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减混合运算.doc
2页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内容 加减混合运算(教材第68页例题,完成第68-69页“想想做做”第1 - 6题)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情境图并交流感受,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 和计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 发展学生初步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和计算顺序教学难点 根据图意正确列出算式进行计算教学具准备 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小棒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 1、口算5+ 1+ 2 3 + 2 + 56+ 0+ 3 7+ 1 + 27-4- 1 10- 5- 56-2-2 9-3-5举其中一个作为例子,如:9- 3- 5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看图列式OOOO OOO OO OOOO OOO OO□ —□ —□ =□ □ +□ +□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1) 出示主题画问:谁看出来了这幅图画是什么意思?原来车上有几个人?下去几个? 又上来几个?现在车上有几个人?先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2) 找小朋友说说图意,教师可以适当补充3) 请学生和教师一起说:原来车上有 7个人,下去2个,又上来3个,现在 车上一共有8个人。
教师边说边板书: 723(4) 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原来有7个人,下去2人,下去应该用什么方法呢? 就是用7个人减掉2个人,后来又上来3人,又上来应该用什么方法呢?(教师 板书:7-2 3=)(5) 先下去我们用减法,后来又上来要用加法,在这道算式中既有加法,又有 减法,像这样的算式我们就叫做加减混合算式6) 小组讨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等于多少?(7) 发表意见:先算7减2等于5,再算5加3等于&最后等于&教师完整板书:7 - 2 + 3=82、如果没有图画,6 3-2你会算吗?(1) 可以首先小组讨论2) 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说的好3) 教师和学生共同说先算6加3等于9,再算9减2等于7最后得数是7三、 组织练习1、 让学生摆小棒:一共摆10根小棒,先去掉4根,再加上2根,问:现在有几 根小棒?(1) 让学生说说,一共摆10根小棒,先去掉4根,再去掉2根,还剩下4根2) 列算式小组讨论,教师板书:10-4 2=8(3) 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 完成第1题1) 说说图画的意思:原来有6棵小树,又拿过来2棵,后来又栽掉3棵,还剩几 棵小树?(2) 要想知道还剩几棵小树,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3) 让学生口述算式后在书上填写。
3、 完成第2题1) 教师媒体演示图画2) 让学生说说:在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3) 和小朋友商量商量,如果让你用看到的列算式,你可以怎么列?商量好了 填写到书上4) 集体订正4、 完成第4题1) 找朋友的形式是第一次出现,可以首先媒体演示,让学生明白题意2) 找学生幻灯片示范,其他学生在书上完成3) 集体订正5、 完成第5题1) 课件出示情境图,谈话:看了森林中的小动物,你准备列一个怎样的算式?(2) 学生先写出算式,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3) 全班交流四、 总结全课1、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 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2、 作业:(1) 在书上的日字格中书写第6题,并算出结果2) 第3题做作业本上。
