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高中历史学习辅助参考优化设计.pdf

2页
  • 卖家[上传人]:腾****
  • 文档编号:46472697
  • 上传时间:2018-06-2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10.29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高中历史学习辅助参考的优化设计高中历史教学论文:高中历史学习辅助参考的优化设计 近年来随着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拓展和深化,史学界以“三个面向”和素质教育 为指针,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笔者在反复总结和借鉴的基础上,本着“减负”不减质的 精神,初步构建了历史学习辅助参考(简称“学参“)优化设计方案,且在此抛砖引玉,敬请 大家赐教 一、“学参”优化设计的提出一、“学参”优化设计的提出 钱梦龙老师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为使学生乐学、会 学并且学活、 学实, 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之自觉地获取知识, 培养能力, 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自我教育 因此教学改革应体现创造为本、 能力为魂, 素质为先的宗旨 笔者以教学信息资料有选择地包容、吸取为核心,以激发教与学的自主性、创新性为基点,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为关键, 追求教与学的可持续发展为归宿, 符合教师要 “加压” , 学生要“减负”的趋势教师先跳进题海,以大纲为纲,教材为主,教参为目,“学参”为 辅,再让学生跳出题海,获得元认知知识,通过精讲、精选、精练,举一反三,熟能生巧 这样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 在 “学参” 帮助下最大程度地起到诱导、 指正的作用以提高效率, 变劳动密集型为智能密集型学习, 走出片面追求分数结果的怪圈, 把求知作为信息交流和自 主探索的过程,让大家突破教材和课堂束缚,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在知识的广阔 天地中展示其能,实现分享学习,走出传统教学的狭隘圈子。

      因而提出了“学参”优化设计 的轮廓构想 二 、“学参“优化设计的框架二 、“学参“优化设计的框架 “学参”是指教师在全面钻研大纲、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班级情况,对教材 中每单位(课时、单元)的内容进行优化设计,作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参考资料教师通过编 篡“学参”来代替过去的教案与学案,使教案和学案合二为一,“学参”既源于教材,又高 于教材, 与教材相配套, 但又不拘泥于课本或照搬于某一教学参考书, 与授课进度相同步 (课 前发给学生并经装订成册,可滚动使用),便于学生预习、听课和复习,实现教师、学生、 教材三者的贯通与互动, 达到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使学与思、 读与练相辅相成, 做到思想性、 知识性、趣味性的融合 “学参”大体框架包括下列项目:㈠“课时学参”包括⑴目标要求、⑵导学过程、 ⑶知识结构、⑷材料补充、⑸知识迁移、⑹作业练习;㈡“单元学参”包括⑴阶段特征、⑵ 学法指导、⑶主要人物活动、主要时间、地点、⑸疑难解释、⑹学习札记等,各课时结束以 “单元学参”作总结,设置应灵活便利其中“目标要求”包括基础知识、重点难点、能力 和思想教育要求:“知识迁移”包括学科内纵横知识联系特别是中外联系,显性尤其是隐 性知识,及与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交叉综合运用,史论结合等:“作业练习”有常规题 型(如 5 分钟随堂练习),也可以是开放性写作题,但侧重单选和材料解析题。

      “补充材料” 包括相关原始史料、争鸣观点、典型例题、还附有相应参考书目、影视歌曲,名人名言等: “学习札记”由学生独立完成,其中可记录某些疑问、心得,还有自我设计试题,答题失误 分析等,教师作定期检查 三、“学参”优化设计的特点三、“学参”优化设计的特点 用心 爱心 专心 1用心 爱心 专心 2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脚踏实地,有的放矢,其中“学参”的 精心编写无疑只是一种尝试,笔者对“学参”进行了长期酝酿、论证,在 1999 年已作初 步实施它与教参、学案和教案不同,主要突出之处有: (一)、独创性,⑴结构不同:教参包含引言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要点、教材分析、 教学建议、练习提示、资料和注解等;教案包括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小结和作 业等;学案由学习目标、知识结构、认识方法、技能训练等组成⑵主体不同:教参由权威 专家合作著写;教案由各位任课教师单独准备完成;学案由备课组教师共同编制⑶对象不 同:教参为教师服务,作备课参考;教案针对相应的学生,作授课蓝本,限于课内使用,不 与学生见面;学案联系学生实际,公开在全年级统一使用 (二)、针对性,目前制约中学历史素质教育的因素,除观念导向和学校客观条件外 主套还有:①教师因素。

      不少教师的知识面狭窄,功底浅,对现代学术动态知之不多,而且 教法古板,重教轻学,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习惯于满堂灌或照本宣科,知识承载量少,导 致出现启而难发,启而不发的现象,因而师资的知识和方法尚待更新……②学生因素在基 础知识、技能欠缺和学习方法、习惯不如人意,学生对教师和教材过于依赖和盲从,处于被 动应付状态,有被牵着走、喂着吃之虞,只知死记硬背,临时突击,一味猜题押题,缺乏学 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③教材和参考资料因素由于课本体系陈旧,观点滞后,既无法反映 国内外形势变化,也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更无法跟上日新月异的改革开放潮流,况且 缺乏配套辅助资料精品,存在过多过滥,过偏过难,搞题海战术或雷同抄袭等弊端,用 书良莠不齐,无谓地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和选择的疑虑,因而“学参”的编写呼之欲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