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教版】2019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18(教案)采访对象是棵树.pdf
4页课 时 教 案课题: 18 采访对象是棵树第 1 课时课型:新授编写时间年月日 执行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2、理解课文内容 , 感受人物的崇高精神, 体会问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学习身子此 ,理解课文大概内容教学难点:感受人物的品质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通过感情朗读, 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 解题1、出示课题 , 读题2、根据课题质疑 , (树又不会说话 , 为什么采访的对象是棵树呢?)3、播放西部大开发的场面剪辑4、启发谈话:画面上展现的是什么场面?二、 初读课文 , 初步感知1、初读课文 , 学生通过查字、词典 , 结合文中的句子, 认识本课的生字 , 新词 边读边动笔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2、检查认读生字词3、指名分部分轮流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大意批注4、检查自读情况 ,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想一想, 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物和事?(2)读后你又什么感想?三、 再读课文 , 直指重点1、再读课文 , 复述课文里的故事2、谈谈你对每个故事里的人物的看法答案可以是多种多样的)3、你认为作者采访的对象真的是树吗?4、小组内探讨 , 交流各自的初步认识四、 作业。
1、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新词五、 课堂小结六、 由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课 时 教 案课题: 18 采访对象是棵树第 2 课时课型:新授编写时间年月日 执行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的组材方法及对材料剪裁的方法2、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精神品质教学难点:以“采访对象是棵树”来命名和行文的写作技巧批注教学用具:投影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文 , 理解内容 ,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 , 给予点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指名讲一讲二、抓住重点 ,合作探究1、深读课文 , 从故事中体会人物精神品质2、品味关键语句投影出示)(1) 关于老班长的精神品质 , 以下语句是品味的重点:“临死前, 他对连长说 , 养不活一棵树从这句话中, 你体会到什么?(2)关于军马的精神 , 一下语句是品味重点:“它屡立战功 ”“到塔里木后 , 它和老兵们并肩拉犁 , 风餐露宿, 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它屡立战功, 加上年岁已大 , 照说可以退下休息或少干活, 但它为什么还要拼命地干, 直到倒下?从中可以看出这匹军马的什么精神?(3)关于女知青的精神品质 ,以下语句是品味重点:“地平线上凭空出现了一道黑色的墙, 去追赶那被风吹走的锅这段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女知青冒着生命危险去追赶那口行军的锅值得吗?(可让学生小组讨论, 然后牌代表发言。
对第二个问题, 可让学生猜想女知青当时的心里活动, 以求更深入地体会人物的精神风貌三、突破难点 ,解读探究思考讨论:你认为作者采访的对象真的是树吗?这种命题有什么好处?小组讨论 ,交流汇报答案可以有差异 讨论过程中 , 教师巡视点拨 , 最后用抒情的语言进行小结:每一棵树都携带着一段英雄的故事 , 每一棵树都生长着烈士不朽的精神, 每一棵树都是烈士英魂的化身四、朗读体会 ,加深体验1、自由读 , 挑选自己最喜欢的几段来读2、组内比赛读 , 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情五、总结全文 ,拓展延伸学了这篇课文 , 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对文中的人物说些什么?或者是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西部建设者的感人故事?都可以记在你的日记本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