挡土墙墙体模板. 2>浇筑根底混凝土时,宜在根底内埋设供支搭墙体模板定位连接件. <5>混凝土振捣 1>根底混凝土宜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当振捣棒以直线行列插人时,移动距离不得超过振捣棒作用半径的 1.5 倍;假如以梅花式行列插人,移动距离不得超过作用半径的 1.75 倍;振捣时振捣器不得直接放在钢筋上. 2>振捣至混凝土不再下沉,无显著气泡,外表平坦一致,开始浮现水泥浆为度.假如发现外表呈现水层,应分析原因,予以解决. 3>振捣棒宜与模板保持 50mm~l00mm 净距.不宜振捣的部位应采用人工振捣. 4>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不超过 300mm.各层混凝土浇筑不得连续;应在前层混凝土振实尚未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捣实完毕.振捣次层混凝土时振捣棒应插人前层50mm~100mm. 6.墙体钢筋与预埋件制作与安装要求参照 3 款有关规定施工 . 7.支立墙体模板 <1>按位置线安装墙体模板,模板应支结实,下口处加扫地方木,占口模内加方木内撑,以防模板在浇筑混凝土时松动、跑模 . <2>按照模板设计方案先拼装好一面的模板并按位置线就位,然后安装拉杆或斜撑,安装套管和穿墙螺栓,穿墙螺栓规格和间距在模板设计中应明确规定 . <3>清扫墙内杂物,再安装另一侧模板,调整支撑至模板垂直后,拧紧对拉螺栓. <4>模板隔离剂涂刷应均匀,不得污染钢筋. <5>模板安装完成后,检查扣件、螺栓是否结实,模板拼缝与下口是否严密,并办理预检手续. 8.浇筑墙体混凝土 <1>墙体混凝土浇筑前,在底部接茬处先均匀浇筑 15mm-20mm 厚与墙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一样的减石子混凝土. <2>混凝土应按规 X 规定分层浇筑,振捣密实,分层厚度不大于 300mm.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墙体应连续进展浇筑,每层间隔时间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墙体混凝土施工缝宜设在设计伸缩缝处. <3>预留洞口两侧混凝土浇筑高度应对称均匀浇筑.振捣棒距洞边 300mm 以上,防止洞口移位、变形. <4>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设计标高控制线对墙体上口进展找平. <5>墙体混凝土的其他施工可参照5 款施工. 9.混凝土养生 <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 12h 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湿润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 7d,可根据空气的湿度、温度和水泥品种与掺用的外加剂的情况,适当延长. <2>对大体积混凝土挡墙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控温措施,将温度控制在设计要求的 X 围内. 10.模板拆除 <1>当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时,方可拆除侧面模板. <2>首先逐段松开并拆除拉杆,一次松开长度不宜过大.不允许以猛烈地敲打和强扭等方法进展. <3>逐块拆除模板,拆除时注意保护墙体防止损坏. <4>将模板与支撑拆除后应维修整理 ,分类妥善存放. 〔三〕季节性施工 . 1.雨期施工 <1>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必须随时准备遮盖挡雨和排出积水,以防雨水浸泡、 冲刷,影响混凝土质量. <2>雨期施工期间,砂石含水率变化较大,要与时测定,并调整施工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3>混凝土开盘前应了解天气变化情况,尽量防止下雨时浇筑混凝土.下雨时应对已人模振捣成型的混凝土与时覆盖,防止雨水冲淋. <4>涂刷水溶性脱模剂的模板,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雨水直接冲刷而脱落流失,影响脱模与混凝土外表质量. <5>在浇灌混凝土时,假如突然遇雨,停歇时间过长,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时,应按施工缝处理.雨后继续施工时,应先对接合部位进展技术处理后 ,再进展浇筑. 2.冬期施工 <1>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可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控制水灰比≤0.5,并掺加防冻剂. <2>混凝土在浇筑前,应去除模板上的冰雪.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泵管应采取保温措施. <3>混凝土浇筑时在裸露部位外表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并加盖保温被.对结构边、棱角等易受冻的部位应采取防止混凝土过早冷却的保温措施. <4>模板和保温层,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其临界强度后方可拆除.当混凝土外表与外界温差大于 15℃时,拆模后的混凝土外表,应采取使其缓慢冷却的临时覆盖措施 . 〔四〕质量标准 1.1 现浇混凝土挡土墙 1.根本要求 <1>预拌混凝土要求生产厂家报分包单位资质、 随车提供的预拌混凝土发货单、 系列配合比单、碱含量试验和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等 . <2>混凝土强度实测值应符合设计与规X 要求. <3>混凝土应振捣密实、无蜂窝、麻面、露筋等缺陷. 2.实测项目 现浇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检查项目与允许偏差见表 1-39. 表 1-39 现浇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允许偏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X 围 点数 1 混凝土匪抗压强度〔MPa〕 符合设计要求 每台班 1 组 见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 〕 2 长度 ±20 每座 1 用钢尺量 3 断面 尺寸 厚度 ≥±5 每 20 延长 1 用钢尺量 高度 ≥±5 1 4 垂直度 0.15%H且≯10 每 20 延长 1 用经纬仪或垂直检测 5 外露面平整度 ≤5 每 20 延长 1 用 2m 直尺和塞尺量取最大值 6 顶面高程 ±5 每 20 延长 1 用水准仪测量 注:H 为挡墙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