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谣流域——流行音乐的流派和演变之一.doc
33页《民谣流域——流行音乐的流派和演变之一》介绍 从即日起我们将连载《民谣流域——流行音乐的流派和演变之一》,感谢李皖先生授权使用,感谢民谣流域()文字、图片资料提供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5月出版,李皖 史文华 合著如果你对该书或对民谣音乐有任何问题或见解,可以访问我们的论坛( (民谣流域注:该书是目前国内最权威的介绍民谣音乐的著作——尽管书中的有些提法我们持保留意见 该书定价13元,如果你有幸找到的话,推荐赶快购买珍藏,因为该书已基本脱销了)流行音乐的流派和演变目录前言民谣总论美国民谣(前期)美国民谣(BOB DYLAN之后)英国民谣加拿大民谣欧洲民歌小引凯尔特民谣絮言后语未经作者及民谣流域()同意请勿转载谢谢《民谣流域——流行音乐的流派和演变之一》目录 前言民谣总论民歌是音乐的源头民歌不由个人占有民歌、民谣、世界音乐,一种欧美中心论的三分法狭义民谣的发展轨迹美国民谣的杂交性质从山地民歌到乡村音乐到城市民谣到山地摇滚美国民谣的几个阶段和几种形态:民谣时期、民谣摇滚、迷幻摇滚、歌手兼作者风潮、蓝领摇滚从地域的不同看狭义民谣的多种形态:爱尔兰民谣、英国民谣、加拿大民谣、北欧民谣、东欧民谣、南美民谣。
以欧美民谣为线索和中介展开的世界各地民歌:印度音乐、印度尼西亚音乐、东亚民歌、中东音乐、西非音乐、南非音乐、拉丁民歌、巴尔干民歌、俄罗斯民歌、印第安音乐欧洲民歌小引学院式的民歌研究从欧洲开始欧洲各式民间音乐有共通的特征欧洲民歌的结构特征、旋律特征和节奏特征学院音乐与民间音乐的差异民歌的三个大系:传统系、过渡系和演化系 英国民谣塞西尔·夏普的民歌发掘工作和英国民族主义音乐第一代民歌手艾文·麦考尔的左翼政治音乐活动彼得·贝拉美与纯正民谣六十年代,民谣的分化实验的开端难以置信的弦乐乐队”:苏格兰民谣基础上的多乐器实验场贸易港大会”及其分支林林总总发行了不下一百张专辑唱片五角星”和英国最佳民歌吉它手波特·简奇工业时代的游吟诗人比利·布拉格迷幻民谣多诺文的嬉皮活动和希德·巴里特阴暗的个人心理世界迷幻的实验使英国民谣与古典乐、印度音乐和电子音乐结合在一起忧郁布鲁斯乐队新迷幻”运动新世纪音乐凯尔特民谣凯尔特不等于爱尔兰凯尔特早期录音明星麦克康马克和迪莉亚·墨菲将凯尔特民间音乐与古典音乐相连接凯尔特风味的古典音乐杰出的凯尔特民乐艺术团体高地族长乐团赴美学习的爱尔兰青年克兰西兄弟都柏林人”凡·莫里林和“他们”,不受风格限制的凯尔特民谣艺术家。
特里·伍兹和“斯文尼的男人”,凯尔特民谣摇滚的开拓者和守护者凯尔特音乐的传说气质和避世感近期凯尔特艺术的两大阵营泼格斯”:凯尔特朋克的愤怒美妙的金嗓子一族:地丹南、玛丽·布莱克和道拉斯·金凯尔特心跳”的艺术家,热爱传统的现代人家族文化:恩雅和她的家庭乐团九十年代的爱尔兰风景:国际大背景下的杂色青年美国民谣卢马克思和美国国会图书馆录音资料库铅肚”——早期民谣的活的历史游吟歌手杰西·福勒伍迪·加思里和他的左翼抗议民歌从正统领域踏进民间的人们民歌小组的兴盛鲍勃·迪伦使民谣成为知识分子的先锋艺术菲尔·奥奇斯:“每条新闻都适合歌唱” 迪伦之后——美国民谣的下半叶迪伦在电吉它的轰鸣中告别民谣飞鸟多姿多彩的实验感恩而死即兴光环似的“不停顿组曲”花童、嬉皮和杰佛逊飞机乌合葡萄的反偶像作派和自我隐身行径回归自然”和乡谣派保罗·西蒙将美国民谣与世界各地民歌传统沟通蓝领摇滚和斯普林斯廷小酒馆里的诗人、喑哑黑暗的汤姆·维茨美国民谣新复兴运动和苏珊娜·维加变形民谣脏式摇滚和工业噪音中的民谣血,耶稣玛丽链和涅般忠实信条R.E.M、声音花园加拿大民谣“加拿大景象”与爱尔兰的联系麦肯尼特试图回复凯尔特民间音乐传统多才多艺的“兰金一家”。
加拿大景象”是一次文化寻根提琴手麦克艾塞克的民间舞曲大串联残存的苏格兰高地族群及其音乐代表“巴拉·麦克内尔一家”加拿大法式民间音乐的没落加拿大民歌搜集者、第一代民歌手布兰德印第安民歌手巴菲·圣玛丽伊安·泰森从民间走向职业化创作戈登·莱特福特和布鲁斯·柯克本打破乡村音乐和城市民谣界限琼尼·米契尔让人流泪崇尚自然和本能的老愤怒青年尼尔·扬诗人歌手伦纳德·科恩乐队”:实验电声化民谣的范本声音世界的奇迹K.D.朗乡村音乐总论乡村歌手视传统的顽固延续为第一生命山地民歌乡村音乐的两个“之父”——吉米·罗杰斯和A.P.萨拉乡村和西部音乐”与大乐团爵士乐的关系酒吧音乐是乡村音乐中变化最多的一支纳什维尔将乡村音乐纳入文化工业生产阶段,切特·阿特金斯和保罗·柯恩乡村歌手的尴尬和挣扎叛逆运动中的维隆·詹宁斯与威利·纳尔逊越出乡村圈子的约翰尼·卡什、克里托弗森新传统派艾米洛·哈里斯、史蒂夫·厄尔、德怀特·约克姆酒吧音乐酒吧音乐的开篇之作英伦民歌中的饮酒歌与美国禁酒法令经济大萧条与酒吧的繁荣酒吧音乐与乡村音乐的黑人化酒吧音乐的重要奠基人弗洛伊德·梯尔曼和泰德·戴凡酒吧音乐的第一巨人汉克·威廉姆斯美国乡村音乐近三十年不过是在堕落。
乡村音乐的生命表现在通常不被看作是乡村歌手的歌手中乡村音乐的三次融合种族隔离的音乐分类和南方民间的黑白同台演出乡村音乐的第一次融合:白人拜黑人艺人为师,催生相对独立的美国民歌——乡村音乐酒吧音乐和摇与滚是第二次融合的两个阶段猫王的唱腔是乡村山地式的,罗伊·奥比逊的声音既是乡村的又是灵歌的第二次融合产生的是城镇化的乡村音乐乡村乐演进之外的插曲,摇滚乐在英国的兴起在第三次融合里,乡村音乐经常是作为一种要素而不是音乐文本的本体存在了诗歌与吟唱诗人歌手重新建立民谣与语言的直接关系娄·里德和地下丝绒——纽约地下艺术圈里的恶之花迪伦的南方土音和不合拍的演唱尼可的丧礼之歌,破败、沉沦的象征吉姆·莫里森和大门:一个诗人在月光中绝望的悲鸣吉姆·卡罗尔,从诗人到摇滚歌手垮掉派诗歌与摇滚乐,诗人金斯堡和博罗斯伦纳德·科恩低沉的呼噜佩蒂·史密斯磕磕巴巴的曲调电子氛围中的女诗诵家拉里·安德森布鲁斯总论布鲁斯就是美国黑人民歌黑人解放和布鲁斯的发展原始布鲁斯、乡村布鲁斯和城市布鲁斯黑人声乐艺术和黑人吉它风格地域性布鲁斯城镇布鲁斯白人乡村布鲁斯布鲁斯摇滚和布鲁斯复兴没有布鲁斯就不会有今天的流行音乐乡村布鲁斯密西西比:布鲁斯的发源和扩散。
东海岸的误解,娱乐打开布鲁斯的大门盲人威利·麦克泰尔的温雅口音泰姆坡·雷德:最能体现东海岸吉它风格的艺人令人啧啧称奇的盲歌手景观:威利·约翰逊的牧师之梦,莱蒙·杰佛逊已经失传的手法三角洲布鲁斯——乡村布鲁斯的核心帕顿:布鲁斯历史上第一位大师桑·豪斯集中民间艺人的优点短命鬼才罗伯特·约翰逊乡村布鲁斯用短短十年爆发出近百年的美洲黑人文化积淀城市布鲁斯健忘的历史赐与W.S.哈迪“布鲁斯之父”之名T.B.沃克尔分解和弦式的电吉它弹法芝加哥城市布鲁斯,给摇滚乐上了生动一课布鲁斯口琴和小瓦尔特威利·迪克逊、混水、啸狼携手对乡村布鲁斯进行革新布吉乐之王”约翰·李·胡克,边缘城市布鲁斯沟通乡村、白人和英国音乐B.B.金纯净温和的吉它城市布鲁斯为摇与滚在形式上奠基猫王艾尔维斯·普莱斯利泛布鲁斯家族——R&B英国布鲁斯布鲁斯从美国跨越了大洋戴维斯和科纳的合作成为英国白人布鲁斯的序曲滚石乐队继承粗陋的黑人街头文化约翰·梅耶尔和布鲁斯开拓者:著名吉它手的学校克莱普顿和一系列吉它手的出现庭鸟乐队:英国白人布鲁斯的另一个传奇动物乐队:最浓重的布鲁斯口音桑塔·巴巴拉机器迷:面孔和深紫的摇篮从布鲁斯出发到摇滚乐齐柏林飞艇。
七十年代后的白人布鲁斯乐队:文体委员会和险境布鲁斯融于无形布鲁斯复兴美国黑人踏上欧洲大陆欧洲布鲁斯侵入美国再现盛事”寻找老布鲁斯艺人的下落美国白人布鲁斯的兴起第一位具有布鲁斯情感的白人乐手巴特菲尔德布鲁斯神童”约翰尼·温特的几起几伏最彻底的白人布鲁斯团体——罐热乐队创造了白人布鲁斯乐队销量之最南方摇滚陪伴了布鲁斯最受冷落的岁月,阿尔曼兄弟和莱纳德·斯金纳德九十年代寻根热潮再度兴起,约翰·李·胡克、斯蒂夫·雷·沃甘、埃里克·克莱普顿、滚石和罗伯特·格兰特邦妮·瑞特:女乐手中吉它弹得最好的吉米·亨德里克斯是电声时代的布鲁斯巨人布鲁斯在今天的发展已不能辨认拉美民歌小引纷繁复杂的一体化音乐印第安人、非裔美洲人和西班牙葡萄牙移民后裔非洲音乐和欧洲音乐的移植混和文化是拉美音乐的最大特点拉丁音乐的五个大类 牙买加雷吉 加勒比海古老的民间音乐形式“门特”美国黑人音乐二战后在加勒比海流行融入美式灵歌后的“门特”——斯卡音乐民族主义唱片制作人考克松·多德黑人传教和斯卡的发展,雷吉诞生马里和哭嚎者乐队,几乎等同于牙买加音乐英国人把斯卡称为“牙买加布鲁斯”吉米·克里夫与英美艺术家的合作彼得·陶什、巴斯特王子影响滚石和英国朋克。
雷吉扩散雷吉是一种黑人的宗教音乐雷吉使者吉米·克里夫李·佩里为雷吉乐在节奏上的定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非洲的雷吉:阿尔发·布隆迪、拉奇·丢布英国朋克与雷吉冲撞乐队的率直作风白人斯卡音乐和双语音唱片公司疯狂乐队的铜管斯卡美国和中国的雷吉,“言论的脑袋”、“电视”、张楚和侯牧人雷吉和斯卡在世界化中的隐形,鱼骨乐队、“祝酒人”和“贱民”巴西声乐和芭莎诺娃巴西的歌唱吉奥·吉尔伯特的新唱腔,桑巴节奏进入吉它弥尔顿·纳西门图:人类最美的假声芭莎诺娃和冷漠派爵士热带运动:巴西田园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冲突和杂合,凯坦诺·维洛索和吉尔伯特·吉尔杂居的、融和的、混血的克里奥耳人,精妙的、混杂的、生机勃勃的音乐迈克尔·弗兰克斯和黄韵玲幽暗闪烁的音符巴西土地上真实的原唱:玛丽亚·白莎尼亚、汤姆·泽、赛吉奥·门兹、弗罗娜·泼利姆 絮语:音乐世界化的早期线索 后语 民歌谱系絮语:音乐世界化的早期线索后语民歌谱系《民谣流域——流行音乐的流派和演变之一》前言 前言 流行音乐起源于民歌现在的流行音乐,依然是民歌——工业时代的民歌经过两个世纪的变迁,瓦特的蒸汽机载着历史飞驰,人们不再站在邻居的屋檐之下,不再站在寂静的田野里,不再行于天地间走在大地上,面对高山、深谷和白云,用喉管涌出他们心里的激流。
转眼之间,他们的周围已是一片钢筋水泥的森林,是机器、人群和汽车的噪音,是一层层点式线式格子式的居室,把人类的子民堆积到一处,正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将晶体管堆积到一处一样人们丧失了天地,同时也丧失了自然放歌的力量他们在狭窄的空间里生存,他们的喉咙变得细小,他们的歌声不再被天地听见,连接声音的也不再是广阔的空气,不再是虔诚的口和敏感的耳朵正象这个世界有很多很多的电很多很多的制品很多很多的加工一样,歌声变成了电波,歌声变成了制品,歌声进入了我们人人都有的机器,歌声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恰如它应该具有的样子——符合这城市整体的样子——在工业中一首首产生,又在工业中一首首流传歌最早就是语言由于情绪的激动,由于内心的颤抖,声调和节奏扭曲了、升华了,于是变成了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