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生物 遗传与进化1.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61634083
  • 上传时间:2022-12-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3M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遗传与进化(一)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一)生物考纲中必修二的相关内容1 遗传的细胞基础 (1)减数分裂与染色体行为 (2)配子的形成 (3)受精作用2 遗传的分子基础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DNA结构的主要特点 (3)DNA的复制 (4)基因的概念 (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3 遗传的基本规律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3)伴性遗传 (4)基因与性状的关系4 生物的变异 (1)基因重组及意义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量变异 (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5 人类遗传病 (1)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2)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6 生物进化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根据考纲,把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的内容分为以下个专题来复习第一部分 遗传专题1 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专题2 遗传的细胞基础专题3 遗传的基本规律专题4 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二部分 变异与进化专题1 生物的变异专题2 人类遗传病专题3 生物进化 专题1 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考点: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1.下图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选用噬菌体做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B. 本实验采用的被35S标记的噬菌体是侵染被35S标记的细菌获得的C.离心后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的放射性情况可以证明遗传物质是DNAD.新病毒中检测到32P 说明在亲子代之间保持连续性的是DNA答案C解题分析: 本题是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为背景,考查对该实验原理、方法以及过程的理解,涉及到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思路的设计,同位素标记及离心分离技术的应用,显然,考查的主要目标是指向科学方法的。

      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证明蛋白质和DNA谁是遗传物质选择什么材料?噬菌体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是理想的实验材料 做为遗传物质的证据是什么?最主要的是两点:能传递给子代,能控制性状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并在细菌内繁殖,由此推测,作为遗传物质首先能进入细胞,并传递给子代,从而保持前后代的连续性,所以实验应首先检测哪种物质进入了细胞,最后要证明哪种物质传递给了子代 从实验的过程来看,我们无法直接看到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也无法看到细菌,科学家如何判断只有DNA进入细菌而蛋白质没有进入的呢?那就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 如何让噬菌体带有同位素标记呢?噬菌体是通过侵染细菌繁殖的,所以要让噬菌体含有同位素标记,首先得让细菌含有相应的同位素标记,要让细菌含有同位素标记可以通过用含标记物的培养基来培养细菌如让噬菌体的DNA含有放射性32P的方法:含32P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使大肠杆菌含有32P,再用噬菌体侵染含有32P的大肠杆菌,获得含有32P噬菌体;类似地可以获得含有35S的噬菌体 如何判断检测到的DNA是在细菌内还是在细菌外呢?因为微小的细菌也不是我们能够直接观察到了的科学家用的是离心分离的方法,由于细菌较重,将会通过离心被沉淀下来,而细菌外的成分包括噬菌体以及其它较轻的成分就存在于上清液中。

      这样就可以根据放射性的分布判断DNA和蛋白质中哪个进入了细菌,但不能据此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新病毒中检测到32P而没有检测到35S,说明亲代DNA传给了子代,亲代蛋白质没有传给子代,这样的结果说明遗传物质是DNA 实验的结果会不会产生误差?以下我们针对实验结果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2.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搅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上清液的放射性很低对于上清液中还含有少量放射性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可能有部分未侵染大肠杆菌的T2噬菌体存在于上清液中 B.可能部分大肠杆菌已裂解,32P标记的子代T2噬菌体进入上清液 C.可能离心速度太快,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的32P标记T2噬菌体外壳进入上清液 D.可能离心速度较慢,时间较短,部分被T2噬菌体侵染的大肠杆菌存在于上清液答案C解题分析:考查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实验中的哪些环节会导致误差的产生呢? (1)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其原因是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

      2)如果由于培养时间过短等原因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是误差的来源,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3)离心速度和时间不合适,没有使细菌和上清液充分分离 考点:假说演绎法及其应用3.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利用“假说-演绎法”成功提出基因分离定律,他做出的“演绎”是( ) A.杂合子自交产生3:1的性状分离比 B.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发生分离 C.F1与隐性个体测交,预期结果为后代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 D.实施测交实验 答案C解题分析: “假说—演绎法”是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成立的,反之,则证明假说是不成立的 孟德尔应用假说演绎揭示分离定律的过程如下问题: F2为什么产生3:1的性状分离比?假说: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发生分离假说是关于遗传因子的行为,而在当时,并不知道遗传因子是什么,直接观察遗传因子的行为动态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就只有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然后验证假说的演绎推理(或演绎推理的推论)是否正确。

      演绎: F1与隐性个体测交,预期结果为后代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验证:实施测交实验结果:测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比例1:1结论: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假说成立 4.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了DNA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组别1组2组3组4组培养液中唯一氮源14NH4Cl15NH4Cl14NH4Cl14NH4Cl繁殖代数多代多代一代两代培养产物ABB的子I代B的子Ⅱ代操作提取DNA并离心离心结果仅为轻带(14N/14N)仅为重带(15N/15N)仅为中带(15N/14N)1/2轻带(14N/14N)1/2中带(15N/14N)请分析并回答:(1)综合分析本实验的DNA离心结果,第_______组结果对得到结论起到关键作用,但需要把它与第_______组和第_______组的结果进行比较,才能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2)若子I代DNA的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则可判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不是_________复制3) 若将子I代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判断DNA的复制方式。

      答案:(1)3 1 2 半保留复制 (2)半保留复制 (3)不能解题分析: 假说演绎的方法半保留还是全保留,需要区分母链与子链,结果无法直接检测但可通过演绎推理,利用同位素的质量不同,离心后会处于不同的密度带,这样就可以区分子I代DNA中两条链的组成情况5.实验室中现有一批未交配过的纯种长翅灰体和残翅黑檀体的果蝇,现利用上述实验材料进行相关的遗传探究1)若已知长翅与残翅基因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长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现欲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这对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①杂交方案:选择 进行杂交②对问题的推断与结论:如果杂交后代为 ,说明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杂交后代为 ,说明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若长翅与残翅基因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现欲通过一代杂交实验判断这对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①杂交方案: ②对问题的推断与结论:如果 ,说明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 ,说明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若已知长翅和残翅受一对位于第Ⅱ号染色体(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现欲利用上述纯种长翅灰体和残翅黑檀体的果蝇同时研究以下两个问题(说明:控制灰体和黑檀体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问题一,研究果蝇灰体、黑檀体是否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作出判断问题二,研究控制灰体、黑檀体的等位基因是否也位于第Ⅱ号同源染色体上,并作出判断①杂交方案: ②对问题的推断及结论:如果 ,说明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因此控制灰体和黑檀体的基因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反之,则不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果 ,说明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控制灰体、黑檀体的这对等位基因不是位于第二号同源染色体上反之,则可能是位于第二号同源染色体上答案 (1)① 残翅果蝇作母本,长翅果蝇作父本 ②全部为长翅 雌果蝇全为长翅,雄果蝇全为残翅(2)① 让长翅与残翅果蝇进行正交与反交 ② 如果正交与反交后代的性状表现相同 正交与反交的后代性状表现不相同(或具体描述) (3)① 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F1 → F2 ② F2出现性状分离,且性状分离比为3:1 F2出现四种性状,其性状分离比为9:3:3:1解题分析:针对遗传和变异可进行多方面的探究,如探究遗传中的基因的位置、显隐性等,探究变异的类型等。

      以(1)为例说明解题思路找到要探究的问题:这对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提出假设(未经证实的结论,可多个):假设1基因在X染色体上 假设2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无法直接证明基因的位置,但可演绎推理,根据基因所处的位置,可推断杂交后代可以出现的表现型,要求只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即可判断这对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个杂交方案必须能有区分作用,不同的假设对应有不同的预期结果 选择杂交方案:先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进行初步选择,再尝试分析哪种方案可以使不同假设下的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