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代文化知识:古代的服饰.pdf
5页古代的服饰古代服饰的各种形制(一)冠帽和头饰古代的帽子有冠、冕、弁、胄等冠,帽子的总称,如 史记屈原列传: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加冠,男子二十岁时所行的成人礼冕,大夫以上贵族所戴的礼帽,有时特指帝王的礼帽加冕,君主即位时所举行的仪式弁,穿礼服时所戴的帽子,皮革做的叫皮弁男子加冠,也称弁冠两边系在脖子上的丝带叫缨,如 宋 濂 送东阳马生序:“戴朱缨宝饰之帽古代作战时戴的头盔叫胄,也称兜聚如 辛 弃 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年少万兜鳌,坐断东南战未休巾帆 头巾古代平民百姓不戴冠,只用巾幢包住头如 三国演义第 4 5 回:干(蒋干)戴上巾幢,潜步出帐巾幢是黑色或青色的,所以秦时称百姓为黔(黑)首,汉时称仆隶为苍(青)头如 贾 谊 过秦论: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后汉书董宣传: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古代小孩、罪犯、异族人也不戴冠巾帼,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如 晋书宣帝纪:亮(诸葛亮)数挑战,帝(司马懿)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后代称女英雄为巾帼英雄花黄,妇女的面饰,用金黄色的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图案贴在额上,或在额上涂抹黄色花纹,如 木兰诗:“对镜贴花黄瑾,妇女的耳坠,如 孔雀东南飞:“耳著明月玲。
钿头银篦,用黄金珠宝镶嵌的云形发卡,如 白 居 易 琵琶行:钿头银篦击节碎二)上衣及其佩饰上衣,可单称衣,有襦、裘、袍、褐等襦,短衣,短袄,如 孔雀东南飞:妾有绣腰襦,蕨蕤自生光裘,毛向外的皮衣,轻裘是质地好、分量轻的高级皮衣,如 宋 濂 送东阳马生序:父母岁有裘葛之遗袍,絮麻或丝绵编织的长衣,如 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褐,平民穿的粗布短衣,用兽毛或麻等编织而成,如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绅,士大夫束在衣外的大带子,后引申为束绅的人,如乡绅、绅士缙绅,原指官员在衣带上插记事的笏板,代称官宦,如 张 溥 五人墓碑记:“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官宦士绅及其子弟的腰带上,常有各种佩饰佩玉,玉很贵重,标志佩戴者的高贵身份佩环,环是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如 送东阳马生序:“腰白玉之环佩玦,玦是环形而有缺口的玉,如 史记鸿门宴: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用以表示决绝佩韦,韦是加工后柔软的皮,性缓;佩弦,弦在弓上总是绷得紧紧的,性急如 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己;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都起到自我警戒的作用古代佩饰中还有佩刀、佩香袋等,如 送东阳马生序:左佩刀,右备容臭。
容臭,即香袋,里面放香草香料三)下裳和纨绮古代的下衣,叫裳,即裙,如 琵琶行:整顿衣裳起敛容衣裳,即上衣下裙古代男女都穿裙,传 说 易经系辞所言黄帝 垂衣裳而天下治,为穿裙之始唐朝开始,裙子渐渐成为女子专用的装饰,如 琵琶行:“血色罗裙翻酒污古代的下衣,还有绮,又作挎,同裤,是护腿用的,没有裆,如 后汉书 马援传:“身衣羊裘皮绮纨绐,有裆,细绢制成,是富贵人家子弟穿的,借指衣着华丽、游手好闲的富贵人家子弟,如 红楼梦第3回:寄言纨绮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四)鞋袜古代的鞋,叫屐,多用麻、葛制成;草屣,用草编制,如方苞 左忠毅公逸事:更敝衣,草屣古代的鞋,也称作履、屣,如 孔雀东南飞:“足下蹑丝履送东阳马生序: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木底的鞋,叫屐,如 李 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谢公屐是谢灵运特制的,上山去掉前齿,下山去掉后齿古代的袜子,叫靴,用布棉、熟皮或丝织品缝制,不是织品,如 南齐书 徐孝嗣传:“孝嗣登殿不著靴,为治书御史蔡准所奏,罚金二两古代服饰的文化特征(一)古代服饰,体现品阶地位的不同看服饰的质地古人的衣着有丝织品和麻葛织品两类丝织品有绫、罗、绸、缎、锦、纨、绡、素、缰、绿、练等,总称为帛,如 司 马 光 训俭示康:妾不衣帛,马不食粟。
帛,质地轻软,多为富贵者所穿;而平民百姓穿的是麻衣、葛衣,麻葛织品称为布,所以布衣就成了平民、庶人的代称一般读书人在入仕之前,也称为布衣,如诸葛亮 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看服饰的颜色帝王的喜好,决定服饰的颜色周王喜红色,周朝服饰尚红;秦朝服饰尚黑;汉服先后以黑、黄、红为贵;晋朝皇袍为大红色;隋唐朝,黄色成为帝王服装的主要颜色,所以龙袍也叫黄袍唐朝宫廷里品位高的宦官,也可以穿黄衣,如 白 居 易 卖炭翁: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唐朝开始,官吏的服色以品而定三品以上服紫,四、五品服红,六、七品服绿,八、九品服青如 白 居 易 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青衫,突出了白居易官卑职微古代平民只能穿没有染过颜色的麻棉衣服,所以底层平民称为白丁,如 刘 禹 锡 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二)古代服饰,体现地区和民族文化的差异在许多地区和民族之间,服饰的差异较大墨子公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其国治;昔者晋文公大布之衣,羊之裘,韦以带剑,以治其国,其国治;昔者楚庄王鲜冠组缨,绛衣博袍,以治其国,其国治;昔者越王勾践剪发文身,以治其国,其国治不同民族的服饰都有各自的特征,藏族服装袍袖宽敞,黎族衣裙瘦窄紧身,苗族服饰注重刺绣工艺,布依族在服饰上绘制精美的蜡染图案。
可见,各地各族服饰,有明显区别,这种区别的形成就在于各地各族文化的不同课 后 练 习解释下面各段中关于古代服饰的文字1.薄言采芭,于彼新田,于此中乡方叔莅止,其车三千旗旗央央,方叔率止约靴错衡,八鸾玲玲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玲葱壬行诗 小雅采芭)2.(公西华)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3.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骰,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左传骰之战)4.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细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陌上桑)5.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6.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着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锻粉底小朝靴项上金螭嘤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红楼梦第三回)附:课后练习答案1.此诗记述周宣王的大将方叔南征之事全诗四章,此为第二章,后三句写服饰命服,礼服朱芾,皮制的朱红色蔽膝,似围裙,朱红服饰是当时贵族身份的象征。
给,玉相击的声音葱 琦,翠绿色的佩玉方叔朱衣黄裳,佩玉鸣鸾,气度非凡2.端,古代的一种礼服章 甫,古代的一种礼帽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这是做小相时的穿戴相,诸侯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的司仪官3.墨以葬文公,晋人穿着染黑的丧服为文公举行了葬礼始 墨,开始形成穿黑色丧服的习俗素 服,白色的丧服,因秦军战败,故穿丧服,以示哀悼4.罗敷头上梳着堕马髻,耳朵上戴着宝珠做的耳环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紫色的绫子做成上身短袄写服饰的美丽,衬托罗敷坚贞、睿智的品质5.羽扇纶巾,古代儒将的便装打扮羽 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纶 巾,青丝制成的头巾通过周瑜服饰的描写,表现他潇洒淡定的气度,称颂他声名盖世的功业6.贾宝玉头戴嵌有珠宝的紫金冠,额戴绣有二龙抢珠纹饰的金色发箍;大红色的箭袖从袖根到袖口逐渐收紧,上有两种颜色的金线绣出的蝴蝶在花丛中翻飞;腰间束着仿宫中样式所制的丝带,上有五彩丝攒花结和长长的穗子;身披用黑中透红的东洋缎制成的罩衫,上有八个团花图案;脚穿青锻粉底小朝靴脖子上戴着赤金盘螭的樱珞项圈,还有用五色丝带系着的美玉宝玉衣着高贵,色彩华丽,展示出一个贵族公子的形貌和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