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坡屋面干挂法建筑施工工法.docx
15页坡屋面干挂法施工工法工法编号:编制单位:中建一局公司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主要执笔人:冯建东阴明华、孙萍萍、周彤、黄胜昕1 前言本工程在坡屋面瓦采纳干挂法施工,传统挂瓦方式为在屋面构造施工阶段每隔一段距离甩出钢筋头,穿破构造防水层、保温层、保护层等各层,由甩出的钢筋头作为坡屋面各层抗侧滑移的坚固底点屋面干挂法利用角钢固定各层,瓦片采纳镀锌铁丝穿过瓦片预留孔,绑扎在挂瓦条上,但是对于屋面边角处需裁瓦部位,瓦片上无孔,采纳脊瓦搭扣进行固定传统挂瓦脊瓦采纳沙浆卧瓦,屋面干挂法为采纳角钢及成品托木支架支撑脊瓦2 工法特色2.0.1经过在防水层上加设角钢的方法,并在角钢与防水层的接触面上刷密封油膏,保证防水层的封闭性能好,而且保证了屋面挂瓦层、屋面细石混凝土配筋层、保温板层等各层的不下滑、下移2.0.2对于通风屋面,需在脊瓦处加设支架,保证整体瓦屋面架空与瓦屋面的基层有空气的流通,而保证住所顶层冬暖夏凉,满足节能要求2.0.3因为屋面瓦在屋脊部位需要裁切,其干挂屋面瓦在裁切部位不简单固定,采纳防风搭扣固定檐口、屋脊处碎瓦,保证其固定坚固3 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坡度较大的坡屋面的各层固定及瓦屋面的瓦块固定。
4 工艺原理利用角钢及脊瓦搭扣防范屋面各层滑移及保护屋面防水技术;干挂法施工利用防风搭扣固定裁瓦及屋面檐口处防风掀瓦;利用成品托木支架对脊瓦进行固定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重点5.1施工工艺流程坡屋面挂瓦施工工艺以下,详尽做法详见以下图:钢筋混凝土构造层→30厚DS沙浆找平层→3+4厚弹性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6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50厚C20配筋混凝土保护层→镀锌顺流条→镀锌挂瓦条→挂瓦图5.1-1坡屋面挂瓦施工工艺表示图5.2施工操作重点5.2.1找平层找平层做法为30厚1:3水泥沙浆找平层泛水转角处,找平层应做成半径50的圆角1. 找平层操作工艺基层清理→冲筋贴灰饼→找平层摊铺→找平层抹压→保养1) 找平层施工前,将基层表面灰渣、杂物等清理于净2) 依据设计坡度要求弹标高线、拉线找坡、贴灰饼,顺排水方向冲筋,冲筋的间距为1.5m左右,冲筋后即可抹找平层3) 施工前在板面洒水微湿润,随扫一道水泥浆随铺水泥沙浆,随用大杠尺沿冲筋高度找平,并用木抹子搓揉压实,抹时应用力均匀,并退后着操作用靠尺检查平坦度4) 找平层的操作次序是转角——立面——平面找平层先找坡、弹线、从挑檐部位、天沟、山墙部位开始,待立面及细部办理抹灰达成后再抹斜面大面找平层。
大面抹灰要求压平、压实,以防起砂5) 阴阳角、屋面檐口处基层应依据基层楼板上纵、横控制线引至屋面板上,弹出各屋面檐口、窗井返檐找方控制线,用水泥沙浆找方、抹成圆弧形,其半径不小于 50mm;管道、落水口等细部基层也应抹平压光,但注意管道应超出基层最少20mm,而落水口应低于防水基层;6) 保养:沙浆找平层抹平压实后,应进行浇水保养,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沙浆面层拥有足够的湿润状态保养时间一般许多于7d,干燥后即可进行防水层施工7) 找平层分开缝:木抹子找平后,在豆石混凝土初凝前,竖向按下早先裁切好的的 20宽12mm厚竹胶板条,木条间距为6M*6M,即豆石混凝土分开缝包围的有效面积小于36m2.在混凝终凝前拿出竹胶板条,其形成的20×12作为水泥沙浆的伸缩缝5.2.2卷材防水本工程斜屋面防水设计为3+4mm弹性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屋面、泛水、檐沟、斜天沟的卷材防水层均应满粘全部卷材收口部位,均用密封膏嵌封1. 屋面防水主要施工方法屋面防水卷材采纳热熔满粘方法施工施工次序由低向高进行施工1) 施工工艺流程基层办理→涂刷基层办理剂→弹控制线→附带层施工→铺贴卷材→卷材密封和收头→防水层质量检验。
○1基层清理因基层质量的利害直接影响防水层与基层的粘结强度,因此要求水泥沙浆找平基层表面压实平坦、干燥(基层含水率不大于9%),不得出现凹凸不平、起砂、爆皮等现象;将基层面杂物除去干净○2基层办理剂待基层干燥后,采纳与防水卷材相当套的基层办理剂,用喷涂法或涂刷法施工,喷、涂应均匀一致,不露底待基层办理剂表面干燥后,方可进行卷材铺贴以不粘手为准,平时为3-4小时涂刷完办理剂的部位须在一个工作日内达成防水卷材的施工○3弹控制线为防范因卷材空铺倾斜而以致卷材搭接不一致,并减少资料的浪费,在铺贴卷材前,依据卷材宽度、长度和搭接宽度,在涂刷基层办理剂后弹好预铺卷材的白色控制线粘贴卷材时,依据控制线裁剪卷材○4附带层施工水落口、阴阳角、伸出屋面的烟管道等细部构造、防水节点复杂部位增强办理,一定做附带防水层附带层的施工方法是:依据实质需要的卷材形状或宽度,裁剪相应的卷材阴阳角部位的卷材,要求铺贴后以棱角边为中心,向两边各延伸≥150mm施工时可裁剪 300宽的卷材,沿中心线对折后,将折线地址与阴阳角的角边对齐,而后从一边开始粘贴附带层尽可能不采纳搭接形式当一定采纳搭接时,搭接长度应不小于60mm○5铺贴卷材铺贴卷材时,先摊平面,后铺立面,铺立面卷材时,应从转角部位开始施工。
特别是立面高度较高时,应先将卷材对正后,从角部起向上铺贴防水卷材的长向顺排水坡度铺贴卷材在平立面墙体交接地址应在立面墙体上距防水层250mm处收口;2. 细部构造1) 突出屋面构造处防水做法:屋面与突出屋面构造的连接处,铺贴在立墙上的卷材高度应不小于250mm,将上端收头用铝合金压条固定,密封资料嵌封严实,而后抹水泥沙浆保护层2) 披檐构造墙处泛水做法:出屋面拔气道、人孔、突出屋面构造处,除阴阳角处附带SBS防水卷材以外,保温外侧附带一层与屋面瓦同色防水卷材泛水,防水卷材上卷250mm高,四周覆盖屋面瓦200mm防水上卷端部用30mm宽24号镀锌钢板压条做密封办理,用水泥钉钉牢,水泥钉布设间距400mm3) 水落口卷材防水做法:○1水落口杯上口的标高应设置在沟底的最低处○2防水层贴入水落口杯内不该小于50mm○3水落口四周500mm范围内的坡度不该小于5%,并采纳防水涂料或密封资料涂封,其厚度不该小于2mm○4水落口杯与基层接触处应留宽20mm、深20mm凹槽,并嵌填密封资料2水落口处卷材剪贴方法:4)伸出屋面管道根部做法沿虚线剪1管道根部直径外50mm范围内,找平层应抹出高度不小于30mm的八角圆弧。
○开贴入杯2管道四周与找平层或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之间,应预留20mm×20mm的凹槽,○并用密封资料嵌填严实3水落口直300mm管道根部四周应增设附带层,宽度和高度均不该小于○4管道上的防水层收头处应用金属箍紧固,并用密封资料封严○5) 女儿墙做法○1铺贴泛水处的卷材应采纳满粘法○2泛水和立面收头的端部应裁齐,混凝土墙上的卷材收头应采纳金属压条钉压金属压条钉最大钉距不该大于900mm,并用防水油膏把外露钉头封严○3女儿墙顶做铝合金披水2 女儿墙做法图5.2.3保温层本工程斜屋面保温采纳粘结剂粘贴60mm厚挤塑聚苯板保温;拔气道等出屋面部分采纳50厚挤塑聚苯板1. 施工工艺屋面保温层施工工艺流程以下:基层清理→管根固定→铺设保温层1)保温板铺贴前先将面层打扫干净2)管根固定:依据标高将雨水斗、套管安装就位,管外用细石砼分层填塞,套管周边焊止水环穿构造的管根在保温层施工前,应用细石混凝土塞堵密实,做好转角办理,将管根部固定3)依据标高线、挤塑板厚度以及墙面平坦度,在屋面人孔拔气道等突出屋面板立面墙体上弹出聚苯板粘贴控制线4)聚合物沙浆:聚合物是指高分子胶结资料,将聚合物加掺到水泥沙浆中拌和均匀即成为聚合物水泥沙浆,用聚乙烯醇缩甲醛胶(建筑108胶)与水泥搅拌.5)依据工程进度及现场状况,施工时铺设次序由一端退着向另一端进行,斜屋面由低处向高处铺贴.6)按施工要求的规格尺寸用壁纸刀垂直板面裁切聚苯板。
挤塑板不该破碎、缺棱角,铺设时遇出缺棱掉角、破碎不齐的,应锯平拼接使用7)粘贴挤塑苯板采纳点粘法:用抹灰刀将搅拌好的聚合物沙浆均匀涂抹在保温板边沿上形成边框,而后在板面上均匀分布5个高于边框的粘结点,将挤塑板粘到顶板上边,并用靠尺靠平,找平拉线板与板间之间要错缝、挤紧,不得有缝隙若因挤塑板裁剪不方正或裁剪不直而形成缝隙,应用挤塑板条塞入并打磨平搅拌均匀的聚合物粘结沙浆在使用时应在每粘贴一片聚苯板前用抹刀搅拌一下粘结沙浆以防范结皮粘结沙浆涂抹在聚苯板上后,应迅速将聚苯板粘贴在屋面防水上,而后再用水平尺压平操作以保证平坦度和粘贴坚固板与板之间要挤紧,板间不留缝隙,聚苯板之间的缝隙应用切割成相应大小的聚苯板板条来填补,不行用沙浆填补每贴完一块应及时除去挤出的粘结沙浆;5.2.4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保护层采纳50厚C20细石混凝土,内配?6.5@200钢筋网片1. 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放线→绑扎钢筋网片→细石混凝土浇筑→混凝土保养2)在拔气道的四周墙体上弹出保护层厚度控制线及斜屋面坡度线,保证坡度吻合设计要求钢筋网片在分开缝处断开3)铺设钢筋网片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浇筑前,铺设φ6.5@200钢筋网片。
在细石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边浇筑边将钢筋网片提至混凝土保护层中间部位,使其与混凝土结合密切.4)细石混凝土浇筑:细石混凝土采纳预拌C20细石混凝土细石混凝土浇筑摊平后,再用铁辊筒滚压至表面泛浆后,用木抹抹平压实待细石混凝土初凝前再进行二遍压浆抹光,并用刮尺找平,成品分开条按入混凝土,间距为4-6m,终凝前用铁抹子压光,保护层一个表面平坦,不可以出现抹子压的印迹和凹凸不平的现象保护层终凝后,嵌填密封膏,要求嵌填密实5)保养:细石混凝土层浇筑达成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保养时间许多于7d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沙浆面层拥有足够的湿润状态6)防水保护层分开缝:防水保护层分开缝采纳塑料成品分开缝,浇筑细石混凝土从前放入,细石混凝土终凝后在条内嵌填建筑密封膏5.2.5屋面瓦铺设工艺1. 施工工艺流程找平层、防水层、保温及保护层施工达成后→施工放线→顺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