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辩论赛大学学分制度利大于弊.doc
18页1、 学分制破坏了学科的完整性每个人进入大学,都只能完成某些方面的学习,而不能学完一个学科原本就没有必要学全,破坏完整性又从何说起?2、学分制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无非是说有教师的课没人上,不过这样反倒可以反映出讲师的水平3、学分制会给学科学习造成断链现象同LS4、学分制会造成有些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即使不实行学分制,也一样有盲目性这个只能通过学校的引导来改正了5、学分制会损害勤奋学习的气氛学分制是要学生修满足够的分数,供有精力的同学选修其他的科目,所以一般的同学能把必修的科目学好就已经不容易了,这是在提倡勤奋,而不是在损害6、学分制操作起来困难,有一些学籍管理上的漏洞一个软件系统,学校的老师半个月就可以搞定7、学生没有“班〞的概念,丧失了一些珍贵的同学情谊和校园气氛学分制就没有班吗?8、学生的思想工作难做思想工作,只能通过宣传来做就算没有学分制,学生的思想还是那个样子,谈不上难做不难做..对方辩友可能会问:1、学分制破坏了学科的完整性2、学分制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3、学分制会给学科学习造成断链现象4、学分制会造成有些学生学习的盲目性5、学分制会损害勤奋学习的气氛6、学分制操作起来困难,有一些学籍管理上的漏洞。
7、学生没有“班〞的概念,丧失了一些珍贵的同学情谊和校园气氛8、学生的思想工作难做1. 破坏了学科的完整性么?是有必修与选修的啊2、造成了哪些资源的浪费?让感兴趣的同学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是资源的更合理运用吧3、现在的学分制是控制下的学分制,只有在修了某些学科之后才让修其半他学科吧4、必修与选修5、为什么?6、不困难,编个程序就行了7、还是有班的概念吧学分和班不冲突吧8、有关系么反方:实行学分制弊大于利学分制并非大势所趋,学分制的创始地哈佛大学于1986年取消了学分制,而包括世界一流大学在内为数不少的高校实行的也不是学分制学分制,是在选课的根底上产生于西方的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虽然学分制现在被大多数人标榜为我国教育的阳光大道,然而从标准判断来看,实行学分制是弊大于利第一,实行学分制不利于到达教育根本目标教育最重要的三个职能是文化传递、开展科学和培育人才,而学分制过分注重个人在知识上的需要,学生进入学校就如同进入一间超市,挑选自己所想要的东西,只要拿到足够的限额就行了看似自由,却无视了文化的传递和育人的根本并且学分制将无价的知识量化,用分数衡量是对知识价值的贬低。
更不用说各个学校、老师学术水平参差不齐,判断标准根本不统一第二,实行学分制不适合学生的个体开展拥有全方面选择的自由,不一定会有全方面的开展学分制易养成学生仅凭兴趣听课,博而不精,无视根底知识而且,不少学生选课只为拿学分,只选一些容易拿学分的课程第三,实行学分制不适合我国的现状现在我国推行的是群众化教育,实行学分制却是为每个个体的专门打造它需要一定的办学条件、充足及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方便灵活的教务管理系统及兴旺的校园网络,还要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全体学生的高度自觉性学分制有其优点,但实行学分制不适合学生的个体开展,不符合教育目的,不适合我国国情二、 1〕正方:……对方辩友既然不成认学分制,那你能举出一种比学分制更完善的制度吗?本人:正是因为目前没有更好的利大于弊的制度,我们才不得不忍痛去推行这种弊大于利的制度啊难道我们现在处在学分制的现实中就不去揭示它的弊端了吗?〔提高语调〕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啊!数分钟后……正方:你们提不出来更好的制度,为什么不成认学分制利大于弊呢?本人:我想这个问题我刚刚已经明明确确地答复过了,对方辩友是还想听我朗诵一遍顾城的?一代人?吗?2〕正方:……我们不能因为现在教育制度的弊端就反对学分制啊,正是学分制的先进让我们看到现在教育制度、社会制度的弊端,我们要改变这些落后的制度而不是先进的学分制啊!本人〔夸张的语调〕:天啊,对方辩友!你就为了一个学分制连社会制度都要改变了?!难道这就是学分制的利大于弊啊?3〕本人:我想问对方辩友一个简单的问题,请问,第一次出现学分制是在哪一年?对方面面相觑,冷场片刻,然后一人站起来:我可以告诉对方辩友的是美国哈佛大学……〔讲了一遍学分制在国外的起源〕本人〔满脸微笑,语速放慢一倍,声调及其温柔地〕:我想对方辩友“可能〞是没听清楚我提的问题,那我就再问一遍好了,中国,第一次,出现学分制是在哪一年?对方〔愠怒〕:不知道。
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今天的辩论啊本人〔依然微笑〕:对方辩友连学分制最初何时在中国出现都不知道,难怪至今还对它保有如此盲目的乐观啊!对方绿得极其彻底正方:我国已有80%以上的高校实行学分制,并取得显著成效尽管我国目前已有80%的大学实行学分制,但是,大多数学校并不具备实行学分制的能力,如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强有力的考勤制度……学分制利弊问题1、什么是学分制2、学分制是因什么而实施运用的?3、学分制的实施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开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否有利于学校的管理、开展,对其有何影响?这些影响的好坏……4、判断实行学分制的目的是否到达?到达什么程度,哪些需要改良等等……辩论1869年在哈佛大学也出现过选课制,即允许学生选学方案外的课程,打破了统一的方案教学模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然而哈佛大学实行选课制20年后,开始实行学分制,规定学生只要到达一定数量的学分就可毕业,获得学位继哈佛之后,美国大多数高校纷纷进行改革,推行选课制和学分制刚开始,由于实行完全自由选课的学分制,产生了不少弊端许多学生不是考虑组成合理的知识结构,而是根据是否容易得到学分、上课时间是否方便来选课,不少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选课支离破碎,没有中心不少高校的师资队伍、教学设备、现代化管理水平还不太高,对开设大量的选修课、用计算机选课,以及实行完全的学分制困难较大。
因此,在实施学分制时要循序渐进,不搞一刀切,目前首先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能开设大量课程,为学生选课创造条件先在学年制根底上开设选修课,然后实行学年学分制,条件成熟时再实行完全学分制但学分制并非唯一的教学管理制度,条件不成熟时,不必勉强搞学分制,有些特殊专业的学校,也不必勉强搞学分制,应维持学年制,只要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即可大学实行学分制在当前形势下是弊大于利当然不得不成认学分制确实有它的优势所在,但是,这仍远远不能掩盖学分制的弊端就我国目前的国情来说,学分制还存在很大的弊端:首先,学分制是我国由西方引进的,西方在实行学分制前是实行选科制,而我国一直以来都在实行学年制,单这一变化就使得我国大多数人在思想方面难以适从;其次,国家提倡教学要因材施教,而推行学分制也正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爱好、特长去选择喜欢的科目就读,但是,也正因此而导致大多学生盲目选科,专业热的越热,冷的越冷,重量不重质,使得冷门专业的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少;同时,尽管我国目前已有80%的大学实行学分制,但是,大多数学校并不具备实行学分制的能力,如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强有力的考勤制度……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我国推行学分制的难度。
实行学分制之利弊,建议放到“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上,指出其实际上是“因市场需求冲击而导致的教学进度畸形〞不要把它归结到“个人开展的利弊〞,这样缩小外延,对你们有利还是老样子,说“实行学分制〞,一定要站在“学校教育成果〞来讲要知道,只为学生市场需求来考虑的话,学校早就“一年即可毕业〞了,对市场的适应,绝不是“学问〞的初衷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课一定会有更好的结果?〞他敢这么说他就挂了!那是不是说“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学习,一定会有更好的结果?〞是不是说“学生根据自己爱好上学,一定会有更好的结果?〞是不是说“人 根据自己爱好做事,一定会有更好的结果?〞简直就是荒唐,一些学生选学易得学分的课程,导致对知识的割裂,破坏了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学活动分散,班级整体性削弱,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淡化;从获取学分来讲,“及格〞与“优秀〞效益相同,导致局部学生满足于“六十分万岁七十分浪费〞;有的教师惟恐自己的课遭冷落,放宽要求,放松管理,甚至送人情分这些问题和负面效应有的是学分制本身固有的,有的那么是实施过程带来的美国早年推出学分制时,曾出现“学生学到的知识支离破碎,学生重量不重质〞的问题教育界为此想了不少对策,如确定必修专业、区分先行课与后读课、实行课程组等等。
旧中国大学推行学分制也发生过类似问题,一些有识之士对此提出疑问,如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前身〕行政会议副主任刘伯明,曾十分推崇学分制,但假设干年后却主张废除学分制,他认为“在选修课学分制之下者,惟选其性之所近者以习之但人性避难趋易,益以所选范围漫无限制,即任性之弊随在可见〞[4]他建议“大学课程,前二年可使学普通科目第二年终,各生须认定一门专治之……经审定合格者,那么使之自由研究,不使受学分之制裁;其上课与否,悉听其便迨二年终了,苟欲得学位,那么仿德国大学制,予以极严格之考试;或用其他方法审核其学业之成绩如两年内确有心得,那么径授之以学位〞[4]广州石牌地区高校在实施学分制过程中,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认真处理德智体美全面开展、保证人才培养规格与因材施教、方案性与灵活性、搞活教学与严格管理等关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5]可见,兴利除弊,防止和克服学分制的负面效应,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首先,推行学分制以后,面临的最大现实问题是选课资源、教师资源和学校各种软硬件条件能否共享共用和够用问题特别是师资问题将成为实施学分制最为棘手和最头疼的头等问题如果没有足够的师资作后盾,推行学分制将成为一句空话,即使勉强实行,也不可能完全满足学生选课需求,教育教学质量也无法保证。
其次,随着学分制的实施,传统意义上的自然班和专业、年级将被打破甚至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学生流动“专业班〞、“课程班〞的大量产生,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管理的难度将大大增加最大的可能性是由导师制代替现行的班主任制第三,选课制推行以后,学生自主支配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将大大增加,如何充分利用学生多余的时间和空间的“优势〞,强化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拓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的人文水准,已成为摆在学校和学生工作人员、教学管理人员和全体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第四,随着学分制的实行,学生的修业年限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原来意义上的固定修业年限制将会被打破,学历文凭、学位证的发放将不再是现行的一年一次,而是一年几次,学生的学籍管理难度将大大增加第五,学分制的推行,缴费问题将会成为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以学分为标准缴纳学费将会取代现行的学年制缴纳学费第六,学分制的推行有利于大学生自主择业,有利于推动就业体制和就业方式的改革,但对于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集中教育管理却带来了极大地困难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开展成现在的群众化教育,国家的经济体制已从过去的方案经济开展为现在的市场经济,科学技术已取得突飞猛进地开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法制观念、道德观念和就业观念等均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必然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加之现在单身子女、单亲家庭的子女、经济贫困家庭的子女不断增多,大学生的个人独立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给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困难和严峻的挑战。
四辩陈词:谢谢主席,谢谢各位在今天烽烟四起的辩场上,我们很感谢对方辩友为我们带来了美妙的数据,美妙的畅想,让我们这些在中国教育转型期饱受煎熬的学子,对未来生出了诸多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