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远见先行 分享共赢——中伦金通15年.doc

30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6536922
  • 上传时间:2017-09-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3.50K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远见先行 分享共赢--中伦金通十五年发展轨迹“从这个路口出发,往东南西北任何一个方向走100米,都会见到中伦金通的业绩张学兵律师站在招商局大厦十二层中伦金通律师事务所的会客室内,眺望着冬日的西山,目光悠远,神情坦然 他说的这个路口就是北京炙手可热、寸土寸金的国贸桥,CBD的心脏这里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新地标,是全中国最昂贵的区域,作为地产业皇冠上的明珠,毫不辜负“中央商务区”的称谓,无论是发展商还是投资者都笃定这里就是资本的天堂华贸中心、建外SOHO、万达广场、国贸、财富中心,这些大名鼎鼎的建筑物背后,都凝聚着中伦金通律师的智慧和艺术,彰显并延续着中伦金通律师事务所的生命 阵容强大的合伙人队伍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人对于律师业的了解有多模糊,业内人士对于中伦金通律师事务所的了解就有多神秘这种神秘在于业内对中伦金通的业绩啧啧称奇时却并不清楚这群同行们是如何创造出如此的业绩神话在国内,中伦金通囊括了部级文明律师事务所、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等全部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在北京律师行业,各项综合排名皆位于前三甲,合伙人92人位于第二,注册律师380人位于第三,2005、2006、2007年度总营业额和纳税额位于第三;由于北京律师业在全国律师业的规模,这个排名实际上也是全国律师行业的真实排名。

      在国际上,从新世纪始,荣获亚洲法律与商务(ALB)杂志历年颁布发的中国最佳建筑业、中国最佳房地产、中国最佳公司及商事、中国最佳管理合伙人、最佳能源和资源、最佳纠纷解决、最佳债务重组、最佳证券市场、最佳北京律师事务所等等大奖及提名奖;国际著名的英国法律服务评级机构Chambers and Parthers颁发的2007年度亚洲律师行业排名奖;Lnternational Financial Law Revien杂志颁发的2006年度亚洲资产证券化最佳交易奖这些成就代表了中伦金通可以和已经取得的高度----与国际知名律师事务所同台竞技,直接较量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一切都是那么和谐,中伦金通将理想与财富的故事演绎得深入人心、出神入化,当光荣伴随成就如约而至之时,对于中伦金通而言,仿佛都是那么水到渠成,天衣无缝因循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律师,在与中国经济风雨同舟、法治建设日夜兼程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中伦金通,无疑是中国逾万家律师事务所中两个文明双赢的一个典范,并以卓越的业绩和文化成为推动国家经济、法治建设前行的推手 而这段传奇的历史,只有15年 世界上最负声望的中国问题观察家费正清说:“与其他民族相比,中国人更爱从历史角度观察自身。

      了解一个组织,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其历史一个以本土化战略发展成长的中伦金通,却因为率先在日本东京建立独资分所而具有了更为深刻的国际化视野,使得自身在中国律师业的十五年轨迹,无法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榜样,更像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标本有识于此,寻访中伦金通成长的道路,与中伦金通走过的十五年一样,充满了困难和曲折;而这种难度,与中伦金通所获得的荣光,成正比 远见:东风借势 草船借箭 天时:谁也不是天生的理想主义者 眼前的路由身后延伸而来,通向未来中伦金通的开拓者们回顾着过往和今天,发现自己走过的每一步足迹都踏在中国律师事业的每一个台阶上中伦金通既然脱胎于中国律师制度的改革,那么中伦金通的十五年在时间上也符合中国律师行业复兴的规律性历程放大到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竞争不可避免,与中伦金通同期甚至更早成立的律师事务所中有的已成昨日黄花;显微到每一个律师行业开拓者自身,变化每时必在,“落后就要挨打”的遗训言犹在耳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到达目标的道路迂回曲折,对比十五年的起伏和跌宕,中伦金通的开拓者们具有了刻骨铭心的大局观和历史感,他们的思考和求索蕴涵了对整个中国律师事业的感悟并自觉融合其中 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以深刻的智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决困惑中国多年的难题,为改革确定了新的目标模式。

      1993年10 月,司法部向世界宣告:中国的律师制度将进行突破性的改革,合作制、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将是大势所趋而在此之前的1993年1月18日,已得风气之先的中伦律师事务所,作为北京第二批合作所的试点(第一批有经纬、君合、北方、大地,时间为1989年甚至更早;第二批在1993年前后,有金杜、通商、海问、大成等),已经挂牌执业了从此时起,他们必须独自驾着一艘小船,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搏击风浪此前,中伦的开拓者们都是中国法律事务中心的专职律师中心是隶属于司法部的正局级机构,与贸促会的环球所、经贸部的长城所、中国国际信托的中信所、侨联的华联所并称为五大律师事务所,鼎盛一时这五大律师事务所堪称北京律师界的“黄埔军校”,培养了许多当下仍然活跃在中国律师业里的领军人物然而,国办所是一块圣地,作为既成的体系,其神圣和纯洁好像铸成了一种不可动摇的姿态,但这种傲然俯视的姿态也会制伤一些不甘终老于现行体制内的人,比如中伦的创始合伙人张学兵 时年26岁的张学兵,是一个人人羡慕的幸运儿,科班毕业的研究生,做了不到五年律师就外放中心海南办事处任起了一方诸侯,由于业绩第一而获单位奖励了一套住房,因为业绩提成而成为最早的万元户之一,他的前途一片光明。

      一帆风顺的张学兵在常人无法理解的目光中辞职下海谁也不是天生的理想主义者,随波逐流不肯乱了脚步的人却永远无法成为具有远见的先行者张学兵和中伦的其他开拓者们清楚而敏锐的意识到: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社会将需要更多更优秀的律师,需要一种在新体制下运作的、符合国际惯例的律师事务所他们早已经“身在曹营心在汉 地利:目光从未局限在一时一地 中国人喜欢给自己的孩子和事业冠以堂皇的名称,寓意深远,浮想联翩,语不惊人死不休,以师出有名正如神话中所说的那样,女娲用泥土制造了人类,让他们在大地上耕种劳作,相濡与沫,于是万物得以生长,于是人类就有了无穷无尽的创造灵感有时候灵感的来源就是那么不可思议,直截了当中伦的 “中”应该读四声,是合乎规范、合乎标准的意思中伦的开拓者们都出身于专业律师,都想在职业化的道路上阔步向前他们认为,惟有职业化规范化,步子才能走得稳妥扎实,路才能越走越长久,越走越宽广这对于中伦的今天有如预言般的昭示:他们的目光从未局限在一时一地中伦金通的后来者在整理中伦文化时找到了“中伦”的语源《论语?微子篇第十八》中有云,“言中伦,行中虑”而“金通”,则是贵在贯通之意。

      合二为一,反映了中伦金通一贯所倡导的追求“原则与智慧的完善结合”的执业境界,即凭借中伦金通对法律的融会贯通,在法律框架内帮助客户实现商业利益 京城大厦1608室,一处140平米的吉运之地,是中伦的第一个办公场所,而中伦也是北京律师事务所中第一批入住星级写字楼的远见者当时,北京的写字楼很少,星级宾馆更是鲜有国内公司问津中伦的开拓者们心里都憋着一股劲:要做就做到最好事实上,能够如此大手笔的起步,在于他们白手起家, “草船借箭”的策略:一个客户为中伦支付了一年的房租,一个客户一次性支付了5年的律师顾问费35万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正因为如此,中伦在创业之初就确立了“为客户提供具有最大附加值的服务,与客户共同成长”的宗旨 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1995年,张学兵遇到了中伦的另一位创始合伙人吴鹏,两个人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律师事业有着深度契合的理解和共识,相见恨晚,一拍即合吴鹏考察了中伦的办公环境,不禁大为赞赏因为吴鹏律师以日本业务为主,而涉外业务的客户对于律师事务所非常挑剔,尤其是硬件设施中伦源自对中国经济和自身发展高度自信而采取的高起步方式,正好符合高端客户对律师的职业定位吴鹏带领日本业务团队共4个合伙人,与中伦正式合并,从此形成了中伦房地产、对日业务双剑合璧、独步江湖的业务格局,并将领先优势一直保持至今,无可动摇。

      人和:不着魔不成活 在每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创业故事中,开拓者尤如英雄般意气风发,以理想为蓝本开创未来用理想一词来形容从体制中破壳而出的中伦创业者们未免过于虚饰,生存乃是第一要义,业务成为当务之急而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律师在中国还是非常生疏的概念律师们所接受的白眼、遭受的冷落、忍受的艰难、领受的尴尬、自不待言更大的风险在于,原来在国办所的襁褓中按部就班,没有经受过市场的洗礼、竞争的残酷律师界里卧虎藏龙,平素压在五台山下倒也相安无事,一旦打破枷锁,七十二变,彼此就难免刀兵相见谁都必须为接受法律服务大市场的检验而尽心尽职,这种情况正如法律本身要求的一样公平合理,自然界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在律师业里尽显本色以对日业务为例,起步之时,客户和律师都不知道收费标准,中伦律师们就从不收费开始,以其勤奋敬业、精准细致赢取了客户的信任日本客户对于法律服务的过程非常重视,甚至超过结果吴鹏惟有不辞辛苦地加班加点,有时工作到深夜,就以办公室为家,打地铺没有会日文的秘书,就让太太当免费秘书,在家里帮他打字通过这样一点一滴的服务,建立中伦的声誉和品牌直到今天,吴鹏的敬业精神都让许多年轻人肃然起敬 “一张白纸,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回顾创业之初,朱茂元笑着说白纸上可以画出最新最好的图画,任意挥洒,无拘无束而一张白纸,也考验着画者的功底和艺术朱茂元毕业于北大,1994年进入中伦做张学兵的助理,从此开始律师职业生涯,“我做律师十多年来,从未失去对这个职业的激情开始一名律师生涯的年轻人,从第一天开始就应该有‘不着魔不成活’的执著,一步步地走向成功的终点从1994年到1999年,朱茂元的全部生活就是工作,夜以继日,没有周六周日,生活是常人不能理解的单调,以至于他的妻子说他“一年只做了两件事,起床和睡觉”与吴鹏一样,朱茂元是中伦的“关灯人”和“地铺一族”有一次深夜结束工作,他从京城大厦出来,一回头,发现京城大厦五十多层没有一星灯火,心底瞬时间涌上来的满是自豪天道酬勤,朱茂元是中伦律师中第一个晋升为二级合伙人的,也是第一个从二级合伙人中晋升为一级合伙人的从入所之初的每月400元工资,成为现在中伦金通的创收大户,连续几年业绩居全所前列 在中伦金通这样一个以非诉业务为主的公司制律师事务所中,吴鹏、朱茂元式的“劳动模范”比比皆是每一个律师,甚至每一个秘书都明白:勤奋是在中伦金通立足的根本而中伦金通艰苦卓绝的创业经历赋予他们的无畏勇气和永恒精神以苦中作乐,将是他们享有一生的财富。

      从创业之初的五个人发展到今天的近500名员工,从年创收80万到现在的数亿元,中伦金通的开拓者们回顾着中伦之路,谁也无法逃避自己的使命中国经济蹒跚起步,法治建设方兴未艾,这是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这是一个巨龙腾飞的国家,这是一个价值彰显的职业,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了中伦金通,借着中国律师体制改革的东风,是为顺应天时;凭着“草船借箭”的商业模式,是为据有地利;籍着一代代律师的智慧和勤奋,是为尽占人和,他们要用时代的如椽巨笔在这画面上添加浓墨重彩的一笔----中伦金通! 分享:江湖方式的进入 终生婚配的事业 合伙犹如婚姻 人来人往,是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组织都不可避免的永恒话题,无分国别,无论体制,无远弗届,无所不在在中伦金通各个阶段的创业者中,还有一些优秀律师的名字,他们为中伦金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后因为各种原因先后离开 对于创业伙伴的离开,张学兵至今仍黯然神伤:“我是怀着一种闯江湖的想法出来的,怎么伙伴突然要走了?”张学兵外表儒雅谦和,一看就是个律师,但骨子里却是一个性情中人,这件事对他的打击极大在他的心底,人的一生不求显赫,不求富贵,但求与若干知己,一起为理想奋斗,足矣他把中伦金通的事业看作是航海,是一件不能再苦的差事。

      在航行的过程中,会有风云不测,会有惊涛骇浪,会有恐惧畏缩,会有迷航偏向;就是没有捷径可循,没有免费午餐,幸福不是毛毛雨,天上不会掉馅饼在风雨飘摇时,需要同行者们相扶相持,相濡与沫,同心协力,如终与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人都有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