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用..ppt
30页考试说明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语言 表达技巧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把握形象的特征 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 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诗歌的形象 意象 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 事物形象 咏物诗中的物象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鉴赏古代诗词的人物形象 学习目标 1 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2 掌握鉴赏古诗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模式 一 诗歌人物形象分类 人物形象 1 抒情主人公 即诗人自己的形象 在抒情诗中 诗人是通过直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绪 来完成对自我形象的塑造 2 作品中的他人形象 在叙事诗中 诗人是通过笔下的人物形象 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性格 志气 情感或思想观念 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诗歌中人物形象类别 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 如周瑜 刘兰芝等 诗中抒情的自我形象 如苏轼 陶渊明 二 了解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 1 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 试概括这首诗中人物形象特点 并简要分析 3 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借助意象 重要词语或典故 运用想象 感知形象 注意细节 关注主人公的语言 神态 动作 心理 年龄 肖像等 知人论世 关注背景 环境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1 说特点 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 性格 身份 2 析例句 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依据 3 明作用 总结指出形象的意义 或作者的情感 理想 追求 品性等 四 答题步骤 典题示例 竹轩诗兴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 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 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 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 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 篆 盘香 因盘香曲绕如篆文 故称 请结合全诗 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6分 竹轩 柴门 狭径 环境 倦卧 闲吟 动作 竹 雪 梅 爱好 典型意象 诗人的形象 悠闲 洒脱 志趣高雅 分析 答案 诗中塑造了闲适 洒脱 高雅的诗人形象 概括特点 通过对 竹轩 柴门 狭径 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 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 倦卧 闲吟 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 竹 雪 梅 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分析 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意义 实战演练 金版 P122 观魏博何相公猎张祜晓出禁城东 分围浅草中 红旗开向日 白马骤迎风 背手抽金镞 翻身控角弓 万人齐指处 一雁落寒空 结合诗歌后两联 简要分析何相公形象 6分 答案 塑造了一个身手矫健 技艺高超的猎手形象 背手抽 写出了取箭动作的娴熟利落 翻身控 展现了猎手动作难度大 技艺高超 尾联通过描写人们的惊叹和大雁应声而落侧面表现出射箭技艺的高超 表现了诗人对何相公的钦佩和对其高超技艺的赞美 鉴赏指导 题型 提问方式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变式提问 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 方法点拨 1 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 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 2 从人物的动作 语言 神态 心理 细节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3 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 包括时间 地点 周围景物等 4 要知人论世 关注背景 要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 注释 题目等 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但不能任意拔高 在此基础上明确人物形象及其特征 典型意义 5 人物描写的方法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6 积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术语 金版 P121 知识积累 常见艺术形象 1 豪放洒脱 傲岸不羁的形象 2 心忧天下 忧国忧民的形象 3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的形象 4 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的形象 5 矢志报国 慷慨愤世的形象 6 友人送别 思念故乡的形象 7 献身边塞 反对征伐的形象 8 爱恨情长 迷惘惆怅的形象 课堂总结 1 了解了诗歌的形象含义及分类2 掌握人物形象鉴赏题规范答题的技巧 答题三步骤 1 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 性格 身份 2 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依据 3 总结指出形象的意义 或作者的情感 实战演练 课后练习 P23 除夜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诗中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案 描绘了一个远在他乡 倍感孤独凄凉的游子形象 除夕夜 诗人远离家人 他客居旅馆 寒灯只影 难于入眠 表达了诗人单身一人的孤苦 对千里之外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浣溪沙苏轼风压轻云贴水飞 乍晴池馆燕争泥 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 竹间时听鹧鸪啼 此情惟有落花知 注 沈郎 南朝诗人沈约 体弱多病 诗人自比 课后练习 P23 简要赏析 沈郎 形象 答案 本诗塑造的 沈郎 多病 弱不禁风 思念亲友 落寞孤寂 面对生机勃勃的盎然春意 沈郎多病甚至弱不胜衣 收不到亲友的音讯 只听见竹间的鹧鸪喳喳叫个不停 唯一能理解他心情的是那无知的落花 诗中 沈郎 形象是词人形象 苏轼以多病的 沈郎 自比 叹己多病 暗示自己身世的浮沉 同时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以及内心的凄凉和孤寂 人物形象鉴赏题答题模式 1 步骤一 概括塑造了怎样的形象 身份 性格 2 步骤二 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性格是如何展现的 3 步骤三 指出塑造形象有什么意义 作者的情感 理想 追求 品性等 人物形象鉴赏之答题步骤 步骤一 1 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 遭遇 性格 身份 步骤二 2 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 结合表达技巧 展开 步骤三 3 形象表现出的意义 蕴含的情感 点特点 析诗句 明作用 请结合诗歌的内容 简要赏析本诗人物形象 6分 出塞词马戴金带连环束战袍 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 乱斫胡兵缺宝刀 答题关键词 英姿勃发不畏艰险奋勇杀敌外貌 环境 行动 细节 描写 2 请结合诗歌的内容 简要赏析本诗人物形象 全诗通过外貌 环境和行动描写 为我们塑造了英姿勃发 不畏艰险 奋勇杀敌的戍边将士的形象 诗歌通过衣着来进行人物的外貌描写 用 金带连环 束 战袍 刻画出了戍边将士们那种全副武装 神采奕奕的风姿 马头冲雪过临洮 以天气恶劣 行军艰难来突出戍边将士们勇往直前的精神 卷旗夜劫单于帐 以 卷旗 的细节 写出勇士们夜赴战场的决心与行动 乱斫胡兵 和 缺宝刀 既表现了战斗场面的激烈 更表现了将士们奋力杀敌 拼死搏杀的无畏精神 例2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难料 心在天山 身老沧州 答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 壮志未酬 报国无门的抗金英雄形象 步骤一 诗中以 万里 匹马 来表现人物曾经的金戈铁马 驰骋疆场 以 关河梦断 泪空流 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 身老苍州 但仍 心在天山 胸怀报国之志 心系抗金前线 步骤二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 表达了自己因理想与现实格格不入的痛苦与愤闷以及强烈的爱国热情 步骤三 菩萨蛮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 1 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 新帖 2 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注 1 句一说为屏风上的小山重重叠叠 在晨曦中或明或灭 2 贴 绣贴 1 请简要概括这首词中的人物形象2 请结合作品分析词中的人物形象的特点 1 请简要概括这首词中的人物形象 3分 这首词刻画了一个美丽 慵懒 寂寞的贵族女子形象 2 请结合作品分析词中的人物形象的特点 本词通过该女子闺房的屏风及其衣着 尽显其贵族身份 1分 从起床而梳妆以至穿衣一系列的动态写出了该女子的慵懒之状 1分 鹧鸪 之 双双 则反衬了其内心的寂寞之情 1分 3 请结合作品分析这首词中的人物形象 3分 1 2 词人通过塑造这个女子抒发了作者寂寞之情 例 2014年上海卷 镜湖女陆游湖中居人事舟楫 家家以舟作生业 女儿妆面花样红 小伞翻翻乱荷叶 日暮归来月色新 菱歌缥缈泛烟津 到家更约西邻女 明日湖桥看赛神 1 注 1 赛神 神祇 q 崇拜的一种活动方式 结合作品 对作者塑造的 镜湖女 形象加以赏析 4分 1 请简要概括这首诗中的人物形象 2 请分析这首诗中人物的形象特点 3 这首诗中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请简要分析 1 作品塑造了一个年轻貌美 勤奋劳动 活泼可爱的采莲女形象 1分 2 女儿妆面花样红 从视觉上写出了镜湖女的年轻貌美 1分 唱菱歌及约女伴去看赛神写出镜湖女活泼可爱 1分 日暮归来月色新 写出了突出了镜湖女的勤奋 1分 镜湖女陆游湖中居人事舟楫 家家以舟作生业 女儿妆面花样红 小伞翻翻乱荷叶 日暮归来月色新 菱歌缥缈泛烟津 到家更约西邻女 明日湖桥看赛神 1 概括诗中 镜湖女 形象 3分 2 请结合作品分析诗中 镜湖女 形象特点 3分 作品塑造了一个年轻貌美 勤奋劳动 活泼可爱的采莲女形象 1分 诗歌的首联写出了镜湖女是居住在江南湖畔农家的采莲女子 女儿妆面花样红 从视觉上写出了镜湖女的年轻貌美 唱菱歌及约女伴去看赛神写出镜湖女的活泼可爱 日暮归来月色新 写出了突出了镜湖女的勤奋 2分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采莲女的赞美之情 1分 镜湖女陆游湖中居人事舟楫 家家以舟作生业 女儿妆面花样红 小伞翻翻乱荷叶 日暮归来月色新 菱歌缥缈泛烟津 到家更约西邻女 明日湖桥看赛神 结合作品 对作者塑造的 镜湖女 形象加以赏析 4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